『每个早晨,与577000人一起阅读』
楼下有一个花园,每次经过的时候,孩子们就在那里制造声响,纯粹地制造声响以及做几乎是等同于布朗意义的跑动。

无所事事的日子总是令人迷恋。童年,是一个最大的无所事事的集合。可那确实是难能可贵的快乐和伟大记忆的贮藏,安德烈·塔可夫斯基几乎在用它所有的电影去追溯和构想他童年的时光,在《牺牲》中他把题词献给了他的孩子——“这部电影是拍给我儿子的,充满了希望与信心。”那是你没有办法忘却的岁月,按照本文的说法,孩子们都处在他们独特的宇宙里,这个宇宙他肆意畅游,孑然一身。他做他想要做的,完成他想完成的,他用神奇的幻想填补世相万物的不解,他亲手造就了他的宇宙。之后,“也许就是将孩子们所拥有的如此精彩的宇宙存在逐渐忘却的过程。”
于是,阅读也许是可以留续其中某些火种的方式,至少让我们相信这一点,没有比陪伴自己的孩子一起阅读的时光更加弥足珍贵。毕竟童年的消逝是某种必然,拥有美好的记忆大概是为数不多可以去留足童年的使用方式。
孩子:他是一个独特的宇宙
一个知识者,在陪伴孩子成长,指导亲子阅读的过程中,很多时候,最大障碍在于自己的知识。因为,知识者的所知,总会构成他自身的遮蔽。一则,所知即所限,我们的无知仍然大得很;一则见于知识者习惯性思维的路径依赖,这一点令我们在日常生活,亲子共处中,往往喜欢驾轻就熟。所以在与孩子相处的过程之中,父母的自我认识至关重要。这会使我们谦卑,从而对未知,或者所知不多的领域保持敬畏,从而终身学习,获得自我突破。华兹华斯的诗句,孩子是成人之父,我曾一再引用。
我们要谈论儿童阅读这件事,需要有两个认知。一个是对儿童本身的认知,一个是对阅读这件事的认知。
刘大先生在文中有对儿童所处时代的准确阐述。但都是强调外在于儿童内心世界的,对这个时代的认知。我所谈论的,则是对儿童本位的一个思考,因为儿童本身是一个独特的存在,有着独特的精神世界。即是说,儿童认知世界有其特殊规律,与成年人并不完全相同。因而河合隼雄曾说:“所谓长大成人,也许就是将孩子们所拥有的如此精彩的宇宙存在逐渐忘却的过程。”这句话被我奉为圭臬,因为这里强调了一个事实,就是,孩子是一个独特的宇宙。是以河合隼雄才会写一本书,叫做《孩子的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