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赵华夏
图/郝坚
好消息
在北京看病,竟有不少减免项目!!
了解详情,按照要求提出申请,可为您省去一大笔医药开支,这真是雪中送炭啊!
北京市职工互助保障计划开出“大礼包”,急性心肌梗塞、恶性肿瘤等十几种疾病纳入保障范围,最高理赔1万元。
(1)急性心肌梗塞
(2)冠状动脉搭桥术
(3)原发性恶性肿瘤
(4)慢性肾衰竭
(5)重要器官移植
(6)白血病
(7)颅内原发肿瘤手术
(8)严重烧、烫伤
(9)截瘫
(10)肢体缺失
(11)严重运动神经元病
(12)双目失明
(13)语言能力丧失
(14)重症帕金森病
(15)严重阿尔茨海默症
会员职工自首次确诊患有15类重大疾病之日起,应在10日内告知中国职工保险互助会北京办事处,并通过自己所在单位工会提交相应资料。
部门:北京市总工会
电话:12351
北京多类人员可免费参加居民医保。
参照北京城市特困人员医疗救助办法享受医疗待遇的退养人员,享受北京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人员,享受北京城市居民生活困难补助待遇的人员等人员免费参保。

残疾程度为一级、二级、三级的精神残疾人和智力残疾人以及残疾程度为一级、二级的肢体残疾人和视力残疾人等人员免费参保。
退离居委会老积极分子、七至十级残疾军人、城镇优抚对象、民政部门负责管理的见义勇为人员等人员免费参保。
部门: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电话:12333/51712333
北京市医疗救助标准提高,救助范围同时扩大:多药肺结核、急性心肌梗塞、脑梗死、甲亢、唇腭裂、艾滋病机会性感染等6类病种首次纳入救助范围。
(1)困难人员就诊的门诊或住院费用的“个人负担部分”的救助比例由60%提高到70%;
(2)重大疾病中“个人负担部分”的救助比例由70%提高到75%;
(3)住院押金减免比例由60%提高到70%。门诊救助封顶线由2000元提高到4000元;
(4)住院救助封顶线由30000元提高到40000元。
目前,北京市居民医保的报销标准为:住院报销70%,最高限额17万元/年;门诊报销50%,起付线650元,最高报销2000元/年。
按照国务院公布的《关于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意见》要求,住院费用支付比例要保持在75%左右,进一步完善门诊统筹,逐步提高门诊保障水平。也就是说,北京市的居民医保门诊和住院的报销比例还能再提高一些。
为缓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等问题,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的意见》,提出大病保险支付比例应达到50%以上。
目前,北京等16省份已全面推开。人社部还要求,要进一步完善职工补充医疗保障措施,特别是对一些涉及困难群体切身利益的关键政策,需要与大病保险保障范围保持总体的平衡,也要按照精准扶贫的要求,加大对困难职工高额医疗费用的减负力度。有条件的地方可以探索覆盖城乡、政策统一的大病保险制度。
部门: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电话:12333/51712333
在北京,遇到重大疾病、意外事故、自然灾害等,市民可申请临时救助金;需要时,职能部门还可以提供临时住所、生活照料。
临时救助金实行社会化发放,直接支付到临时救助对象个人账户;必要时,可直接发放现金。
救助对象为北京市户籍或持有北京市居住证的市民。
(1)因火灾、交通事故等意外事件,家庭成员突发重大疾病、遭遇突发事件等原因,导致基本生活暂时出现严重困难的家庭;
(2)因生活必需支出突然增加超出家庭承受能力,导致基本生活暂时出现严重困难的北京市低保、低收入家庭;遭遇其他特殊困难的家庭。
(3)因遭遇火灾、交通事故、突发重大疾病或其他特殊困难,暂时无法得到家庭支持,导致基本生活陷入困境的个人。
(4)因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社会安全等突发事件,需要开展紧急转移安置和基本生活救助,以及属于疾病应急救助范围的,按照有关规定执行。
可向所在地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提出临时救助申请;
受申请人委托,村(居)民委员会或其他单位、个人可代为提出临时救助申请。
部门: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电话:12333/51712333
根据《北京市城市特困人员供养办法》,政府担负解决特困人员的居住、养老、看病、上学等问题,供养标准不低于各区县上年度当地城镇居民平均生活水平。
按照《办法》,城市特困人员包括持有北京市非农业户籍的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且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或者其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无赡养、抚养、扶养能力的老年人、残疾人以及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
部门:北京市民政局
电话:65395000
从2016年1月起,北京对所有“因病致贫”的家庭进行真金白银的救助。
其中,患有恶性肿瘤、先天性心脏病、脑梗死等15类重大疾病之一的患者,可按“病种”方式申请救助;而除了15类重大疾病外,不管患了什么病,一旦付不起医疗费,都可按“费用”方式申请救助。
可以说,政府救助力度与强度之大前所未有,每个患者每年最高可获8万元补贴!
患以下15类重大疾病而无法支付高额医药费的,可按病种进行申请。
(1)恶性肿瘤
(2)终末期肾病(肾透析)
(3)重性精神病
(4)I型糖尿病
(5)先天性心脏病
(6)白血病
(7)血友病
(8)再生障碍性贫血
(9)重大器官移植
(10)耐多药肺结核
(11)艾滋病机会性感染
(12)急性心肌梗塞
(13)脑梗死
(14)甲亢
(15)唇腭裂
温馨提示:从医学分类而言,实际上,15类重大疾病总共包含了134种疾病,只要是归类为以上15类重大疾病之一者,均可申领救助。
患者可持相关证明填写表格,向街道乡镇政府提出申请。
部门:北京市民政局
电话:65395000
2016年,北京有望实现免费孕前检查全面覆盖,不再区分农村和城市户籍。同时,针对北京目前已不足10%的低婚检率,今年婚检部分项目将同孕前检查“打通”,3个月内相同项目不再重复检查。
部门:北京市卫生计生委
电话:12320
北京肢体残疾人可申请救治,并获得30%-100%的医疗补贴。活动向年龄在3至16岁、贫困的对症肢残人提供医疗补贴,具体额度分为自费部分100%救助补贴及自费部分50%救助补贴,向其他年龄阶段的对症肢残人提供自费部分30%的救助补贴。
部门:北京市残疾人联合会
电话:12385
今年,北京将进一步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在全市范围内实施公立医院“医药分开”推广工作,实行药品“零加成”。“医药分开”的实施范围将包括中央、部队及企业下属的所有公立医院。
目前,北京市良好的看病就医秩序尚未形成,很多常见病、多发病不在基层卫生机构解决,而是直接涌向大医院,导致卫生资源利用总体效率不高,浪费现象严重。
为进一步引导公众向基层卫生机构就诊,今年北京市将统一公立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药品采购目录,实现各级医疗机构的用药衔接,并在部分区开展社区卫生服务药品多渠道配送工作。
今年,北京出生人口预计比去年超过30万。对此,北京提出要严格实施孕妇分级建档诊疗,对现有产科机构的功能进行划分,其中三级医疗机构主要接生高龄及危重症孕产妇,健康孕产妇提倡到二级医疗机构进行分娩。
今年将实现京津冀三地之间临床检验结果的互认,三地之间将相互开放电子医师注册、卫生监督、流动人口生育服务协查等数据库。
按照全面两孩政策,北京市已对政策内生育实行生育登记服务制度。京津冀三地流动人口生育服务数据库的建立,将为三地流动人口生育情况的协查核实提供便利,有利于流动人口孕妇的管理。
今后,北京市属医院将建立一个移动信息化平台,统筹调剂普通号源。按照目前初步设想,今后在该移动平台上,市民挂某个普通号源显示挂满后,会提示询问是否选择其他市属医院相同科室就诊。同时,还会提供给患者一些选项,比如哪些是就近医院,在哪些医院该科室属于重点学科,哪些医院当日有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