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创新进化论 关于食品进化论 有些创新你可能从未听说

  吃饱求生存,好吃求口味,吃好求健康。这是我们正在经历的食物进化论。

  养育人类的食物,或许从来不曾像今天这样被赋予诸多意义。它不再仅仅是填饱肚子,而是我们营养、健康、愉悦、社交甚至标识个性的载体。

  “人们对食品的需求已经从原来对量的满足过渡到对质的追求,而没有创新,就无法支撑这一过程的实现。”在“诚食派-杜邦脱口秀”第三期对话中,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院长王锡昌说。

  左起依次是:可口可乐大中华技术及供应链副总裁张玲、杜邦营养与健康事业部大中国区总裁李永敬博士、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院长王锡昌、南方周末资深媒体人彭利国

  而与此同时,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2013年的统计数字,全球8.7亿人存在营养不良。这也就意味着,食品创新,未来大有可为。

  事实上,食品创新已经与我们的生活须臾不可分离。从酸奶中的益生菌到果粒橙中的果肉,创新食品正在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多彩。然而,究竟什么是食品创新?养育了我们几千年的食物为何还非创新不可?未来,我们吃什么?

  正在发生的精彩

  据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院长王锡昌介绍,按照食品学界的共识,食品有三大本质功能:营养、感官、健康。而当下风生水起的食品创新,主要是在这三个维度上的创新。

  一块营养棒,包含了最基本的蛋白质、脂肪和糖,创新带来了充足的营养和平衡的膳食;

  可口可乐的怡泉+C,凭借富含维生素C和“特别真”的柠檬味,在市场上掀起一股黄色旋风;

  杜邦研发的益生菌,“相当于把肚子里最好的细菌筛选出来培养壮大”,再加工成粉状高活性产品,让身体更加健康。

  创新还意味着资源的整合利用。主攻水产食品研究的王锡昌对蟹肉棒印象深刻。阿拉斯加雪蟹的蟹腿肉美味但却稀缺、昂贵,但远洋捕捞时雪蟹往往和鳕鱼伴生,而鳕鱼组织状态难以保持并容易变质,于是,利用鳕鱼碎肉做出的模拟蟹腿应运而生。“既利用了鳕鱼,又满足了消费者对雪蟹质构和口味的需求,创新的价值由此可见。”王锡昌说。

  食品创新并不只是针对食品本身,整个食品工业的产业链,从原料生产到食品加工,从包装到储藏、运输,现代食品工业的创新无处不在。

技术创新进化论 关于食品进化论 有些创新你可能从未听说

  传统的饮料瓶主要原料是石油,但近年来,可口可乐决定做出改变。甘蔗和玉米是做饮料的主要原料,曾经,甘蔗渣和玉米秸秆往往都被视作废物,现在,可口可乐将“废物”经过酶处理,最终加工成植物环保瓶。“这是可持续发展的创新。” 可口可乐大中华技术及供应链副总裁张玲说,“经过生命周期分析,一个用甘蔗渣做成的环保瓶可以比用石油产品做成的塑料瓶减少30%-50%的碳排放。”

  非此不可?

  创新食品琳琅满目,然而,养育了人类几千年的食物,为什么到今天创新才显得如此必要?

  “不仅要求营养的补给,更要求舌尖上的愉悦。”王锡昌认为,食品创新的主要驱动力之一,即是随着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国人对食品的要求越来越高。

  今天,低能量、低脂肪已经是人们健康饮食的共识。然而,这往往意味着牺牲味道,而创新食品可以实现二者的平衡。杜邦用大豆蛋白加工工艺制取的仿真牛肉即是一个典型案例,利用技术和其他原料把大豆蛋白做成纤维状仿真牛肉,从而确保能够有牛肉的嚼劲,既健康又美味。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416551/584754915219.html

更多阅读

安部司日本 :关于食品添加剂的思考

他曾经是日本“食品添加剂之神”,什么食品卖不出去到他那里都能找到解决办法,什么快过期的食品他都能通过神奇的粉末或液体使之看上去新鲜诱人。如今,他成为反添加剂的先锋。关于食品添加剂的思考安部司(日本) 《 光明日报 》( 2011年07月

技术创新理论述评 技术创新的理论与方法

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09-02-12 13:24:00 ]作者:张凤海 侯铁珊编辑:studa0714摘 要: 对技术创新的新古典学派、新熊彼特学派、制度创新学派和国家创新系统学派等四个理论学派代表人物的主要观点进行了深入地分析和探讨,概要提炼出各

偏向绿色增长的技术创新诱发机制 出口偏向型增长

偏向绿色增长的技术创新诱发机制绿色增长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其含义是增长但是以绿色推动的。今天我的一个学生想写湖南两型社会,她查阅了许多资料,不知道从可处入手解释湖南人为何会从园区入手建设现形社会。我建议她从环境产业发展入

声明:《技术创新进化论 关于食品进化论 有些创新你可能从未听说》为网友单身一直很快乐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