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广斌 杨益言与红岩 红岩作者罗广斌 【红岩的作者】作家罗广斌 杨益言简介

红岩的作者是谁呢?今天跟随爱装网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相关的内容吧。

  红岩的作者介绍

  《红岩》是着名作家罗广斌、杨益言创作的长篇小说。

  罗广斌简介

  罗广斌(1924--1967),作家。重庆忠县人。194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国民党军第十六兵团司令官罗广文的胞弟,着名物理学家杨振宁的学生。1948年被捕,囚禁在重庆中美合作所渣滓洞、白公馆集中营。建国后,历任青年团重庆市委统战部部长、重庆市民主青年联盟副主席。后在重庆市文联专门从事创作。合着革命回忆录《在烈火中永生》、长篇小说《红岩》。文化大革命中受到迫害,跳楼自杀。


  因长篇小说《红岩》在全国的巨大影响,罗广斌作为作者之一,又是重庆“11.27”大屠杀幸存者,自然而然也成为青年们崇拜的英雄。但是那时他的日子并不推选他为访日代表,被重庆市某些人以“历史问题有个别疑点”为由否决;第二年共青团召开九大准备安排他为团中央委员候选人,也因同样理由被否决。在阶级斗争“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的年代,罗广斌当年在大屠杀之夜从狱中脱险的经历,正好构成了让人不放心的历史疑点。因此罗广斌在文革之前心情是压抑的。

罗广斌 杨益言与红岩 红岩作者罗广斌 【红岩的作者】作家罗广斌 杨益言简介


  当以“横扫一切牛鬼蛇神”为口号的文化大革命发动起来之时,他立即被那种“造反精神”所鼓动,所感召。他成为重庆最早的造反派之一。这也是他的悲剧人生的开始。1948年由于叛徒出卖在成都被捕,先后被囚于重庆渣滓洞、白公馆集中营。1949年11月27日在敌人大屠杀时从白公馆越狱脱险。新中国成立后曾任“烈士资格审查委员会”委员、共青团重庆市委常委兼统战部长。曾与刘德彬、杨益言合写《在烈火中永生》等小说。1958-1961年与杨益言合着长篇小说《红岩》,小说出版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深受读者喜爱,先后发行350万册,并翻译成英、法、俄、日等19种外文发行。“文化大革命”中该书被诬蔑为“叛徒文学”成为禁书,1967年2月5日,红卫兵闯入罗广斌家将其绑架,5天后罗广斌在关押地坠楼身亡,时年42岁。


  杨益言简介

  杨益言(1925年~) ,四川省广安市武胜县人,中共党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着名小说《红岩》的作者之一。早年参加革命工作,后被捕囚禁于重庆渣滓洞,出狱后根据其切生经历写成《红岩》一书。

  原籍四川省武胜县,1925年11月18日生于重庆。1937年起在武胜县初中学习,1940年到重庆北碚兼善中学读高中,1944年考取同济大学工学院电机系,到上海读书。1948年初因参加反美反蒋的学生运动,被学校开除并遭缉捕。被释放后回四川,执教于重庆中国铅笔厂职工夜校。8月被特务逮捕,囚禁在中美合作所的渣滓洞集中营。1949年11月重庆解放后,参加了重庆“一一"二七被难烈士追悼会”和“三"三一惨案纪念会”的筹办工作。


  从1950年4月起在重庆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市委工作,先后任科长、办公室主任、常委等职。196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为四川省重庆文联专业作家。1979年出席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当选为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委员。1980年曾当选为中国作家协会四川分会副主席。

  建国初期,为了对青年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罗广斌、杨益言和与他们并肩战斗过的刘德彬三个人共同把他们在狱中与敌人斗争的切身经历写出来。1950年7月1日开始在重庆《大众文艺》上发表三人合作的报告文学《圣洁的血花》,后华东、华南人民出版社先后出版单行本。1958年又在《红旗飘飘》上发表了三人合作的革命回忆录《在烈火中永生》。在此基础上,罗广斌和杨益言创作了优秀长篇小说《红岩》。小说出版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被誉为“共产主义的奇书”,并被翻译成多种外国文字,在国内外为中国社会主义文学赢得了巨大声誉。“文革”中该书被诬蔑为“叛徒文学”成为禁书,作者亦备受摧残。罗广斌和杨益言在“文革”爆发后受到残酷迫害,其中作者之一罗广斌于1967年2月含冤去世。“文革”结束后小说重新出版发行。

  《红岩》简介

  《红岩》是着名作家罗广斌、杨益言创作的长篇小说。它主要说了1948年,在国民党的统治下处在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在渣滓洞中,敌人为了得到(www.aIhUaU.Com)口供,妄图用炎热、蚊虫、饥饿和干渴动摇革命者的意志,但在共产党员的坚强意志前,敌人却是一筹莫展,一败涂地。1961年12月,正式出版,此书重印98次,册数则超过了一千万。为红色经典作品,轰动一时,曾先后被改编为电影《烈火中永生》


  《红岩》这一神品般的小说,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品质最高度的概括。红岩精神,是革命先烈坚持真理、改造社会的人生伟大实践;是革命先辈为国家、为人民无私奉献的真实写照;是我们改革开放发展建设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精神支柱。

  《红岩》小说中的很多素材都是取自真人真事。我们不能否认,艺术的东西有些可能要比生活的真实更完美一些,但当真实地接触白公馆、渣滓洞革命先烈斗争史实材料时,不能不承认没有夸大的真实很多时候要比加工过的艺术更具冲击力量。

  作品一经面世,立即引起轰动,先后被改编成电影《烈火中永生》和豫剧《江姐》等,从1961年出版至今51次再版,发行800多万册,是发行量最大的小说;同时,被译成多国文字发行。该书被中宣部、文化部、团中央命名为百部爱国主义教科书。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419851/129294289636.html

更多阅读

转载 杨奇清与建国初期的“天字一号”诈骗案 杨奇清

大案原文地址:杨奇清与建国初期的“天字一号”诈骗案作者:中国人物传记文/何立波1960年,北京发生了一起震惊全国的特大诈骗案件。犯罪分子模仿周恩来总理的笔迹,诈骗中国人民银行20万元人民币。这个案子惊动了中央领导,轰动了全国。周总

罗广斌:红岩

红岩 求助编辑百科名片 《红岩》(连环画)《红岩》是以描写重庆解放前夕残酷的地下斗争,特别是狱中斗争为主要内容的长篇小说;人民解放军摧枯拉朽的胜利进军和反动派的垂死挣扎,是这一时期的特点;小说把反动派在全局上不可逆转的覆灭命运,与

关于杨宗保与穆桂英的爱情 穆桂英打杨宗保军棍

很喜欢多年前的那一部电视剧《杨门女将》,喜欢里面的杨宗保与穆桂英,比起梁祝、罗密欧与朱丽叶,我更爱杨宗保与穆桂英的爱情。他们的相遇没有那两对纯粹,掺杂了降龙木和国事。看似他们的爱情轰轰烈烈,为国为百姓,破天门阵,但也平淡。他们

文学战士罗广斌逝世45周年祭 罗广斌简介

1967年2月10日,是长篇小说《红岩》主要作者罗广斌在文革中愤而自杀的日子。罗广斌的死也耐人寻味,他与众多死于文革的作家不同,他不是被动地接受文革强压下来的命运,他是以革命者的心态,响应毛主席的号召,狂热地投入运动的。他也的确心里

罗广斌之死 罗广文怎么死的那么早

1948年9月10日,长篇小说《红岩》的作者之一的罗广斌曾被国民政府逮捕后关押于渣滓洞,于1949年11月27日越狱成功。1967年2月5日,重庆建工学院红卫兵将罗广斌从家中带走并关押至大坪马家堡后勤工程学院,6天之后,由于不堪忍受酷刑他跳楼自杀

声明:《罗广斌 杨益言与红岩 红岩作者罗广斌 【红岩的作者】作家罗广斌 杨益言简介》为网友空大狂魔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