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 积极心理宜养生

  人的健康是争取来的。这个争取,是心理上的积极,行为上的主动。只有以积极的心理迎接生活,才能使养生收到效果。

积极心理学 积极心理宜养生

  人生道路上有风有雨,有阴有晴。对此消极待之,则是苦是怨,愁煞人也;而积极相对,就可视之是情是趣、是快慰、是欢乐,就像苏轼所说的“也无风雨也无晴了”。达到这个境界,养生活动便成功了多半。

  有了积极心理,我们将会从逆境走向顺境,从挫折走向成功,从苦恼转化为快乐。因此,有了积极心理,就能使人在逆境中,面对失败,没有幽怨;拥有坚定的信心。信心是一种精神力量,是哲人所说的“半条生命”。积极心理则是树立信心的首要条件。

  积极与消极的生活态度,是左右人们心理健康与否的两大因素。消极的生活态度是低沉的、空虚的、乏味的,它会使人精神颓废,病态萌生。反之,用积极心理指导生活,就能使人向上、充实、多趣,神采飞扬,洒脱轻松。养生实践告诫人们:积极与健康为伴,消极同羸弱相随。要想心身健康,就要常常保持积极的心理。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4905171/853506443.html

更多阅读

病人心理学初探 医学心理学 病人心理

作为病人,既有体内的器质、功能或代谢改变,也有心理行为的异常。他们对于疾病的发生、进展、预后和康复不会无动于衷,对于就诊、打针、服药、住院和检查不会漠不关心,对于病后的生活、工作、经济和社会适应不会没有考虑。可以说,病人的心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 积极心理学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

一、积极心理学的内涵与实质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美国兴起的以研究人的积极心理品质为主要内容的一种心理学思潮。它认为,科学心理学主要面临三项主要使命[1]:一是治疗人的精神或心理疾病;二是帮助普通人生活得更充实幸福;三

24项积极心理品质 成功者的心理品质(心理成长)

一、成功的意义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生的最终目标是自我实现!每一个人都想成功,比如学业有成,事业兴旺,家庭美满,财运亨通等等,这是我们大家梦寐以求的事情。然而,世事总会不尽人意,成功总是与失败相伴,怎样才能获得成功呢?我个人认为

股东积极主义 弊端 基于作者股东积极心理的快乐价值研究

    注:本文由南京师范大学商学院李晏墅,李晋文章改编而成,应属半原创,在此特别感谢两位老师!  [摘要]快乐价值作为一种旨在提高作者股东幸福感的新的博客模式,积极心理学的发展对其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与促进。作者股东在价

声明:《积极心理学 积极心理宜养生》为网友小雨的心情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