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寒节气 小寒节气六大美食推荐

 

小寒节气 小寒节气六大美食推荐

  1、菜饭

  小寒节气,老南京讲究吃菜饭,其来源估计与天冷进补有关系。所谓菜饭就是青菜和米饭一起翻炒,加入咸肉、香肠、火腿、板鸭丁。其中矮脚黄、板鸭都是南京的着名特产,极具南京特色。

  这些在今日看似平常之物,过去则是家庭条件较富裕的人们才能享用的,经济条件不太好的人家是舍不得加肉的,会往菜饭里埋一勺猪油,那时候平时饭菜没有多少油水,因此“猪油拌饭”吃起来格外香。

  2、腊八粥

  小寒节气中就有一重要的民俗就是吃“腊八粥”。腊八在小寒节气前后,在这个时候吃一餐内容如此丰富的热粥,既能刺激食欲,又可以增加机体热量,起到暖胃消寒的作用。

  《燕京岁时记》中记载“腊八粥者,用黄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红豇豆、去皮枣泥等,合水煮熟,外用染红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穰、松子及白糖、红糖、琐琐葡萄,以作点染。”上述食品均为甘温之品,有调脾胃、补中益气、补气养血、驱寒强身、生津止渴的功效。朋友们可根据自己的饮食习惯以及身体状况选择腊八粥的配料,熬出的腊八粥会更适合自己的体质。

  3、羊肉

  “小寒”时是一年中气候最冷的时候,人们很容易被风寒侵袭,抵御严寒最快速有效的办法不是一件棉衣,而是一碗热气腾腾的羊肉汤。羊肉是温热食物中性价比最高的,如果用羊肉加点当归、山药、胡萝卜一起煮,加上大葱和生姜调味,建议每周吃一次,不但不会上火,还可以暖暖地过个冬天。

  以“当归生姜”为主要原料的当归生姜羊肉汤,有温中补血、祛寒强身的作用,非常适合慢性疲劳、亚健康状态较为严重的白领一族;而有严重腰膝酸软、畏寒怕冷的人群,则适合进补“羊肾红参粥”,有益气壮阳的作用。

  4、鸡汤

  老南京还有逢“九”吃一只鸡、每天一个鸡蛋的进补习惯,所以小寒这天市民的餐桌上也少不了鸡汤和鸡蛋。据说,鸡骨鸡肉在文火的慢慢煲煮中,营养成分大多会溶入汤中,极易于人体吸收,是冬季补气补血的进补佳品,钙质也多。

  母鸡炖汤,搭配点养生材料会更好。家里有什么就放点什么,红枣、莲子、枸杞、桂圆等等的,也可搭配香菇、山药、虫草花,或者干贝、海米都行,味道都鲜美平和。小火慢慢煲煮2-3个小时,然后将上面的油脂撇去,鸡去骨拆肉,直接吃喝,做火锅汤底,或者早晨用鸡汤煮面都不错的。

  5、糯米饭

  广州传统,小寒早上吃糯米饭,为避免太糯,一般是60%糯米40%香米,把腊肉和腊肠切碎,炒熟,花生米炒熟,加一些碎葱白,拌在饭里面吃。

  糯米饭寓意温暖,从年头到年尾都暖乎乎。因为糯米比大米含糖量高,食用后全身感觉暖和,利于驱寒。中医理论上来说,糯米有补中益气的功效,在寒冷的季节吃糯米饭最适宜。

  6、黄芽菜

  据《津门杂记》记载,天津地区旧时有小寒吃黄芽菜的习俗。黄芽菜使天津特产,用白菜芽制作而成。冬至后将白菜割去茎叶,只留菜心,离地二寸左右,以粪肥覆盖,勿透气,半月后取食,脆嫩无比,弥补冬日蔬菜的匮乏。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6752871/787737997.html

更多阅读

小寒是什么意思 小寒节气习俗有哪些

小寒是什么意思?小寒节气习俗有哪些?小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三个节气,小寒标志着开始进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那么小寒是什么意思?小寒节气习俗都有哪些呢?小寒是什么意思 小寒节气习俗有哪些小寒是什么意思 小寒节气习俗有哪些小寒是

24节气之冬季里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小寒大寒

24节气之冬季里(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独创的文化遗产,它能反映季节的变化,不仅指导农事活动,还对人们的生活起着重要作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太阳的周年视运动,所以节气

小寒节气养生 小寒养生 小寒节气养生攻略

小寒作为中国人的我们肯定都很知道,它属于我们中国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但你知道小寒这个节气需要怎么养生吗?小编猜想肯定很多人都不知道吧。下面就由小编为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小寒养生的知识。为大家做一个小寒养生攻略。目录1、

小寒节气诗词 小寒节气谚语

一月小寒接大寒,是二十四节气歌中《二十四节气七言诗》里的一句。二十四节气歌,是为便于记忆我国古时历法中二十四节气而编成的小诗歌,流传至今有多种版本,体现着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劳动智慧。这类的诗歌与农谚对于我国的农业生产有着很

小寒节气手抄报 2015年小寒节气手抄报文字资料

爱华阅读配图   小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3个节气,更是干支历子月的结束以及丑月的起始;时间点在公历每年1月5-7日之间,太阳位于黄经285°。对于中国而言,小寒标志着开始进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根据中国的气象资料,小寒是气温

声明:《小寒节气 小寒节气六大美食推荐》为网友解我寂寞的瘤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