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孩子上名校和老师 我们为什么拼命让孩子上名校

   我们为什么拼命让孩子上名校

爱华阅读配图

  名校与普通学校当然不能决定是否最终“成功”,何况成功的定义千差万别,而且也不是每个人都需要“成功”,但是若是否认区别的存在,那便是自欺欺人了。我也并非把责任全部推卸到环境或是制度上,名校里也有很多付出了艰辛努力,来自寒门的学子,更有很多在自身优越的条件上加倍努力的人,自身的不足不能否认,无论是能力,努力或是智力等等,但还是那句话,既然分出了“名校”与“普通学校”,那么这里谈的区别还是客观存在。

  如果说普通大学就应该是没有理想去改变世界。真是这样,理想最终会被一群有理想的人垄断。然而区别是,就算你实现了你的理想,你也永远失去一段在名校的经历,无法买来。

  一家之言,几点见解

  一是大学,现在大学自然大家不如民国时期的多,离国外更是相距甚远,但在这个“新中国”里,毕竟受教育的机会还是比民国多。也认识些外国人,知道西方的职业教育的优秀,中国很多'university'不过是'college',但这又怎么样呢?毕竟普通人,他们也需要教育,甚至是个平台实现更高层次的理想。这也是名校和普通学校承担职责的区别吧。如果资源有限非要做出选择,也许更该考虑这些沉默的大多数。

  二是成功,何谓成功,个人认为实现自己的目标即可,农民种地,工人做工,做好既是成功,都是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学校又能决定你的成功吗?做好即可,甚至做不好,又有何不可?

  在国内的层面来说,区别很大,说说我的经历吧。我中学上的是我那个省最好的一个中学,升学率极高,学业压力也不重,高中的时候就有各种社团活动,是我记忆中最快乐的三年(虽然我的成绩一直越来越烂)。话说我高中,相对我那个省来说,富二代真是多啊!现在的高中同学,大概一半在国外吧,另一半里面,1/4国内读研,1/4在金融机构工作。我的亲戚也不少富二代,情况大抵类似,国外名校毕业——然后去银行工作,世界各地旅行。话说今天发现知乎上火红一个大美女,原来也是我中学那一届的。

  高考很糟糕,当时脑子发热,高中也就化学学的好点,于是上了一所211,不是985的重工业大学的化工系,其实那分数也没得选。学校虽然在某大城市,不过是它的郊区,和农村差不多。男女比例5:1,同学也大多来自农村,在这里我见识了中国最贫穷的一部分人,刚开始给我的震撼是相当大的。我的室友,有的来自国家级贫困县,上大学是他们第一次出县城,买不起手机电脑,甚至高中电脑水平仅限于开关机。一天生活费不到10元,但他是他们县中学高考状元。

  我不太同意有的说法,上了普通大学,理想就一定得是老婆孩子热炕头。

  他们或者我们理想不一定只是老婆孩子热炕头,只是没有可以有理想的那个平台。

  他们有他们的理想,而且也很伟大。只是他们没有一个平台。大学里最重要的课程或许就是英语,然而对于我的一些朋友,他们来自不考听力的地区,甚至是青海,甘肃一些贫困县,那里英语教学质量能如何保证?自然大学主要精力就是放在学英语上。

  我也不太赞同所谓普通大学学生就不努力。我这个学校里,也会有很多学生,每天熬夜14,5个小时。另外一个系的一个同学,是清华的落榜生,每天只睡4个小时,后来拿了斯坦福的全奖。确实会有很多同学堕落,这只是个比例问题,你所处的环境是你愿意相处的,哪怕在三本,也会有与你志同道合的。

  在普通大学,更大困难就是你所获得的信息量,资源远远落后。比如在名校,很多人会选择出国。可是在普通大学,你连出国的概念都没有,我是到大三下学期才开始准备GRE,TOEFL的,当时为时已晚,后来又去参加中科院的保送考试,没有考上,很怂吧。最后选择本校研究生保送。

  当你准备出国考试的时候,会有一群人投来怪异的目光,他们印象中,出国就是富二代干的事情,甚至会有些闲言碎语。

  在名校,会有很多实习机会,就算没有,你也会主动追寻。然而在普通学校,你所谓的实习,可能就是大一暑假去工厂做一把锤子!

  研究生期间,见识的同学所经历的贫穷困难更多。我的同学,很多来自山东,河南,河北的考研基地,每年新生介绍会上,都有人腼腆地说,这是他第一次出远门。相比他们,我就是高富帅了。现在不少抨击考研基地的,大抵指他们大学不过是第二次高中,不过我是很钦佩他们,上述三省,高考的升学率都是极低的,中学的时候,他们没有各种辅导班,闷在自己的学校里一个劲儿争取那1/100的名额。他们的平台就很低。然而没有一个平台,他们连做梦的资格都没有,他们也是在践行自己的理想。科研的时候他们也很努力,也很有创造力。我上一届师兄,从一个三本学校考来,现在去了德国一个著名大学。还有些同学,来自工作岗位,甚至有人已经三十岁了才考研。一边考研还要躲着老板,防止丢了工作。

  我现在毕业,也在努力做一只爬上井的井底之蛙。

为了孩子上名校和老师 我们为什么拼命让孩子上名校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698071/888253975.html

更多阅读

做孩子喜欢的米兰老师(闫娜娜 孩子不喜欢幼儿园老师

做孩子喜欢的米兰老师——读《漂亮老师和坏小子》有感花园小学闫娜娜不知从何时起,越来越多的孩子迷上了杨红樱的书,他们能一口气说出好多本,《漂亮老师和坏小子》只是其中之一,在孩子们的极力推荐下,我带着好奇与不服来阅读这本笼络

我和老师的故事

我和老师的故事学校:青岛唐山路小学 班级:四年级二班姓名:牟善智指导教师:毛雅萍邮编:266041今天我要为大家介绍我的英语补习老师。我的老师对学生非常负责。她大约30岁左右,鼻梁上带着一副眼镜,随时在课堂观察同学们的一举一动,只要

悼念胡新和老师 学生悼念老师的挽联

5月13日下午打羽毛球时,听马扬老师说胡新和老师去世。5月17日参加了胡老师的追思会。科技哲学界的老中青三代人均表达着对胡老师的怀念。和胡老师的交往,应该始于2004年。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举办期间,在承担宣传工作之前,我和胡老师曾

声明:《为了孩子上名校和老师 我们为什么拼命让孩子上名校》为网友骨灰级旳亲睐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