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诉讼审判程序 刑事诉讼审判程序的相关知识(3)

  四、审判组织

  (一)审判组织的概念和种类

  审判组织是人民法院审判案件的组织形式。我国刑事案件的审判组织有独任庭、合议庭和审判委员会。

  (二)独任庭

  基层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进行第一审的刑事案件,可以由一名审判员独任审判。

  特别关注:

  1、独任庭仅仅适用于基层人民法院;

刑事诉讼审判程序 刑事诉讼审判程序的相关知识(3)

  2、独任审判仅仅适用于简易程序;

  3、即使是基层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判案件,是“可以”而非“应当”。

  独任审判员独任审判刑事案件时,与审判长权利相同。

  (三)合议庭

  除基层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的案件可以独任审判以外,其他案件以及中级人民法院、高级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审判第一审案件,应当由合议庭进行。

  1、基层人民法院、中级人民法院审判第一审案件,应当由审判员3人或者由审判员和人民陪审员共3人组成合议庭进行。

  2、高级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审判第一审案件,应当由审判员3人至7人或者由审判员和人民陪审员共3人至7人组成合议庭进行。

  3、中级人民法院以上的各级人民法院审判上诉和抗诉的案件,由审判员3人至5人组成合议庭进行。

  4、最高人民法院和高级人民法院复核死刑和死刑缓期执行的案件,应当由审判员3人组成合议庭进行。

  特别关注:

  1、合议庭由法院院长或者刑事审判庭庭长指定1人担任审判长。院长或者庭长参加案件审判的时候,自己担任审判长。人民陪审员不得担任审判长。

  2、第一审程序的合议庭可以吸收人民陪审员参加。除了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以外,凡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年满23岁的公民,都可以被选举为人民陪审员。人民陪审员在人民法院执行职务时,同审判员权利、义务相同。

  3、合议庭的人员组成只能是单数。

  合议庭实行少数服从多数的评议原则。如果意见分歧,应当按照多数人的意见做出决定,但是少数人的意见应当写人笔录。

  4、合议庭开庭审理并且评议以后,应当作出判决。

  对于疑难、复杂、重大的案件,合议庭认为难以做出决定的,提请院长决定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院长认为不必要的,可以建议合议庭复议一次。合议庭对审判委员会的决定有异议,可以提请院长提交审判委员会复议一次。对于审判委员会的决定,合议庭应当执行。

  (四)关于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完善

  2004年8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决定》,自2005年5月1日起施行。

  1、陪审案件的范围。

  人民法院审判下列第一审案件,由人民陪审员和法官组成合议庭进行,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和法律另有规定的案件除外:

  (1)社会影响较大的刑事、民事、行政案件;

  (2)刑事案件被告人、民事案件原告或者被告、行政案件原告申请由人民陪审员参加合议庭审判的案件。

  2、人民陪审员的条件。

  公民担任人民陪审员,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1)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年满二十三周岁;

  (3)品行良好、公道正派;

  (4)身体健康。

  (5)担任人民陪审员,一般应当具有大学专科以上文化程度

  3、不得担任人民陪审员的情形。

  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组成人员,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司法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和执业律师等人员,不得担任人民陪审员。

  下列人员不得担任人民陪审员:

  (1)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

  (2)被开除公职的。

  4、人民陪审员的产生与任期。

  (1)符合担任人民陪审员条件的公民,可以由其所在单位或者户籍所在地的基层组织向基层人民法院推荐,或者本人提出申请,由基层人民法院会同同级人民政府司法行政机关进行审查,并由基层人民法院院长提出人民陪审员人选,提请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命。

  (2)人民陪审员的名额,由基层人民法院根据审判案件的需要,提请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确定。

  (3)人民陪审员的任期为五年。

  5、人民陪审员的职务保障。

  (1)依法参加审判活动是人民陪审员的权利和义务。人民陪审员依法参加审判活动,受法律保护。

  (2)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保障人民陪审员参加审判活动。

  (3)人民陪审员所在单位或者户籍所在地的基层组织应当保障人民陪审员依法参加审判活动。

  6、人民陪审员在合议庭中的比例。

  人民陪审员和法官组成合议庭审判案件时,合议庭中人民陪审员所占人数比例应当不少于三分之一。

  7、人民陪审员的权利。

  (1)人民陪审员依法参加人民法院的审判活动,除不得担任审判长外,同法官有同等权利。

  (2)人民陪审员参加合议庭审判案件,对事实认定、法律适用独立行使表决权。

  (3)合议庭评议案件时,实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人民陪审员同合议庭其他组成人员意见分歧的,应当将其意见写入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7722871/327857940.html

更多阅读

刑事申诉的特征及程序 刑事案件申诉

刑事申诉的特征及程序申诉是审判监督的表现形式之一,它是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调解协议发现确有错误,需要对案件进行审理时所适用的审判程序;是事后进行审查的监督性程序,不具有审级性质;是一审、二审程序以外的,具有补救

死刑复核 死刑复核-概念,死刑复核-任务

死刑复核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刑事诉讼程序的一个环节。《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死刑除依法由最高人民法院判决的以外,都应当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死刑缓期执行的,可以由高级人民法院判决或者核准。董伟案_死刑

民事诉讼法 民事诉讼法-解释,民事诉讼法-发展历史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是以宪法为根据,结合我国民事审判工作的经验和实际情况制定。1991年4月9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自公布之日起施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的解释》已于2014年12月18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

声明:《刑事诉讼审判程序 刑事诉讼审判程序的相关知识(3)》为网友恶魔走开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