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暑读音 处暑

  每年的8月23日前后(8月22日~24日),视太阳到达黄经150°时是二十四节气的处暑。处暑是反映气温变化的一个节气。“处”含有躲藏、终止意思,“处暑”表示炎热暑天结束了。《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处,去也,暑气至此而止矣。”“处”是终止的意思,表示炎热即将过去,暑气将于这一天结束,中国大部分地区气温逐渐下降。处暑既不同于小暑、大暑、也不同于小寒、大寒节气,它是代表气温由炎热向寒冷过渡的节气。

  处暑 - 三侯

  中国古代将处暑分为三候:“一候鹰乃祭鸟;二候天地始肃;三候禾乃登。”此节气中老鹰开始大量捕猎鸟类;天地间万物开始凋零;“禾乃登”的“禾”指的是黍、稷、稻、粱类农作物的总称,“登”即成熟的意思。

  处暑 - 气候特点

处暑读音 处暑

  古人留下的大量具有实用价值的谚语,如“一场秋雨一场凉”,“立秋三场雨,麻布扇子高搁起,”“立秋处暑天气凉”、“处暑热不来”等,就是对“处暑”时节气候变化的直接描述。但总的来看,处暑期间的气候特点是白天热,早晚凉,昼夜温差大,降水少,空气湿度低。

  气温变化

  处暑时平均气温一般较立秋降低1.5℃左右,个别年份8月下旬华南西部可能出现连续3天以上日平均气温在23℃以下的低温,影响杂交水稻开花。但是,由于华南处暑时仍基本上受夏季风控制,所以还常有华南西部最高气温高于30℃、华南东部高于35℃的天气出现。特别是长江沿岸低海拔地区,在伏旱延续的年份里,更感到“秋老虎”的余威。西北高原进入处暑秋意正浓,海拔3500米以上已呈初冬景象,牧草渐萎,霜雪日增。

  处暑是华南雨量分布由西多东少向东多西少转换的前期。这时华南中部的雨量常是一年里的次高点,比大暑或白露时为多。高原地区处暑至秋分会出现连续阴雨水天气,对农牧业生产不利。中国南方大部分地区这时也正是收获中稻的大忙时节。一般年辰处暑节气内,华南日照仍然比较充足,除了华南西部以外,雨日不多,有利于中稻割晒和棉花吐絮。可是少数年份也有如杜诗所“三伏适已过,骄阳化为霖”的景况,秋绵雨会提前到来。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7819071/478052120.html

更多阅读

处暑的由来与习俗

处暑节气概述处暑每年的8月23日前后(8月22日~24日),视太阳到达黄经150°时是二十四节气的处暑。处暑是反映气温变化的一个节气。“处”含有躲藏、终止意思,“处暑”表示炎热暑天结束了。(2014年的处暑是8月23日12点46分。)《月令七十二候集

月令 处暑 处暑-古籍渊源,处暑-《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处暑》

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之中的第14个节气,交节时间点在公历8月23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150°。处暑的到来同时意味着进入干支历申月的下半月。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七月中,处,止也,暑气至此而止矣。"此后中国长江以北地区气温逐渐下降。 此时

处暑养生 处暑是什么意思 处暑来临该怎样养生呢

二十四节气中处暑标志着夏天的结束,意味着炎热的夏天终于离我们远去啦。那么大家都知道处暑是什么意思,处暑代表什么呢,处暑又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处暑吃什么,我们的饮食有哪些变化呢,今天小编教你怎样达到处暑健康,希望大家都可以用的到

处暑是什么意思 处暑是什么意思处暑吃什么

立秋来了没多少天,这不二十四节气中的处暑也到了,处暑节气在每年八月二十三日左右。从地理天文上的解释为处暑此时太阳到达黄经150°,简单概括为到了处暑节气后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但午时的温度仍然不低,不过是冷空气南下次数增多,但俗称

水果养生知识大全 处暑养生水果大全

处暑即将来临,预示着秋季来临了。那么,仍然酷热的处暑时令,什么水果是我们日常较好的养生保健水果呢?根据中医学理论和养生学经验,处暑的最佳时令水果是梨。梨——百果之宗梨,又名快果、玉乳等。古人称梨为“果宗”,即“百果

声明:《处暑读音 处暑》为网友温酒伴月落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