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藏山经的仙山 五藏山经

《五藏山经》是《山海经》中最古老、地理学价值最大的部分,《五藏山经》全文15000多字,山名347个,它把我国的山地分为南、西、北、东、中五个走向系统,每个系统中的许多山又被分成若干行列.

五藏山经的仙山 五藏山经
《五藏山经》是《山海经》中最古老、地理学价值最大的部分。西汉末年才通行于世的《山海经》,由山经、海经和大荒经三部分组成,海经和大荒经是后人增补的,而山经大约是战国后期写成的,包括五篇。在其结尾处有"天下名山经五千三百七十山,。。居地也,言其五藏",因此早期以《五藏山经》之名通行。所谓"五藏",可能兼有书分五篇,地分五区之意。今本《山经》之末有一段类似于"跋"的文字,说《山经》编写的目的是为"国用";又说:"天地之东西二万八千里,南北二万六千里。出水之山者八千里,受水者八千里。出铜之山四百六十七,出铁之山三千六百九十,此天地之所分壤树谷也,戈矛之所发也,刀之所起也。"这段文字被认为是汉代添加的,但所举"出铁之山"远多于"出铜之山",正是反映了继青铜文化之后,铁器盛行时代的特征即战国中后期的情况。

《五藏山经》全文15000多字,山名347个,它把我国的山地分为南、西、北、东、中五个走向系统,每个系统中的许多山又被分成若干行列,即若干次经,依次分别叙述它们的起首、走向、相距里数和结尾。"山经"含有今天所说的"山脉"之意,不过当时还只有把山隔成行列的概念,而缺乏山势连绵的意义。《五藏山经》中有些山名今天仍在使用,但由于原著对五大系统中各个山列的方位、距离的说明不够准确,加上一些虚构、夸张的内容,造成后人的许多误解和争论。不过,山经中有关地形的描述,基本上遍及我国各地,还是反映了战国时代已经认识到的"天下"形势。

《东山经》论述的范围大致在今山东省至苏北、皖北,东至于海。①其中

①《山经》论述的范围,参看谭其骧:《论<五藏山经>的地域范围》,《中国科技史探索》,上海古籍出包括46座山,由西而东分成四次经,大致都呈由北而南的走向。

《北山经》论述的范围在今内蒙以南、贺兰山以东、河套以北,南起山西中条山,东至太行山东麓(河北省西部),北至内蒙阴山以北,不包括内蒙和辽、吉、黑等省,也不包括河北省中、东部。有山87座,由西而东分成三次经。其中不少山名今仍可考,不过夸大了各山之间的距离。文中所说的管涔山、漳水、滹沱、洹水、滏水、沁河等名,至今沿用。

《西山经》论述的范围在今秦岭以北,甘肃、青海湖一线,新疆东南角,包括河西走廊,不包括罗布泊。北至宁夏盐池西北、陕西榆林东北一线,东至陕西黄河界。有山77座,由南而北分为四次经,大致分布在山西、陕西两省之间的黄河大峡谷以西。

《中山经》论述的范围大致在巴、蜀和以东的湘、鄂、豫部分地区,不包括今滇、黔、桂等省,叙述最为详细,可能是作者最熟悉的地区。包括97座山,分为十二次经,基本上都为东西走向。

《南山经》论述的范围为今浙、闽、赣、粤、湘等省,不包括广东西南部和海南岛。有山40座,由北而南排为二次经,皆为东西走向。

《五藏山经》通过这五大地区,基本上对遍及我国各地的地形作出了记述。在各个山列的记述中,又详略不一地论述了各地的水文、地貌、动植物、矿物、特产以及神话传说等,记载了许多非常宝贵的自然地理知识。

关于水系,《五藏山经》首先记述了作者最熟悉的现今晋、豫两省交界地区的水系分布,然后又相继说明了其他地区的情况。几乎在所有山列的叙述中,都联系到了发源的河流,说明它们的流向、归宿、主流和支流的关系以及有关的湖泊、沼泽等。《五藏山经》共记述358条河流和湖泊,粗略地勾划出了北自黄河、海河流域,南至长江中下游的水系分布状况。

关于黄河之源,《北山经》称:"敦薨之水,流入泽,出于昆仑之东北隅,实惟河源"。又称:"积石之山,其下有石门,河水冒以西流。"这似乎是想突破"导河积石"的传统说法,把黄河之源推向积石山以远地区,以夸大河源遥远,但又无把握说得太确切,因而把昆仑山以北很远的罗布泊水系与昆仑山之东的黄河水系不切实际地混连起来,把前者当作黄河的上源。这当然反映了当时地理考察的局限性,不过这个错误的说法对后世的影响却是颇大的。

关于长江之源,《中山经》的中次九经把"岷山之首"称为女凡之山,其水是"东注于江"的支流,"又东北三百里曰岷山,江水出焉,东北流注于海"。这是沿袭"岷山导江"的说法。

《五藏山经》关于其他地貌的描述也十分丰富。如南次三经所说南方岩溶洞穴:"南禺之山,其下多水,有穴焉。水春辄入,夏乃出,冬则闭。"南禺之山指粤北英德一带石山,属峰林石山地形,石山脚下多有落水洞穴,春季雨水注入,夏季多雨使地下水位升高而由洞穴流出,冬季干旱无水。关于河水潜流现象,如"白沙之山。。鲔水出于其上,潜于其下"。"灌山。。郁水出于其上,潜于其下"。关于北方河水的季节变化,如"教山,。。教水出焉,西流注于河,是水冬干而夏流,实惟干河"。关于东部地区的涌泉现象,如"踵之山,。。有水焉,广员四十里,皆涌"。关于流沙,有"泰器之山,观水出焉,西流注于流沙,。。南望昆仑"。这是指塔里木盆地内版社1982年版。

的沙漠地形。《五藏山经》还有关于火山的记述,如《西山经》中称:"南望昆仑,其光熊熊"。这是讲昆仑山的火山现象,昆仑山至今仍有活火山存在。

《五藏山经》对不同地带动植物的记述,也很符合实际。如对西部高山地区的描写:"申首之山,无草木,冬夏有雪。"《南山经》中记有"多桂"、"多象"、"多白猿"等,反映了热带和亚热带的特点;《中山经》则有"多桑"、"多竹箭"、"多漆"等,反映了黄河以南到长江中游地区的特点;《北山经》有"多马"、"多橐驼"的描述;《西山经》有"多松"、"多犀兕熊罴"等;《东山经》写东部沿海地区"多茈鱼"、"多文贝"等。《五藏山经》还记载金属矿产地点170多处和许多玉石的产地。

秦汉以后,人们又将《海经》九篇和《大荒经》四篇与《五藏山经》一起编成《山海经》。这两部分虽然提到一些地理学方面的内容(如《海内北经》和《海内经》讲到朝鲜),但大都不准确。文中反而包含过多的神话传闻和离奇怪诞的内容,所以地理学价值不大。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3220103/14932.html

更多阅读

白蛇救许仙性命的仙草是什么? 小戏骨白蛇传许仙

仙草(灵芝)的不完全10大功效一、 抗肿瘤作用自身免疫功能的低下或失调,是肿瘤之所以会发生并扩展的重要原因。灵芝是最佳的免疫功能调节和激活剂,它可显著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增强患者自身的抗癌能力。 灵芝可以通过促进白细胞介素-2的生

10年漫长路:我的仙流收藏2 仙流同人网出品

上回说到(我这说书呢...-_-|||)回归仙流后我逛到了仙流同人网。这个网站我还记得呢,那是在SD最火的那段时间,到处都有SD相关的网站、BBS等,大小不等,良莠不齐。仙流同人网也是其中小小的一个,那时候它还在起步阶段吧,很简陋,我进去逛了一下就

《红楼梦》里的“仙曲十二支” 红楼梦十二支曲子

《红楼梦》第五回《游幻境指迷十二钗,饮仙醪曲演红楼梦》里,贾宝玉在太虚幻境游历,于金陵省“薄命司”取出册图阅读,其中,正册包括林黛玉等十二位女子,除林黛玉与薛宝钗合为一图外,每人各有一幅画及一首判词。之后,宝玉听曲子,亦有十二钗各人

“东方之子”刘达富和他的仙牌灵芝茶 仙牌灵芝茶官网

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曾推出一位川籍人士,引起国内外广泛关注。——刘达富,四川仙牌灵芝集团董事长,一个响彻华夏大地的著名农民企业家刘显合的长子。从上校到董事长1998年初,成都军区某部政委、上校军官刘达富申请转业到成都。同

声明:《五藏山经的仙山 五藏山经》为网友茉莉花的清香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