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 山东大学-学校概况,山东大学-历史沿革

山东大学(英文名:Shandong University )前身是创办于1901年的山东大学堂,是继京师大学堂之后,中国最早兴办的国立大学堂。也是中国第一所按章程办学的大学。这所誉满海内外的百年名校历经山东大学堂、国立青岛大学、国立山东大学等几个历史发展时期,现已发展成为一所历史悠久、学科齐全、学术实力雄厚、办学特色鲜明,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的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也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之一。国家“111计划”、“珠峰计划”、“卓越计划”建设高校。学校总占地面积8000余亩(含青岛校区约3000亩), 形成了一校三地(济南、青岛、威海)八个校园的办学格局。截至2013年,学校有各类全日制学生达6万人,其中,全日制本科生41437人,研究生16034人,留学生1737人。

shandongdaxue_山东大学 -学校概况

山东大学是中国现代高等教育的起源性大学。其医学学科起源于1864年,为近代中国高等教育历史之最。其主体是1901年创办的山东大学堂,是继京师大学堂之后中国创办的第二所国立大学,也是中国第一所按章程办学的大学。从诞生起,学校先后历经了山东大学堂、国立青岛大学、
山大校园国立山东大学、山东大学以及由原山东大学、山东医科大学、山东工业大学三校合并组建的新山东大学等几个历史发展时期。百余年间,山东大学秉承“为天下储人才”、“为国家图富强”的办学宗旨,踔厉奋发,薪火相传,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40余万各类人才,为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山东大学创建于清光绪27年(公元1901年),初名山东大学堂,是继京师大学堂之后清政府创建的第二所国立大学,是国家教育部直属的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985工程”、“珠峰计划”、“111计划”、“卓越计划”重点建设的世界知名的高水平大学之一。一百多年来,这所誉满海内外的百年名校历经山东大学堂、国立青岛大学、国立山东大学、山东大学等历史发展时期,迁徙分合、春华秋实,成为中国现代大学教育的重要发祥地。在新的历史起点,山东大学将抓住机遇,为实现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新的办学目标而不懈努力!

作为国家首批重点建设的“211工程”和“985工程”大学,近年来山东大学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各项事业均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学校的综合办学实力和竞争力明显增强,办学质量和为国家、区域服务的能力显著提高,国际影响力大幅度提升,6个学科的学术影响力和贡献能力跨入世界前1%。学校基本完成了从教学科研型大学向研究型大学的转型。在最近武汉大学科学评价中心发布的“中国一流大学竞争力”排行榜上,山东大学列第七位,该中心评价山东大学是近两年上升速度最快的大学。

shandongdaxue_山东大学 -历史沿革


1926年省立山东大学校门山东大学是中国具有悠久历史的著名综合大学,是国家教育委员会直属的重点高等学校之一。其前身是1901年(清光绪二十七年)在济南创办的官立山东大学堂,建校以来,山东大学随着社会的变革,由晚清王朝、中华民国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经历了半 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两个历史阶段。期间曾几度更名,有过停办、重 建、合校、搬迁的多次变革,曾在不同时期汇纳过各类大学,也曾分出过十多所高等 院校。她在曲折前进的道路上和祖国同呼吸、共命运,培养了大批具有真才实学的人才,为国家高等教育的发展和各项建设事业,作出了一定的贡献。赢得了国内外良好的声誉。

1901年,山东大学堂开学,教职员合影。

1901年,山东巡抚袁世凯(清光绪二十七年)上奏《山东试办大学堂暂行章程折稿》,同时调蓬莱知县李于锴进行筹备。是年11月《折稿》获准,在济南泺源书院正式创办了官立山东大学堂。

1926年,六所专门学校再行合并,组建成为省立山东大学。在山东大学的发展历史上,这六所专门学校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1926年,奉系军阀张宗昌督鲁,下令将山东公立六个专门学校合并,在济南建省立山东大学,由山东省教育厅厅长,清末状元王寿彭任校长。

1928年8月,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根据山东省教育厅的报告,下令将省立山东大学改为国立山东大学。

1931年行政院议决,将国立青岛大学改为国立山东大学,任命赵太侔(赵畸)接任校长。

1937年,“七、七”事变,抗日战争爆发。11月国立山东大学由青岛迁往安徽安庆,不久再迁四川万县。图书、仪器、案卷分批运出,损失严重。

1938 年春学校在万县复课,不久教育部下令“暂行停办”。

1945年中共华中局决定,在华中党校基础上,创办华中建设大学。

1946年初,华中建设大学校长彭康,率领该校师生400余人北上,并入临沂山东大学。

1948年夏,中共华东局决定,以原临沂山东大学渤海地区的部分留守人员为基础,并集中原来的 一些教师,会同华中建设大学的部分干部教师,在潍县组建成立华东大学,同年9月4日开学。韦悫任校长,张勃川、李宇超任副校长。济南解放后,于11月迁入济南。迁济后成立文学、社会科学、教 育三个学院和一个研究部。另设附属中学。 1949年5月, 韦悫调任上海市副市长,彭康接任校长,学校向正规化大学过渡。11月,教育学 院划出,后成为山东师范学院。附属中学交济南市领导,改为实验中学。1950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后,学校调整为政治、文学、史地、艺术、俄文五系,转入正规化的业务学习。1950年冬奉命迁青岛,1951年在青岛与山东大学合校。 华中建设大学、临沂山东大学和华东大学,都是短期训练班式的政治大学,在战火纷飞的年代, 为国家培养了近一万名干部,为革命战争和建设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1951年3月, 山东大学和华东大学合校,仍名为山东大学。

1958年7月,山东大学归由山东省领导,同年10月奉命迁校济南。


宿舍文化

1961年学校复归中央教育部领导。

1967年后,校内山头林立,学校的一派组织夺权后,把校名改为“鲁迅大学”,直到1970年才又恢复了山东大学校名。

1970年夏,山东省革命委员会将山东大学一分为三:政治、中文、外文、历史四系南迁曲阜,与曲阜师范学院合并,改称为山东大学;生物学系迁奉泰安,并入山东农学院;校部机关和数学、物理、 电子、化学、光学(新建)五系留在济南,成立山东科学技术大学。

1973年周恩来总理在病中得悉这一情况,立即签署恢复山东大学原建制的指示,1974年初山东大学 恢复原建制,山东科学技术大学即行撤销。

1971年高等学校恢复招生,实行“群众推荐,领导批准, 学校审定”的招生办法,开始招收工农兵学生入学。到1976年共招收五届工农兵学生(学制二、三年),总计毕业3267人。

2001年2月26日,教育部与山东省人民政府共同签署重点共建山东大学协议,使山东大学跨入全国21所国家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行列。

2004年进入中央直管的副省部级大学行列。

2005年8月22日,教育部和山东省人民政府签署继续重点共建山东大学的协议。

shandongdaxue_山东大学 -办学规模

校区设置

山东大学在济南、威海、青岛设有8个校区(其中1个在建),分别是:
山东大学中心校区:山东省济南市山大南路27号,邮编250100
山东大学洪家楼校区:山东省济南市洪家楼5号,邮编250100
山东大学(济南)风景
山东大学(济南)风景(11张)
山东大学趵突泉校区:山东省济南市文化西路44号,邮编250012
山东大学千佛山校区:山东省济南市经十路17923号,邮编250061
山东大学兴隆山校区:山东省济南市二环东路12550号,邮编250002
山东大学软件园校区:山东省济南市舜华路1500号,邮编250101
山东大学(威海)(内部称山东大学威海校区,原名山东大学威海分校):山东省威海市文化西路180号,邮编264209
山东大学(青岛)(内部称山东大学青岛校区):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市滨海路72号,邮编266237

师资力量

学校规模宏大,实力雄厚。总占地面积8000余亩(含青岛校区约3000亩),形成了一校三地(济南、青岛、威海)八个校园(济南中心校区、洪家楼校区、趵突泉校区、千佛山校区、软件园校区、兴隆山校区及青岛校区、威海校区)的办学格局。现有4所附属医院,3所非隶属附属医院,11所教学、实习医院。拥有在职教职工7883人(不含附属医院)。各类全日制学生达6万人,其中,全日制本科生41437人,研究生16034人,留学生1737人。学校汇聚了一批杰出人才,共有教授1116人,博士生导师830人。其中,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PeterGrünberg教授加盟山东大学,受聘为特聘教授;山东大学研究生导师莫言教授荣获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同时,学校有中国科学院和工程院院士10人,双聘院士40人,山东大学终身教授12人,山东大学人文社科一级教授12人;“千人计划”国家特聘教授22人,“青年千人计划”5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7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26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讲座教授35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9人,山东省泰山学者特聘专家教授33位、泰山学者海外特聘专家21位、泰山学者攀登计划人选4位,国家级教学名师9人。7个优秀科研创新团队入选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3个优秀科研创新团队入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学校还拥有精良的教学科研平台,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个(涵盖8个二级学科)、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4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培育学科3个,省级重点学科70个,覆盖文、理、工、医四大学科领域,实现了各学科的协调发展;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推广中心等国家级科研平台8个,国家“111创新引智计划项目”5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4个,另有大批部省级重点实验室和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山东大学是中国目前学科门类最齐全的大学之一,在综合性大学中具有代表性。本科生和研究生层次教育涉及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2大学科门类。拥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40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5个,专业学位博士点3个,专业学位硕士点27个,本科专业118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8个,形成了结构完整、实力雄厚、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在历史发展中,山东大学形成了自己的学科优势和特色。特别是经过20世纪30年代和50年代在青岛办学时期的辉煌与发展,不仅奠定了“文史见长”的学术特色,出现了一批在国内外享誉甚高的人文学者,以及像《文史哲》这样备受关注的学术阵地,而且在自然科学领域也打下了良好基础,使山东大学跻身于中国著名学府的行列。上世纪末三校合并以来,新发展的金融数学、晶体材料、凝聚态物理、胶体界面化学、微生物、机械、材料学、心脑血管功能修复、新药制造、中国古典哲学等学科均达到国内一流水平,有些方向和领域已处在世界水平。

2010年7月,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和《教育规划纲要》颁布实施以后,我国高等教育又将迎来新的机遇和历史性跨越,所有高等学校都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前所未有的历史性机遇,山东大学提出了在建校120周年时初步建成世界一流大学的宏伟目标。在新的历史起点,山东大学将抓住机遇,坚持走内涵发展、质量发展、特色发展道路,坚持学术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依法治校战略,大力推进国际化,全面实施学术振兴行动计划,为实现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新的办学目标而不懈努力!

shandongdaxue_山东大学 -人才培养

培养模式


山东大学

山东大学不断深化和完善创新人才培养“三跨四经历”模式,即学校积极鼓励学生进行“跨学科(院)、跨学校、跨国境”的交流学习,大力推进学生的“第二校园经历”、“海外学习经历”、“社会实践经历”和“本校经历”四种经历学习。

1.跨学科(院),本校经历:学校充分利用学科综合优势,大力推行主辅修、双学位、二次选择专业,注重培养复合型人才,开设英语+法学、英语+政治等双学位班;文史哲班、金融数学班、生物医学工程、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等交叉专业;引导学生跨专业、跨学科选课,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

2.跨校园,第二校园经历:在国内率先实施大学校际合作计划,现与国内24所“985”、“211”高校签订校际合作协议,每年选拔700名本科生与武汉大学、中山大学、厦门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同济大学、吉林大学、四川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等高校进行一学期或一年的交换培养,使学生感受两所高校的文化氛围。

3.跨国界,海外学习经历:学校大力推进本科生“海外学习经历”,注重拓宽学生国际化视野。现与19个国家和地区的72所高校开展本科生交换培养,学生主要派往美国、英国、德国、法国、瑞典、澳大利亚、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家以及中国台湾、香港地区。派出形式有语言类整班派出学习,如韩语、西班牙语、俄语等专业;有一学期或一学年互换交流学习的长期项目;有利用寒暑假参加国际暑期学校的短期项目,如美国加州大学暑期学校、英国巴斯大学暑期学校等。除专业学习以外,海外学习还有实践、专业实习类的项目,使更多的学生拥有海外学习经历,接受国际化的教育,开拓学生的视野,培养国际化的思维。

4.社会实践经历:山东大学倡导100%的学生要有社会实践经历。以一年级学生感恩父母、二年级学生接触社会、三年级学生专业实习、四年级学生毕业实习为主题规划设计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

院部设置


山东大学青岛校区东北角鸟瞰效果图山东大学校本部(山东大学中心校区,又称东区新校)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历史文化学院

数学与系统科学学院

物理学院

化学与化工学院

经济学院

生命科学学院

经济研究院(中心)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晶体材料研究所

管理学院

环境研究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大学外语教学部

国际教育学院

文史哲研究院

山东大学洪家楼校区(又称东区老校)

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

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法学院艺术学院

外国语学院

山东大学趵突泉校区(又称西校区)

医学院

公共卫生学院

口腔医学院

护理学院

药学院

山东大学千佛山校区(又称南校区)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机械工程学院

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电气工程学院

土建与水利学院

体育学院山东大学

山东大学齐鲁软件园校区

软件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加拿大高等教育基础部(2011届药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护理学院等)

山东大学兴隆山校区(又称南新区)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机械工程学院

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电气工程学院土建与水利学院

山东大学威海校区(又称山东大学(威海))

韩国学院商学院

法学院新闻传播学院

翻译学院艺术学院

海洋学院机电与信息工程学院

空间科学与物理学院

继续教育学院

数学与统计学院

国际教育学院

附属医院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山东大学口腔医院

山东大学附属山东省立医院

山东大学附属千佛山医院

山东大学附属济南市中心医院

科研机构

山东大学晶体材料研究所

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院

山东大学儒学研究中心

山东大学宗教科学与社会问题研究所

山东大学经济研究中心

山东大学卫生部耳鼻喉科学重点实验室

山东大学卫生管理与政策研究中心

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

山东大学犹太教与跨宗教研究所

山东大学全息生物研究所

山东大学生殖医学研究中心

山东大学循证医学研究所

山东大学网络与信息安全研究所

山东大学岩土与结构工程训练中心(山东大学岩土工程中心)

山东大学金融研究院

山东大学表面化学工程与电工新材料研究所(山东大学表面化学工程与电工材料研究中心)

山东大学墨子研究所

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

山东大学当代社会主义研究所

山东大学微生物研究所

山东大学现代物流研究中心

山东大学 山东大学-学校概况,山东大学-历史沿革

山东大学模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山东大学新材料中心

山东大学材料连接技术研究所

山东大学材料液态结构结构及其遗传性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教育成果

山东大学致力于培养中国最优秀的本科生和一流的研究生。学校秉承“气有浩然,学无止境”的校训,“山之魂,海之韵”的山大文化,弘扬“求真务实,开放拓新”的校风,致力于培养民族和社会的中坚,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心和国际视野、过硬的社会竞争力和创造力、个性与人格得到健全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学校积极拓展素质教育,大力吸引优质生源,发挥综合性大学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优势,探索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完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着力进行教育创新,实行了本硕连读和本硕博连读、公共外语、计算机实施分级教学,在全国高校首倡并大力推进“三种经历”,即第二校园经历、海外求学经历、社会实践经历,提高了学生的竞争力,稳步推进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内容、专业和课程体系改革,人才培养质量明显提高,为社会输送了大批优秀毕业生,毕业生深受社会欢迎。

科研成果

山东大学具有雄厚的学术科技实力。学校科学技术研究工作紧紧围绕建设综合性、开放性、研究型大学的办学要求,坚持以“整体跟进、重点突破、以人为本、强化创新”为指导思想,突出基础研究、高新技术研究和应用开发研究。
2001-2004年,学校共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4509项,其中承担国家攻关课题30项、“863”课题72项、“973”课题37项、军工项目31项、重大重点基金课题8项,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共计320项,承担科技开发(横向)项目1330项;科技经费为72261.3万元、实到科研项目经费为53447.3万元,其中,2004年科技经费和到位科研项目经费分别为25380万元和16580万元,比2001年分别增长166.5%和186.7%;共鉴定科技成果475项,获得国家科技奖励8项,获省部级科技奖励334项,在教育部公布的提名国家科技奖励项目中,连续4年获奖总数均列全国高校前三名。学校连续十年被SCI收录的论文数进入全国高校前十位;近年来被EI收录论文保持在全国高校十位左右,被SCI收录论文的引证总数也进入全国高校前十名。我校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也呈现良好势头,应用技术成果转化率大于60%,形成了山大华特上市公司和山大鲁能、山大华天等40余家高新技术科技企业,为山东乃至全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

shandongdaxue_山东大学 -校园文化

办学宗旨:为天下储人才为国家图富强

“为天下储人才,为国家图富强”,源自1901年山东大学创办时的《山东大学堂章程》第三章第八节:“公家设立学堂,是为天下储人才,非为诸生谋进取;诸生来堂肄业,是为国家图富强,非为一己利身家。庶几所志者闳,而所成就者亦大,行之既久,非独可与各国学堂媲美,且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3220103/16903.html

更多阅读

博明翰大学 博明翰大学-学校概况,博明翰大学-地理位置

伯明翰大学成立于1900年,位于伯明翰城,是英国最著名的大学之一,其优异的教学和科研成果在世界各地均享有极高的声誉,也是国际化的教学与研究中心。伯明翰大学(英语:UniversityofBirmingham)伯明翰大学伯明翰大学成立于1900年,位于伯明翰

静冈县立大学 静冈县立大学-学校概况,静冈县立大学-简介

静冈县立大学,英文名称:University of Shizuoka。是于1987年设立的日本公立大学。大学的简称为“静冈县立大”。静冈大学_静冈县立大学 -学校概况建校年代:1987年静冈县立大学所在省州:静冈县所在城市:静冈市学生人数:3506人中国教育部是

金斯顿大学 金斯顿大学-学校概况,金斯顿大学-校园简介

金斯顿大学(Kingston University)建校于1899年,所在地的地名如果直译的话是:泰晤士河畔的金斯顿(Kingston upon-Thames)。泰晤士河流经学校,河岸边亨利8世曾经居住过的王宫风采依然。该大学有4个校区分布于伦敦西南郊区。金斯顿_金斯顿大

辽宁大学 辽宁大学-学校概况,辽宁大学-历史沿革

辽宁大学成立于1948年,是一所拥有文、史、哲、经、法、外、艺、理、工、管等多学科的综合性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院校之一。是国家经济学基础人才培养基地、2004年十所被国家验收为优秀基地的高校之一。学校有全日制在校

声明:《山东大学 山东大学-学校概况,山东大学-历史沿革》为网友跑调大叔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