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National medium and long-term educational reform and development project summary ;State Educational Reform and Development Plan and long-term),简称规划纲要。这是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第一个教育规划纲要,是指导未来12年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其研究制定工作自2008年启动以来在深入调研、广泛听取意见建议基础上,经反复研究修改,形成了公开征求意见稿,2010年2月28日公布,向社会各界征集意见建议。研究制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是本届政府必须着力做好的一件大事。当前,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冲击,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关键时期,把教育摆在突出位置,既有紧迫性,又有深远意义。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_《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征求意见


图为:温家宝主持召开会议研究部署《规划纲要》制定工作

教育部研究制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公开征求意见公告

2008年8月29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家科技教育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制定工作方案,正式启动了《规划纲要》研究制定工作。这是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第一个教育规划纲要,是指导未来12年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规划纲要》制定工作,强调这是本届政府必须做好的一件大事,要求在制定过程中广纳群言、广集众智,充分听取社会各界意见,努力制定一个让人民群众满意,符合中国国情和时代特点的高质量的《规划纲要》。为此,在前一阶段征求专家及有关方面意见建议的基础上,自即日起至2月底,向社会各界开展第一轮公开征求意见工作。

希望社会各界围绕下列问题积极建言献策:1、改革开放30年教育的成就和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经验;2、国际教育发展趋势和对我们的启示;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体系;4、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指导方针与战略目标;5、素质教育基本目标与实施途径;6、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7、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8、实施素质教育的政策与制度;9、义务教育的巩固和提高;10、关于普及高中阶段教育;11、学前教育发展;12、特殊教育发展;13、农村教育发展与农民工子女教育;14、职业教育发展;15、职业教育体制机制与培养模式改革;16、高等教育发展与改革;17、提高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18、研究生教育的发展与改革;19、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 20、考试招生制度改革;21、发展继续教育; 22、继续教育的制度政策保障;23、促进教育公平;24、促进教育协调发展;25、支持民族地区教育发展; 26、教育体制改革; 27、中国特色现代学校制度建设;28、民办教育发展;29、教育法制建设;30、教育对外开放;31、中小学教师队伍特别是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32、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建设;33、教育家办学与教师教育创新;34、教育投入保障机制;35、教育信息化建设;36、教育系统党的建设。

各界人士可通过电子邮件和来函形式提出意见和建议。
特此公告。
《规划纲要》工作小组办公室
2009年1月7日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_《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制定时间表


教育部部长

2008年8月29日 审议并原则通过《规划纲要》制定工作方案。
2009年1月7日 教育部下发《<规划纲要>公开征求意见工作的通知》。
2009年2月7日 教育部公布规划纲要共收到社会反馈意见110万余条,收到意见的规模在教育部历史上是空前的。
2010年1月11日至2月6日 温家宝总理召开五次座谈会,就规划纲要听取各界人士的意见和建议。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_《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制定进程


教育部2009年第2次新闻发布会

第一轮公开征求意见阶段,《规划纲要》工作小组办公室共收到电子邮件、信件14000多封,网民通过教育部门户网站发帖11000多条;各界人士在社会网站、高校校园网上发帖210多万条。

目前,《规划纲要》研究制定工作进入新的阶段,由以调研为主转向以起草制定为主。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研究制定工作自2008年启动以来在深入调研、广泛听取意见建议基础上,经反复研究修改,形成了公开征求意见稿,2010年2月28日公布,向社会各界征集意见建议。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_《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重大意义

温家宝在国家科教领导小组会议上的讲话


温家宝在国家科教领导小组会议上的讲话

研究制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是本届政府必须着力做好的一件大事。当前,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冲击,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关键时期,把教育摆在突出位置,既有紧迫性,又有深远意义。

充分认识制定教育规划纲要的重大意义

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当今世界,知识成为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人力资源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人才培养与储备成为各国在竞争与合作中占据制高点的重要手段。我国是人口大国,教育振兴直接关系国民素质的提高和国家振兴。只有一流的教育,才有一流的国家实力,才能建设一流国家。

教育事关民族兴旺、人民福祉和国家未来。当前,我国现代化建设面临许多困难,国际金融危机的蔓延和加剧,使我国的外部需求急剧减少,长期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体制性、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经济增长方式粗放,人口、资源、环境压力越来越大。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推动产业结构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必须紧紧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发展文化、科技、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推进民主法制建设和社会公平正义,同样需要培养大批高素质的各类人才。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

教育事业涉及千家万户,关乎群众切身利益。为群众提供公平的受教育机会,满足群众对发展教育的期望,推动教育在更高的起点上实现更大的发展,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极为关注的“上学难、上好学”的问题,这是人民的需要,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教育事业发展。1985年中央下发了《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目标。1993年,中央下发《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1995年,中央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始终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提出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并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党的十七大对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现在,根据中央的总体部署,结合当前教育事业发展的实际,有必要制定教育中长期改革和发展规划。这是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第一个教育规划,制订一个让人民群众满意,符合中国国情和时代特点的规划,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乃至整个现代化事业具有重大意义。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_《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把握内容

制定规划需要把握的指导方针和总体布局


省教育厅召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战略专题调研报告(初稿)征求意见座谈会

我们要制定的规划是指导未来十二年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必须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相适应,体现全局性、宏观性、长远性和战略性。规划主要对2009年到2020年教育改革和发展做出安排。这12年也要分阶段规划,远期的目标和措施要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教育的要求联系起来考虑;近期可以规划得细一些,与教育“十一五”规划相衔接,保持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系统性、连续性。但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许多工作不能等规划全做好了才进行。有些看准了的事情,可以先行试点,试验成功了立即实行。这也是我们这次制定规划的一个特点。

指导思想是制定规划的主线,也是灵魂。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教育方针,我提出若干方面请大家考虑:第一,要坚持面向未来、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三个面向”归根到底就是要赶上时代的要求,这是我国教育发展的方向。要立足于我国实现现代化的需求,从我国教育的实际出发,办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现代化教育,这些就要对教育改革和发展进行超前安排。要瞄准世界教育发展变革的前沿,借鉴世界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经验,紧密结合我国教育实际,按照教育发展的规律办事。要把教育的改革发展放在我们正在实现工业化、城镇化的背景下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局中谋划,充分考虑国家现代化总体布局对人力资源开发和人才培养的需要,充分考虑国家未来人口发展和学龄人口的结构变化,使规划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和创新型国家建设。第二,要坚持改革创新精神。同经济体制改革相比,我国社会事业改革相对滞后。教育要发展,根本靠改革。教育规划要成为一个改革创新的规划,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大胆突破,勇于创新。要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冲破传统观念和体制的束缚,在办学体制、教学内容、教育方法、评价方式等多方面进行大胆探索。第三,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教育兴国、教育立国、教育强国都是国家意志。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是我国现代化建设需要长期坚持的方针,必须在教育规划中得到充分体现。第四,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要求。充分考虑群众的期盼,把促进教育公平,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多层次、多样化的教育需求作为规划的重点,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作为规划的落脚点。第五,要坚持立足基本国情。既要看到我国经济总体实力在不断壮大,又要正视人均水平还比较低,贫富差距大,城乡、地区发展不平衡;既要看到现代经济和城市人口对教育的较高需求,又要重视农村教育和中低收入群体的实际情况,还必须充分考虑我国人口众多、现阶段农村人口大规模迁徙和流动的特征。

教育规划要有总体规划,又要有分类规划。总体规划主要是以普及教育、提高国民素质为核心,确定到2020年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思想、战略目标、总体任务和重大政策措施,对教育规模、结构、质量等提出具体要求。分类规划主要是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综合考虑人口结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新特点,提出各级各类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具体目标和政策措施。每个分类规划是总体规划中有特色的一部分,包括对大学、中学、小学、职业教育、学前教育、终身教育、民办教育等发展,都要分门别类地作出专题性的规划,规划要有战略思想和宏观思路,也要有实实在在的政策措施,增强可操作性。

需要研究解决的一些重大问题


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论坛现场

在制定规划的过程中需要对一些重大问题进行深入系统研究,给予明确的回答。

第一,关于义务教育的问题。要把义务教育办好,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对目前社会反映义务教育中优质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的问题,要找准症结所在,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措施。我非常赞同教育资金的多样化来源,在全社会崇文重教要利用全社会的资源,这项工作我们也可以列入规划。我们说企业家身上要流淌着道德的血液,他的收益回报社会最好是投资教育。我们讲教育公平,教育公平指的是人人都有上学的机会。孔夫子说“有教无类”,有教无类就是教育公平。收入不公平会影响人的一时,但是教育不公平会影响人的一生。必须注意的是,我们要重视教育资源的公平,但不能把学校办成千篇一律,千人一面,学校还是要有自己的特色,自己的风格。要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保障机制,把农村义务教育作为重中之重。2008年,中央财政用于教育保障机制改革的资金达到570.4亿元。自“两免一补”以后,2007年又大幅度增加奖助学金经费。从高中阶段教育到大学教育,过去全国奖助学金加在一起仅有18亿,2008年将达到200亿元左右,今后还要逐年增加。对义务教育,我理解不单是个免费的问题,它从社会学、教育学上来讲,带有强制的含义,就是具有制度性,既是国家的责任,也是公民的义务。要加大对贫困学生的扶持力度,高度重视流动人口子女的义务教育问题,把有限的国家财力多用在最困难的孩子们身上。还要研究如何办好高中阶段教育的问题。

第二,关于农村教育问题。我们要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扶持力度。发展农村教育要重视两点:一是要在教育改革和发展中,实行城乡统筹,把农村教育放在重要地位。解决农村教育的问题,必须改善农村的教学条件,包括校舍、设备、远程教育。所有学校的建筑,都要建设最安全的,也就是让群众最放心、让家长最放心、让学生最安心的地方。这就需要加大投入。2007年至2008年,我们用于全国农村中小学校校舍维修改造资金共达268亿元。要认真总结这几年危房改造工程及校舍维修改造机制实施的情况,在落实国家关于扩大内需的重大措施时,要制定和完善中小学校校舍建设的规划。二是要下决心解决农村教育缺乏的问题。农村教师在农村教育中起着关键作用,农村教师当前所面临的最大问题,一个是待遇问题,一个是素质问题。当然,这两个问题也是相互联系的。待遇问题,工资、职称、住房这些都应该逐步加以解决和提高。从2009年元月1日起,在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制度,这将涉及公办义务教育学校1037万人,必须及时研究和妥善处理实施中出现的问题,把这项工作认真搞好。提高农村教师的素质,就得号召并有具体政策引导大学生、师范生到农村去任教。有个现象值得我们注意,过去我们上大学的时候,班里农村的孩子几乎占到80%,甚至还要高,现在不同了,农村学生的比重下降了。这是我常想的一件事情。本来经济社会发展了,农民收入逐步提高了,农村孩子上学的机会多了,但是他们上高职、上大学的比重却下降了。这有多方面原因,要认真分析研究,关键是要缩小城乡差距,推进城乡统筹。很多名人都是苦出身和从农民中来的。农村学校教育条件差,但是农村的孩子们素质并不差,同样能够成才。我们现在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还比较低。在这次教学改革和发展规划当中,要特别重视提高农村教师的素质。

第三,关于职业教育问题。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既是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促进社会公平的需要。我国是一个有13亿人口的大国,职业教育很重要,应该搞的更好。在整个教育结构和教育布局当中,必须把职业教育摆到更加突出、更加重要的位置。这样做有利于缓解当前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紧缺的矛盾,也有利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和扩大社会就业。特别是农民工已经成为我国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特点,要重视农民工培训。真正重视职业教育还是近几年的事情。国家确实把它放在重要位置。就拿奖助学金来讲,我们把最好的待遇给了职业教育。职业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让人学会技能和本领,从而能够就业,能够生存,能够为社会服务。从这一点来说,职业教育是面向人人的教育,是面向整个社会的教育。职业教育面向的不仅是服务业,还有工业、农业。比如说数控机床的操作,那得需要职业教育的培训。现在我们要注意的是职业教育的规模、学科的设置,需要和社会需求相吻合,因为它是面向整个社会的,所以又应该和社会发展相协调。我国的职业教育和发达国家的差距较大。问题在什么地方?一方面要转变社会观念。社会上有些人不把职业教育当作正规教育,认为上了职业学校低了一等。另一方面也要研究具体的引导办法,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包括加大职业教育投入,逐步对农村职业教育实施免费政策。提高技能型人才的社会地位和收入,合理确定中职和高职的比例,做到合理、适度、协调、可持续。职业教育管理体制要认真研究,充分调动行业、企业、学校兴办职业教育的积极性。

第四,关于高等教育问题。从长远看,我们不仅要不断扩大高等教育的规模,满足群众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更重要的是要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把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高等学校改革和发展归根到底是多出拔尖人才、一流人才、创新人才。高校办得好坏,不在规模大小,关键是要办出特色,形成自己的办学理念和风格。要对学科布局、专业设置、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引导高等学校适应就业市场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调整专业和课程设置。建立和完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推动高效科技创新、学术发展与人才培养紧密结合。要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结合我国实际创造性地加以运用,加强高水平大学建设,建成若干国际一流大学,为国家培养更多的高质量、多样化的创新型人才。

第五,关于教学改革问题。对于教学改革,教师、学生包括家长都反映强烈,希望课程设置更贴近学生的实际,贴近社会的实际,要求减轻学生负担。其实,教学不光是课程的改革,应该是整个教学的改革,课程是其中的一部分,而且是很重要的一部分。现在,在教学中我们比较注重认知,认知是教学的一部分,就是学习。在认知方法上我们还有缺陷,主要是灌输。其实,认知应该是启发,教学生学会如何学习,掌握认知的手段,而不仅在知识的本身。学生不仅要学会知识,还要学会动手,学会动脑,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与别人共同生活,这是整个教育和教学改革的内容。解放学生,不是不去管他们,让他们去玩,而是给他们留下了解社会的时间,留下思考的时间,留下动手的时间。我最近常思考,从自己的经历感受到,有些东西单从老师那里是学不来的,就是人的思维、人的理想、人的创造精神、人的道德准则。这些,学校给予的是启蒙教育,但更重要的要靠自己学习。学和思的结合,行和知的结合,对于学生来讲非常重要,人的理想和思维,老师是不能手把手教出来的,而恰恰理想和思维决定人的一生。这不是分数能代表的。教学改革还要回到学、思、知、行这四个方面的结合,就是学思要联系,知行要统一。我一直信奉这样一句话:“教是为了不教”。不在于老师是一个多么伟大的数学家或文学家,而是老师能给学生以启蒙教育,教他们学会思考问题,然后用他们自己的创造思维去学习,终身去学习。

要围绕加强素质教育、多出人才,转变教育观念,深化教育改革。要认真思考我们为什么培养不出更多的杰出人才?从而对教育体制、办学模式以及小学、中学、大学的教学改革进行深入研究,整体谋划。教育的根本任务应该是培养人才,人才培养观念更新和培养模式创新要成为规划的亮点。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实践能力和创造精神,注重培养复合型人才。文理科差别不要搞得太大,学理工的应该关心社会,提高人文素养;学文科的应该加强自然科学知识学习,提高科学素养。

第六,关于探索适应各类学校的办学体制问题。教育方针、教育体制、教育布局和教育投入,属于国家行为,应该由国家负责。具体到每个学校如何办好,还是应该由学校负责、校长负责。不同类型学校的领导体制和办学模式应有所不同,要尊重学校的办学自主权。教育事业还是应该由懂教育的人办。张伯苓是个教育家,他宁可做校长,不当部长。毛主席讲,办好一所学校,关键是校长和教师。要造就一批教育家,倡导教育家办学。我们有许多优秀的科学家,受到社会的尊重。我们更需要大批的教育家,他们同样应该受到社会的尊重。要加快民办教育发展,满足不同社会群体多样化的教育需求。

第七,关于教师的培养问题。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好的老师,才能有好的教育。要建设一支献身教育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教育规划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一个重要内容,要采取有力措施吸引全社会最优秀的人才来当老师,提高教师队伍特别是农村教师的整体素质。要创造一种社会氛围,让尊师爱生的传统美德在社全社会蔚然成风。中华民族素有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在老师面前,做学生的不论走到哪里,做出什么业绩,对老师的感激和爱戴之情永远不会改变。对老师来讲,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这两者必须结合,这和我们的宣传很有关系。按说,一个孩子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最难忘的应该是老师,特别是启蒙教育的老师。

长期以来我国广大教师,特别是广大农村和边远贫困地区的教师,在艰苦清贫的条件下,恪尽职守,默默耕耘,为祖国的教育事业无私奉献,涌现出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先进人物,充分体现了陶行知先生当年倡导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崇高精神。这种平凡而伟大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和发扬。我想借这个机会,也给老师提几点希望:一要志存高远,爱国敬业。人民教师的神圣职责就是传授知识,传承民族精神,弘扬爱国主义,为祖国和人民培养合格的人才。教师要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以培育人才,发展先进文化和推进社会进步为己任,积极引导和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二要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教书者必先强己,育人者必先律己,教师的道德品质和人格对学生有重要的影响。教师要注重言教,更要注重身教。教师的日常工作虽然是平凡的,但教育工作的意义却是不平凡的。教师应该自觉地加强道德修养,率先垂范,既要有脚踏实地、乐于奉献的工作态度,又要有淡泊明志、甘为人梯的精神境界。以自己的高尚人格教育和影响学生,努力成为青少年学习的良师益友,成为全社会尊敬的人。三要严谨笃学、与时俱进。教师在教育创新中承担着重要的使命,教师富有创新精神,才能培养出创新人才。教师应该具备求真务实,勇于创新,严谨自律的治学态度和学术精神,努力发扬优良的学术风气和学术道德。教师是知识的重要传播者和创造者,连接着文明和进步的历史、现在和未来,更应该与时俱进,不断用新的知识充实自己,成为热爱学习,学会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楷模。

第八,关于教育发展的保障问题。在教育投入上要强调政府的责任。这几年,政府对教育的投入增加较快,将来教育投入还要进一步增加。同时也要深入研究怎样使教育资金更加合理使用。要重视教育投入的绩效,提高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益。财政的钱要用好,惠及更多的学生和群众。

在制定规划中需要研究的重大问题不少。只有把这些重大问题研究透彻,找准问题所在,提出解决的思路和办法,规划才能看得远,同时又有针对性,有现实感,真正成为管用的规划。

制定教育规划是一项涉及面很广的社会系统工程,难度大、任务重,必须切实加强领导,充分调动各方面的力量共同完成。要组建跨部门的工作班子,建立强有力的、有广泛代表性的专家咨询队伍。工作班子和咨询专家的挑选要公开透明,体现规划制定工作的科学性和民主性。教育是重大民生问题,全社会都很关心。规划的制定要开放,充分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特别是校长、教师、学生和家长的意见。每一类规划和一些重大问题,都可以拿到全社会讨论,在争论中求得共识,得到认同。要使规划的编制过程,成为发扬民主、集思广益的过程,成为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的过程。这样,规划才能得到大家的认同,在历史上站得住。(本文是温家宝在国家科技领导小组会议上的讲话,发表时作了修改和补充。)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_《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制订工作

新华网北京2009年8月29日电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国家科技教育领导小组组长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家科技教育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听取教育部关于制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工作情况的汇报,审议并原则通过规划纲要制订工作方案。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国家科技教育领导小组副组长刘延东,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马凯等出席会议。

会议指出,教育事关民族兴旺、人民福祉和国家未来。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教育事业,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为了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适应国内外发展的新形势,适应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新期盼,有必要制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会议强调,规划纲要应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总体战略出发,对未来十二年教育改革和发展做出全面规划和部署。一要在优先发展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培养创新型人才、提高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等方面,提出符合国家战略和群众需求、反映教育规律和发展趋势的指导方针。二要贯彻科学发展观,体现面向未来、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立足国情,改革创新。三要以提高国民素质、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为核心,科学确定到2020年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战略目标、总体任务和重大部署,对教育规模、结构、质量以及分阶段和分地区的目标提出具体要求。四要综合考虑人口变化、学龄人口结构、经济结构、就业结构和社会发展的特点,对各级各类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作出专题性规划。五要系统研究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的体制改革和教学改革、教师培养、教育发展保障等重大问题,找准症结,提出思路,使规划纲要具有战略性、前瞻性、针对性、操作性。

会议强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是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第一个教育规划纲要,是指导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制订这个规划纲要,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要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广泛听取专家学者、社会各界、学生及家长的意见,重大问题在社会公开讨论,使规划编制过程成为发扬民主、集思广益的过程,成为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的过程,力争制订出一个人民群众满意、符合中国国情和时代发展要求的高水平规划纲要。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_《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调研内容

根据教育改革发展的实际情况和制订《规划纲要》的需要,确定对以下十个重大专题、三十六个子课题进行深入调研。

第一专题:教育发展总体战略研究

本专题主要目的是研究提出2020年我国教育发展和改革的战略目标和指导思想。有4个子课题。
1. 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基本经验、阶段性特征与主要矛盾和问题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发展的主要成就和基本经验;我国教育政策的演变;目前教育中存在的主要矛盾和突出表现;教育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2. 教育发展战略目标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2012年与2020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各级各类人才需求预测;人民群众对教育需求;我国教育优先发展、科学发展的指导思想与基木原则;2012年与2020年我国教育发展总体目标及各级各类教育发展目标;实现2012年与2020年我国教育发展战略目标的思路与对策。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体系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对我国教育体系历史发展与现状的分析与评价;对国外教育体系的比较与借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基本特征;各级各类教育之间的衔接和协调;完善我国教育体系的政策和措施。
4. 国际教育发展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国际教育发展的宏观趋势;发达国家和新兴国家教育发展道路与模式分析;各国优先发展教育的战略措施与案例研究;我国教育的国际地位与竞争力。

第二专题:推进素质教育研究

本专题在2005-2006年素质教育系统调研的基础上,围绕“为每一个学生提供适合和需要的教育”,重点针对实施素质教育的体制性障碍和政策性问题,提出进一步椎进素质教育分阶段实施的目标和保障目标实现的重大政策、重点项目,力争在一两个方面有较大的突破。有4个子课题。
5. 素质教育基本目标和实施途径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对人的素质的要求素质教育的时代内涵;2012年与2020年素质教育的发展目标;素质教育的现状及经验分析;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的对策研究。
6.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的、适应时代发展的德育理念与整体思路;国际社会德育理念与实践的发展趋势;整合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课程德育;德育社会实践基地和机制建设;重视实践经历的德育评价;体现育人特色的现代学校管理与制度体系;以德育专业化为目标的教师队伍建设。
7.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教育与经济、社会的结合;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基础教育质量保证体系研究;初中、高中、大学招生和中考、高考制度改革;关于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治标与治本之策;面向全体学生与培养拨尖人才。
8. 实施素质教育的政策与制度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社会用人制度与劳动工资制度适应和促进素质教育;建立便于学习者选择和沟通的教育体系和教育制度;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素质教育实施体制;政府在素质教育实施中的贵任及其绩效考核。

第三专题:基础教育发展战略研究

本专题具体围绕基础教育发展战略开展调研,研究提出2020年发展目标,针对基础教育发展的重大问题和突出矛盾提出解决思路,提出本届政府在基础教育方面要达到的目标、实施的重大项目和采取的重大政策举措。有5个子课题。
9. 义务教育发展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义务教育发展现状分析;2012年与2020年义务教育巩固提高目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义务教育生源变化和布局调整。
10. 普通高中教育发展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2012年与2020年普通高中发展任务和目标;普通高中发展途径和发展机制;普通高中教育区域发展战略;普通高中教育有关政策研究。
11. 学前教育发展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现状及问题;2012午与2020年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目标和战略重点;学前教育管理体制与政府责任;学前教育保障机制;学前教育管理。
(在会议上听说要加强对农村学前教育的研究会放在此部分,可能还会有所调整)
12. 特殊教育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特殊教育发展目标、途径;特殊教育政策、制度;特殊教育课程改革。
13. 农民工子女教育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农民工子女特点与发展趋势;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对农民工随迁子女就学的影响;农民工随迁子女中考、高考问题;大中城市义务教育资源现有承载力及需求变化趋势;解决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战略选择。

第四专题:职业教育发展战略研究

本专题具体围绕职业教育发展战略开展调研,研究提出2020年发展目标,针对职业教育发展的重大问题和突出矛盾提出解决思路,提出本届政府在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方面要达到的目标、实施的重大项目和采取的重大政策措施。有2个子课题。
14. 职业教育发展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2012年与2020年职业教育包括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发展重点;构建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体系,健全覆盖城乡的职业教育和培训网络;大力培养生产、服务和管理一线需要的技能型人才;加快培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的新型农民;促进劳动就业工作和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增加职业教育经费投入,加强职业教育的基础能力建设,完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资助政策体系,推进农村免费中等职业教育;加强职业教育队伍建设;大力发展民办职业教育,形成公办、民办职业教育共同发展的格局;针对职业教育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和主要矛盾,提出政策建议和解决措施。
15. 职业教育培养模式与体制机制改革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深化职业教育办学体制和管理体制改革;建立行业、企业、学校共同参与的机制,进一步发挥行业、企业在职业教育和培训中的重要作用;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加强专业、课程和教材建设;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职业人才培养模式;推进东部对西部、城市对农村中等职业学校联合招生合作办学;推动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推广职业教育两个“三段式”办学模式;加快公办职业院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建设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职业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第五专题: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研究

本专题具体围绕高等教育发展战略开展调研,研究提出2020年发展目标,针对高等教育发展的重大问题和突出矛盾提出解决思路,提出本届政府在高等教育方面要达到的目标、实施的重大项目和采取的重大政策举措。有4个子课题。
16. 高等教育科学发展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2012年与2020年高等教育发展总体目标与指导思想;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以及高等教育层次、科类、布局结构现状分析与优化的基本思路、具体举措;高水平大学建设和各类型“强校”建设;高等教育发展的制度环境和体制问题。
17. 提高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现状分析,特别是本科教育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理念、社会需求、培养模式、教学内容方法政辈、质量保障与评估体制、机制;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国际比较研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政策与措施。
18. 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和改革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研究生教育规模与结构目标;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研究生教育培养及运行机制改革;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形式与政策建议。
19. 高等学校的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高等学校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中的地位和作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现状、问题;提高高等学校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思路、政策、举措;繁荣发展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现状、问题、思路、举措。

第六专题:继续教育发展战略研究

本专题具体围绕继续教育开展调研,研究提出2020年继续教育发展目标,针对继续教育中的重大问题和突出矛盾提出解决思路和重大政策举措,提出本届政府在继续教育方面要达到的目标、实施的重大项目和采取的重大政策举措。有3个子课题。
20. 继续教育发展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终身学习背景下继续教育的重要作用及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对继续教育的需求;继续教育发展现状的分析,包括供给状况,规模、结构、模式、效益等;当前继续教育发展中的主要问题。
21. 继续教育国际比较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国际上继续教育发展趋势及可资借鉴的成功经验,重点包括国外继续教育自制度和法制、“立交桥”建设、质量保障机制、评价激励机制以及投入机制等。
22. 教育发展目标与制度政策保障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2012年和2020年继续教育发展的战略定位、指导方针、战略目标和重点领域;推进继续教育改草发展的重大项目和政策举措,包括完善体系与构建“立交桥”、加强制度和法制建设、创新管理体制、改革继续教育模式、建立继续教育质量保障、评价和激励机制、构建继续教育资源平台与促进资源整合等。

第七专题:教育公平与协调发展研究

本专题集中就教育公平与教育协调发展开展调研,研究提出2020年政策目标,针对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与教育协调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和突出矛盾提出解决思路,提出本届政府在促进教育公平与教育协调发展方面要达到的阶段性目标、实施的重大项目和采取的重大政策举措。有3个子课题。
23. 教育公平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下教育公平的基本要求,教育公平与教育发展;教育公平方面的重要进展与突出问题;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的战略思路、阶段性目标及重大举措。
24. 教育协调发展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各级各类教育的协调发展;教育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协调发展;城乡教育和区域教育的协调发展;合理配置公共教育资源,公共教育资源向中西部地区、农村地区、贪困地区倾斜的制度建设与专项举措。
25. 民族地区教育发展问题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支持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专项举措;民族地区办学特色与双语教学;民族地区师资队伍培养;民族教育与文化保护和国家安全;民族院校建设。

第八专题:教育改革与制度创新研究

本专题主要目的是要研究提出关于教育改革的整体思路和重大措施,推进教育改革开放,提高教育管理水平,进一步探索新形势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有5个子课题。
26. 教育体制改革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中央和地方管理教育的责任权利与教育管理体制政草;政府和市场在提供教育公共服务中的作用与办学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教育管理水平;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研究。
27. 中国特色现代学校制度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中国特色现代学校制度特别是现代大学制度的基本内涵;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高等学校内部治理结构与自我约束自我规范;高等学校的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关系。
28. 民办教育发展问题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民办教育在国家教育发展中的战略地位与作用;促进民办教育与公办教育共同发展的政策建议;民办教育的规范与自我约束机制。
29. 教育法制建设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教育法律法规修订和制订规划;依法行政、依法治教、依法治校研究;社会监督、民主监督的制度建设;学校与师生权益保护问题;教育督导与评估机制研究。
30. 教育对外开放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教育对外开放的总体目标和思路;政府间、国际组织教育交流与合作;高等学校加强人才培养与科技合作问题;出国留学和来华留学问题;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问题;提高汉语国际推广水平问题。

第九专题: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本专题围绕我国2020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目标要求,以制度创 新为核心、以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和高效高层次创新人才队伍建设为重点,全面总结改革开放30年教师队伍建设的成绩和经验,全面分析教师队伍建设面临的突出矛盾、新的机遇和挑战,深入研究教师教育和教师队伍建设的规律,准确把握国际趋势和最新动向,研究提出未来12年教师队伍建设的中长期目标、战略方针和重大政策举措。有3个子课题。
31. 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未来12年教育事业发展对各类师资的需求;到2020年教师队伍建设的总体目标;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待遇的重大政策举措;义务教育教师公务员制度研究;教师培养、培训与终身学习制度;完善教师资格制度研究;中小学教师编制管理改草;推进和推广特岗计划,创新教师补充机制;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教师聘任和职务制度改革;提高教师待遇的重大政策举措;加强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政策举措;中小学班主任的培养、培训和激励机制;中小学校长能力建设研究。
32. 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高校人事制度改革;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高校教师继续教育制度;高校教师的评价激励机制;加强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政策举措。
33. 教育家办学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教育家成长规律;培养造就教育家的体制机制环境;推进教育家办学的政策措施。

第十专题:教育发展保障条件与机制研究

本专题具体围绕教育信息化建设、教育投入机制、教育系统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等支撑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保障条件与机制开展调研,研究提出2020年发展目标,针对三个领域中存在的重大问题和突出矛盾提出解决思路,提出本届政府在以上方面要达到的目标、实施的重大项目和采取的重大政策举措。有3个子课题。
34. 教育信息化建设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现状分祈;教育信息化建设可持续发展策略;2012年和2020年教育信息化建设战略方针、指导建设、发展思路、总体目标、重大工程和政策建议。
35. 教育投入机制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国家中长期公共教育投入水平;建立和完善确保教育优先发展的以政府投入为主、多元化的教育经费投入机制;完善制度措施,建立公开、公正、公平的教育经费分配机制;加强管理,提高公共教育经费使用的规范性、安全性和有效性;进一步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进一步完善税收优惠政策,支持教育事业发展。
36. 教育系统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加强学校党的建设;进一步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德育课主渠遣作用;繁荣校园文化;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学生健康人格教育;廉洁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设;校园安全文明程度提高。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_《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征求意见稿目录

序言
第一部分 总体战略
第一章 指导思想和工作方针
(一)指导思想
(二)工作方针
第二章 战略目标和战略主题
(三)战略目标
(四)战略主题
第二部分 发展任务
第三章 学前教育
(五)基本普及学前教育
(六)明确政府职责
(七)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
第四章 义务教育
(八)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
(九)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十)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
第五章 高中阶段教育
(十一)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十二)全面提高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
(十三)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
第六章 职业教育
(十四)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十五)调动行业企业的积极性
(十六)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
(十七)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
第七章 高等教育
(十八)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十九)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二十)提升科学研究水平
(二十一)增强社会服务能力
(二十二)优化结构办出特色
第八章 继续教育
(二十三)加快发展继续教育
(二十四)建立健全继续教育体制机制
(二十五)构建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
第九章 民族教育
(二十六)重视和支持民族教育事业
(二十七)全面提高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教育发展水平
第十章 特殊教育
(二十八)关心和支持特殊教育
(二十九)完善特殊教育体系
(三十)健全特殊教育保障机制
第三部分 体制改革
第十一章 人才培养体制改革
(三十一)更新人才培养观念
(三十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三十三)改革教育质量评价和人才评价制度
第十二章 考试招生制度改革
(三十四)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
(三十五)完善中等学校考试招生制度
(三十六)完善高等学校考试招生制度
(三十七)加强信息公开和社会监督
第十三章 建设现代学校制度
(三十八)推进政校分开管办分离
(三十九)落实和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
(四十)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
(四十一)完善中小学学校管理制度
第十四章 办学体制改革
(四十二)深化办学体制改革
(四十三)大力支持民办教育
(四十四)依法管理民办教育
第十五章 管理体制改革
(四十五)健全统筹有力权责明确的教育管理体制
(四十六)加强省级政府教育统筹
(四十七)转变政府教育管理职能
第十六章 扩大教育开放
(四十八)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四十九)引进优质教育资源
(五十)提高交流合作水平
第四部分 保障措施
第十七章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五十一)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
(五十二)加强师德建设
(五十三)提高教师业务水平
(五十四)提高教师地位待遇
(五十五)健全教师管理制度
第十八章 保障经费投入
(五十六)加大教育投入
(五十七)完善投入机制
(五十八)加强经费管理
第十九章 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
(五十九)加快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六十)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
(六十一)构建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
第二十章 推进依法治教
(六十二)完善教育法律体系
(六十三)全面推进依法行政
(六十四)大力推进依法治校
(六十五)完善督导制度和监督问责机制
第二十一章 重大项目和改革试点
(六十六)组织实施重大项目
(六十七)组织开展改革试点
第二十二章 加强组织领导
(六十八)加强党和政府对教育工作的领导
(六十九)加强和改进教育系统党的建设
(七十)切实维护教育系统和谐稳定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_《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专家解读

纲要解读:教育公平与办学特色不矛盾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公开征求意见稿发布后,引起了热烈反响。而规划纲要涉及基础教育的内容,更为大家所关注。

基本普及学前教育 不能要求“齐步走”

[纲要]基本普及学前教育。学前教育对幼儿习惯养成、智力开发和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坚持科学的保教方法,保障幼儿快乐健康成长。积极发展学前教育,到2020年,全面普及学前一年教育,基本普及学前两年教育,有条件的地区普及学前三年教育。重视0-3岁婴幼儿教育。

明确政府职责。把发展学前教育纳入城镇、新农村建设规划。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积极发展公办幼儿园,大力扶持民办幼儿园。

[解读]上海市教委基础教育处副处长孙鸿:规划纲要明确基本普及学前教育,这就把过去一直议论不休的学前教育的归属问题破解了,这对完善国家教育制度、发展学前教育,奠定一代公民的良好素质将产生重大而又深刻的影响。

[建议]上海市特级园长、东方幼儿园园长毛美娟:国家对公办幼儿园采取积极发展的态度,对民办幼儿园采用大力扶持的办法,这是符合现阶段幼儿入园需求和办园实际的。对学前教育的数量和质量要求,应当有各地区的“地方标准”,不能要求“齐步走”。

提倡教育公平 并非削峰填谷

[纲要]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教育公平的基本要求是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关键是机会公平,重点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扶持困难群体,根本措施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加快缩小教育差距。教育公平的主要责任在政府,全社会要共同促进教育公平。

[解读]上海市教育科学院普通教育研究所所长傅禄建:义务教育的重点任务是推进基本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让每一个孩子获得公平而高质量的教育。

[建议]控江中学校长张群:教育公平与办学特色是不矛盾的。不能把教育公平理解为各所学校的“捆绑式”发展,更不能迁就落后,甚至把“削峰”作为“填谷”的必须。因此,建议规划纲要对教育公平、均衡发展与教育特色、多元发展作些必要的阐述。

高中中职比例 各地应有不同

[纲要]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高中阶段教育是学生个性形成、自主发展的关键时期,对提高国民素质和培养创新人才具有特殊意义。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强自立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克服“应试教育”倾向。到2020年,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全面满足初中毕业生接受高中阶段教育需求。

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合理确定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招生比例,今后一个时期总体保持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规模大体相当。

[解读]上海市教育功臣、上海市交通学校校长鲍贤俊: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规划纲要从提高国民素质和培养创新人才的高度确定其教育地位,具有积极意义。

[建议]上海市进才中学校长王从连:高中阶段教育分为普通高中和职业教育两大类,现在提出两者的招生规模比例相当,也许在有些发达地区做不到。一些发达地区,家庭收入高,家长对子女的教育期望也高,他们更愿意将孩子送到普通高中就读,如果硬性规定比例,就可能产生新的问题。因此,规划纲要是否应就不同地区的比例做一些必要的“技术处理”。

减轻课业负担 要有具体尺度

[纲要]各级政府要把减负作为教育工作的重要目标,统筹规划,整体推进。调整教材内容,科学设计课程难度。改革考试评价制度和学校考核办法。规范办学行为,建立学生课业负担监测和公告制度。不得以升学率对地区和学校进行排名,不得下达升学指标。规范各种社会补习机构和教辅市场。

[解读]上海市特级教师、上海市教科院研究人员潘国青: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这不仅关系到学生的身心健康,也关系到节省社会成本。应当从提高教育教学效率、转变教与学的方式和合理确定教学内容等多方面入手。

[建议]上海市特级校长、七宝明强小学校长吴国丽:对减负要有理性的认识、科学的判断和合适的措施。教育研究部门要通过研究,提出符合学生学习量的指标,学校要通过提高教师的能力,改进教学效果。因此,建议规划纲要对减负的提法,应当添上“过重”两字。学生一点儿没负担是学不好的。关键是学校教育要给学生有用的东西。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_《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政协委员观点

取消行政级别使学术回归大学

2010年3月1日进京参加全国两会的全国政协委员,广东省政协副主席、暨南大学副校长周天鸿提出观点认为,高校取消行政级别的更重要意义在于制定完善的自主办学机制,减少官本位的思想。

周天鸿
行政级别并没有带来实际资源

“暨南大学校长和副校长都没有配专车,几辆车都是轮着用的,我那个车还是省政协副主席才配的。”

“取消行政级别是对的”,周天鸿首先表示了赞成意见,但是,周天鸿说,更实际的意义不在于仅仅取消行政级别,而在于制定完善的自主办学的机制,因为行政级别取消了,学校的校长仍然还是校长。

针对“行政级别就意味着相应的待遇”这一说法,周天鸿认为,那是职务本身的工作需要,而非行政级别所赋予的。房子、车子、工资,周天鸿一样一样地数,没有一样是行政级别所产生的实际利益。周天鸿说,暨南大学校长和副校长都没有配专车,几辆车都是轮着用的,“不信你可以去调查”,“我那个车还是省政协副主席才配的”。

“如果申报项目时,括号后面注明是厅级干部,说不定还有反作用”,周天鸿说,就其个人所接触的圈子来看,高校里的行政级别并没有带来太多实际的利益。

顾也力
取消行政级别使学术回归大学

“人不是神,大学教授应专心做学术,专心教书。取消行政级别,可以只做一届大学校长,然后再专心搞科研。”

“非常好”,取消行政级别,可进可退,而设定了行政级别,就只能上不能下了。同为副厅级别的全国政协委员、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副校长顾也力非常赞成取消高校的行政级别,“使学术回归大学”,但顾也力坦承,实施起来将会很难。

行政级别首先就将大学分成了三六九等,顾也力以自身为例说,他这个副校长的行政级别是副厅级,就待遇而言,副校长的行政级别只比普通教师多100元,但副校长的“好处”更多地体现在其他隐形资源上,比如申报项目、评奖等。

“行政级别把人的思维搅乱了”,是完全背离学术发展的,顾也力说,又要做行政,又要搞科研,人不是神,大学教授应专心做学术,专心教书。取消行政级别,可以只做一届大学校长,然后再专心搞科研。

何镜堂
高校现行管理模式值得反思

“我国的教师队伍发展很快,但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高校产出的高水平科研成果和高水平人才却非常少。”

全国政协委员、世博会中国馆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何镜堂昨日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教师队伍发展很快,数目庞大的高校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但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高校产出的高水平科研成果和高水平人才却非常少,这说明了我国高校现行的管理模式值得反思。

“高校不要行政级别,我还是比较赞成的。”何镜堂表示,高校主要是培养人才,是学术基地,他理应更加重视学术的发展,而不是过度强调行政化。现在国内高校的管理制度、考核制度都比较死板,比如培养博士生就硬性要求必须发表多少篇论文。身为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院长的何镜堂以建筑学为例,能够发表的一级刊物非常少,而博士生却大量增加,以至于不少学生为了能够发表论文纷纷走后门,从而滋生学术腐败。

何镜堂说,高校的制度不能够太死,不要过于强调等级,应当强调学术自由,以及学术水平的提高。国外许多大学在这方面就做得很好,崇尚教授治学,不千篇一律,从而形成自己独有的氛围和特点。不过,何镜堂也表示,现行制度是历史形成的,要改变观念,进而革新制度还需要一个比较长的过程。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3220103/18591.html

更多阅读

《当前国家学前教育政策解读》 国家政策解读

6月17日我们认真 聆听了华南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院杨宁教授“当前国家学前教育政策解读”的报告,他从国家学前教育新政策出台的背景,讲到90年代中期以来改革开放前半段学前教育的发展以及国家学前教育新政策的内涵和亮点、国家学前教育

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 教育著作读书笔记

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美国联邦政府教育部长提出:“二十一世纪人类最好的教育,是让每个学生享受适合自己的教育。”,我国正式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首次明确把“以人为本”的教育理

校园安全教育问题 校园安全教育教案一

创新校园安全教育问题案例一、问题的发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第22章第70条的规定:“要切实维护教育系统和谐稳定。深入开展平安校园、文明校园、绿色校园、和谐校园创建活动,为师生创造安定有序、和

声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为网友奔放洋气吴世勋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