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边乡 抚边乡-历史,抚边乡-地理气候

抚边乡是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小金县辖乡。1953年置抚边乡,1959年改公社,1966年更名红征公社,1978年复抚边乡。抚边乡位于县境西北部,距县城43公里。面积455平方公里,人口0.5万。辖粮台、营门、高卡、墨龙、庄房、段家山、胥家山、菜园、前进、先锋10个村委会。抚边乡农业主产小麦、蚕豆、马铃薯。


抚边乡

抚边乡是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小金县辖乡。1953年置抚边乡,1959年改公社,1966年更名红征公社,1978年复抚边乡。抚边乡位于县境西北部,距县城43公里。面积455平方公里,人口0.5万。辖粮台、营门、高卡、墨龙、庄房、段家山、胥家山、菜园、前进、先锋10个村委会。抚边乡农业主产小麦、蚕豆、马铃薯。

抚_抚边乡 -历史


抚边老街留下的红军碑刻(此碑本为清乾隆大小金川战役的记事碑)

抚边乡旧属底木达县,现位于小金县抚边河左岸,境内有粮台老街、万里城和象鼻山等,因地势险要,历来为兵家必争要塞。

乾隆三十六年(1771)金川战事再起时,大将军温福由汶川出西路,尚书桂林为四川总督率师由打箭炉出南路,夹攻小金川。

抚边是小金川门户,清军在这里遭到藏军顽强抵抗,1773年温福战死于抚边象鼻山,另有2000清兵阵亡。

清廷震怒,换帅增兵,加大了对大小金川的强烈攻势,以致血流成河、万户萧疏。

乾隆年间在嘉绒地区进行的两次金川之役,是乾隆“十大武功”中耗时最久、耗资最巨的战争,给嘉绒地区带来了巨大影响。

1935年6月18日至23日,毛泽东率中央机关进驻抚边,在这里留下许多动人故事。

抚_抚边乡 -地理气候

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小金县抚边乡平均海拔1400米,颇高路陡,峰高谷深,交通不畅,信息不灵,是边远落后的贫困乡镇。春寒秋凉,夏短冬长,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随地貌呈立体变化。年平均气温13.7℃,最热为7月,平均气温23.6℃,最冷为1月,平均气温2.5℃。年平均雨量1021.7毫米,年均日照1337.6小时,日照率30%,无霜期243天。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气候宜人,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大巨大。土地资源丰富、森林资源丰富、山珍资源丰富、矿产资源丰富、水利资源丰富、旅游资源丰富。

抚_抚边乡 -地方特产

抚边乡 抚边乡-历史,抚边乡-地理气候

抚边乡木耳

被国家定为“黑木耳质标”的木耳,“天然高级保鲜品”的香菇,“真菌之花”的竹荪,“山菜之王”的蕨菜等绿色食品享誉国内外,是全国森林蔬菜八强县和干菜食用菌基地县。盛产杜仲、黄柏、厚柏、天麻、乌药等名贵中药材,是四川省中药材基地县;盛产核桃、油桐、板栗等干果和刺梨、猕猴桃等野果。

竹荪 名贵特产。又名竹菌,又“菌中皇后”、“山珍之王”、“植物鸡”美名驰名中外。唐代《西阳杂俎》中已有记载,最早只有帝王才能享用。含蛋白质高达32.8%。

蕨菜 别名蕨儿菜、鹿角菜、拳头菜等。蕨菜是凤尾蕨科蕨属中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中国和日本。蕨菜是一种野生蔬菜,在自然条件下生长,全国各地均有分布,主要生长在山坡阴地及林缘中。近几年来也开始人工栽培。

抚_抚边乡 -农业资源


抚边乡肉羊

抚边乡结合本地实际,发展的有本地特色的经济。畜牧业发展,实现人平年出栏10只鸡,户平年出栏2头猪,社平年出栏100只肉羊。注重优良品种和养殖技术的引进,因地制宜地培植养殖大户,形成示范带动机制,逐步实现规模养殖。木耳、长时期菇的科学规范种植。木耳、香菇常产稳定在1万和1.5万公斤左右。

天麻等中药材的试点种植。通过宣传发动,形成“户带社、社带村”发展机制,乡、村、社干部、党员带头试种,把风险留给自己,把经验和实惠留给群众。

抓好“两个招商引资”:

①矿产资源开采的招商引资。经权威考察得知,该乡锰矿储昊100万吨以上,石英矿在80万吨以上。

②土地流转经营的招商引资,发展种养业大户,以大户带动各农户,增加科技含量。五是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投资16万元(群众以劳折资),改造公路7公里,乡内村道10公里;投资6万元维修加固场镇河堤200米;投资13万元修建了桥面。为乡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抚_抚边乡 -特色产业

抚边乡的脉石英矿品质佳,石英脉为乳白色,局部灰白色,玻璃光泽,断口油脂光泽,该矿通过少量深部工程控制,矿床储量超过100万吨,开采条件好,是加工电子级硅微粉、球形硅微粉的优质原料。经清华大学材料工程与科学系粉体工程研究室对该县18个矿样(川西北地质队取样)分析,其SiO2含量98.18-99.82%,Al2O3含量0.079-1.60%,Fe2O3含量0.006-0.016%,K2O、Cr2O3、Na2O、CaO、SO3含量也非常低。

抚边乡的脉石英矿品做成的球形硅微粉可用于集成电路的封装和航空航天、精细化工、大面积电子基板和日用化妆品等高新技术领域。生产球形硅微粉具有良好经济效益,具有发展前途的新兴产业。

抚_抚边乡 -长征秘闻

历史之魅:“毛先生”感召抚边青年


“毛先生”感召抚边青年

在小金丹巴一线,问及乾隆打金川的事,无论老幼,都能给你说上几段。近300年前清乾隆年间在嘉绒地区进行的两次金川之役,是乾隆“十大武功”中耗时最久、耗资最巨的战争,给嘉绒地区带来了巨大影响。

抚边乡原属底木达县,位于小金县与两河口的抚边河左岸,因地势险要,历来为兵家必争要塞。乾隆打金川时,抚边曾激战,数千清兵战死,大学士温福也于战火中死在抚边象鼻山。1935年6月18日至23日,毛泽东率中央机关进驻抚边,在这里留下许多动人故事。但长期以来,抚边一直在媒体视线之外,因此本报成为红军过境70年后第一家到此采访的大报。

毛先生说大白话
1935年6月18日傍晚,中央红军军委直属部队进驻抚边,一个穿灰布长衫的高个子带着警卫住进破碉村罗茂才家。罗当年40余岁,务农。罗听战士们喊长衫者“先生”,便跟着喊,后来才知先生姓毛,叫毛泽东。毛先生待人客气,他说的湖南话罗茂才和邻居们都听不懂,毛就有意放慢语速,用大白话给大家讲道理,“我们穷人要团结,要打倒那些为富不仁的坏人。”正说着,警卫员喊开饭了,罗见毛与战士们吃的只有包谷糊糊,就进屋端出一碗咸菜。毛先生不受,推不过,收了。后来离开罗家时,毛叫战士给罗留下两块大洋。

红军总政文工团在老街城隍庙戏台演节目,两盏煤气灯把舞台照得雪亮。演出前,毛先生登台讲话,台下有一千多群众,“抚边乡能来的人都来了。”郭贵忠说,“毛先生最后说:抚边有志气的青年,请跟我一起北上去!”

61人参军3人回
当地共有61位青年男女参加红军,多年征战后,只有三人回来过:邓玉兰,女,解放后曾任南京市委副书记,1962年回抚边,1986年去世,骨灰由子女送回抚边安葬;罗海清,机枪射手,1961年回过家乡;宋全胜,解放后回到阿坝汶川工作,已去世,但他的儿女们每隔几年就要回来祭祖。

给无名红军上坟70年

九人纪念小组成员村民徐广才父子懂中草药,先后收治21名红军伤员,治好20位。有一位因年龄偏大、伤势严重,去世了。徐家父子把他安葬在云盘村自家坟地里。70年过去了,年年清明,徐家的子子孙孙遵从祖训,还在给这位不知姓名的老红军上坟,他们已经把他当成了自己的亲人。

村民刘兴海家曾住了6位伤员,将息半个月后,战士们要归队了,而大部队早已走远。刘担心他们找不到路,竟带着战士们翻过海拔4000多米的梦笔山,走了一两百里,才在马尔康追上大部队。临别时,红军对刘说:老哥,没啥送你的,这两把军刀留给你作纪念吧。那两把军刀。70年了,依然沉甸甸泛着寒光。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3220103/18717.html

更多阅读

南怀瑾简介 少年南怀瑾简介

南怀瑾南怀瑾,1918年出生于浙江温州乐清柳市区地团乡地团叶里(今翁垟街道地团社区桥头村)。幼承庭训,少习诸子百家。中国当代国学大师之一。浙江国术馆国术训练员专修班第二期毕业、中央军校政治研究班第十期毕业、金陵大学(1952年并入

中国历史中的地方自治 审视地方历史文化热

  最近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和六地“中国丹霞”项目相继申遗成功,当地官民无不欣欣然,少有人担心遗产自身可能面临的厄运,而这在政府强力主导的旅游开发热潮中是很难避免的。

中国历史上最好的朝代 这是中国历史最好的时候

    这20年来,上天太眷顾中国,我总担心这种眷顾不会长久。生于忧患,死与安乐,我写《大明王朝》,就是为了这个    文/本刊记者  谭相宜    明朝历史上著名的万历十五年,一个执拗的老人在南京任上咽下了最后一口气。死前三

声明:《抚边乡 抚边乡-历史,抚边乡-地理气候》为网友颇有姿色男人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