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兰肯斯坦 玛丽・雪莱创作的科幻小说 弗兰肯斯坦 玛丽・雪莱创

《弗兰肯斯坦》是英国诗人雪莱的妻子玛丽・雪莱在1818年创作的小说,被认为是世界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科幻小说。“弗兰肯斯坦”是小说中那个疯狂科学家的名字,他用许多碎尸块拼接成一个“人”,并用电将其激活。《弗兰肯斯坦》已经成为科幻史上的经典,现在很多幻想类影视作品中经常出现这个怪物的翻版。在这部作品中,作者忧虑的心情充分表现于作品,阴郁的情调贯穿全书,并投射入文字当中。比如作品中的四次暴风雨,正是预示着变革的来临。读罢整部作品,我们会发现作者有一种非常紧张、躁动的心情。

弗兰肯斯坦_弗兰肯斯坦[玛丽・雪莱创作的科幻小说] -内容简介

故事讲述的是年轻的科学家弗兰肯斯坦为追求和利用当时的生物学知识,从停尸房等处取得不同人体的器官和组织,拼合成一个人体,并利用雷电使这个人体拥有了生命。巨人虽然天性善良,向往美好,渴望感情,但是,由于面貌丑陋,被社会视为怪物,当作巨大的威胁,处处碰壁。他要求弗兰肯斯坦为自己制造一个配偶,答应事成后与其双双远离人间。弗最初应允了怪物,但在接近成功之时,担心怪物种族从此危害社会,于是毁去了女性怪物。苦苦企盼的怪物疯狂报复,杀死弗的未婚妻等几个亲人。弗发誓毁掉自己的作品,追踪怪物一直到北极地带,受尽折磨后病逝,而怪物亦自焚而死。

弗兰肯斯坦_弗兰肯斯坦[玛丽・雪莱创作的科幻小说] -故事简介


弗兰肯斯坦

主人公弗兰肯斯坦是一位从事人的生命科学研究的学者,他力图用人工创造出生命。在他的实验室里,通过无数次的探索,他创造了一个面目可憎,奇丑无比的怪物。开始时,这人造的怪物秉性善良,对人充满了善意和感恩之情。他要求他的创造者和人们给予他人生的种种权利,甚至要求为他创造一个配偶。但是,当他处处受到他的创造者和人们的嫌恶和歧视时,他感到非常痛苦。他憎恨一切,他想毁灭一切。他杀害了弗兰肯斯坦的弟弟威廉,他又谋害弗兰肯斯坦的未婚妻伊丽莎白。弗兰肯斯坦怀着满腔怒火追捕他所创造的恶魔般的怪物,一直追到了北极。在那里,弗兰肯斯坦怀着未果的复仇病逝了。而他所追寻的怪物,来到他的遗体边哀悼,并决定去往北极的中心,一个不会被人发现的地方,以火化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

本书揭示了作者的哲学观点。她认为人具有双重性格――善与恶。长期受人嫌恶、歧视和迫害会使人变得邪恶而干出种种坏事,甚至发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它还为英语添加了一个新的单词Frankenstein,一个最终毁了它的创造者的东西。

弗兰肯斯坦已成为好莱坞经典的形象之一。

弗兰肯斯坦_弗兰肯斯坦[玛丽・雪莱创作的科幻小说] -作品赏析

作品主题

科学是人类在好奇心的驱使下,采取一定的手段和方法,探索自然界的本质,并逐步认识、利用其客观规律。但是,科学大厦的建立和维持必须依据两个重要的支注:一是科学知识的产生需要以客观性为基础;二是科学知识的产生应受人类理性的约束。离开了这两个支柱,科学的发展必将导致科学主义的泛滥,为人类带来难以预料的后果。小说中的弗兰肯斯坦痴迷于对科学知识的追求,揭望探索自然的奥秘,在强烈好奇心的驱动下,缺乏对自己行为后果的理性思考。凭一时狂热,做出了今他追悔莫及的造人―事。弗兰肯斯坦最后向沃尔顿痛陈自己的命运,就如同在讲述一个寓言故事,目的就是为了劝诫、改变或举止沃尔顿一住无前的冒险欲望。弗兰肯斯坦告诫道,如果盲目追求至高的权力,到头来将会陷入永劫不复的深渊。当时,沃尔顿已被重重冰山包围,多人丧生,后来他迫于形势,忍痛返航。非常明显,弗兰肯斯坦故事的寓意是:如果为了领教大自然变幻莫测的力量,冲动行事,必将付出惨重代价。


弗兰肯斯坦 相关电影书籍

科技发展使人类社会和人类本身都感到应接不暇,怪物在某

种意义上正代表着正在发展和渗透进人类社会的科学技术。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忧虑的心情充分表现于作品,阴郁的情调贯穿全书,并投射入文字当中。比如作品中的四次暴风雨,正是预示着变革的来临。读罢整部作品,我们会发现作者有一种非常紧张、躁动的心情。

在作品中,作者所塑造的怪物本来心地善良,乐于助人,最后却发展为一个社会秩序的破坏者,变成了一个地地道道的魔鬼,但即便如此却仍保有一定的良知;而弗兰肯斯坦本人开始认为自己的行为没有任何错误,后来逐渐变得内疚,最后终于勇于承担责任,与怪物进行决斗。此后的科幻作家们――包括如凡尔纳和威尔斯――在这点上都不如玛丽・雪莱。

小说刻画的不只是人类与科技进步之间存在着冲突这一“不朽”的主题,展现的也不仅仅是技术层面上的滥用科学及其后果,更重要的是,它借19世纪初科学技术空前发展的“现代”社会语境,揭示了在资产阶级个人主义价值观驱使下,人类无所顾忌、狂妄地自我奋斗的丑态及其对社会构成的巨大危害。作家自觉地将哥特式风格融于科幻描写,深刻地反思了现代化进程中个人追求与社会道德、传统价值观之间存在的尖锐矛盾,“表现了当时文学和情感的氛围”。也许正是小说所蕴涵的这种丰富的人性关怀和超前的社会“忧患意识”,才使其在“后现代”的今天,仍是英美文化中的一个持续热点。

玛丽・雪莱通过弗兰肯斯坦的悲剧,对人类在自然界中的地位,以及应该如何拿握和使用科学技术,做出了自己的解释:人类在自然界面前应该保持一种敬畏,保持一种有限性,而不能无限制地追求对自然的认识和征服。如果人类盲目地试图驾驭或凌驾于自然之上,而对自己的行为疏于理性的抑或伦理方面的周全考虑,不可预测的可怕后果将难以避免。

弗兰肯斯坦的悲剧之源是他病态的个人主义激情,整部小说几乎可说是他失败人生的忏悔录。他一再责备自己当年对激情缺乏警惕防范之心。经历人生劫难的弗兰肯斯坦,领悟到治疗个人主义激情的灵丹妙药就是保持一颗宁静乎和之心,从自我关注中摆脱出来,回归自然,融入家庭和社会。

弗兰肯斯坦敏感、孤傲的个性,使他对自我的关注远远超过对别人的关心,他会为个人的利益自私地断绝与外界的一切联系,包括家人、恋人和朋友,而自己却无时无刻不被他们牵挂着,友情、亲情、爱情永远是他身心的庇护所。当实验失败,理想遭受重创时,儿时好友亨利的出现,使他“突然感到内心平静,充满安宁温馨”。在对往事的追忆中,弗兰肯斯坦情不自禁地赞美真挚的友谊:“我曾经只求利己,结果禁锢的是自己的心灵,心胸也变得更加狭窄,最后还是你亲切诚挚的情谊给了我温暖,开阔了我的眼界,扩展了自己的胸怀。我又变成多年前的我,爱别人也被别人所爱,快乐、无忧无虑。”作者礼赞友谊的力量,无疑是要告诫世人完善自我,走出个人主义狭隘思想,必须融入社会,与他人建立起亲切友好的关系。

艺术特色

哥特式小说流行于18世纪,内容多为恐怖、暴力、神怪以及对中世纪生活的向往,因其情节多发生在荒凉阴暗的哥特式古堡(流行于18世纪英国的一种建筑形式,类似教堂)里而得名;故事充满悬念,以毁灭为结局;有许多同类的著名作品。感伤主义则指工业革命后、法国大革命前的一种文学流派,主要特点是作家以感情和仁爱代替理性作为批判的工具,主要是歌颂善良、同情、忘我无私以及合乎自然,但其塑造的人物有些迂腐和天真。

采用了书信体和记叙体相穿插的形式,因而使形式不致过于单调。书信体是当时较为流行的一种文学创作手法。

《弗兰肯斯坦》所表现出的最不可思议的荒诞之处,就是科学家弗兰肯斯坦与他创造的魔鬼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冲突。绝对不可能发生的理性认知与耳闻目睹的感性认知之间的紧张关系和强烈错位,构成了该作品鲜明的怪诞风格。作为故事接受者和部分事实见证人的“我”――沃尔顿,一方面向他的远在家乡的姐姐声称弗兰肯斯坦在“叙述的时候就像在讲朴素的事实”,自己也确信“那是事实”,然而另一方面却又掩饰不住自己复杂矛盾心理地认为“我还是惊讶和感叹得难以自持”。这种叙述上的含糊、矛盾、对立态度所造成的感官认识上的非幻似幻、似幻非幻的迷离效果,正是“隐含作者”幻笔巧妙运用的结果,也是产生不可抵御的情节魅力之所在。“隐含作者”出于真实感的考虑,更特意安排了沃尔顿奇遇怪人并与怪人面对面谈话的场面,从而不仅亲耳聆听了从怪人口中自述的他与他的创造者之间发生的故事及其所犯罪行,而且又进一步确证了弗兰肯斯坦讲述的可靠性。在这里,原本荒诞的故事经第一人称视角讲出,就不太像小说,倒更像是真实的生活经历,但读者的理性往往又马上会质疑这种“像真实”。它们之间形成的张力关系,必然导致作品更加强烈的荒诞感。

尤为难能可贵的是,《弗兰肯斯坦》始终严格遵循着第一人称视角的叙事规范,绝不让人物讲述超出自己知道范围外的事。例如“弗兰肯斯坦”这个名字的说出就独具匠心。一开始沃尔顿与我们一样不认识那个被从海里救上来的人姓甚名谁,故向姐姐称他为“陌生人”。当“陌生人”从第一章自述经历时,也并未先自报姓名,直到第三章,他讲述大学时代自己的冲动时才说道:“弗兰肯斯坦的灵魂高叫道,别人已经做了那么多的事情――我要完成得更多……”既真实再现了自己当年的想法和雄心,又巧妙地交代出了自己的名字,这种叙述策略远比开头“我叫某某”的介绍法来得更为自然、生动、真切,令人难忘。又如,在怪物叙述农舍一家人的故事中,作者同样让怪物始终保持着他自己视角的一元性。怪物最初观察农舍里的三个人时,并不知道他们叫什么,是什么关系,所以只称呼“年轻女人”、“年轻男人”、“那个老人”,后来模仿他们渐渐学会了发言,解开了声音和事物的连接之谜,了解了他们谈话中最常说到的一些东西的名称,这才终于知道小屋主人们的名字:“年轻入和他的同伴每个人都有几个名字,而老人只有一个,那就是‘父亲’。那个姑娘叫‘阿加莎’;那个青年叫‘费利克斯’,‘弟弟’,或者‘儿子’”。而且,由于叙述主体限知角度控制得好,又常常留下空白与悬念,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怪物发现,费利克斯常常显得并不快乐,后来,他又发现,随着一个骑着马的“陌生女子”的到来,费利克斯阴云尽扫,笑逐领开。而“陌生女子”的名字,作者是这样交代的:“当他们分手的时候,费利克斯吻着陌生女子的手说:“晚安,可爱的沙菲”。“费利克斯吻着陌生女子的手”的叙述声音的发出者是怪物,显然说明他当时并不知道“陌生女子”的名字。“晚安,可爱的沙菲”则叙述的是费利克斯的声音,他自然是知情者。他向沙菲道晚安时,怪物,当然也包括读者记住了这个“陌生女子”的名字。那么,为什么沙菲的到来就能令费利克斯满心喜悦呢?这里面一定有故事。作者就是这样精心安排叙事,不断激发起读者的阅读期待,让读者寻着怪物的视线去发现,而作者自己则隐藏在故事背后。

《弗兰肯斯坦》是一部典型的以第一人称视角叙事的作品。不过,如果换一个角度看,它又是一部颇为典型的以见证人视角且由见证人本人叙事的作品。作品虽然由沃尔顿的四封信组成,但沃尔顿并不是中心人物,他仅仅是弗兰肯斯坦这一真正主角故事的见证人,换言之,他仅仅属于一个线索人物。没有他,弗兰肯斯坦不会进入我们的视线,弗兰肯斯坦的故事更无从展开。他是弗兰肯斯坦倾诉自己不幸遭遇的承载者、记录者和转述人。然而这也仅仅是沃尔顿作为见证人的一个层面。还有一个层面,从某种程度上说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即他与弗兰肯斯坦所创造的怪物之间发生了一次明明白白、不容置疑的遭遇和对话,也就是说他见证了怪物的真实存在。这次意外的遭遇和对话,不仅让他验证了弗兰肯斯坦所讲述故事的真实性、恐怖性与悲惨性,而且也使他更加确信不疑地将此事告诉给他的姐姐。因此,沃尔顿是作者为了让弗兰肯斯坦的故事获得更为令人信服的真实感而精心设置的一个角色。

另外,《弗兰肯斯坦》的重复叙事也值得一提。例如,怪物诞生后所遭遇的孤独、歧视与不公的处境,在文本中实际上被叙述了两次:一次是怪物向弗兰肯斯坦的详细叙述:另一次是怪物死前对沃尔顿的简要叙述。这种重复,从怪物的角度说,是为了强调出他对人类同情与关爱的强烈渴求,以及对他的创造者对他于孤独绝境之中的满腔憎恨和报复心理;但从沃尔顿的角度而言,则是基于深度的叙述功能的需要,即从而进一步证实弗兰肯斯坦故事讲述的真实性与可靠性。

弗兰肯斯坦_弗兰肯斯坦[玛丽・雪莱创作的科幻小说] -作品影响

《弗兰肯斯坦》是英国19世纪女作家玛丽·雪莱(1791―1851)最为世人熟知的作品,自1816年面世以来,已经被翻译成100多种语言。近年来,这部小说更是成为英美文化中的一个热点,而根据它改编的舞台剧和电影多达几十个版本,1931年《科学怪人》的续集电影,被视为影史上最重要的恐怖电影之一。其中的怪物形象在西方家喻户晓。美国心理学家普林斯顿大学高特博士进行过―项大规模的研究,收集了大量的数据,根据接受状况来确定世界文学和传说中最重要的100名虚构人物,根据她的统计结果,第一名是哈姆莱特,贾宝玉名列第八,弗兰肯斯坦排名第三十三。

它还为英语添加了一个新的单词Frankenstein,一个最终毁了它的创造者的东西。

弗兰肯斯坦 玛丽・雪莱创作的科幻小说  弗兰肯斯坦 玛丽・雪莱创

弗兰肯斯坦_弗兰肯斯坦[玛丽・雪莱创作的科幻小说] -译本一览


弗兰肯斯坦

《弗兰肯斯坦》中文译本:

1982年,《弗兰肯斯坦》,陈渊、何建义译,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6年,《人造人的故事》,罗今、丽抒译,外国文学出版社

1998年,《弗兰肯斯坦》,刘新民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4年,《弗兰肯斯坦》,胡春兰、侯明古译,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4年,《弗兰肯斯坦》,丁超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年,《活跳尸:弗兰肯斯坦》,尤云峰译,辽宁教育出版社

2005年,《弗兰肯斯坦的怪人》,王岩松、于晶华、薛瑞莉译,明天出版社

2008年,《弗兰肯斯坦》,耿智、刘宜译,长江文艺出版社

2009年,《弗兰肯斯坦》,张剑译,中国城市出版社

弗兰肯斯坦_弗兰肯斯坦[玛丽・雪莱创作的科幻小说] -作者简介

玛丽·雪莱(Mary Shelley,1797―1851)出生于英国,父亲是政治家兼哲学家;母亲是公认最早的女权主义者,在原来的婚姻破裂后与玛丽的父亲结婚。两人都小有名气,并着有各种小册子。1797年玛丽出生,10天后母亲便因病离世,这件事一直影响着玛丽,在她的内心深处始终保留着“自己害死了母亲”的念头。后来父亲再婚,玛丽不得不与生父、继母、继母原来的孩子、继母与生父的孩子等人生活在一起,家庭成分复杂,矛盾较大。直到玛丽长大成人后遇到了雪莱,才终于获得了与人交流感情的机会,可其时雪莱已有妻室,因此玛丽在很长一段时间还充当了“第三者”的角色。雪莱妻子投河自杀后,玛丽终于得以与雪莱结婚,但婚后多次流产,只成活了一个孩子。6年半之后雪莱又被淹死……玛丽的一生充满了不幸和恐怖,终生为死亡所缠绕,所有这些后来都被表现在她的作品当中。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3220103/20030.html

更多阅读

《WhenICry》影片《弗兰德斯的狗》片尾曲 速度与激情7 片尾曲

最近很幸福,因为之前一直在找的《淘猫历险记》OP、ED和下面这首都找到了。虽然《弗兰德斯的狗》片尾曲只找到歌词和一位达人的吉他弹奏,但我已经感动得要哭了。总是说,知足长乐,但这幸福来得让人不安,想什么来什么,总觉得自己将今后的好运

《弗兰德斯的狗》电影观后感 长征电影观后感

今天,我看了一部动画电影《弗兰德斯的狗》。这部电影故事情节很感人,主人公是一个小男孩龙龙和一只狗阿忠,他们的遭遇非常可怜。我一共流了六次眼泪。这部电影让我懂得了人以美和丑来划分,这个美丑不是指人的外表,而是指人的内心世界。

魔鬼原来是这样诞生:惊读《玛丽雪莱传》

利用期中假, 看了几本砖头书, 其中有玛丽·雪莱 (MaryShelly)的传记。 这位英国女作家的《科学怪人》(Frankenstein弗兰肯斯坦), 中学念英文的时候就看过简易读本。 玛丽的丈夫雪莱, 好友拜伦, 都是大学读文学时很熟悉的浪漫诗人。 但我一直

玛丽雪莱 珀西比希雪莱

雪莱死后,英国诗坛曲终人散。一年前,济慈躺下。不到两年之后,拜伦就死在希腊。于是英国浪漫诗人的第二代就此落幕,留下了渐渐老去的第一代,渐渐江郎才尽。  雪莱周围的金童玉女,所谓“比萨雅集”(The PisanCircle),当然全散了。散是散了,

声明:《弗兰肯斯坦 玛丽・雪莱创作的科幻小说 弗兰肯斯坦 玛丽・雪莱创》为网友仰面清风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