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飞鼠 俄罗斯飞鼠-简介,俄罗斯飞鼠-分布范围

俄罗斯飞鼠,又名西伯利亚鼯鼠,属旧世界动物,分布范围为西半球波罗的海至东半球的太平洋沿岸。眼睛黑色,大而醒目。该物种的显着特征是被毛的翼膜,翼膜展开时,俄罗斯飞鼠可以借助它在相距百米的树木间滑翔。喜欢栖息于以云杉 为主的落叶和针叶树混合的成熟树林,夜行动物,不冬眠。

西伯利亚鼯鼠_俄罗斯飞鼠 -简介

俄罗斯飞鼠 俄罗斯飞鼠-简介,俄罗斯飞鼠-分布范围

俄罗斯飞鼠

俄罗斯飞鼠,又名西伯利亚鼯鼠,属旧世界动物,分布范围为西半球波罗的海至东半球的太平洋沿岸。俄罗斯飞鼠喜欢栖息于以云杉为主的落叶和针叶树混合的成熟树林,夜行动物,不冬眠。现代的集约林业和伐木是该物种的主要威胁。同时,它们也因皮毛而受到被捕猎的威胁,但这还不是其面临的最大危险 。

西伯利亚鼯鼠_俄罗斯飞鼠 -分布范围

俄罗斯飞鼠在 古北区北部有广泛的分布,栖息于从芬兰,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向东穿过俄罗斯,蒙古,中国西北的太平洋海岸,还包括朝鲜半岛和中国东北地区。另外,在太平洋群岛库页岛(俄罗斯)和 北海道(日本),也有该物种存在。从海平面到 林木线的海拔,均适宜其生存。在中国北部,其栖息海拔可达2500米。 分布国家:中国,爱沙尼亚,芬兰,日本,韩国,朝鲜,拉脱维亚,蒙古,俄罗斯联邦

可能灭绝国家:白俄罗斯

区域性灭绝国家:立陶宛

西伯利亚鼯鼠_俄罗斯飞鼠 -形态特征


靠翼膜滑翔

雌性俄罗斯飞鼠重约50克,雄性平均体重略轻。身长约13-20cm,尾部长且扁平,约为9-14cm。眼睛黑色,大而醒目。全身被毛灰色,腹部毛色比背部略浅,颈部与前肢之间分布有黑色条纹。该物种的显着特征是被毛的翼膜,其实质为前后腿之间延伸的皮肤瓣。当翼膜展开时,俄罗斯飞鼠可以借助它在相距百米的树木间滑翔,滑翔比的最高纪录为3.31,但一般情况下平均为1-1.5。

西伯利亚鼯鼠_俄罗斯飞鼠 -生活习性

食性


杂食性动物

俄罗斯飞鼠的食物包括,树叶、种子、球果、植物嫩芽、嫩枝、坚果、浆果,偶尔取食鸟蛋和雏鸟。最喜欢的树种为欧洲山杨( Populus tremula),桦树(Betula sp.)和桤木(Alnus sp.)。当桤木和桦木的柔荑花序丰富时,飞鼠会将它们储存在旧的啄木鸟洞或其他类似的小洞中,以备过冬时食用。大型落叶树种能为俄罗斯飞鼠提供充足的食物和栖息地,它们冬天取食桤木和桦树的柔荑花序,夏天取食桤木的树叶

栖息地

俄罗斯飞鼠喜欢栖息于以云杉为主的落叶和针叶树混合的成熟树林,多为夜间活动,晚上最为活跃,但雌性会在日间有育幼行为。它们不冬眠,但是在冬天有时会有几天的持续睡眠。由于其夜行性和生性害羞,俄罗斯飞鼠较少被观测到。它们存在的痕迹,最常见的就是其粪便,这种类似于桔黄米粒的粪便经常在它们的巢穴下方和上方找到。

俄罗斯飞鼠的天敌为貂,猫头鹰,和猫。

繁殖

俄罗斯飞鼠一般在早春时节交配,在芬兰南部,第一次交配期为三月末,第二次交配期在四月。五周的妊娠期后,雌性飞鼠产崽,一般为2-3只,每只平均重量约为5克。飞鼠一般优先选择啄木鸟在树上啄出的空洞筑巢,但是如果鸟巢的入口大小合适,它们通常也会在其中筑巢,有时也会在腐烂的树木上天然的空洞中筑巢。飞鼠在巢中铺就柔软的材料(首选柔软的胡须地衣)。飞鼠的寿命一般为五年。

西伯利亚鼯鼠_俄罗斯飞鼠 -种群衰退


俄罗斯飞鼠

由于老龄的混合林的减少,俄罗斯飞鼠的种群也在不断的减少。在芬兰,其种群数量尚处于正常状态,但是局部数量减少的现象无处不在,研究显示,10-20年间,其种群数量下降了20%-58%。芬兰全境内均发现俄罗斯飞鼠种群的衰退,数量持续稳定或者增长的地区几乎不存在,可以预见,在将来这种衰退的趋势仍将持续。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3230103/24088.html

更多阅读

蒙古历史简介 俄罗斯历史简介

“蒙兀”是“蒙古”一词最早的汉文译名,始见唐代。“蒙古”最初只是蒙古诸部落中的一个部落名称。13世纪初,以成吉思汗为首的蒙古部统一了蒙古地区诸部,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蒙古”也就由原来的部落名称变成为民族名称了。

俄罗斯方块 俄罗斯方块-简介,俄罗斯方块-游戏发明

俄罗斯方块(Tetris,俄文:Тетрис)是1980年末期至1990年代初期风靡全世界的电子游戏,是落下型益智游戏的始祖。俄罗斯方块是一款风靡全球的电视游戏机和掌上游戏机游戏,它曾经造成的轰动与造成的经济价值可以说是游戏史上的一件大事。

声明:《俄罗斯飞鼠 俄罗斯飞鼠-简介,俄罗斯飞鼠-分布范围》为网友閞始敩習倣棄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