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南医学院 赣南医学院-历史沿革,赣南医学院-办学规模

赣南医学院(Gannan Medical University)坐落在江西南部、京九铁路线上的历史文化名城---赣州市内。学校创办于1941年,1958年更名为赣南医学专科学校。学校有黄金、章贡两个校区,占地总面积1200亩。学校秉承“立德立行,求是求新”的校训,坚持“立足江西,辐射周边,面向全国,服务基层”的办学定位,按照“强特色、重内涵、更开放”的发展路径,坚持科学发展,为创建规模适宜、结构合理、特色鲜明的区域性重点医科大学而努力奋斗。

赣南医学院_赣南医学院 -历史沿革

赣南医学院 赣南医学院-历史沿革,赣南医学院-办学规模

赣南医学院1941年3月16日,经江西省政府决议,创立江西省立赣县高级助产职业学校。4月筹办,7月招生,8月1日正式开学。1944年12月,日军占领赣州前夕,学校被迫宁都县云田乡布头村,租用民房办学。1945年抗战胜利后,学校迁回赣州,并保留了宁都分校继续办学。并与当年在上饶建立分校。1946年,因省教育厅政策,宁都、上饶分校开始独立办学。1947年9月,江西省立赣县高级助产职业学校更名为江西省立赣县高级医事职业学校。
1949年学校更名为江西省赣州护士助产学校。1951年赣州市立医院附设护士学校并入学校,同年,江西省第四医士学校和江西省第七医士学校创建。1953年江西省赣州护士助产学校、江西省第四医士学校合并组建江西省赣州卫生学校,吉安第七医士学校撤销,学生并入学校。
1958年江西省赣州卫生学校升格为赣南医学专科学校。1959年赣南医学专科学校升格为赣南医学院。1962年赣南医学院改建赣南医学专科学校,赣东大学(医科学生)、井冈山大学(医科学生)、景德镇医学专科学校(学生)并入赣南医学专科学校,同年,赣州专署指定赣州专区人民医院、赣州专区妇幼保健院、赣州市里第一医院为学校教学医院。1963年学校成立科委会。
1968年12月,赣南医学专科学校改建赣州地区六・二六卫生人员学习班。1969年11月,更名为赣州地区六二六卫生学校。1972年1月,赣州地区六二六卫生学校更名为赣南卫生学校,1974年6月,赣南卫生学校恢复大专体制,升格为赣南医学专科学校。
1982年4月,学校开始准备升格为五年制本科学校。1983年,学校首创“生理卫生师资兼校医”专业,后定名为“学校医学”专业,1985年开办“妇女保健”专业,后更名为“妇幼卫生”专业。1984年4月和6月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分别发布通知,将赣州市第一医院和赣州专区妇幼保健院分别列为学校的第二、第三附属医院。
1988年4月,赣南医学专科学校升格为赣南医学院,同月,杨成武将军提写校名,9月27日,学校举行赣南医学院成立大会暨开学典礼。1993年6月,学校被列为学士学位授予单位。1997年,国家教委公布学校为本科教学评估合格学校。2005年赣州铁路医院并入赣南医学院。

赣南医学院_赣南医学院 -办学规模

院系专业

院系设置赣南医学院基础医学院(医学技能教学研究部)赣南医学院康复学院(军事体育教学研究部)赣南医学院继续教育学院(职业技术学院)赣南医学院信息工程学院赣南医学院药学院赣南医学院国际教育学院赣南医学院护理学院赣南医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部赣南医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赣南医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赣南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赣南医学院第三临床医学院赣南医学院第五临床医学院赣南医学院第六临床医学院赣南医学院第七临床医学院
专业
所在院系培养层次专业名称授予学位修业年限基础医学院本科临床医学医学学士五年本科预防医学医学学士五年本科法医学医学学士五年本科生物技术理学学士五年第一临床医学院本科临床医学(中西医结合临床方向)医学学士五年本科临床医学(影像诊断方向)医学学士五年本科临床医学(医事法学方向)医学学士五年本科临床医学(医学心理学方向)医学学士五年本科临床医学(眼耳鼻喉方向)医学学士五年本科麻醉学医学学士五年专科临床医学(全科医学方向)-三年专科医学检验技术医学学士五年专科临床医学-三年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本科公共事业管理四年本科英语文学学士四年本科法学法学学士四年本科应用心理学理学学士四年专科艺术设计本科公共卫生管理四年康复学院本科运动人体科学四年本科康复治疗学四年护理学院本科护理学医学学士四年专科护理-三年药学院本科药学本科制药工程本科中药学理学学士四年专科医药营销三年专科药学三年信息工程学院本科生物医学工程工学学士四年专科医疗器械制造与维护三年国际教育学院专科涉外护理-三年

师资队伍

截至2013年6月,学校有专任教师728人,其中正高职称87人,副高职称121人,高级职称比例为28.6%;博士52人,硕士502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比例为76.1%。享受国务院和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3人,入选“赣鄱英才‘555’工程”5人,省高校学科带头人7人,省青年科学家(井冈之星)培养对象1人,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6人,省教学名师7人,省模范教师3人,省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37人。聘请国内外知名院士和学者47人任学校客座教授。

附属医院

直属附属医院非直属附属医院第一附属医院第五附属医院(附属市立医院)第二附属医院第六附属医院(附属萍乡医院)第三附属医院第七附属医院(附属鹰潭医院)第八附属医院(附属景德镇医院)

教学成果


赣南医学院截至2013年8月,有国家特色专业2个(临床医学、麻醉学)、省级特色专业5个(临床医学、麻醉学、公共卫生事业管理、护理、预防医学)、省级优秀教学团队4个(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外科学、药理学、超声医学)、省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医学形态学实验教学中心、临床技能实验教学中心、医学机能学实验教学中心)、省级重点学科5个(药理学、生理学、眼科学、外科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省级优质课程8门(生理学、外科学、生物化学、药理学、眼科学、超声诊断学、人体解剖学、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赣州市医学领先专业4个(泌尿外科、胸心外科、眼科、骨科)、赣州市医学领先专业建设对象4个(神经外科、麻醉科、心脏介入学、超声诊断学)。

对外交流

学校积极开展国际、国内合作与交流。学校与美国林肯纪念大学、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大学、英国伯明翰城市大学、日本国中医学院、韩国大邱韩医大学、印度夏尔达大学和德国心脏中心(柏林)等国外院校及医疗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2005年开始招收全日制临床医学专业来华留学生,并邀请美、日、澳、港等国家和地区知名院士、博士生导师到校讲学。2007年开始向英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印度和菲律宾等国家派遣留学生和毕业生。2007年以来,举办国家级、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和新技术推广学习班114项(次),主办了中德医院管理论坛、中澳白内障防盲项目、全国儿童肿瘤研讨会、赣粤闽浙现代神经科学研讨会和李嘉诚扶贫医疗培训班等项目。

赣南医学院_赣南医学院 -学术研究

科研成果

2007年-2013年8月,学校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部委项目49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项,省、厅、市级研究课题1176项,总资助经费2699.5万元。获省部级各类奖项59项,获专利9项,发表SCI、EI、ISTP收录论文147篇,编写著作和教材151部。

科研条件

科研设施
截止2013年8月,学校拥有76个教研室,13个专业学科研究所(室、中心),4个综合实验室及12个专业实验室。
学术期刊
截至2010年,学校主办的《赣南医学院学报》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系江西省先进科技期刊,被中国学术期刊等多个数据库全文收录,协办《NeuroscienceBulletin》、《中华医学教育杂志》和《求实》等杂志。学术资源
截至2012年,赣南医学院图书馆全馆纸质图书藏书量为65.7042万册。期刊种类980种,其中中文期刊959种,外文期刊21种。现有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CNKI、医学教学素材库、重庆维普数据库、银符考试模拟题库、爱思唯尔全医学平台ClinicalKey、爱思唯尔MDConsult临床医学数据库、Springer数据库、国道外文(医学)专题数据库、MeTeL国道多媒体教学资源库、美国科研出版社、WorldSciNet数据库(WSN)、百链搜索、赣州高校图书馆联盟、超星电子图书、读秀数据库等17个数据库,比较系统完整地收藏了生物医学科技、人文社会科学的印刷型和数字化文献信息资源,初步建立了数字图书馆框架。

赣南医学院_赣南医学院 -校园风光


赣南医学院赣南医学院坐落在江西南部、京九铁路线上的历史文化名城---赣州市内。馆内使用金盘自动化管理系统,文献采访、编目、流通、期刊的管理和读者查询等业务工作实现了全面自动化管理。馆内设有科技文献检索室、存本图书阅览室、教工阅览室、学生阅览室和两个多媒体阅览室,截至2012年,共设有1200多个阅览座位。阅览室每周开放80小时。
图书馆下设四部二室,即采编部、流通部、期刊部、信息技术部、文献检索教研室和办公室。截至2012年,有正式职工34人,其中大专以上学历32人,占职工总数的94.1%,正副高级职称人员11人,占职工总数32.3%。研究生16人,占职工总数47.05%。馆员来自图书情报、医学、英语、中文、计算机、美术、体育等学科专业范围,知识结构合理,形成了一支多层次多学科的图书情报队伍。
月牙湖:位于行政楼前,与行政楼背面的“卧龙”景观区遥相呼应,湖中设置医学誓言组雕,希波克拉底誓言,以赋予广场神圣的意义,为医学生步入医师的宣誓广场。同时通过喷泉水景营造一种辉煌的气势,展望了学校美好的前景。
学海湖:位于教学广场,取“学海无涯苦作舟”之意,通过流水知识墙、船形亲水台等相关景观元素的设置,激励学子们努力学习,共创明日的辉煌。
星光湖:位于宿舍区水景,通过散置的医学发明小品,记录医学名人的文化廊等,赋予景观有生命的文化意义。

赣南医学院_赣南医学院 -校园文化

校徽

1.以“赣南医学院”的英文缩写“GMU”为设计元素,变形为一组奋飞的鹏鸟,象征赣医人团结奋进、无私奉献、开拓创新的精神风貌与时代气质。喻意赣南医学院各项事业协调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和远大的发展前景。
2.图形整体似双手捧起红“十”字的情形,突出医学教育,象征着赣南医学院坚持“教学立校、科研兴校、人才强校”的办学方针,以人为本,注重教学与科研有机结合,教学相长。同时,喻意赣医人以毕生的时间和精力,投注于人类神圣的医学教育和医疗卫生事业的美好形象。
3.图案主体下方“1941”为建校时间,寓意赣南医学院多年办学历史积淀所形成的发展平台。
4.外圈中文校名“赣南医学院”用毛体字,显得庄重大气,与英文校名“GannanMedicalUniversity”和谐形成一圆形,象征赣医人团结一致,开放式办学,不断取得新成绩,获得新突破。

校训

“立德立行,求是求新”作为该校校训,言简意丰,内涵深刻,十分贴切地表达了该校的办学理念、治校方略,与学校发展所积淀的文化底蕴、人文精神一脉相承,体现了该校特有的精神与文化。校训共两句八个字,既相互独立,又相互承接,联为一体,构成了三层逻辑递进关系。一是表达出赣医人坚持内在品德与外在言行培养并重,以“培植善念,付诸善行”为已任。二是彰显出赣医人以脚踏实地、不懈追求的治学态度,涉猎新知,追求卓越。三是喻示着赣医人秉承往圣,开启来贤,推陈出新,志存高远的企盼与追求。这三层意思集中体现了赣医精神的内核。校训在句式上很有特点,“立”、“求”二字对仗工整,富有新意;四个词全部源自典籍,颇有古韵,是该校办学历史、办学传统和校园文化的凝练;同时,又贴近现实,历久弥新,昭示该校科学发展、与时俱进、开拓求新的精神风貌,为一代又一代赣医人预留出了广阔的诠释、演绎和想象的空间。

校歌


赣南医学院《我们是新时代的赣医人》,何少华作词,罗晓婷作曲
歌词走进我们的校园,就闻到了红土的芳香。仰望我们的校旗,就澎湃着炽热的情感。红土地上,放飞金色的希望。
赣江源头扬起,扬起理想的风帆。
啊,我们是赣医人,新时代的赣医人,这里是圆梦的地方,圆梦的地方,立德立行,求是求新,我们成为坚实的栋梁。
走进我们的校园,就怀揣着崇高的向往。汇集在医学的殿堂,就维系着人类的安康。
风雨兼程,留下奋进的足迹,青春岁月绽放,绽放智慧的光芒。
啊,我们是赣医人,新时代的赣医人。这里是拼搏的疆场,拼搏的疆场,继往开来,奋发向上,我们托起明天的太阳。

赣南医学院_赣南医学院 -学校领导

现任领导

赣南医学院现任领导黄林邦党委书记、教授韩立民院长、党委副书记、博士、教授、律师、博士生导师陈新党委副书记、教授、硕士生导师刘潜副院长、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王柏群副院长、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一附院院长刘民党委委员、副院长、教授张裕生党委委员、纪委书记陈亮党委委员、副院长参考资料来源

历任领导

姓名学校名称职务起讫年月熊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3280103/41057.html

更多阅读

长春医学院 长春医学院-学校概况,长春医学院-历史沿革

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座落在吉林省长春市东方广场,经济技术开发区内。学校始建于1936年,是经教育部批准的全日制普通高等专科学校。2001年与长春职工医科大学、医学情报所合并。通过资源整合,改善办学条件,强化内涵建设,学校各项工作蓬勃

泰山医学院 泰山医学院-历史沿革,泰山医学院-设施建设

泰山医学院其悠久的历史可追溯至创办于1911年的齐鲁大学医学院。1952年由齐鲁大学医学院、山东省立医学院、华东白求恩医学院合并成立山东医学院。1970年8月,在“备战备荒”和“学校越办越向下”的影响下,山东省革委会决定,山东医学院

声明:《赣南医学院 赣南医学院-历史沿革,赣南医学院-办学规模》为网友噌俓與伱儚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