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简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即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leep apnea syndrome,SAS)是指夜间睡眠7h内,口或鼻腔气流持续停止10s以上,并超过30次者。常见病因有鼻中隔偏曲、鼻息肉、鼻咽部腺样体肥大、巨舌症、扁桃体肥大、下颌畸形、慢性阻塞性肺病、肺心病、肥胖呼吸困难嗜睡综合征、肢端肥大症、黏液性水肿、高原红细胞增多症、药物性呼吸抑制、延髓灰质炎等。呼吸暂停可分为中枢型(胸腹肌无呼吸动作)、阻塞型(胸腹肌尽力作呼吸动作)及混合型(胸腹肌开始无呼吸动作,以后出现并逐渐加强),在此期间均无自主呼吸。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是一种病因不明的睡眠呼吸疾病,临床表现有夜间睡眠打鼾伴呼吸暂停和白天嗜睡。由于呼吸暂停引起反复发作的夜间低氧和高碳酸血症,可导致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和脑血管疾病等并发症及交通事故,甚至出现夜间猝死。因此OSAHS是一种有潜在致死性的睡眠呼吸疾病。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_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简介


打呼噜也是一种病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别名睡眠无呼吸综合征,俗称鼾症、打呼噜)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多发病,已成为危及生命的隐形杀手,近几十年来才逐渐被人们关注。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的主要特征,是患者在睡眠过程中反复出现呼吸暂停现象,其造成低氧进而损害多种器官,最终恶果是患心脑血管病。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患病率高达1~4%,65岁以上人群发病率高达20~40%。1993年,美国医学专家呼吁“唤醒美国”;日本也警告“睡眠呼吸紊乱疾病将是21世纪的国民病”。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_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发病原因

正常人在吸气时,空气通过咽喉部进入到肺里。但是如果一个人在睡前饮酒、服用诸如镇静剂、安眠药以及抗组胺药物等,或者过于肥胖,这样,咽部组织肥大或肌肉组织过于松弛,气流通过气道时可能会部分受阻,当气流从鼻或口经过这个狭窄部位时,咽部结构产生振动并彼此共振,由此产生人们熟悉的鼾声。如果咽部结构将气道完全阻塞,气流完全无法进入肺部,此时就会出现呼吸暂停。由于肺部不能得到新鲜空气,大脑会将身体短暂唤醒到刚刚能够收紧咽部肌肉的程度,从而解除气道阻塞,于是可以听到入睡者一个很响亮的喘息声,呼吸恢复正常。该过程循环往复,使入睡者的呼吸变得支离破碎。这样循环往复,入睡者醒来之后,就会出现各种不适症状。又由于肌体长期缺乏新鲜空气供应,导致血氧浓度降低,血液粘稠度增加,二氧化碳堆积,入睡者的肺部、心脏及其他器官受到损害,从而引起各种疾病。

睡眠呼吸阻塞暂停综合症还有一个不利因素是,患者是入睡后自己浑然不觉的状况下发生的,自己难以自述清楚症状,所以常常以其身体不适症状到医院就诊,如果医生不警惕,极易造成漏诊和误诊。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_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症状

过度日间嗜睡、夜间失眠、鼾声、晨起头痛、性欲及智力减退,持久者可出现心肺功能衰竭症状,甚至猝死。体征可有超重、高血压、心律失常、肺动脉高压、语音异常、颅内压增高等体征,以及耳鼻喉有阳性发现。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辅助检查等,即可确诊。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_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高危人群


伴侣要注意对方的鼾症呼吸暂停综合症最常发生在30岁以上的人群中,但在儿童中也时有发生,称为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简称小儿鼾症。

据美国流行病学调查初步估计,40岁以上男性的患病率为1.24%,30~35岁的人群中,有20%男性和5%女性打鼾;60岁左右者,则有60%男性和40%女性打鼾;肥胖者打鼾的要比瘦者多3倍;严重的打鼾者与相同年龄和体重的不打鼾者比较,前者和高血压的可能性更多,且往往发展成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总之,鼾症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甚至婴儿和儿童,男女均可发病,但多见于40岁以上男性;女性则多见于绝经后,其病情多较男性为轻。少数病时可有家族史。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_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诊断标准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的诊断标准明确清晰,目前国际上认同的诊断标准是:每晚7小时睡眠中,超过10秒钟呼吸暂停现象反复出现30次以上,或平均每小时超过10秒钟呼吸暂停与低通气次数之和超过5次。

低通气是指呼吸气流强度降低超过正常呼吸气流强度的50%以上,并伴有4%血氧饱和度下降。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最常见的症状,是睡眠过程中反复出现持续时间超过10秒钟口鼻气流中断。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_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类型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即在睡眠中因上气道阻塞引起呼吸暂停,表现为口鼻腔气流停止而胸腹呼吸动作尚存在,是一种累及多系统并造成多器官损害的睡眠呼吸疾病,是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脑卒中等多种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简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

即口鼻腔气流和胸腹呼吸动作同时停止,主要由于中枢神经系统的呼吸中枢功能障碍或支配呼吸肌的神经或呼吸肌病变,虽然气道可能无堵塞,但呼吸机能不能正常工作导致呼吸停止。

混合性睡眠呼吸暂停

即上述两者并存,以中枢性呼吸暂停开始,继之表现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睡眠中潮气量减小,即呼吸气流降低超过正常气流强度的50%以上。伴血氧饱和度下降4%以上称为呼吸不全或低通气。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_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诊断办法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首先应到开设有“睡眠呼吸障碍(打鼾)”或“睡眠疾病”专科医院门诊。由于患者多数不知道自己在睡眠状态下发生的情况,因此最好由患者的伴侣陪同,或者使用一台录音机记录1-2个晚上睡眠时发出鼾声的情况,以供医生了解病情。医生对怀疑有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病人将安排作睡眠呼吸监测检查,亦称多导睡眠图监测(PSG),这是确诊有无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这种疾病及判断病情严重程度的唯一可靠的方法。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_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治疗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极少可自动痊愈,但却可以治疗,如不能将引起咽腔阻塞,狭窄的原因祛除,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是不可能治愈的。而且经过几十年来的研究,对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中特别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目前还没有一种有效药物用来治疗(当然除内分泌失调引起的除外)。临床上常用的一些治疗方法有:

改变生活习惯

A.采取侧卧位睡眠,可以减轻或防止咽腔部软组织和舌根后坠;减轻颈部和胸部脂肪组织对气道压力,从而有助减轻鼾声,甚至防止呼吸暂停。要改变习惯了的仰卧位睡眠姿势一般比较困难,可以尝试在睡衣背部正中缝上一个网球,以保证夜间的侧卧位姿势。B.减轻体重和坚持体育锻炼。通过控制饮食、积极体育锻炼,从而达到减轻体重、减肥的目的,这点对因肥胖引起的睡眠呼吸暂停患者来讲是最最重要的。C.保持鼻部通畅,及时治疗鼻、鼻窦部位的疾患。如果患者是吸烟者,应戒烟,因为吸烟使鼻、咽腔黏膜刺激,产生慢性炎症,会使已经不通畅的呼吸道变得更加糟糕。

经鼻持续正压通气的呼吸机治疗(CPAP)

这是目前治疗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一种疗效肯定、安全的治疗方法。世界上有70-80%患者使用这种治疗方法。

牙托治疗

在睡眠时,口腔戴上一副牙托可防止打鼾,亦可作为经鼻持续正压通气的呼吸机(CPAP)治疗的一种辅助性治疗手段,这种方法需在牙科医师指导下进行。这种方法对老年人及牙齿有松动和口腔疾患者不宜使用。

手术治疗

对全身无严重并发症,非肥胖原因引起的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多导睡眠图监测(PSG)检查呼吸紊乱指数(AHI)小于20,在体检时发现上气道有明显解剖性狭窄的患者可虑手术治疗,对存在多部位狭窄的可分期手术。但在术前一定要充分估计到手术的安全和有效性。

饮食保健

具体饮食建议需要根据症状咨询医生,合理膳食,保证营养全面而均衡。饮食宜清淡为主,戒除烟酒、咖啡,忌辛辣刺激性食物。

用药治疗

中枢型可采用人工机械通气行间歇或持续正压通气,吸氧,睡前口服乙酰唑胺125~250mg,可控制症状。
阻塞型
药物治疗:如黄体酮20~30mg肌注,2次/d连用2~3周,有兴奋呼吸中枢作用。乙酰唑胺250mg口服,3次/d;普鲁替林5~30mg,睡前口服

可能造成的不安全隐患

美国对高速公路发生的严重车祸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相当多的肇事司机患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美国已经开始对职业司机进行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普查,并对患者进行专门的医学咨询和强制性治疗。

瑞典统计表明,司机患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是造成交通事故的第一位原因。

研究人员应用汽车驾驶模拟器对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患者及过量饮酒者进行模拟驾驶测试,结果显示:正常人醉酒后驾驶技术比头脑清醒时差,但是平均水平仍好于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患者。国外许多机构已经制定相应法规,发放驾驶执照必须检查司机是否患睡眠暂停综合症。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_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医学研究

该病可能与人的脸型有关

2005年,日本东邦大学医学系的研究人员利用脸部照片合成平均脸型模型的方法,将患有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的71名日本人及18名加拿大人与12名健康日本人进行脸型比较。结果发现,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患者与健康人相比,眉毛到嘴之间的距离更长,下巴也相对较小。研究人员认为,脸长而下巴小的人咽喉深部的咽腔相对狭窄,因此气道容易堵塞。他们建议,即使体重不超标,有这种脸型的人只要经常打鼾,就应尽快接受检查。

此前,人们一般认为,肥胖的人才易患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但研究人员发现,在日本200万至300万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患者中,30%体重正常,甚至还有一些人比较消瘦。

运动有助改善症状

2011年,有三篇新研究表示,健走等运动和重量训练可减少25%的发病率。研究人员招募了几十名有中等严重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的久坐不动成人,其中一半志愿者被指派进行12周的运动,每周健走4天、每天30至40分钟,并参与耐力训练(如长跑等)2天。结果显示,3个月之后,运动组研究对象在夜间呼吸停止的次数从平均32次减少到25次。

除运动可以改善睡眠外,之前研究还显示,减重也对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有所改善。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_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患病去世的名人

中国睡眠研究会的专家表示,马季、航母舰载机总指挥罗阳、小品演员高秀敏等名人,他们的去世都和睡眠问题诱发致命疾病发作有很大关系。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3280103/42988.html

更多阅读

打呼噜危害重重 打呼噜的治疗方法

鼾症,又称打呼噜、打鼾、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在临床上把鼾症分为生理xing和病理xing。生理xing鼾症又称良xing鼾症,是由感冒疲劳引起时间短暂,只要不会影响正常呼吸时的气体交换,只要改变睡姿就可以缓解。病理xing鼾症是睡觉后鼾声响度

氨茶碱临床新用途 托吡卡胺的临床用途

氨茶碱是一种甲基黄嘌呤生物碱,氨茶碱是茶碱与乙二胺所形成的复合物,口服或注射后在体内代谢为茶碱,临床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已有50多年历史,其解除支气管痉挛的作用已被临床公认,对其作用机制的认识在不断深入。口服吸收比茶碱好,是茶碱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与猝死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单其俊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23/2012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bstructive Sleep Apnea,OSA)是一种十分常见的病症,与多种心血管疾病相关。OSA患者呼吸暂停期间的病理生理活动会导致植物神经、心脏和血管的功能紊乱。这些病理生理

声明:《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简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为网友怀拥你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