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报》 《图片报》-简介,《图片报》-历史

《图片报》创刊于1952年,德国的日报,由阿克塞尔施普林格股份公司发行,报社总部位于汉堡是德国第一大报,发行量曾达500多万。《图片报》也是欧洲发行量最大的报纸,拥有大批读者,对舆论的形成具有很大的影响力,但同时这份报纸的风格曾遭到许多批评。

图片报_《图片报》 -简介


《图片报》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发行量最大的德文对开日报。创刊于1952年。总社设在汉堡。属A.施普林格报业集团。以刊登社会新闻、体育新闻及趣味性较强的新闻为主,文字简明易懂。这是一份“好看”的报纸,图片约占报纸版面的一半,均为彩色,版面以红、白、蓝的强烈对比色调为主。政治上同情基督教民主联盟和基督教社会联盟。读者主要是工人和职员。发行量平日634.6万份,周末579.7万份(1986),零售量较大。

该报是德国,也是欧洲发行量最大的报纸,在每年世界日报发行量的排名中,它在第3-6名之间徘徊。20世纪末21世纪初,发行量保持在四五百万份左右,最高发行量为540万份(1983-1993年)。受网络等媒体影响,其销售额渐渐下降到300万份,但仍是欧洲发行量最大的报纸。

德语区(德国、奥地利和其他欧洲国家讲德语的地区)任何地方的报亭,都可以看到这种色调耀眼的《图片报》。该报80%的份数在街头零售,因而传阅率较高,平均为3人,也就是说,拥有至少1300万的读者。这样的发行业绩,除日本的《读卖新闻》和《朝日新闻》外,世界罕见。在德国,它是惟一的高发行量日报,位居第二位的日报《西德意志报》,发行量仅为100万份。

图片报_《图片报》 -历史

创办


《图片报》

《图片报》1952年7月24日创刊于汉堡,当时模仿的是英国《每日镜报》。它的所有人是德国最大的图书出版商阿克塞尔・施普林格(AxelSpringer)。施普林格出版社拥有德国代表性的高级报纸《世界报》(Welt),也拥有德国最大的大众化报纸《图片报》,控制着德国报纸零售业81.5%的份额、日报市场份额的23.5%和报纸订阅市场份额的6%。其办报理念有些类似默多克的英国新闻集团,该集团拥有英国代表性的高级报纸《泰晤士报》,也拥有英国最大的大众化报纸《太阳报》。

发展

《图片报》创刊号免费发送,只印了25万份,后来售价10芬尼。第二年,发行量突破了100万份;20世纪60年代突破400万份,20世纪80年代超出500万份。

1967年,施普林格出版社为该报确立了四项原则:坚决支持德国的统一和自由;调解犹太人和德国人的关系;反对任何形式的政治激进主义;拥护自由的市场经济原则。显然,它当时在政治上是保守的。1971年以后报纸改变方针,不再突出政治,而强调亲民、客观等等,把以下三点作为工作原则:1,不要挑起公众错误的情绪;2,认真对待人民的问题;3,建立头脑中的秩序。前任总编UdoRoebel希望把《图片报》办成一份严肃的报纸,因为该报已经拥有了广泛的知名度,“没有哪家报纸比《图片报》更多的在新闻节目中被引用”,要珍惜这份知名度。

“图片”这个品牌的效应,该报推出了一系列遍及全欧洲的报刊。例如1954年创办的《星期日图片报》(发行量250万份)、1983年创办的《图片女友》(期发近200万份)、1986年创办的《图片汽车》(80万份)、1988年创办的《图片体育》(50万份)、1999年创办的《图片计算机》(100万份)和《图片电脑游戏》、2000年创办的系列新新人类杂志(总发行量100万份)、2003年创办的《图片摄影和家庭影院》等等,加上施普林格出版社数量巨大的书籍出版,形成了一个世界级的印刷“图片家族”。

2012年6月23日,德国4100万家庭收到一份免费的《图片报》。它是这份欧洲发行量最大的报纸为庆祝60周年推出的纪念版。这份纪念版报纸也创造了最大发行量的世界纪录。据称,这些报纸排在一起可长达150公里。

图片报_《图片报》 -风格

以图片为主


《图片报》

早期的《图片报》风格模仿英国《每日镜报》(DailyMirror),报纸只有四版,以图片报道为主,配有简短的说明。《图片报》是在与电视的竞争中发挥它的图片作用的,该报首席美术编辑、设计总监的地位,与总编辑的地位几乎相当,有时图片选择的过程就决定了新闻的取舍。

版面

报纸第一版“市场线”(中间对折线)以上部分是美编关注的地方之一,因为在报摊上每天的这个部分相当程度地决定着报纸当天的发行量。该报报头在上半部左侧中间部位,红底白字,而不像其他报纸那样居于报纸的最上面或左上、右上部位。

内容

报纸内容往往耸人听闻,融名人轶事、星相、犯罪故事、政治分析、笑话等等于一炉。凭此种办报方针报纸迅速赢得大量读者。先的《图片报》虽然以不再以图片为主,但耸人听闻的风格并未改变,性、犯罪、战争仍然是报纸的主题,名人的是非也经常能成为报纸头版,体育特别是足球也是报道的重点。

《图片报》经常在头版头条以醒目的大字标题报道一些自己发掘甚至是发明的“丑闻”、“纠纷”、“新闻”,这已成为该报特色,而事实上其中有很多都缺乏真实的背景。《图片报》以此作为增加报纸销量的手段。

图片报_《图片报》 -读者

《图片报》的读者主要是受过中等教育的技术工人,在接受过大学教育的人以及大学生中只有8.1%的人阅读这份报纸。该报男性读者占53%,收入中等,有一份兼职,北方德国人多于南方人。

图片报_《图片报》 -成功之道

具体说来,该报的成功之道在于以下几点:


《图片报》

1、让图片说话,使新闻故事形象化。图片帮助理解文章,让报纸更加抢眼,同时激发读者的情感,感觉传递比文字更直接。这是报纸成功的基本因素。

2、语法和内容简化,使阅读更加方便。报纸47%的句子不超过4个词,而书面德语的平均句长是12个词。由于《图片报》的广泛传播,许多被《图片报》简化了的新词汇流行于德国,形成一种新的语言类型。

3、报纸永远采用“我们”的语态,以激起读者的共鸣。报道读起来就像是看着一幅接一幅的画,让读者感受身临其境。

4、标题中感叹、疑问句超过陈述句,表达新颖。例如,1961年垒起柏林墙时,该报的标题是“不得强加于西部!”1969年美国人登月成功,该报的标题是“月球现在是一个美国人的”。1989年东西德边境开放,该报的标题是“早晨好,德国拥有同一个周末”。总之,标题中那些极富图片报个性的情绪化语言被经常运用。呼吁、命令、惊人的数字、疑问等等,常常在标题中显现。

5、精心安排标点符号的位置,将读者吸引到事件中去。在《图片报》中,大量的感叹和疑问的标点,占据了主要的地位。

6、一个总编辑部加31个地方编辑部的体制赢得了巨大的发行量。这并非是一个全国性版面加一个地方版,而是所有地方版内容与全国性版面的融合,两部分风格协调,甚至头版头条也可以根据各地方的需要进行调整,各地方版的版面数量依据广告而有所不同。为此,各编辑部之间的沟通极为重要,每天4次编辑会议,从上午9时到晚上9时,永远在协商、沟通。总编辑、首席美编、设计总监三巨头在设有大屏幕的办公室内讨论选题,其他采编人员(包括实习生)跟随在后,从而无障碍地领会报纸的办报理念和管理要求。

7、打起“为民请命”的旗帜。该报提出的口号是:离读者近,离市场近,于是也就离成功近。从1971年起,该报发起“一颗为了孩子的心”和“图片报为了他们而战”的倡议。从此《图片报》在表面上显得比较注重客观严肃的报道了。2002年,报纸的5位工作人员发现有些商家借欧元与马克的调换之机抬高物价,报纸立即推出“虚假欧元行动”,连续十几天进行揭露;接着又发起称赞诚信商家的运动,印制200万张“诚信”标志粘贴,免费向保证诚信的商家发放。于是报纸的那5位人员的头领、资深编辑豪克・布罗斯特便有了“欧元打假罗宾汉”的称号。

图片报_《图片报》 -评价

民众反应

在德国,图片报早已成为大众通俗报纸的代名词。德国人在生活中几乎避不开《图片报》,对这份报纸的看法是"非爱即恨"。一派称这是一份"反动"报纸,另一派则认为它是民主社会的一个监督机构,甚至体现了新闻传播的一种艺术。

许多读者购买《图片报》是因为它浅显的语言。特别是教育程度较低的读者不喜欢读关于政治的长篇大论,而是希望快速获取信息。醒目的大字标题、对事实的大肆渲染、主观的报道方式(有时是以读者的名义)因此被看作是表达的勇气、真相和有自己的立场。

批评者则指责该报耸动的标题,缺乏可信度和客观性,对事故、犯罪、闲话、性等主题的专注。报纸不只一次通过有目的的不报道使读者只了解部分真相的做法也被指责为诽谤和破坏名誉。

媒体评价

著名作家、记者瓦尔拉夫(GuentherWallraff)的评价是,《图片报》是一面镜子,当然常常是一面让人扭曲变形的哈哈镜,折射出德国社会的种种病态。

《南德意志报》称《图片报》为“报纸手枪”,令高官和名人害怕。奥地利《信使报》则将该报概括为“性、私生活和丑闻”。

传媒研究

关于《图片报》的研究很多,有些还是学术性的,涉及施普林格出版社的势力以及施普林格本人操纵政治的能力方面,也有关于《图片报》的报道策略、语言风格以及新闻特色方面的。德国知识界对报纸的评价经常是负面的,因为它对社会新闻搬弄是非的热情太高,但是其时效性强、短小精悍、内容丰富,以及地方版内容的自然融入,是值得借鉴的经验。

图片报_《图片报》 -影响


德国《图片报》

德国广受欢迎的小报,与英美同类报纸相比或许算不上无聊,但它畅销的秘密仍然是性和丑闻。

对德国政客而言,它是邪恶的象征。对德国记者而言,它是每天必修的阅读材料。对绝望的德国人而言,它是高清晰度的软色情。对德国普通大众而言,它是主要的新闻来源。

《图片报》、《太阳报》和《每日镜报》的德国同行,每天在兜售垃圾、流言和乳房之外,也提供部分健康的硬新闻。它拥有近400万读者――包括那些到马略卡岛、伊斯坦布尔和加那利群岛度假的德国人。但是不同于美国的《国家问讯报》,《图片报》不喜欢自己炮制新闻,而喜欢把芝麻蒜皮的事情夸大得惊天动地。该报的座右铭是DirDeineMeinung,大意是“你不需要有观点,因为我们就是你的观点”。2004年,这家报纸被德国新闻监察机构申诉不下12次。

《图片报》 《图片报》-简介,《图片报》-历史

讨伐、攻击是该报的拿手戏,欧盟、各类政客、外国工人都是它长期攻击的目标。

图片报_《图片报》 -社会责任

结束头版刊登裸女片传统


《图片报》刊登手写版警示手写文字正在消亡

在2012年3月9日的《图片报》头版上出现的波兰女孩爱娃的裸体照片,成为该报最后一张刊登在头版上的裸女照片。该报表示:“《图片报》取消了头版的裸女图片!从女性的角度来说,这可能只是一件小事。但是对于《图片报》和德国所有的男性来说,这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据悉,为了表达对女性的敬意,《图片报》的男性员工于3月8日作出了这一历史性的决定,当时他们的300多名女同事正在享受国际妇女节假期。《图片报》还表示,此后该报还将像过去一样“性感”,但是此类图片只会出现在报纸内页中。

出版手写头版

《图片报》在2012年6月27日史无前例地出版了完全手写的头版,头版上写道:“警告,手写体正在死亡”,现在成年人基本上只有在签名时才手写,而学生只有在写作业和考试的时候才会用笔写字,作为一种被人类使用超过5000年的文化,在不远的将来面临着被智能手机和电脑取代的境地。《图片报》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警告大家,不要因为网络的方便而荒废手写技能。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3300103/48844.html

更多阅读

《中煤地质报》 《中煤地质报》-简介,《中煤地质报》-宗旨

《中煤地质报》,中国煤田地质总局主办,周一刊。中煤地质工程总公司_《中煤地质报》 -简介《中煤地质报》《中煤地质报》是中国煤炭地质总局的党委机关报和全国煤炭地质系统的行业报,是国内外了解煤炭地质行业及其新闻信息的主要新闻

声明:《《图片报》 《图片报》-简介,《图片报》-历史》为网友情畫家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