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龙溪简介 黄龙溪 黄龙溪-简介,黄龙溪-历史

黄龙溪是十大水乡古镇之一,有着1700余年的历史,位于成都平原南部,距成都市区40公里,距双流县城35公里,是以旅游业为龙头,被誉为中国民间艺术火龙之乡、国家级小城镇建设试点镇、国家级小城镇经济综合开发示范镇、四川省首批历史文化名镇、四川省省级风景名胜区、成都市旅游重点镇。黄龙溪历来就是成都南面的军事重镇,《海灯法师》、《芙蓉镇》、《家春秋》等多部影视剧也在此拍摄。古镇内有三座完整的寺庙,形成黄龙溪古镇一街三寺庙,且街中有庙,庙中有街的独特格局。

黄龙溪_黄龙溪 -简介


黄龙溪双流县黄龙溪位于成都平原南部,平坝与丘陵交汇,府河与鹿溪河流经黄龙溪,是府河下游重要的风景旅游城填,距成都市区40公里,距双流县城35公里,距华阳镇28公里,东临本县籍田镇,西北面与新津接址,西南面紧临眉山地区彭山县。黄龙溪现辖19个行政村、2个居委会,总人口2.8万人,幅员面积50.4平方公里,是典型的丘区乡镇,是以旅游业为龙头,农业为基础的旅游型城镇。旅游服务设施从无到有,现有高中档宾馆、饭店10多家,大小餐馆120多家,有床位3700多个,购物点70多处,旅游船只100多艘,黄龙溪已成为成都市郊区新的旅游热点。

黄龙溪_黄龙溪 -历史


黄龙溪黄龙溪历来就是成都南面的军事重镇。蜀汉时,诸葛亮南征,曾派重兵把守于此,结果战败,加速了大蜀国的灭亡。黄龙溪原名永兴场,原址在府东岸的立新村境内,毁于一场大火,故又名"火烧场",后迁至府河两岸建场,由于旧时水运交通发达,外来商客增多,经济文化繁荣,航运上达成都,下通重庆,是水路运输的重要码头。

2000多年前,古蜀先民在此繁衍生息;汉代古墓群留下了前辈的足迹;蜀汉政权在此萌芽催生;诸葛亮南征在此屯兵牧马;唐宋时期日见繁荣,黄金水道成了南方丝绸之路的集散地;明清时代的木板民舍、青石小径流传着历史的故事;老街南、北、中错落的古龙寺、镇江寺、潮音寺形成街中有庙、庙中有街的奇特景观;已有三百余年的历史的全木结构古戏台保存完好;六株千年古榕树掩映着古镇魅影;古老的唐家大院演绎着客家文化的风云;三县衙门诉说着民国时期的历史;陈家水碾令游人发散思古之幽情;古朴的民风民俗增添了小镇无穷的魅力;兵家必争、商贾云集从而孕育了丰富的码头文化;独具特色的川西田园古镇风貌成为西南第一的天然影视基地。古镇名扬中外,游者慕名而至;凭吊古物,品玩老街、寻觅人文、寄情山水……

黄龙溪古镇现存的民居多为明清时期的建筑,主街道由石板铺就,两旁是飞檐翘角杆栏式吊脚楼。

古镇内,路面青石铺就,木柱青瓦的吊檐民居大多建于明末清初,没有官府和大宅,老式民居的一砖一瓦间无不流露出质朴气息。民居的门前屋顶细部尤为精彩,木雕、砖雕、绘画等工艺技术精湛,造型生动。院落之间廊庑穿插,厅堂轩昂,体现传统古建筑的鲜明特点。做生意的人家,厅堂内挂满了横幅字画,用玻璃镜框镶嵌起来,精致而隽秀,与周围的古建筑浑然一体。1983年,当黄龙溪古镇还藏在深闺无人识的时候,峨嵋电影制片厂的《卓文君与司马相如》就选这里做外景地,后来,《海灯法师》、《芙蓉镇》、《家春秋》等多部影视剧也在此拍摄。因为这里原汁原味的古镇风情,是那些人造影视城根本无法比拟的。


黄龙溪古镇不大,很有“水城”的味道,一水划镇而过,两岸都是用青石铺成的石板路,有些地方还存有昔日的棚廊。水面有数座铁吊桥连接,河畔有一株古榕,盘根错节,据说有近千年的历史,是古镇的标志,游人每到此,总要在此留影。黄龙溪的鱼也是一绝,老人们说:“七上八下九归沱”,说的是每年从小寒、大寒节气到次年七月,下游的鱼儿成群结队溯江而上到此产卵,所以黄龙溪鱼产甚丰。当地最地道的吃鱼方法是在船上,来一锅“河水煮活鱼”,看似粗鄙的吃法却能让人尽享野味之鲜美。

古镇里明清木柱青瓦的吊檐民居比比皆是,没有官府和大宅,老式民居的一砖一瓦间无不流露出质朴气息。1983年,当黄龙溪古镇还藏在深闺无人识的时候,峨嵋电影制片厂的《卓文君与司马相如》就选这里做外景地,后来,《海灯法师》、《芙蓉镇》、《家春秋》等多部影视剧也在此拍摄。因为这里原汁原味的古镇风情,是那些人造影视城根本无法比拟的。小镇中有一条街道因过于老化,推倒后按照过去的风格仿建,但一眼望过去,却怎么也脱不了仿的气息。

经过1700多年的历史变迁,古镇至今仍保存完整。现存的古街坊有7条,街内两旁多为明清时期建筑,属全木穿斗结构,严谨的廊坊式古代建筑样式融入其中,街面由红砂石板铺成。现存的76套民居亦多为两层高的明清风格建筑,青瓦粉墙,栏杆窗棂镂刻精美,傍水而建。临江飞檐翘角的木质吊脚楼是古蜀民居“杆栏”文化的体现。古镇内尚有三座完整的寺庙――古龙寺、镇江寺、潮音寺,皆坐落在正街上,形成黄龙溪古镇一街三寺庙,且街中有庙,庙中有街的独特格局,再加上镇外的两座宏伟的古寺庙,更给黄龙溪增添了古意。 古镇最有特色的莫过于茶馆,路两旁、河堤上、竹林下,“一”字展开的竹台、竹椅、竹凳,还有花花绿绿的太阳伞,成为古镇上一道诱人的风景。喝茶对于古镇上的人来说,那是与吃饭并列的头等大事,马虎不得。他们用本地产的茉莉花,冲在盖碗里,一些茶馆有时也有上好的竹叶青、峨眉雪蕊这样的好川茶。一碗茶两三块钱,便可以坐一天,尤其是老人们,大清早上馆子遛鸟兼喝茶,花钱不多,却是一种悠闲、雅致的享受。

每年正月初二晚上至正月十五日元宵节的“烧火龙”是黄龙溪最驰名、最传统的文化体育活动,以其精湛的技艺和独特的烟花配方,享誉海内外。此习俗源于南宋,至今已有800余年的历史。先民根据“龙见武阳赤水”和“龙生九子”等故事创造了独具特色的“火龙灯舞”。现在火龙已经成为黄龙溪一年一度新春的“保留节目”。

史书记载


黄龙溪黄龙溪古名"赤水",据《仁寿县志》载:"赤水与锦江汇流,溪水褐,江水清,古人谓之黄龙溪清江,真龙内中藏",《隶读》著录《黄龙甘露碑》记云"黄龙见武阳事,铸一鼎,象龙形,沉水中┉故名曰黄龙溪"。建安24年(公元216),汉时武阳兼新津彭山之地,东县(华县)东南接壤,仁寿也象牙,黄龙所属之地,昔属武阳,今属治境,故溪以是名矣,故名曰"黄龙溪"。

《华阳县志》记载:油子河下段,源于走马河四分支,在筑断堰与柏条河汇后,通称府河。府河流至成都与锦江合流,经望江楼、中和、中兴、苏码头至黄龙溪,入彭山县至江口汇入岷江,自古就有航运之便。

《史记河渠书》记载:蜀守冰凿离堆,辟沫水之害,穿二江(即走马河与油子河)成都之中。此渠皆可行舟。府河是成都输入输出货物、沿河输出输入农用物资和农副产品及其它货物的重要通道,也是古代南丝绸之路的重要水路路段。

府河边的黄龙溪就是在繁荣的府河航运业推动下建立、发展的。它处在府河与鹿溪河的交汇口,河面宽阔;水势平稳,是天然码头,从成都来的下水船和从重庆、乐山来的上水船多在此停泊过夜,加上本地的运送牧山特产的船只,使黄龙溪河面帆樯如林。

王爷坎下是黄龙溪古老的渡口码头,停泊的上水船只常有百余只,排列二里多长,一直排到皇坟村;下水船也常有近百只,排列一里多长,一直到鸡市坝。此外,在鹿溪河,还有梁码头、胡码头停泊专门运载本地农副产品的船只,至民国年间才废弃。黄龙溪的古佛洞也是渡口码头,为解决航灌矛盾,民国年间修了船闸,在关堰期间,每夕日定时启闭,放行船。

黄龙溪府河江面的船只大体有三类:一是南河船,船身较大,头宽稍平;二是千千船,船身较小,两头削尖;三是扒湾船,船身小,尾齐。此外,还有竹木筏(以竹木并排扎牢,上置梢挠)。往来运翰的贷物,除乐山、成都、重庆等地的盐、百货、土特产等外,本地的土特产也很多:如牧山地瓜,扎成五斤一小捆,在中秋节前运往乐山、宜宾等地,供八月十五祭月亮用;红甘蔗扎成二十根一捆,外裹叶子,运往重庆等地;还有海椒、花生、柴捆等等。

历史上黄龙溪曾是蜀中,特别是成都对外交往的一条黄金水道,更是南方丝绸之路的物资集散地。锦江与鹿溪河(古称赤水)在黄龙溪交汇,河面宽阔,水势平稳,日有千人拱手,夜有万盏明灯,是锦江流域不可多得的天然码头,呈现过百货山积、帆樯如林的景象。

黄龙溪_黄龙溪 -特色小吃

古镇内有很多小饭馆,出售的炸小鱼、小虾味道鲜美独特,适合小酌。古镇传统的石磨豆腐、黄辣丁、酥皮肘子、各种江鱼等,都是不可不尝的特色美食。可携带的特产首推自制豆豉,这种豆豉的包装几乎具有观赏性,绝大多数是家庭手工制作。黄豆蒸熟加进盐等调味品,用干竹叶包好,用麻绳扎口,12只扎成一捆,然后挂在灶台上方让烟熏烤一定时日,再挂到室外晒干即成。黄龙溪最有名的名小吃 -----“一根面”位于仿清街尾转角处,仿清街地处黄龙溪最偏僻的街道,“一根面”又位于仿清街最荒凉的街尾,即便是如此偏僻、荒凉的地段,节假日“一根面”也是食客如云,往往需要排长队等上1个多小时,才能吃上面。所以建议你非节假日去,坐下就能马上吃到一根面。

一根面
一根面的制作

一根面在不同的场合有不同的吃法!过生日时吃一根面加两个蛋寓意长命百岁,一根面加三个蛋表示千秋长寿,一根面加四个蛋祝福万寿无疆。婚嫁喜事时新郎新娘必须吃上一根长面,而且是新郎新娘分别从一根长面的两端向中间吃,直吃到嘴对嘴合二为一。寓意长长久久、百年好合!儿女出远门时,妈妈做上一根长面,祈祷儿女一路平安,一顺百顺!


一根面下锅很精彩

一根面的制作
由于黄龙溪一根面制作工艺相当复杂,随着机械制面逐步取代手工,以前家家户户都会做的一根面现在几乎失传!现在也只有位于仿清街尾的少数几家人能完整的制作”黄龙溪一根面“!据说一根面制作从和面到面下锅总共需要十几道工序,历时十多个小时!

首先将适量的面粉加入少量的食用盐,再用65度的温热水和面一小时左右,和好面以后在揉上半小时,再醒半小时,如此反复7、8次,面团就基本制作好了,面团做好之后开始搓条,从胳膊粗的粗条一直不停的搓,一直搓到手指头粗细,然后再一圈一圈盘在圆盘里,盖上湿布,醒上4个小时左右,就可以下锅了,下锅时由面艺师捏住一根面的一头远距离的抛入锅中煮熟就像猛龙过江般,一时间龙飞凤舞的,甚是好看!

一根面的特色
一根面的特色在于“一碗只有一根面,一锅也是一根面。一根面要多长有多长”面条滑爽、柔韧弹牙、越嚼越有越有嚼头!一根面的精髓在于吃的是面条本身的味道而不是调料的味道!即使不加绍子(面卤),味道也是鲜美无比!一根面的吃法也很讲究:必须夹住一根长面从头吃到尾,如果大夹大夹的往嘴里塞,是绝对品不出味道的!这种独特的面食只有黄龙溪古镇才能吃到,所以民间一直流传着”不吃一根面,枉到黄龙溪“的说法!

黄龙溪简介 黄龙溪 黄龙溪-简介,黄龙溪-历史

黄龙溪_黄龙溪 -旅游资源


黄龙溪黄龙溪东临府河,北靠牧马山,依山傍水,风景秀丽,镇上的居民就生活在这幽静古朴的环境中。最早系统地将黄龙溪推出亮相的,当数中国贸易总公司。1990年,该公司在向全国赠阅的一期出版物中,以《古镇黄龙溪一瞥》为题,详细介绍了古镇的历史,诸葛亮兵屯牧马山,以及古镇中医后继有人等情况。并用大量的古庙、古树、古街巷、古浮桥及古老木器、篾器照片,展示了黄龙溪“古镇风光好,古镇民风淳”的景象。同年,《中国民航》、《西南航空》等杂志开始不惜版面介绍黄龙溪古镇风情。在’92中国友好观光年”中,省旅游局和西南民航管理局联合将黄龙溪古镇推为8条精选旅游线路之一。

黄龙溪古镇现存的民居多为明清时期的建筑,主街道由石板铺就,两旁是飞檐翘角杆栏式吊脚楼。黄龙溪,到处弥漫着氤氲的青雾,幽深的街道,弯弯曲曲,两旁是木结构的两层楼房,一家挨一家,楼下临街的大都是店铺,骑楼式的建筑,门前飘着一面蓝底白字的小旗,什么“鱼香子”、“吕回头”、“唐酥店”等。二楼的房子,靠近内街的用作住宅,靠近河边的用来做生意。走过一条街,又见一道巷,脚下光溜溜的青石路,乌黑发亮的门板,古色古香的招牌,透着浓浓古意。

黄龙溪_黄龙溪 -旅游景点


黄龙溪1、古街坊:1700多年的历史变迁,古镇至今保留完整,现有明清时代街坊七条,街面全由石板铺成,两旁廊柱排列有序,街面平均宽度3.44米。
2、古寺庙:古镇内有三座完好寺庙,古龙寺、镇江寺、潮音寺,都位于黄龙溪正街形成一街三寺庙,街中有庙、庙中有街的景观,镇外还有2座大寺庙,建筑宏伟,吸引众多游人。
3、古建民居:多为明清时期的建筑,主街道由石板铺就,两旁是飞檐翘角杆栏式吊脚楼。现有明清民居76套,一楼一底,傍水而筑,临江“吊脚楼”体现了古蜀民居“干栏”文化特色。
4、古树:镇内现有树龄800年以上的古榕树6株,盘根错节的树根和浓荫蔽日的树盖,增添了古镇的浓郁的古貌古趣,古镇在鹿溪河畔镇龙沟内还有一株外形酷似一条龙的千年古树乌臼树,外观非常奇特,还有许多美丽的传说。
5、古崖墓:场镇周围多次发掘汉代岩墓,其中有石棺、陶俑、铜玺等大批文物,有较高的考古研究价值。
6、古佛洞: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建筑依山傍水,隔河遥望,颇为壮观。
7、古佛堰:金华庵下府河上拦河筑堰引水灌溉的水利工程设施,黄龙溪万亩良田至今由此灌溉,恰似一座小型"都江堰"。
8、古战场:历史上常为兵家必争之地,至今还有蜀王、诸葛亮、张献忠、杨展在此大战的传说。
9、古风民俗:至今黄龙溪还保留许多民风民俗,如打更、放生会、龙舟会、烧火龙、观音会、川剧座唱等习俗。
10、三县衙门:历史上黄龙溪属"金三角"地带,民事、经济纠纷、匪患困扰三县(华阳、彭山、仁寿),遂设三县衙门(今联合办事机构)共管民事、水政及匪患。 正是古味十足,古色古香才吸引众多影视界朋友,成为古装影视片外影拍摄理想之地,先后有《卓文君与司马相如》、《海灯法师》、《秦淮世家》等100余部影视片在此拍摄。

黄龙溪_黄龙溪 -民俗文化

火龙灯舞


黄龙溪火龙灯舞
创造了独具特色的"火龙灯舞"
"火龙灯舞"成都双流县黄龙溪的火龙灯舞,则是中国龙舞中杰出的代表之一。

1、起源:双流火龙灯舞起源于南宋时期,它是中国龙文化在民间的直接体现。上古时期,先民们根据“黄龙见武阳赤水”以及主管光明和黑暗的烛龙、主管风雨的应龙等神话传说创造了神龙图腾文化。在人们的想象中,龙具有蛇身、鹿角、虎眼、牛耳、象腿、马鬃、鱼鳞、兽须,是吉祥如意的化身。黄龙溪扎制的火龙,分为四部九节,完美地呈现了龙的形象和寓意。

2、火龙制作:“四部”即指龙宝、龙头、龙身、龙尾。龙宝就是人们常见的引领龙身起舞的圆球状灯饰,它的直径约为35厘米,嵌于直径45厘米的饰有彩绸花式的宝架中,既可转动又可饰灯;龙头呈长圆形,其中龙嘴长45厘米,内置烟花或焰火装置;龙角长50厘米;龙须透明;龙眼大而有神;龙身直径34厘米、长约1800厘米;龙衣用反光材料粘连鳞甲状物质而成;龙尾长约150厘米,呈微微弯曲的翘柳形。整个龙身分为匀称的九节,舞龙灯时,每节下面的竹木柄由一名艺人操持,舞动时灵活婉转,如神龙遨游。3、龙舞节庆时间:传统的龙舞节庆时间,一般安排在新春农历正月初一至十五,正是人们喜庆丰收迎接春天来临的美好季节。火龙灯舞除了火龙以外,人们还在前面安排排灯、宫灯以及象征水底世界的蟹、鱼、虾、蛙等灯,使火龙灯舞更加热闹,具有逼真的效果。除此之外,还辅以各类五彩缤纷的灯幅、灯牌和乐器伴奏,使整个龙舞喜气洋洋。 出灯时,先由一队身着道袍的司仪引导火龙队来到河边,然后由道士做法事安置水神、土地神,祈祷新的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们的生活幸福美满,最后再“请龙出海”,开始一年一度的热闹灯舞。4、龙舞程式:双流火龙灯舞的舞蹈程式主要有三步:一是艺人的装束必须头戴草帽,裸露出健壮的上半身,下身仅着短裤和草鞋。这样的装束在焰火齐发的过程中,丝毫不会伤及艺人的身体,也可视为一种“中国功夫”。第二步是给龙点睛,一般由德高望重的地方名人或当地官员来主持,持毛笔为龙眼点上赤红的朱砂,使原本两眼无神的龙一下子变得神采奕奕。给龙点睛时,除了鼓乐齐鸣吹奏乐曲,还要由舞龙艺人集体齐唱:“一点金;二点银;三点风调雨顺;四点吉祥太平”的祝福歌。第三步,点睛者还须为舞龙艺人及舞龙队披红挂彩,以示嘉奖和鼓励。然后,只见龙宝上下翻转,龙身摆开一字长蛇阵,万众欢呼,金龙出宫,有如一条腾云驾雾的神龙,开始了喜庆而热闹的火龙灯舞。

5、龙舞特点:作为远近闻名的火龙,除了龙嘴能够喷射炽热的火焰,观众们还可以用烟花喷烧舞动的龙身和舞龙的艺人,烟火喷射得越是密集和明艳,舞龙艺人的舞蹈就越会精神抖擞、兴致盎然,好像特别喜欢在飞溅的火星和浓密的烟雾中翩翩起舞一样。据说,黄龙溪火龙灯舞所用火药,是由秘密配方制成,特点是热量低,火焰艳丽,耀人眼目,喷射有力,却不伤及舞龙艺人的身体。 “岁岁春节烧火龙,烟花遍地乐融融。一任火焰高百尺,龙腾人欢气势雄。”在喜庆吉祥的氛围和欢乐的海洋中,龙舞带给人们振奋的精神和欢乐的情绪,到处是一片光的幻影,人的欢笑。待到持续十多天的火龙灯舞结束以后,舞龙的艺人们还要把火焰烧残的各种灯具和龙身放置在河边,举行烧火龙仪式,然后再把灰烬送入水中,回归龙宫,于是整个仪式圆满结束。

6、龙舞荣誉双流火龙灯舞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川西文化风格,是成都地区保存较为完整的大型民俗群众文化活动之一。1996年,双流县黄龙溪获得“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称号。2001年该镇火龙灯舞应邀参加第21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闭幕式演出。此外,还参加了成都市第9届、第10届运动会及省第9次运动会。近年来,相继到安徽、海南、长春、云南等地演出,获得过极高的荣誉和群众的欢迎。

当地活动

黄龙溪古镇旅游资源丰富,娱乐项目繁多。古镇泛舟是不可错过的体验之一,在黄龙溪的龙溪茶庄来上一杯清茶,悠闲小度半日,也是一种不错的享乐。
黄龙溪火龙节
黄龙溪烧火龙起源于南宋。活动内容包括:烧火龙、彩龙表演、南狮表演、漂河灯、燃放孔明灯、燃放烟花爆竹、举办焰火晚会、举办迎春同乐晚会、放露天电影、听川剧座唱等。先民们根据“龙现武阳赤水”和民间流传的关于主宰光明与黑暗的“烛龙”与主管风雨的“应龙”神话及“龙生九子”的故事,在“舞龙”这个图腾文化的基础上,创造了独具特色的“火龙灯舞”。经过不断改造、丰富,黄龙溪的“火龙灯舞”逐步得到了完善,成为全国著名的“火龙之乡”。
时间:正月初二至正月十五
地点:黄龙溪古镇
黄龙溪国际龙狮文化艺术节
每年古镇黄龙溪将上演7天“大堂会”。除了来古镇赏黄龙古乐、潮流街舞、技巧杂技、川剧变脸、流行乐团、功夫茶艺等“大堂会”,还能在这里观彩灯、舞南狮、滚铁环、捏泥人……当然,最值得期待的当属“烧火龙”了。此外,主办方还会细心地为前来参加的游客准备了上千份的贺年礼包。
时间:大年初一至初七
地点:黄龙溪古镇
宣传歌曲
《千年一瞬》是黄龙溪镇旅游景区宣传推广歌曲,由郁可唯演唱。
作词:阮少华/作曲:郑晟
两江刻画青石沿
秘密写在山水间
舟楫从来恋宁静
古树不为指苍天
人生难得是有缘
倩影渐远人沦陷
往事历历浮眼前
牧马山下挥泪别
灯火熠熠映红颜
离合悲欢总难全
将身水乡五月天
吟唱一阕动心弦
人约赤水执手看
岁月泼墨凝画卷
古镇千年一瞬间

黄龙溪_黄龙溪 -交通

黄龙溪古镇,距离成都约43公里,如果从成都开车去,大约40分钟就可以到达。或者在成都新南门汽车站或红牌楼汽车站乘长途汽车,一个多小时即可到达。一定事先打电话到车站问清发车的时间和班次,尤其是返程班次。抵站后可乘人力三轮车或步行就可逛古镇了。镇子很小,建议最好还是先坐三轮车转一圈。车夫会帮你介绍古镇的历史、掌故和回答提出的各种各样关于小镇的问题,在游客想停留的任何地方,都停下来耐心等待。如有时间,可乘游船顺江欣赏沿途风景。小镇大门不收门票,进入寺院要收费,票价较便宜。

黄龙溪_黄龙溪 -旅游指南

景点级别:AAAA
门票价格:免费
开放时间:全天开放
地址:四川省双流县黄龙溪镇
最佳旅游时节
四季皆宜,青石板铺就的街面,木柱青瓦的楼阁房舍,镂刻精美的栏杆窗棂,随时都能给你以古朴宁静的感受。
住宿指南
黄龙溪住宿条件比较完毕,旅店、家庭客栈很多,客栈最集中的地方位于下河街,仅仅下河街一条小街就有客栈二三十家,大都靠河边,环境都不错。如果想住在古镇里,体验一下生活在千年古镇的感觉,建议住镇内的家庭客栈,乡游网上可以预定,价格还较为实惠。

注意事项

黄龙溪古镇夏季多雨,外出活动一定要带雨具(特别是夏季,多暴雨),背着很重的背包撑一把伞在林中或山地行走会很不方便,因此雨衣便成为黄龙溪古镇旅游雨具的首选。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3300103/49723.html

更多阅读

穿越火线怎么点亮图标 cf枪王杀敌图标替换

穿越火线怎么点亮图标——简介穿越火线简称为CF,它那熟悉洗脑的音乐Cross Fire让人着迷,也是腾讯几大支柱游戏之一!这是一款非常风靡的网络游戏,在线人数曾经破百万,而且QQ也有这样的图标,但是2015年的时候怎么又点不了还是换了其他途径点

握力器的好处 女性使用握力器的好处

握力器的好处——简介大道至简,使用方便,随意,灵活,没有任何限制,效果神奇,作用无法想象,握力器当之无愧,而且最重要的一点,容易坚持,越练越有力量,越练越自信,这是所有健身器械无法比拟的,超过除了(踢毽)以外的任何运动。就好像金庸武侠小说里的双

文房四谱 谱录类

【宋】苏易简 撰●作者简介苏易简(957~995),生字太简,梓州铜山(今四川中江县广福镇)人。自幼聪明好学,才思敏捷,尤善言辞,以文章知名于当世。宋太宗太平兴国五年(980年)进士第一,复试时大受太宗赏识,定为甲科状元。其后来主持续编唐朝李肇的《

岳飞满江红的全文 岳飞诗词满江红

10本词条 目录层次不清晰,欢迎各位 编辑词条,额外获取10个积分。目录作者简介原文词牌简题考其他作品展开编辑本段作者简介  岳飞(1103~1142)字鹏举,汉族。北宋相州汤阴县永和乡封侯者。南宋中兴四将(岳飞、韩世忠、张俊、刘光世)之首。

声明:《黄龙溪简介 黄龙溪 黄龙溪-简介,黄龙溪-历史》为网友尐醜忚癐哭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