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巨伯探友 荀巨伯探友 荀巨伯探友-赏析,荀巨伯探友-作者

荀巨伯探友,本文选自《世说新语・德行》。这本书是由南朝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荀巨伯大老远去探望生病的友人,却遇上了战乱。荀巨伯不肯舍朋友而去,并且愿意牺牲自己以保全友人。入侵者被感动,撤兵而去,他的义举使得全郡得以保全。本文颂扬了荀巨伯重视友情、先人后己、舍身取义的高尚品质。

荀巨伯探友_荀巨伯探友 -赏析

《世说新语》的这篇文章采用了对话描写的方法来表现荀巨伯的义举,宁代朋友死去,而让自己的朋友在危急时刻离城而去,此举感人至深。文章还使用了侧面烘托的手法,让贼一“谓”一“还”,来表现巨伯的义,栩栩如生。语言简洁,明快,表现了荀巨伯忠于友情,不屈不挠的精神竟都感动了贼寇,体现了这种精神的伟大与无私。
作者把人物的生活常态放在特定的环境下来写,所写的生活常态是去探病友,特定环境是有胡人入侵,这样更有利于刻画人物的性格特征。

荀巨伯探友_荀巨伯探友 -作者

荀巨伯探友 荀巨伯探友 荀巨伯探友-赏析,荀巨伯探友-作者

刘义庆,字季伯,南朝宋政权文学家。《宋书》本传说他“性简素,寡嗜欲”。爱好文学,广招四方文学之士,聚于门下。刘宋宗室,袭封临川王赠任荆州刺史等官职,在政8年,政绩颇佳。后任江州刺史,到任一年,因同情贬官王义康而触怒文帝,责调回京,改任南京州刺史、都督和开府仪同三司。不久,以病告退,公元444年(元嘉21年)死于建康(今南京)。刘义庆自幼才华出众,爱好文学。除《世说新语》外,还著有志怪小说《幽明录》。

刘义庆(403―444),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朝宋文学家。宋宗室,袭封临川王赠任荆州刺史等官职,在政8年,政绩颇佳。后任江州刺史,到任一年,因同情贬官王义康而触怒文帝,责调回京,改任南京州刺史、都督加开府仪同三司。不久,以病告退,元嘉21年死于建康(今南京)。刘义庆自幼才华出众,爱好文学。除《世说新语》外,还有志怪小说《幽明录》。原籍南宋彭城,世居京口。南朝宋武帝刘裕之侄,长沙景王刘道怜之次子,其叔临川王刘道规无子,即以刘义庆为嗣。刘义庆是刘宋武帝的堂侄,在诸王中颇为出色,且十分被看重。

荀巨伯探友_荀巨伯探友 -出处

《世说新语》是一部笔记小说集,此书不仅记载了自汉魏至东晋士族阶层言谈、轶事,反映了当时士大夫们的思想、生活和清谈放诞的风气,而且其语言简练,文字生动鲜活,因此自问世以来,便受到文人的喜爱和重视,戏剧、小说如关汉卿的杂剧《玉镜台》、罗贯中的《三国演义》等也常常从中寻找素材。

当然,因为刘义庆当时人在扬州,听说了不少当地的人物故事、民间传说,所以在《世说新语》中,也记载了一些发生在当时扬州的故事。如后世熟悉的成语“咄咄怪事”,就是源自于曾担任建武将军、扬州刺史的中军将军殷浩被废为平民后,从来不说一句抱怨的话,每天只是用手指在空中写写画画。扬州的吏民顺着他的笔划暗中观察,看出他仅仅是在写“咄咄怪事”四个字而已。大家这才知道,他是借这种方法来表示心中的不平。

可惜的是,《世说新语》一书刚刚撰成,刘义庆就因病离开扬州,回到京城不久便英年早逝,时年仅41岁,宋文帝哀痛不已,赠其谥号为“康王”。

荀巨伯探友_荀巨伯探友 -原文

荀巨伯①远看友人疾,值②胡贼③攻郡,友人语④巨伯曰:“吾今死矣,子⑤可去⑥。”巨伯曰:“远来相视⑦,子令吾去,败义⑧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⑨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⑩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

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出自《世说新语・德行第一》)

荀巨伯探友_荀巨伯探友 -注释

1 .荀巨伯:汉桓帝时颍川(今河南省中部及南部一带)人,生平不可考。

2 .值:适逢

3. 胡贼:指北方异族入侵中原的流寇。古时我国西、北部一带少数民族统称为“胡”。

4. 语:告诉

5. 子:尊称,相当于“您”

6 .去;离开

7 .相视:看望你

8. 败义:败坏道义

9 . 以:用来

10.既:已经

11.汝:你

12.独止:一个人留下。止:停留不走

13 .委:抛弃,放弃

14. 我辈:我们

15.不义:不懂道义

16 .之:的

17. 班军:调军队回去。班:撤回

18. 一:整个

19 .获全:得到保全,免受侵害

20. 郡:此指城。

21.班军:调回出外打仗的军队

荀巨伯探友_荀巨伯探友 -译文

荀巨伯到远方看望生病的朋友,正好遇上胡人来攻城。朋友对荀巨伯说:“我如今是快死的人了,你赶快离开吧!”荀巨伯说:“我远道而来看望你,你却要我离开;败坏道义来求生,怎么是我的行为呢?” 等到贼兵来了,问荀巨伯说:“大军一到,全城的人都逃走了,你是什么人,竟敢独自停留在这里?”荀巨伯回答说:“朋友有疾病,我不忍心抛下他,宁愿用我的性命来换取朋友的生命!”贼兵(听了)相互说道:“我们这些无义的人,却要攻入这个讲究道义的地方!”于是调动整个军队回去了,全城因而得以保留。

荀巨伯探友_荀巨伯探友 -道理

荀巨伯冒着生命危险也要保护他的病友,是因为他十分讲义气,这样的友谊,才是君子之交。义气,不会因富贵贫贱或生死祸福而改变立场与做法,义气是为了正当的事情,而主动愿意替别人承担危险,甚至不惜舍弃自我,成全他人的气度,这也是“真”、“诚”的一种体现。一桩舍生取义的义举,不仅救了朋友的性命,更让敌军自惭而退,可见“义”以及道德的强大感化力量。 这则故事除了让我们见证到患难见真情的可贵外,荀巨伯在生死关头还能不忘圣贤书所言,而表现出大义凛然的行为,更让我们学习到读书人笃行真理的精神。

从中揭示了一个道理:做人应该讲情意,舍生取义的义举不仅救了他人性命,更是拯救了一座城,乃至一个国家! 坚守信义、大义凛然、对友忠诚、舍生取义、重情义、把情意看得比生命还重要。这样的人是我们去尊敬的,也是我们要好好学习的。''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是文章的点睛之笔。所以这是一篇动人的文章。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3300103/50309.html

更多阅读

读书札记---先秦诸子散文《荀子》 先秦诸子散文的英文

《荀子》是荀况的作品集。荀况字卿,又称孙卿,战国末期赵国人。其生卒年不详,其活动年代大约在公元前298—238年之间。他是孟子之后儒家学派最重要的代表人物,儒家的几部经典《易》《诗》《礼》《春秋》都经过他的传授,其著名弟子有李斯、

转载 擎天巨柱ChadHunt chadhunt

原文地址:擎天巨柱ChadHunt作者: 想被人爱临别秋波毁誉参半—有时候,看着ChadHunt所主演的影片或照片,不免心生疑惑:为什么,为什么这样的男人,可以在G片界纵横,长达八年之久?难道,只是因为他有一根长达11吋的巨diao?比起Michael Brandon,ChadHu

天上掉馅饼:华尔街金融巨骗麦道夫浮沉录

《天上掉馅饼:华尔街金融巨骗麦道夫浮沉录》作者:埃琳?阿维德兰引言(1)2009年3月12日上午,伯纳德?劳伦斯?麦道夫(Bernard Lawrence Madoff)站在纽约曼哈顿市中心丹尼尔?帕特里克?莫伊尼汉

人生的第三种悲剧——三国人物之荀彧 真三国无双荀彧

三国,那是个英雄辈出的年代,当问及最喜欢谁的时候,每个心中都会有着自己的答案,而对于我来说,最喜欢的人是荀彧,这是个带有悲情的人物。萧伯纳说:人生有两大悲剧,万念俱灰和踌躇满志。而荀彧却是这两种悲剧之外的另一种,对于他来说,理想是很坚

转:伯牙遇子期的故事

题记:在武汉路经古琴台,感怀于伯牙子期高山流水,弦断为知音的故事。伯牙春秋战国时期晋国的上大夫,楚国郢都(今湖北荆州)人。历代文献关于伯牙的记载颇多,最早见于荀况的《劝学》篇:“昔者瓠巴鼓瑟,而沉鱼出听;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用夸

声明:《荀巨伯探友 荀巨伯探友 荀巨伯探友-赏析,荀巨伯探友-作者》为网友半世浮生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