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宫廷生活 清代宫廷生活 清代宫廷生活-基本介绍,清代宫廷生活-内容简介

《清代宫廷生活》通过故宫博物院藏存的皇室大量生活用品、珍贵文物和历史文献,结合现存宫殿布置,将清官生活中大至典礼、政务、武备、巡狩等政治活动,小至起居、服用、游乐等日常细节,甚至宫中的习俗信仰,均作全面而彻底的介绍,使读者对中国最后一个皇朝的宫廷生活,进而对两千多年来中国传统帝制和皇室生活状况,有具体而微的认识。 除紫禁城外,清代皇室活动范围所及,如北京地区的离宫别苑,热河、南京、扬州、无锡、苏州、杭州等地的行宫,以及清帝南巡北狩的遗迹,在《清代宫廷生活》中都一一介绍。

清代宫廷生活_清代宫廷生活 -基本介绍

出版社: 三联书店; 第1版 (2006年3月1日) 平装: 327页

开本: 16开

ISBN: 7108024357

条形码: 9787108024350

产品尺寸及重量: 28.6 x 21.2 x 2.1 cm ; 821 g

清代宫廷生活 清代宫廷生活 清代宫廷生活-基本介绍,清代宫廷生活-内容简介

ASIN: B00114EAUA

清代宫廷生活_清代宫廷生活 -内容简介

《清代宫廷生活》是第一本全面而彻底介绍宫廷生活的图书,内中收录大量至今尚未发表过的宫廷文物。清宫用品,奢极豪华,价值连城,其工艺也代表了当时的最高水平,堪足鉴赏。全书通过故宫博物院藏存的皇室大量生活用品、珍贵文物和历史文献,结合现存宫殿布置,对清宫生活中大至典礼、政务、武备、巡狩等政治活动,小至起居、服用、游乐等日常细节,甚至宫中的习俗信仰,均做了全面而彻底的介绍,使读者对中国最后一个皇朝的宫廷生活,进而对两千多年来中国传统帝制和皇室生活状况,有具体细微的认识。

清代宫廷生活_清代宫廷生活 -编辑推荐

紫禁城宫殿,现在的北京故宫博物院,原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是当时的政治中枢,又是皇室居息的禁地。1911年辛亥革命以后,作为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个皇朝清朝被推翻后,宫殿的前部成立文物陈列所,后部仍为清逊帝溥仪所居。直到1924年国民军逼宫,清皇室后人始离开这生活了二百八十一年的紫禁城宫殿。难能可贵的是,其间虽屡经动乱,原宫中各种生活用品,尤其是清代遗物,尚大致保存完好,这在世界上是罕见的。宫廷用品是构成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品的另一方面的重要内容,也是其能睥睨中外博物馆的重要原因。 为了揭开宫廷生活的历史面目,公之于世,北京故宫博物院和香港商务印书馆继《紫禁城宫殿》和《国宝》的合作,续投入更大人力物力财力,编辑出版这本《清代宫廷生活》。它的出版,也标志着北京故宫博物院三大内容的综合介绍得以完整。

清代宫廷生活_清代宫廷生活 -作者简介

万依,1925年生,清史专家。专事书法和宫廷历史的研究。曾任故宫博物院图书馆副馆长,并担任中国古都学会理事、北京史研究会理事等职务。主要着作有:《阅古楼和三希堂法贴》(人民美术出版社,1983年)、《中国名笔》(日本美乃美出版社/中国人民美术出版社,1984年)等及《清代宫廷音乐》(《故宫博物院院刊》,1982年第2期)等论文多篇。

清代宫廷生活_清代宫廷生活 -目录

前言清帝世系图一、典礼编二、政务编三、武备编四、巡狩编五、起居编六、服用编七、文化编八、宫俗编九、游乐编十、祭祀篇附录清代皇帝年表清代皇后年表图片索引主要参考书目

清代宫廷生活_清代宫廷生活 -序言

在刚刚进入20世纪的时候,紫禁城还是戒备森严的皇宫,黎民百姓不得轻易靠近。从1421年的明朝初叶到1911年清朝灭亡,整整四百九十年间,在这七十二万平方米的禁地上,不可一世的皇帝和权贵们,“你方唱罢我登场”,扮演着一出出真实的悲喜剧。那些不同脸谱的人们,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个地消逝了,然而他们的遗物――巍峨的宫殿、豪华的陈设、珍奇的珠宝、高雅的文玩、日用的杂物,至今历历在目。从被布鞋底踏磨得凹陷下去的方砖上,人们仿佛还能看到当初那些天潢贵胄、武士文臣以及太监宫女、工匠夫役们重重叠叠的足迹。

宫廷生活,尤其是清代帝后妃嫔们的生活,皇家文献中一直讳莫如深,因而越发使人感到神秘。辛亥鼎革以来,以清官生活为题材的野史、小说、电影、戏剧固多,但往往有寄想托情之作,使人难以置信。文学作品只能作艺术欣赏,终不能代替历史,所以有很多人领略了艺术的芳香以后,又很想知道历史的真实。这就需要博物馆工作者、历史研究工作者来做某些回答。宫廷中肃穆而繁缛的典礼是如何进行的?“日理万机”的皇帝是怎样处理政务的?帝后们的衣食住行是如何安排的?皇帝是否也有他的文化生活?宫中有什么习俗和信仰?凡此种种,都是关心历史的人们所乐于了解的。

有关清代历史大事的记载,可谓浩如烟海,但对宫廷生活的着录,则如凤毛麟角。历史界也较少有深入研究,只有通过对宫廷遗物的观察思考,从文献的字里行间去寻觅摭拾,才能略知一二。譬如:从宫藏天文仪器的名款上得知外国传教士南怀仁,确实为宫廷造过天文仪器;从刻满各种数据的炕桌上知道康熙帝确实认真学习过数攀从对康熙和乾隆两朝制造的乐器比较中,可知康熙帝颇通乐律,而乾隆帝则不解宫商;乾隆帝的书法,通过他历年元旦亲自开笔书写的吉语,才确知他早期的字并不见佳,过若干年后才有所进步;从宫廷画卷上了解到的宫廷生活内容则更多。从文献记载的侧面研究宫廷是主要手段之一,如顺治帝死后是先火化再葬入地宫,各官书均无明确记载,但从《清会典事例》、《清朝文献通考》等文献中用词的微小差异上仍能找出痕迹。循此,又从乾隆帝一则禁止满人再用火葬的谕旨中得知满族旧俗亦为火葬。再如根据档案中所存的大量资料,慈禧太后六十寿辰时,原拟从颐和园到西华门沿途满布点景,但从实录和《翁文恭公日记》看,寿辰前慈禧太后住在中南海,并因陆海军对日作战失利已命停办,只在北长街一段设了点景。上述情况说明,要弄清宫廷某些真实情况,不下大功夫不能达目的。

在本书中,可以看到很多参观故宫博物院时无法看到的内容,因为不仅动用了很多从未发表过的宫廷文物,而且为了追求历史情景的再现,曾通宵达旦地捕捉了极难拍摄的夜景及其他特殊景色。特别是为追寻康、干二帝南巡、北狩的遗迹,竟跋涉了上万里路程,很多画面是从风风雨雨、严寒酷暑中取得的。

此书的选题,是一次大胆的尝试,内容包括甚广,其工作量之大,远非三主编所能完成。故宫博物院研究室、保管部、陈列部、开放管理部、图书馆、紫禁城出版社等很多同事协助工作;紫禁城出版社的刘北汜先生,商务印书馆香港分馆副总编辑陈万雄先生、美术设计主任尤碧珊女士、美术编辑温一沙先生、助理编辑关佩贞女士多次给予指导和提示,在此深表谢意。摄影师胡锤先生担任了全部艺术摄影工作,原研究室宫廷历史组研究人员,现为紫禁城出版社编务室主任的刘潞女士担任了大量编写及导引南巡北狩的拍摄工作。书中武备编、巡狩编、游乐编及政务编的外务部分、祭祀编的祭祀部分都是由刘潞女士撰写的。研究室副主任纪宏章先生负责组织拍摄工作,刘志岗、郭玉海两先生辅助大量拍摄工作。此书应该说是集体劳动的结晶。

万依 王树卿 陆燕贞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3370103/75578.html

更多阅读

日本相扑选手的日常生活 相扑选手在日本的地位

10 日本相扑选手的日常生活2013-03-04 03:43:34归档在|浏览 54340 次|评论 7 条相扑(すもう),古称素舞,起源于中国,隋朝时传入日本,由两名大力士裸露上身,互相角力。日本有关相扑比较确切的文字记载,是八世纪初编纂成的《日本书纪》,书内记述

李翰祥——晚清宫廷戏三部曲 晚清宫廷生活见闻

关于清宫戏的影视作品不少,有的是以古装戏为背景主要是戏说剧,如《甄嬛传》;有的就是偶像剧了,如《还珠格格》等;电影也很多但许多都是武打动作片。在我的印象里无论史实、服装道具、演员和场景气氛等都很到位的清宫戏要数中港联合拍摄的

清代皇帝一天的生活 清代皇帝 衣服

清代皇帝一天的生活(本文转自故宫博物院网)随着上个世纪初封建帝制被彻底埋 葬,往日皇帝的神圣显赫权威已成为过眼云烟。那么,当人们置身于紫禁城,大家很想知道当年清代皇帝在宫里怎么生活,跟一般的老百姓有什么不一样?他们怎么样吃饭?穿

清代 蒋廷锡《鹑鸽谱》百图上册 蒋廷锡

2011-10-01 06:28:21|分类: 国画欣赏 |举报 |字号订阅清代 蒋廷锡《鹑鸽谱》共100开,北京故宫博物院藏。蒋廷锡所画《鹑鸽谱》皆为写生,其中,大部分鹑鸽的品种已经绝迹,故十分珍贵。蒋廷锡(1669年-1732年),汉族,江苏常熟人。字扬孙,一字西君,号

清代庶吉士制度研究 清代政治制度

邸永君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所博士摘要:考选庶吉士,亦称馆选,是明代创立的一项制度,清代承袭之并有所发展、更张。它既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延伸与发展,又是明清翰林院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大量史实表明,此项制度的实行,对于处在传统专制社会

声明:《清代宫廷生活 清代宫廷生活 清代宫廷生活-基本介绍,清代宫廷生活-内容简介》为网友青桅涩甍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