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市行政区划图 梅州市 梅州市-政区设置,梅州市-行政区划

梅州于1988年设市,位于广东省东北部,东部与福建省龙岩市和漳州市交界,南部与潮州市、揭阳市、汕尾市毗邻,西部与河源市接壤,北部与江西省赣州市相连。梅州是客家人集散中心和聚居地之一。梅州市曾经举办过世界客属恳亲大会和世界客家联谊会;2009年10月,承办2009年梅州世界客商首届大会,世界客商大会每隔两年在梅州举行。梅州是广东省规划建设的四大区域性中心城市(梅州、汕头、湛江、韶关)之一。梅城“一江两岸”工程被国家水利部誉为城市堤防建设“梅州模式”,被国家建设部授予2002年度“人居环境范例奖”,2004年被评为联合国人居环境项目“优秀范例奖”。梅州首创的城市公厕管理模式,被联合国国际能源与环境考察团誉为“城市公厕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后被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授予“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曾咏仪_梅州市 -政区设置

隶属


梅州市古代属海阳县,南齐永明元年(483年)析海阳县设程乡县,隋唐属潮阳郡。
五代十国南汉乾和三年(945),亦即后晋开运二年,程乡升为敬州,领程乡县。这是梅州州治设立的起始。”宋开宝四年(971),因避宋太祖祖父赵敬之讳,改“敬州”为“梅州”,“梅州”的名称即始于此。
宋熙宁六年(1073),废梅州,以程乡县隶潮州;元丰五年(1082),梅州复置,仍理程乡县,属广南东路;绍兴六年(1136),废梅州复设程乡县隶潮州;绍兴十四年又复置梅州,仍理程乡县,属广南路。
元至元十六年(1279),改梅州为“梅州路”,置总管府;至元二十三年,复为梅州,属江西行中书省广东道宣慰使司;元贞元年(1295),隶属潮州路;延佑五年(1318),改直隶广东道宣慰使司,均只领一程乡县。
明洪武二年(1369),废州为程乡县,隶潮州。
清雍正十一年(1733),程乡升为“嘉应州”,隶属广东省。辖地包括程乡、平远、镇平及以前为惠州所统的兴宁、长乐五县,称为“嘉应五属”。嘉庆十二年(1807),升嘉应州为嘉应府。嘉庆十七年,复为嘉应州,仍领兴宁、长乐、平远、镇平四县。宣统三年(1911),嘉应州复名梅州。
民国3年(1914),废州府制,梅州改名梅县。
1949年10月设置兴梅专区;1950年1月26日,设置兴梅行政督察专员公署,辖梅县、兴宁、五华、大埔、丰顺、蕉岭、平远7县;1952年底,撤销兴梅专区,兴梅7县改隶粤东行政区;1956年2月,粤东行政区划分为惠阳、汕头专区,兴梅7县属汕头专区;1965年7月,设立梅县专区,原兴梅7县从汕头专区分出,归属梅县专区,后改为梅县地区;1979年3月,原梅县所辖之梅州镇由区级升格为县级称梅州市,梅县地区辖7县1市;1983年6月,梅州市与梅县合并改为梅县市,梅县地区由所辖7县1市改为6县1市;1988年1月,广东实行市管县体制,梅县地区改为梅州市,辖原兴梅7县及新划县级区梅江区,共7县1区;1994年6月,兴宁县撤县设市(县级),梅州市辖今梅江区、梅县区、平远县、蕉岭县、大埔县、丰顺县、五华县,代管兴宁市(县级)。
2013年10月,国务院正式批准同意梅州市撤销梅县,设立梅州市梅县区。

境域

梅州市位于广东省粤东北部地区,东部与福建省武平县、上杭县、永定县、平和县交界,南部与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区和饶平县、揭阳市揭东区和揭西县、汕尾市陆河县毗邻,西部与广东省河源市龙川县和紫金县接壤,北部与江西省寻乌县相连。介于东经115°18′至116°56′,北纬23°23′至24°56′之间。市中心为于东经116度6分,北纬24度33分。全市行政面积1.5925万平方公里。

曾咏仪_梅州市 -行政区划

至2014年梅州市辖2个市辖区、5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县别面积(2005)人口(2008)邮政编码政府驻地居委会居民小组村委会村民小组自然村数梅江区570.942514000金山街道392375476755梅县区2482.8661514733程江镇3619938242332373兴宁市2105118.36(2013)514500兴田街道35623455113532813平远县138127514600大柘镇74113614481890蕉岭县96023514100蕉城镇1096971502147大埔县247059514200湖寮镇1010524440381686丰顺县271068514300汤坑镇1810726133172191五华县3226133.5514400水寨镇3453541173842000合计//189194320403444213155注:1999年11月15日经市政府同意,程江镇、扶大镇各割出一部分成立新城街道办事处,未经省政府批准。

曾咏仪_梅州市 -地理环境

地质


梅州市梅州市地质构造比较复杂,主要由花岗岩、喷出岩、变质岩、砂页岩、红色岩和灰岩六大岩石构成台地、丘陵、山地、阶地和平原五大类地貌类型。全市山地面积占24.3%;丘陵及台地、阶地面积占56.6%;平原面积占13.7%;河流和水库等水面积占5.4%。
矿藏资源
梅州市矿藏点多面广,开发前景广阔。已探明的有煤、铁、铜、锰、铅、锌、银、锑、稀土、石灰石、花岗岩、大理石等48种,530多处矿床。其中煤储量2.7亿吨,占全省第二位;锰、铁储量分别占全省的20%和30%。五华县的稀土、梅县区的铜、蕉岭县的石灰石、大埔县的瓷土、兴宁市的煤、平远县的铁,以其储量丰富、品位高而颇负盛名。但由于2005年8月7日,在兴宁市黄槐镇一煤矿发生"8.7矿难",造成至少123名矿工遇难,广东的全部煤矿已经被封闭。也给当地经济造成一定损失,特别是兴宁市。

地貌

山脉
梅州市境地处五岭山脉以南,地势北高南低,山系主要由武夷山脉、莲花山脉、凤凰山脉等三列山脉组成。海拔千米以上的高峰有140多座,其中位于丰顺县的铜鼓嶂海拔1560米,是梅州第一高峰。
盆地
梅州境内主要盆地有兴宁盆地,面积约400平方公里;梅江盆地,面积110平方公里;蕉岭盆地,面积100平方公里;汤坑盆地,面积100平方公里。

气候

梅州市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是南亚热带和中亚热带气候区的过渡地带。以大埔县茶阳经梅县区松口、蕉岭县蕉城、平远县石正、兴宁市岗背为分界线,平远、蕉岭、梅县区北部为中亚热带气候区,五华、兴宁、大埔和平远、蕉岭、梅县区南部为南亚热带区。
2009年梅州市各县(市、区)年平均气温在21.2~22.3℃之间,全市平均为21.7℃,比历年平均(指1971-2000年平均值,下同)偏高0.7℃,较上年上升0.7℃。年内2、5、8、9、10月平均气温比历史同期偏高,1、11月偏低,其余各月属正常。其中2月气温特高,比历史同期偏高6.5℃,刷新了历史同期最高纪录。9月各县(市、区)的气温也明显偏高,兴宁、大埔等站的月平均气温也打破了历史同期最高纪录。2009年全市的极端最低气温为:-2.4℃(1月11日平远测得);极端最高气温为:39.6℃(8月2日大埔测得).年总日照时数在1789.0~2043.9毫米之间,全市平均为1946.1毫米,与多年平均持平。2009年,梅州市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匀,雨量相对集中,旱涝交替出现。3月、6月、8月、11月、12月降水偏多,其余月份降水偏少,其中2月、10月降水稀少,特别是10月,一半站滴雨未下,全市大部分县(市、区)有中度气象干旱出现。年降雨量在1016.3~1712.5毫米之间,全市平均为1289.3毫米,比多年平均偏少21%。
梅州地处低纬,近临南海,受太平洋和山地的特定地形影响,夏日长,冬日短,全年气温高、冷热悬殊、光照充足、气流闭塞、雨水丰盈且集中,属亚热带季风气候。

水文

梅州市境内主要河流有韩江,全长470公里(梅州境内长343平方公里),流域面积30112平方公里(梅州境内14691平方公里);梅江,全长307公里(梅州境内长271公里),流域面积14061平方公里(梅州境内10888平方公里);汀江,全长323公里(梅州境内55公里),流域面积11802平方公里(梅州境内1333平方公里);同时还有琴江、五华河、宁江、程江、石窟河、梅潭河、松源河、丰良河等。此外,东江亦沿市境西北的兴宁市边境流过,在梅州境内河段长24.8公里,流域面积260平方公里。
梅州市水资源丰富,境内多年平均降雨总量251.6亿立方米,多年平均径流量128.7亿立方米,过境客水量127亿立方米。全市人均拥有本地水资源量2579立方米。境内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为131.37万千瓦。地下热水资源丰富、水温高、水质好、流量大。如丰顺汤坑邓屋温泉,水温高82-91℃,流量为4459公升/秒。

生物

至2009年,梅州市动植物种类繁多,经济价值较大的主要兽类和鸟类有200多种,两栖、爬行类动物有100多种。
至2009年,梅州市境内有2000多种高等植物,经考察采集和记载的有1084种,隶属于182个科、598属。其中蕨类植物19科、29属、41种;果子植物7科、11属、14种;双子叶植物134科、471属、908种;单子叶植物22科、87属、121种。按树种分类有:材用植物,药用植物,油脂植物,芳香植物,纤维植物,淀粉植物,果类植物,蜜源植物,鞣料植物,还有属于花卉、观赏和庭园绿化类的野生植物。

曾咏仪_梅州市 -人口


梅州市景点梅州是全世界最有代表性的客家民系发源地与聚居地,被称为客家人的大本营。作为客家大本营的梅州,更是著名的华侨之乡,同时也是全国重点侨乡之一。梅州海外侨胞人数多、分布广、实力强,对故乡贡献极大,旅外华侨近400万人,港澳台同胞也达200多万人,分布在80多个国家和地区。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全市常住人口为4240139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3802009人相比,十年共增加438130人,增长11.52%。年平均增长为1.10%。其中男性人口为2124282人,占50.1%;女性人口为2115857人,占49.9%。全市人口分布如下:梅江区380774人,梅县区554745人,兴宁市962883人,平远县229863人,蕉岭县205862人,大埔县374731人,丰顺县479025人,五华县1052256人。
2011年末全市户籍总人口519万人,人口出生率、自然增长率分别低于省下达梅州市人口控制指标1.27‰、1.26‰,自2000年以来连续10年完成省下达的人口计划控制指标,实现了“全国计生优质服务先进县”和“省计生优质服务先进县”全覆盖。
2012年全市人口出生率为13.47‰,死亡率为7.17‰,自然增长率为6.30‰。全市年末户籍人口为521.35万人,其中非农人口134.44万人。
2013年末常住人口430.70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98.12万人,城镇人口占常住人口的比重为46.00%。全市人口出生率为12.24‰,死亡率为5.47‰,自然增长率为6.77‰。全市年末户籍人口为524.96万人,其中非农人口137.39万人。

曾咏仪_梅州市 -交通

航空

梅州市境内有可起降波音737飞机的梅州机场,正在进行扩建。扩建后将开通至国内40多个城市的航班,包括梅州-高雄的直航包机

公路

梅揭、梅河、天汕高速城东-广福段、环城高速城东-城北-扶大-江南段、兴畲高速公路等全线相继建成通车,使梅州融入珠三角的经济快车道,由梅州至广州、深圳只需3-3.5个小时。同时,梅龙(梅州-龙岩)高速(梅大高速及其东延线・)已开工建设;梅漳(梅州-福建漳州)高速公路已获国家立项即将开工建设。五华县华阳-梅县区畲江,环城高速三角-城东段,梅平(梅州-平远)正在争取获得广东省的立项。每百平方公里公路密度居全省山区市前列。全市基本实现市到县1小时交通圈、县到镇通三级以上水泥路、行政村村址基本实现通水泥路、300人以上自然村的交通状况得到改善。

航运

航道建设和管理维护、港口码头建设也得到重视和加强,梅江、汀江航道整治工程全面推进,韩江干流三河坝以下航道整治工作立项前期准备工作已完成。

铁路

梅州市行政区划图 梅州市 梅州市-政区设置,梅州市-行政区划

广梅汕铁路(广州-梅州-汕头)和梅坎铁路(梅州-福建坎市)建成通车并开通了货运和客运后,鹰梅(鹰潭-梅州)铁路进入了预可行性研究阶段,这有助于推动梅州加快连接珠三角、长三角两大经济圈。

曾咏仪_梅州市 -经济


梅州市梅州市拥有3个省级产业转移工业园:广东梅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东莞石碣(兴宁)产业转移工业园、东莞塘厦(平远)产业转移工业园。据初步核算,2013年全市生产总值为800.01亿元,增长11.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64.71亿元,增长5.6%,拉动GDP增长1.0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289.57亿元,增长13.0%,拉动GDP增长5.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中工业增加值241.24亿元,增长14.0%,拉动GDP增长5.0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345.73亿元,增长11.5%,拉动GDP增长4.5个百分点。2013年三次产业的结构比为20.6∶36.2∶43.2。民营经济增加值474.55亿元,增长10.5%。人均生产总值18603元,增长10.6%。

第一产业

特色主导产业基地:水果、茶叶、油茶等,梅州被确立为“广东省韩江上游油茶、茶叶产业带”,兴宁市被评为“中国油茶之乡”,平远县被列为“油茶丰产林国家标准化示范区”。
农业龙头企业:新大地、西岩集团等。

第二产业

第二产业结构:水泥、陶瓷等,丰顺县电声产业成为梅州市首个“省产业集群示范区”,超华科技上市。
六大支柱产业:烟草、电力、建材、电子信息、机电制造、矿业加工。

第三产业

旅游业
梅州市拥有国家级“客家文化生态旅游产业园”,实施国民旅游休闲计划,举办重走客家迁徙古道、广东自驾游日暨梅州精彩客都自驾旅游周等系列活动,梅州被评为广东“最受车友欢迎目的地”、“最佳休闲城市”,雁南飞通过国家5A级评估,兴宁神光山、丰顺龙鲸河漂流、蕉岭长潭等5家旅游景区被评定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全市共有4A级旅游景点4个。

梅州市境内有不少名山古寺,文物古迹,名人故居,温泉瀑布,秀丽湖山。境内主要旅游区(点)有:千年古刹阴那山灵光寺,叶剑英纪念园(国家4A级景区),客家公园(包括客都文化广场、中国客家博物馆、黄遵宪纪念馆、客家风情游览活动场、客家民俗文化展览等30多个景点),清末爱国诗人、政治家黄遵宪故居人境庐,千佛塔,泮坑瀑布,客天下旅游产业园(国家4A级景区),归读公园,梅县区雁南飞茶田旅游度假村(国家5A级景区)、雁鸣湖旅游度假村(国家4A级景区)、梅州阴那山天文科普园省级风景区(国家4A级景区)、联芳楼、洞天湖旅游度假区,松源王寿山,兴宁合水湖山、神光山国家森林公园,石马镇民国开国元老何子渊故居――光裕庐,五华益塘水库、五华县的汤湖热矿泥山庄(国家3A级景区),平远的世界第一天然卧佛――南台山天然卧佛(石正镇),五指石省级风景名胜区(国家3A级景区),明、清时期粤赣闽著名“盐道”要冲,龙文――黄田省级自然保护区,蕉岭县的长潭旅游度假区(4A),丘逢甲故居、释迦文化中心,大埔丰溪自然保护区,丰顺汤坑温泉、龙归寨瀑布、龙鲸河漂流等。大埔县的客家土围楼-花萼楼,大埔三河镇旅游景区等。其中,大埔三河镇在2008年9月被确认为广东省第一批历史文化名镇之一。

曾咏仪_梅州市 -社会

科技创新

2013年末县及县以上科研机构15个。年末国有企事业单位拥有自然和社会科学专业技术人员90026人。全市获市级及以上科技成果奖44项。2013年,全市专利申请量1686件,比上年增长47.6%。其中发明122件,比上年下降2.4%。专利授权量1257件,比上年增长38.3%。其中发明41件,比上年下降25.5%。

体育运动

据史料记载,1873年德国传教士毕安、边得志在五华县长布镇源坑教会设立书院,是当地的第一所中学,当时两人在书院中的操场两端用木料搭成球门,教学生们踢足球,现代足球作为体育项目第一次在中国内地出现,源坑成为中国内地现代足球的发源地。
梅州“足球之乡”的美誉来自于1956年,当年国家体委根据梅县区足球运动的悠久历史和发展现状授予梅县(今梅州市梅县区)“足球之乡”称号,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周恩来总理在一次对外工作会议上说:梅州是足球之乡,请外国友人去那里参观。1964年,国家体委确定梅县区为全国开展足球运动10个重点区(市/县)之一,1979年国务院批准在全国设立16个足球重点地区,梅州地区榜上有名。1988年设立梅州市之后,足球之乡指的就是梅州。从1951年至2003年53年间,梅县区足球队参加国内各种比赛239次,其中获得冠军123次、亚军62次、季军32次。
梅州足球从来没有少过著名的足球人。从球王李惠堂到前中国国家队主教练曾雪麟,这是梅州足球发展过程中两位泰斗级的足球人物。1989年高丰文带领的出征世界杯预选赛的中国国家队球员名单中,谢育新、伍文兵、郭亿军和张小文均来自梅州市管辖的兴宁。池明华、王惠良、李玉展等人也是梅州足球的佼佼者,他们都先后入选过国家队。此外,李健华、刘彬彬是在中超踢球的梅州人,原深圳队守门员肖建佳也来自梅州。
梅州市和梅县区各有一支具有相当实力的专业青年足球队和女子足球队。至2004年梅州市有足球传统项目学校11间,大小足球场170多个,业余足球队2000多支。
2013年全市运动员在参加省级以上比赛中,共获奖牌34块,其中:金牌14块,银牌9块,铜牌11块。全市各级组织举办县级及以上各种运动竞赛会39次,参加运动会的运动员20686人次。

环境保护

2013年末,全市共有环境监测站9个,共有生活污水处理厂8座,城市污水处理能力达到17.0万吨/日,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79.43%,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全市环境质量保持稳定良好,梅州市区空气质量优良率100%。主要江河水质达到功能区水质要求,水质达标率为100%。区域噪声、道路交通噪声保持稳定,城市声环境质量较好,声环境监测等效声级平均值达标率为100%。全市设立县级以上自然保护区48个,面积164428公顷。

社会保障

2013年末,全市已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职工(含企业离退休人员)有91.79万人,比上年末增长6.6%;参加工伤保险的有24.77万人,增长9.2%;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有38.93万人,增长1.1%;参加职工失业保险的有23.5万人,增长2.5%;参加生育保险的有24.71万人,增长14.5%。参加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的有166.69万人,增长1.6%;参加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的有437.47万人,增长4.0%;城乡居民医疗保险覆盖率100%。全市(职工)五大险种社会保险费(征缴)收入29.62亿元,比上年增收2.7亿元,增长11.3%。
全市各类社会福利单位收养人数4251人,其中111间敬老院入院人数2605人,社会福利院床位4211个。全年城乡各种社会救济对象得到各级政府救济人数259722人次。全市享受低保救济的困难群众210309人,其中城镇13711人,农村196598人。社会服务设施1966个。目前,全市各镇(街道)已建立了农村社会保障网络。

友好城市

・维多利亚(塞舌尔)
・鸠比市(毛里求斯)

曾咏仪_梅州市 -文化艺术

概况


梅州市梅州的文化是典型的客家文化。在区内有很多古朴的客家民居,包括围龙屋、走马楼、五凤楼、土围楼、四角楼等,其中以围龙屋最有特色和最为著名。而当地的特产也以客家文化为特色,包括有炮弹芋头、梅州金柚、梅菜干、盐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3400103/84269.html

更多阅读

元朝行政区划图及各行省地图 元朝行政区划

元朝(1271年-1368年)由蒙古族建立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帝国。定都大都(北京市)。1260年忽必烈即位大汗并建元“中统”,1271年忽必烈取《易经》“大哉乾元”之意改国号为大元,随后又逐步消灭金朝、西夏、大理等国,1276

中国行政区划图省份 中国行政区划地图

中国行政区划的划分:至2010年底,全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区(其中:4个直辖市、23个省、5个自治区、2个特别行政区),333个地级行政区划单位(其中:283个地级市、17个地区、30个自治州、3个盟),2856个县级行政区划单位(其中:853个市辖区、370个县级市、

原创:真实的武汉分乡镇行政区划图

武汉的全区化在全国领先,现在在消灭乡镇上又走在前头。武汉现在仅有几个乡、镇:洪山区天兴乡,蔡甸区索河镇、玉贤镇、消泗乡,黄陂区木兰乡,和新洲区辛冲镇、徐古镇、凤凰镇,合计三乡五镇。在行政区划意义上,武汉有13个区,一团和气。 这是理

声明:《梅州市行政区划图 梅州市 梅州市-政区设置,梅州市-行政区划》为网友转角一起走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