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三里的准确位置图 足三里 足三里-简述,足三里-位置

足三里,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有调节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的作用。


足三里古今大量的实践都证实,足三里是一个能防治多种疾病、强身健体的重要穴位。足三里是抗衰老的有效穴位,经常按摩该穴,对于抗衰老延年益寿大有裨益。
"三里"是指理上、理中、理下。胃处在肚腹的上部,胃胀、胃脘疼痛的时候就要"理上",按足三里的时候要同时往上方使劲;腹部正中出现不适,就需要"理中",只用往内按就行了;小腹在肚腹的下部,小腹上的病痛,得在按住足三里的同时往下方使劲,这叫"理下"。

足三里_足三里 -简述


足三里中文名称:足三里

英文名称:zúsānlǐ;S36;ST36

足三里的准确位置图 足三里 足三里-简述,足三里-位置

定义:足阳明胃经穴。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足阳明胃经的合穴,胃的下合穴。

所属学科:中医药学(一级学科);针灸学(二级学科);腧穴(三级学科)

足三里_足三里 -位置

足三里穴位于外膝眼下四横指、胫骨边缘。从下往上触摸小腿的外侧,左膝盖的膝盖骨下面,可摸到凸块(胫骨外侧髁)。由此再往外,斜下方一点之处,还有另一凸块(腓骨小头)。这两块凸骨以线连结,以此线为底边向下作一正三角形。而此正三角形的顶点,正是足三里穴。足三里穴在外膝眼下3寸,距胫骨前嵴1横指,当胫骨前肌上。取穴时,由外膝眼向下量4横指,在腓骨与胫骨之间,由胫骨旁量1横指,该处即是。


添加

足三里_足三里 -主治


足三里胃痛、呕吐、腹胀、肠鸣、消化不良、下肢痿痹、泄泻、便秘、痢疾、疳积、癫狂、中风、脚气、水肿、下肢不遂、心悸、气短、虚劳赢瘦。此穴主治甚广,为全身强壮要穴之一,能调节改善机体免疫功能,有防病保健作用。
足三里穴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它具有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之功能。现代医学研究证实,针灸刺激足三里穴,可使胃肠蠕动有力而规律,并能提高多种消化酶的活力,增进食欲,帮助消化;在神经系统方面,可促进脑细胞机能的恢复,提高大脑皮层细胞的工作能力;在循环系统、血液系统方面,可以改善心功能,调节心律,增加红细胞、白细胞、血色素和血糖量;在内分泌系统方面,对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功能有双向性良性调节作用,提高机体防御疾病的能力。

足三里_足三里 -临床应用

现代常用于治疗急慢性胃肠炎,十二指肠溃疡,胃下垂,痢疾,阑尾炎,肠梗阻,肝炎,高血压,高脂血症,冠心病,心绞痛,风湿热,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肾炎,肾绞痛,膀胀炎,阳痿,遗精,功能性子宫出血,盆腔炎,休克,失眠等。

足三里_足三里 -操作


足三里直刺1―2寸;可灸。
用足三里穴防病健身的方法简便易行,一是每天用大拇指或中指按压足三里穴一次,每次每穴按压5-10分钟,每分钟按压15-20次,注意每次按压要使足三里穴有针刺一样的酸胀、发热的感觉。二是可用艾条做艾灸,每周艾灸足三里穴1-2次,每次灸15-20分钟,艾灸时应让艾条的温度稍高一点,使局部皮肤发红,艾条缓慢沿足三里穴上下移动,以不烧伤局部皮肤为度。以上两法只要使用其一,坚持2-3个月,就会使胃肠功能得到改善,使人精神焕发,精力充沛。

足三里_足三里 -解剖

(1)针刺层次:皮肤-->皮下组织-->胫骨前肌-->趾长伸肌-->小腿骨间膜-->胫骨后肌。
(2)穴区神经、血管:浅层有腓肠外侧皮神经分布;深层有腓深神经肌支和胫前动脉分布;小腿骨间膜深面有胫神经和胫后动脉经过并分布。

足三里_足三里 -穴位意义


足三里足三里穴意义:胃经气血在此形成较大的气血常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地部的稀湿脾土及天部的气态物。运行规律:地部脾土燥化水湿后固化于穴周内外,天部之气则循胃经上行。功能作用:燥化脾湿,生发胃气。

深化研究


足三里对唾液分泌的影响 对110例健康者针刺足三里穴,引起唾液淀粉酶含量显著增加。亦有实验表明,针刺足三里,当拇指向前捻转时,唾液淀粉酶含量骤然增加,拇指向后则降低。
对胃蠕动的影响 针刺对健康者的胃蠕动具有双向调节作用。随机体功能状态不同,针刺反应胃功能也不同。从胃电图也显示出双向调整作用。针刺218例健康者的足三里穴,以观察其胃的张力、胃蠕动频率、胃的排空时间等,所得结果是,机体的功能状态不同,针刺反应也不同,是一种双向调整作用。已从正常与某些患者,在针刺足三里穴时,胃电的变化中得到证实。当针刺足三里时,胃电频率和振幅均有双向的调整作用。
对胃分泌的影响 针刺足三里 ,治疗消化系统病时,针刺对胃酸和胃蛋白酶有调整作用,原来水平高者,针刺后降低,而低者则升高,对营养不良患者低于正常的胃总酸、游离酸、胃蛋白酶、脂肪酶等指标,针刺后可恢复正常。
对肠功能的影响 :80例便秘患者,针刺后顺利排便;对腹泻患者有止泻作用。
对呼吸功能的影响: 40名健康男女青年,针刺足三里时,安静肺通量比针前增加24.9%,耗氧量增强22.8%。
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①针刺足三里可以促进乙肝表面抗原转阴率的提高。对免疫蛋白中的IgG、IgA有一定影响。能提高补体C3DHA值,从而控制发病。
②配三阴交,温针治疗121例,因化疗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症,治疗6天后,白细胞升高的有效率为73.6%。
调整铜锌失调 艾灸足三里,能调整老年人血中高铜与低锌。
对肠胃功能的影响 :
①从大鼠、豚鼠、兔等动物的实验中可以看出针刺兔的“足三里穴”,对小肠的运动以减弱为主,亦有部分动物表现先减弱后增强。并从另一实验中得到,当轻捻转与留针时,小肠运动以增强为主,重捻则运动减弱。
②对兔小肠消化间期综合肌电有明显影响,可使小肠电周期缩短,III相时程延长,即小肠分节运动周期缩短,每一次蠕动持续时间延长,有助于小肠对食糜的消化。

足三里③对引起肠运动效应的传导途径研究中得知,除神经的传导外,还有动脉壁上的一些结构参与,其中平滑肌的传导很可能参与这一效应。
④有镇呕效应,表现为呕吐的症状持续时间缩短。镇呕吐的机理,是通过迷走神经,当切断迷走神经后,电针镇呕吐的效应就消失。
对大鼠胃酸分泌有调整作用 调整的机理可能是电针能引起鼠内啡呔含量增加,而使胃酸排出量增加。当切除迷走神经支配时,并不影响针刺对胃酸分泌的调整作用。从另一实验也证实了电针“足三里”对胃酸的分泌有调整作用,当造成大鼠应激性胃溃疡时,针刺“足三里”穴能抑制胃酸分泌,对应激性溃疡起保护性的作用。
对大鼠胰蛋白酶的影响 当针“足三里”时,能明显降低大鼠胰蛋白浓度及排出量,即抑制胰酶分泌。对胰腺有保护性作用。这也许是针刺治疗急性胰腺以得良好效果的机理。
据报道针刺大鼠“足三里”时,下丘脑室旁核、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β-内啡呔含量下降。 对免疫异常有调整作用,如对自发性高血压的胸腺细胞玫瑰花结形成率,初次抗体生成能力及血清溶血素,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对正常大鼠的免疫功能无显著影响。

配伍


配冲阳、仆参、飞扬、复溜、完骨,有补益肝肾、濡润宗筋的作用,主治足痿失履不收。
配天枢、三阴交、肾俞、行间,有调理肝脾,补益气血的作用,主治月经过多,心悸。
配曲池、丰隆、三阴交,有健脾化痰的作用,主治头晕目眩。
配梁丘、期门、内关、肩井,有清泻血热,疏肝理气,宽胸利气的作用,主治乳痈。
配上巨虚、三阴交、切口两旁俞穴,有良好的镇痛作用,用于胃次全切除术。
配阳陵泉、行间,有理脾胃,化湿浊、疏肝胆,清湿热的作用,主治急性中毒性肝炎。
配中脘、内关,有和胃降逆,宽中利气的作用,主治胃脘痛。
配脾俞、气海、肾俞,有温阳散寒,调理脾胃的作用,主治脾虚慢性腹泻。

足三里_足三里 -足三里与老母鸡


足三里鸡肉味道鲜美,营养丰富,除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脂肪外,还含有大量的钙、磷、硫胺素、核黄素、尼克酸、维生素A、D、E等各种营养物质。
足三里是人体的一个穴位,位于膝盖边际下三寸,在胫骨和腓骨之间(距胫骨前嵴外侧一横指),是足阳明胃经的合穴。
那么,足三里怎么会与老母鸡产生关系呢?原来,我国古代的人们在追求延年益寿的过程中,发明和发现了许多巧妙的办法。相当多的方法经济实用,方便易行。足三里功效的发现就是其中之一。
传统中医认为,鸡肉能补肾益精、补益脾胃、补血养阴,可用于治疗阳痿、遗精、少精、食欲不振、面色萎黄或产后体虚、头晕、少乳及闭经、月经量少等。妇科名药“乌鸡白凤丸”就是以乌骨鸡为主要成分。尤其是老母鸡的补益作用更高,对于病久体虚的人颇为适宜。人们在不断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发现足三里具有和鸡肉类似的作用,是人体的保健要穴,同样可以用于补肾益精、补益脾胃、补血养阴等。对食道癌患者做实验观察,结果发现针刺足三里穴,可见食道蠕动增强,管腔增宽,痉挛解除;针刺胃病患者的足三里,其胃电图的表示为双向调整作用;在针刺影响胃机能的机制探讨中,发现与胃泌素有一定关系。针刺足三里时萎缩性胃窦炎患者于针后30至60分钟血清胃泌素出现高峰反应,萎缩性胃窦炎组为空腹对照组的1.65倍;针刺足三里还有调节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的作用。这些报道充分说明针刺足三里穴可以调节机体功能,具有保健作用。
俗话说:“若要安,三里常不干”这句话的字面意思是如果想要身体安康,就要使足三里常常保持湿润的状态。那么,如何保持这种“不干”的状态呢?古人常常采用“化脓灸”,那就是每天灸足三里穴一次,灸时采用艾条,一次约15分钟或更长时间。穴位处出现小水泡后停止艾灸,并保持局部皮肤清洁,待水泡自行吸收。古人认为这样做相当于每天进补一只老母鸡的效果。而且在当时物质文明尚不发达的条件下,这种保健方法是很经济也很方便的。因此,这种方法很快就在民间流行开来。现今仍有很多人喜欢经常灸足三里或进行针灸并用以进行保健,需要注意的是,在应用化脓灸时应严格消毒,以防止感染。

文献摘要

《灵枢》:邪在脾胃,则病肌肉痛,阳气有余,阴气不足,则热中善饥;阳气不足,阴气有余,则寒中肠鸣腹痛。阴阳俱有余,若俱不足,则有寒有热。皆调于足三里。
《灵枢》:著痹不去,久寒不已,卒取其三里骨为干。肠中不便,取三里……善呕,呕有苦,长太息,心中@@,恐人将捕之,邪在胆,逆在胃,胆液泄则口苦,胃气逆则呕苦,故曰呕胆,取三里以下胃气逆。
《外台》:凡人年三十以上,苦不灸三里,令人气上眼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3400103/84536.html

更多阅读

太冲穴位位置图和作用 肩井的准确位置图

太冲穴位位置图和作用——简介按摩太冲穴的作用与好处可以调节头痛、腹胀、牙痛。太冲穴位的位置具体在人体哪里呢,怎么找?太冲穴位位置图和作用——方法/步骤太冲穴位位置图和作用 1、太冲穴位于足背侧,第一、二趾跖骨连接部位中。以

足三里怎么找?足三里的准确位置图图解 足三里准确位置图

足三里怎么找?足三里的准确位置在哪里?有图解吗?我们都知道足三里穴位是人体的一个重要穴位之一,经常按摩足三里穴位可以促进全身血液循环、通畅经络、缓解疲劳等。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足三里怎么找,光知道有好处,也发挥不出足三里穴位的作

气海穴的位置图 身柱的准确位置图

气海穴的位置图-气海穴位在哪里-有什么作用-中医养生-健康早班车2010-10-09 12:25:15|分类: 医学 |标签: |字号大中小订阅气海穴的位置图-气海穴位在哪里-有什么作用气海一穴暖全身,教你补回透支的生命力针对症状:身心疲乏,精力不足、生

三阴交穴位的准确位置图 八髎的准确位置图

本文导读:三阴交穴位的准确位置图是什么?三阴交穴位准确位置在哪?看看下面三阴交穴位的准确位置图。三阴交穴位的准确位置图三阴交穴位的准确位置图三阴交穴位的准确位置首先先正坐屈膝成直角,除大拇指外,其它四个手指并拢,横着放在足内踝

肩井穴的功效与作用 带脉的准确位置图

【肩井穴位位置图】【图解肩井穴位的位置】肩井穴位于肩上,前直乳中,当大椎与肩峰端连线的中点,即乳头正上方与肩线交接处。【按摩肩井穴位的作用与好处】1、治疗头酸痛、头重脚轻、眼睛疲劳、耳鸣、高血压、落枕等2、缓解治疗肩背痛、

声明:《足三里的准确位置图 足三里 足三里-简述,足三里-位置》为网友初音未来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