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作者与人物简介 波莱罗舞曲 波莱罗舞曲-作者简介,波莱罗舞曲-主要人物

《波莱罗舞曲》创作于1928年,是拉威尔最后的一部舞曲作品,是他舞蹈音乐方面的一部最优秀的作品,同时又是二十世纪法国交响音乐的一部杰作。民间舞蹈风格的旋律是这部作品的基础。“波莱罗”原为西班牙舞曲名,通常以四三拍子、稍快的速度、以响板击打节奏来配合。形式上,由主部、中间部和再现部构成。但拉威尔所作的这部舞曲,只是借用了“波莱罗”的标题,实际上是一自由的舞曲。

波莱罗舞曲_波莱罗舞曲 -作者简介


波莱罗舞曲

拉威尔(Maurice Ravel,1875-1937) 著名的法国作曲家,印象派作曲家的最杰出代表之一。七岁开始学钢琴, 十四岁入巴黎音乐学院。早期印象派音乐热衷于明暗对比、光明与阴影中神秘的游戏,而自我陶醉在冗长的印象中;而拉威尔作为印象派音乐家则大大发展了印象派音乐的表现力, 他喜爱喷射出五彩缤纷,光彩夺目的人造烟火,喜爱富于诗意的洪亮的声响。
拉威尔是法国人,法国人历来是世界上最浪漫的民族。法式的浪漫不同于意大利的热情,也不同于西班牙的粗犷,法式的浪漫非常雅致。我们从很多文学和电影作品中可窥一斑。拉威尔14岁进入国立巴黎音乐学院就读。20岁时发表"古代小步舞曲"与"哈巴奈拉舞曲",成为他最初作。26岁拉威尔挑战罗马大奖未成功;之后四度挑战皆未能如愿。1905年他已到达限制年龄最极限30岁,拉威尔再度应战,但评审却提出各种限制,连正式选拔都不让他参加。结果引发艺文界轩然大波,连大文豪罗曼罗兰也撰文向评审团抗议,最后甚至演变成巴黎音乐院院长与数名教授辞职风波,当时新闻界称此事为“拉威尔事件”。

拉威尔曾被史特拉汶斯基的外号名:最精确的瑞士钟表匠。 他虽与德布西同时并列为印象乐派大师,但拉威尔所追求的效果更精确犀利,避开象徵主义中暧昧的光线与阴影,以大量装饰效果点缀音乐结构。若说德布西音乐给人飘浮在空中的感觉,拉威尔音乐则像精巧的天文计时器,精确的指示时间。例如:拉威尔在钢琴音乐史上划时代的崭新杰作"水之嬉戏",其中声部处理高超精巧,堪称一代巨匠手艺典范,此为德布西所不及之处。

波莱罗舞曲_波莱罗舞曲 -主要人物



波莱罗舞曲波莱罗,有着独特的法式气息,象是轻轻地从远方飞来的一个精灵,悄悄地出现在你的身边,慢慢地在你身边转着优雅的节拍,越来越快。不是那种华尔滋,也不是宫迁交换舞伴的乐曲,它是舞曲,但不属于一群人,至少我是这样认为的。它适合一个人赤着脚,穿着棉质的睡衣,坐在千秋上荡漾着,或站在柔软已极的草地望着月夜自我观赏,如果有所爱的人在身边,也极适合两人在一起沉醉。但不要很多人。

“波莱罗”是一种三拍子的西班牙舞曲,速度中庸,这种舞蹈常是气氛热烈、节奏鲜明。拉威尔的这部作品描述的是以下的舞蹈场景:在一家西班牙的小酒店里,人们三三两两在喝酒聊天。这时一位妖艳的女郎开始跳起了轻盈的舞蹈。渐渐的,她越跳越有激情,并吸引了不少客人,他们也逐渐加入了她的舞蹈。音乐越来越热烈,接近疯狂,而舞蹈的人们也进入了歇斯底里的状态,他们狂舞到最后,开始了疯狂的杀戮,直到大部分人都已经死去,舞蹈才停止了下来。”

波莱罗舞曲_波莱罗舞曲 -作品特点


这部舞曲非常特殊,具有以下几方面特点;
1、节奏自始至终完全相同,节拍速度不变;
2、主题及答句同样地反复九次,既不展开也不变奏;
3、全曲始终在C大调上,只是最后的两小节才转调;
4、舞曲前半部分配有和声,除了独奏就是齐奏,后半部分附有淡淡的和弦;
5、舞曲自始至终只有渐强的变化。

波莱罗舞曲_波莱罗舞曲 -节奏特色


波莱罗舞曲

舞曲开始,由小鼓和中提琴、大提琴的拨弦来表现"波莱罗"的节奏(铃鼓自始至终打着相同的节奏)。这种节奏持续四小节之后,从第五小节开始出现了第一主题,这个主题依次在长笛、单簧管等乐器上展开,音乐富有生气,给人以明朗、安静的感觉。乐曲的第二主题是第一主题的黯淡的答句,在第一主题重复两次之后进入,这一部分也是由两段组成,中间还使用了几个变化音。第一主题和第二主题穿插重复进行,没有展开和变奏,只是不断地更换乐器,音乐的力度也逐渐加强。全曲中,这种反复共进行了九次。音乐的结尾以转调和乐的全奏达到高潮。

波莱罗舞曲_波莱罗舞曲 -演奏乐器

红楼梦作者与人物简介 波莱罗舞曲 波莱罗舞曲-作者简介,波莱罗舞曲-主要人物

令惊奇不已的是,尽管这部作品主题单一,节奏统一,全无戏剧冲突和强烈对比,但却从乐队奏出第一个音符开始,就牢牢地把听众所吸引。音乐似乎有一股魔力,一股难以抗拒的魅力,使人们聚在它的周围,和它一起呼吸、舞动,一起由简至繁地滋生、发展。作品在开始时先由小鼓击出主导性的节奏音型,然后声部逐渐加浓加厚:先是长笛与单簧管为一组;大管与小单簧管为一组;双簧管与小号长笛为一组;中音与高音萨春斯管一组依次奏出。接着,法国号、钢片琴、短笛、长笛和单簧管、双簧管、英国管为为一组;长号和短笛、长笛、单簧管、双簧管、英国管、萨克斯管为一组;短笛、长笛、双簧管、英国管、小号、法国号和小提琴、单簧管、小号、萨克斯管、中提琴、大提琴为一组依次奏出;最后,以短笛、长笛、4支小号、萨克斯管、小提琴、长号等为一组,让主题在这些乐器配置中弹跳游走。而每个呈示和变化反复的篇幅也渐次扩展延伸,因此全曲就是一个大写的<(渐强)。这首乐曲近似分节歌的结构,两个主题旋律均各按原样反复5次,只是在最后一次才有所变化,最后以6小节的尾声结束全曲。

波莱罗舞曲_波莱罗舞曲 -创作过程


波莱罗舞曲1928年,西班牙芭蕾舞女演员伊达.鲁宾斯坦约请拉威尔(1875-1937)为她写一篇舞蹈音乐。最初,拉威尔不愿为此创作新的作品,但答应把西班牙作曲家阿尔贝尼兹(1860-1909)的几首钢琴曲 改编为管弦乐曲。后来拉威尔知道阿尔贝尼兹作品的配器权属于费尔南德斯阿尔博斯(1863-1939),他已为舞蹈女演员阿根蒂娜把阿尔贝尼兹的作品改编为一首舞蹈组曲,于是拉威尔不得不创作新的管弦乐曲。他心中酝酿着一个配器构思,要把这个作品写成一首乐队练习曲。全曲是一个巨大的 “渐强”,在小鼓无休止的三拍子节奏背景上,由各种乐器演奏的两个17小节的旋律不断反复。 在以压倒一切的力量奏出尾声以前,音乐突然滑进了E大调(旋律大调),造成了和单纯的手法全不相称 的独特效果。拉威尔这个别出心裁的曲子,就是著名的《波莱罗》。

《波莱罗》由尼金斯卡编舞,1928年11月22日首演于巴黎。场景是在一家烟雾迷漫的西班牙旅馆里,鲁宾什坦打扮成一个吉卜赛女郎,头上插着梳子,围着围巾,站在台子上跳舞,观众围着她喝采。跳得愈来愈红火的舞蹈,引起了围观者的愈来愈狂热的情绪。最后,他们把她抓起来,高高地举到自己的 头上。《波莱罗》在巴黎演出后,引起了许多舞蹈演员和舞剧编导的注目。爱尔兰舞蹈演员多林(1904-)把它作为自己的独舞保留节目,连续演出许多年;俄国舞蹈演员利法尔(1905-)演出的 《波莱罗》,虽仍作为西班牙主题来处理,却避而不跳传统的西班牙舞。因为具有固定不变的旋律和节奏型的拉威尔此曲,和真正的波莱罗已很少共同之处。其舞台设计,布景是白的拱廊和血红的天空,利法尔化妆成一个斗牛士,刚从斗牛场上胜利归来,以滑稽的姿态逗引着一位倾慕他的妇女。他的敌人出现在他的面前,夺走了这个妇女,斗牛士大失所望,昏昏沉沉跌倒在地,受了重伤。欢度节日的人群继续他们的狂欢,好象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一样。舞台上渐渐挤满了人,乐队最后的“渐强”伴随着斗牛士的死去。《波莱罗》舞曲也从此被世人所熟悉。

波莱罗舞曲_波莱罗舞曲 -自我评价



波莱罗舞曲拉威尔在自传中曾写道:“这是一首慢速度舞曲,它的旋律、和声与节奏始终如一,且用小鼓节奏接连不断地给以强调。一个核心因素的多样变化促成了管弦乐队的渐强”。作为拉威尔的最后一首管弦乐作品,作者把它题献给舞蹈家伊达鲁宾坦,最初就是专为鲁宾斯坦跳芭蕾伴舞用的,但不料它在初演后即传启遍大街小巷,为狂热的人们奉为圭臬。“波莱罗舞曲”原为一种三拍子的西班牙舞曲,以一个音符及它的2次分割或3次分割组成一个节奏型,也可以一个音符的连续4次反复而成。拉威尔的《波莱罗舞曲》用一个音符与它的3次分割(即三连音)组成主导性节奏型并贯穿全曲。它如同是一颗种子,慢慢地长出根须,深深扎根于乐队的泥土之中,不断地汲取水分养料,冒出新的枝叶,茁壮成长,而精湛的作曲技法则是它发展的轨迹和动力。拉威尔1931年7月曾在《伦敦每日电讯》上刊出一篇短文,文中指出:“我希望这首乐曲不要受到误解,它只是在一个非常特殊和有限范围内的一种实验。我所写的是纯乐队织体性质的渐次缓慢发展的渐强,其中没有对比,事实上除了结构上的设计和表现方式外不含新的因素。主题通常是普通的西班牙――阿拉伯民间曲调,乐队写法从头至尾简简单单没有炫技的意图”。

拉威尔本人宣称此曲:“整个是乐队织体而没有音乐的乐曲”。这首音乐1929年在纽约首演时,震惊了不少音乐界的人士,被美国报界形容为一个“爆炸”。尽管当时许多音乐家对拉威尔这种新奇的作曲方法不以为然,但我们今天不得不承认:这是一首相当优秀的、激动人心的作品。这首乐曲现在早已是音乐会的热门之一,不少听众听它时都称“好像有魔力一样,一口气从头听到了癫狂的结尾”。这首曲子也是拉威尔高超的配器法的典型例证。

波莱罗舞曲_波莱罗舞曲 -他人评价


诗人里尔克的一首诗《西班牙舞女》 ,或许是对《波莱罗》最形象的诠释: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3420103/91263.html

更多阅读

《红楼梦》原作者不是曹雪芹 红楼梦作者不是曹雪芹

《红楼梦》的原作者到底是谁?本文作者 倪方六看了下新版《红楼梦》,感觉演员拍得很努力,导演的意图也相当明显,就是想拍出一部接近原著真实面貌的红楼。但从观赏的角度,这新版确实不敢叫好,与老版差距太明显了。我的外甥女是南京中医药

《新版红楼梦》与《黛玉传》终极PK 仙术与魔法的终极pk

《新版红楼梦》【剧情】首先还是说一说我最看重的剧情。片花里的剧情比较散,但还是能看出是哪些情节。比如冷香丸与奇香、元妃省亲、晴雯撕扇、掉包计、宝玉摔玉……按照我目前的印象,新红不但非常执着于原作,而且增加了很多原创的剧

声明:《红楼梦作者与人物简介 波莱罗舞曲 波莱罗舞曲-作者简介,波莱罗舞曲-主要人物》为网友乄感情廢物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