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z127剧情梗概 《八月照相馆》 《八月照相馆》-剧情梗概,《八月照相馆》-演员

《八月照相馆》是由许秦豪执导,韩石圭、沈银河主演的爱情电影。影片讲述了一个发生在已经收到死亡宣告的男子温暖而美丽的故事。该片于1998年1月24日在韩国上映。影片获第34届韩国百想艺术大赏和第19届韩国青龙电影奖最佳电影奖。

沈银河八月照相馆_《八月照相馆》 -剧情梗概


剧照

宋永元,是一个平凡的小人物但却身患绝症,有姐姐、爸爸,死去的妈妈和离他而去的女朋友。他还有一个小小的照相馆,永元照相馆。八月的夏日烈日炎炎,美丽交通警察金德琳来照相馆拍照片,因为工作的原因,因而可以两人经常谋面,并且慢慢地对对方都有了好感,永元终于病倒了。一如今往每天路过他的照相馆的德琳,往照相馆里面眺望,却空无一人。雨天,她走出警车,把一封封信在门缝中悄悄的塞入室内。

告别总是不堪的,短短三十多年的生命就要划上句号,德琳将调至另外一区值勤,信一封封塞到门缝里,过了几日从紧闭的门里看去,那信纹丝不动。情急之下,捡起石头砸破了橱窗玻璃。

在同事为德琳办的告别party上,大家热闹,德琳却也心不在焉,她麻木地随别人在乐声中晃来晃去。这种情调并未感染德琳,她终于忍不住,跑到洗手间,哭出声来。情到深处就是一层窗户纸,而心中的那个人却突然毫无言语地消失,心中顿生惆怅起来,因为她知道,自己的心中是在思念。

永元从医院里出来,看到德琳写来的信,写了一封不准备寄出的回信,放进盒子里封存起来。他跑到德琳所在的区,坐在咖啡馆里,隔着玻璃,静静地远远地看着窗外的德琳,他抚摸着玻璃上的影子,阳光折射出永元的脸,一丝满足,一丝无奈,泪水在眼眶里转动。永元微笑着面对镜头,为自己拍下遗照。几天后,德琳次走到照相馆前,看到橱窗里挂着当时永元为她拍的黑白照片。

沈银河八月照相馆_《八月照相馆》 -演员介绍


剧照

韩石圭是韩国90年代票房卖座率最高的明星。其精湛的演技和极高的票房率,被公认为是最佳明星之一。他从配音演员起家,1991年因参加MBC组织拍摄的电视剧《我们的乐园》,而初次涉足于演艺界。当时跑龙套的他没有引起人们注意。后来,在《诱惑》和《龙与凤》中逐渐为人们所认识。在《飞行员》里,他那富有感染力的爽朗的笑声开始显示出了明星的气质。《汉城之月》中在街上游手好闲的二流子使他一夜之间成了明星。电影《奉医生》是他辉煌的电影生涯的开始,随即进入了大明星的行列。他的票房卖座率逐渐上升以至达到最高峰。之后,他拍摄了《银杏树床》、《绿鱼》、《黑帮3号再上位》 、《接触》、《八月的圣诞节》,电影《生死谍变》的观众达到240万人次,改写了韩国电影史的记录。凡是他参加拍摄的影片,一上演就是场场爆满。韩石圭的身价如日中天,似乎一部影片的成功与否,要取决于演员阵容里是不是有他参加。有的人甚至认为90年代韩国电影的主流就是韩石圭的电影。他的优点在于认真。每次拿到剧本,别的事情一概抛于脑后,全力以赴地研究故事情节及剧中人物。镜头如拍的不称心,就不厌其烦地反复重拍,直到满意为止。虽然有时搞得剧组人员精疲力尽,可影片一旦上演,人们听到的则是不绝于耳的赞美之声。他的另一个优点就是对自己的严格管理,是一位很少随便客串娱乐节目,也不乱签片约的超明星级演员。

韩石圭曾获得2000年第37届大钟电影奖人气奖,1999年第36届大钟电影奖人气获,1999年第20届青龙电影奖人气明星奖,1998年第19届青龙电影奖人气明星获,1997年第20届黄金摄影奖最优秀人气男演员奖,1997年第33届百响艺术电影奖最佳演技奖,1997年第35届大钟电影奖最佳主角奖,1997年第18届青龙电影节人气明星奖,1997年第18届青龙电影奖最佳男主角奖,1996年第32届百响艺术奖新人表演奖,1995年Chunsa电影奖当年新人演员奖等奖项。

全美善9岁的时候出演过韩国历史上最长寿的电视剧集《田园日记》,长大后毕业于首尔艺术大学的放送演艺的专


全美善

业,1989年拍摄SBS电视剧《土地》而正式出道,此后通过了《年青男子》、和这部《八月照相馆》、《爱的蹦极》以及《杀人回忆》等优秀影片中凭借优秀的演技累积起良好的口碑。
2005年全美善在吴硕庚导演的《恋爱》一片中首次担任女主角,充分展示了个人魅力和全面消化角色的能力,此外拍摄该片的另一收获是全美善与时任摄影师的朴相勋结识,朴相勋是韩国著名的摄影师,2006年底喜获黄金摄影奖之后二人结为连理。此外全美善的电视剧代表作有《太祖王建》、《野人时代》等等,2006年在电视剧版《黄真伊》中饰演黄真伊母亲的端庄风采和精湛演技则为她赢得了KBS演技大赏的配角赏。通过自身不懈的努力,全美善一直在用着自己的方式来赢得观众们的认可和喜欢,在《八月照相馆》中的成功演出,更是坚定了她成熟演技的展示。面对这一切,她都是微笑的去面对,做一个低调的而成熟的演员,是她一生的梦想。

1993年,沈银河在MBC的公开选秀大会上初次亮象,1994年在MTV《最后的胜负》中,由于成功的朔造了恩恩,一跃成为明星的一员。1995年在她的电影处女作《初级爸爸》中演一不良少女,没有反响。1996年在第二部电影


沈银河《天生杀手》饰一酒巴中的性感歌女,动作片当然没有女星的发挥余地,只是在履历上多一份作品而已。经过一段时间的沉寂后,沈银河与许秦豪导演合作,推出了一部令人耳目一新的电影《八月照相馆》片中饰演一位暗恋患绝症的男主人公的少女,对爱人的病况毫不知情的她一个人经受了思念、失望、平静,终于静静地走开。她的演绎将生活中的不安令人感动地展现,此片为她赢得了称赞,奠定了玉女的形象。她也因此而获得了白象艺术大奖、影片奖及青龙电影节的最佳女演员奖。之后的影片《美术馆旁边的动物园》,在这部片中的角色被评论为“韩国电影史上最富有性魅力的女人”。沈银河在片中的演出可以说是大获成功。她和韩石奎珠联合壁的表演,充分显示了她那卓越的表演天才,更是巩固了她在演艺圈中的地位。
丝毫不比欧洲人逊色的大眼睛,又具东方特征的小巧玲珑的外貌,构成了沈银河那与众不同的美。她可以胜任从少女到娼妓各个不同的角色,可以称的上是“变色龙”演员。说到韩国电影就不能不提到沈银河,因她在韩国女星间一直处于领导地位。她很少在公开场合出现,也不爱接受采访,但她主演的影片却往往能够吸引观众买票进场。素有“韩国导演心目中的第一女主角”之称的她,对剧本、角色都十分挑剔,因此她的作品总能保持较高的质素和票房。之后,她便将演艺重心放在电影演出上,1999年她的《残骸线索》还进入当年卖座电影三甲之列。但是此后沈银河为情所困,工作状态低迷,只拍了一出电影《追访有情人》。即便如此,她还是凭借该片轻易获得“韩国大钟奖”的最受欢迎女演员奖。

沈银河八月照相馆_《八月照相馆》 -影片赏析

虽然只是象X-MAS一样的短暂,但那的确是个美丽的爱情故事,在汉城的郊外,郑原(韩石奎)经营着一家小小照相馆。这家照相馆是他从父亲手里接过来的,因为父亲上了岁数,视力跟不上,所以就把照相馆传给了郑原。当走进这间照相馆,会发现墙上挂着许多照片,有全家福,有妹妹郑淑(吴芝惠)和初恋情人志原(全美善)的黑白照片,还有郑原父亲拍的照片。在郑原的照相馆里发生过许多有意思的故事:中学生小鬼们拿着女子学校的集体照片,吵嚷着要求把自己喜欢的女同学的照片放大,整个照相馆里面鬼哭狼嚎,乱哄哄一片;大脑袋女子拍照片时闹出的笑话;还有一位中年妇女拿着年轻时照片要求复原;以及一位老奶奶独自来照死后预备在灵位前摆放着的遗照。 虽然郑原现在只有30多岁,但是以后到底能活到多大岁数连他自己都不知道。只知道死神正在向他走进,但是在经历了这很多情感的变化后,他已经做好了接受一切的准备。郑原的母亲很早就去世了,和他相依为命的父亲(新究)及结了婚的妹妹郑淑对郑原都没有过份的要求。
有一天,一位叫多琳(沈银河)的小姐出现了。这位小姐是负责在郑原的小照相馆附近的道路上纠正违章停车工作的,每天都会在同一时间从郑原的小照相馆门前经过,因为冲洗违章车辆照片的缘故,她渐渐对郑原有了些印象。 刚刚20岁出头的多琳冒失无礼,想象力丰富。多琳没有找好焦点的照片,硬是说郑原的洗像技术不好。午后的 阳光照进了小照相馆,多琳嘟嘟囔囔的嫌天热。看着这些,郑原从多琳的身上又感受到了生活的气息。 多琳开始关心郑原。多琳关心郑原是因为郑原能给她带来了一种安全感。多琳要郑原把胶卷装进相机,而郑原对于这样的无理要求都无二话,反而面带微笑的对待。 多琳向郑原讲工作中取缔乱停车的不愉快的事情,郑原连这些牢骚话也认认真真的听。郑原的心像平静的水面起了涟漪。郑原决定在所剩的时间里,应该干点什么。 郑原每天都在等待多琳的到来。


《八月照相馆》

突然间,郑原因为病情恶化住进了医院,因而害怕见到多琳。他非常想活下来,所以非常想知道治病的办法。多琳不知道郑原因病情恶化而住院的事,多次去照相馆找郑原,等待她的只是关闭的照相馆门,等待中的多琳给郑原写了封信,顺着照相馆的门缝投了进去。又回到家的郑原,看到多琳给他写的信和以前给他的照片不知不觉泪流满面。 多琳再也没来郑原的小照相馆。但郑原去多琳新的工作地点找多琳,但只是坐在咖啡厅里远远地看着忙碌的多琳,然后又回到家里。离圣诞节没有几天了,郑原自己拍了放在灵位前的照片。过些日子,郑原又回到了医院,自己觉得这次好象再也不能走出医院了。

圣诞节的前一天,多琳又来到小照相馆找郑原。门还是紧闭着,但多了一块儿“外出中”的牌子,她透过玻璃窗使劲向里看。看着,看着,多琳的脸上露出了吃惊的表情,接着转过身来用双手捂住脸幸福的笑了,因为在照相馆的橱窗里镶了一副多琳的照片,这是一副世界上最漂亮的少女照片,这时候响起了圣诞的歌声。

沈银河八月照相馆_《八月照相馆》 -精彩影评

记得看过这样一个故事,故事里说,大象在预感到自己要死的时候总是会慢慢走到林子里,然后自己独自默默地死去。余永元也将走进那片林子了,谁都不知道永元到底患了什么病,又会在什么时候死去。他带着一付很廉价的眼镜,穿着最普通的衬衫,他坐在医院的长凳上等待着就诊,突然做了一个小小的鬼脸儿,嘴角上挑,很舒服的笑着。原来,坐在他斜对面的是另一个待诊的孩子,永元正在逗着他呢。
很普通的小镇,暖和的阳光,平坦的街道,以及那间干净得几乎透明的照相馆,仿佛都在默默地陪着独自一人的永元,而这个时候,寂寞也在陪着他。

“我小时候,同学们都走了,我仍独自坐在操场上,想念已逝去的母亲,我突然明白,我们最终都会消失……” 余永元似乎有着一颗很苍老的心,虽然有的时候也有点孩子一样的脾气。他是预知自己要死了的,但是他甚至没有一个旅行的计划,花光自己所有的积蓄,也没有要对自己一直心爱的人表白,了却自己人生的遗憾。那间小小的照相馆,就是他生命中最后的驿站,在照相馆里会发现许多的照片,有黑白的,也有彩色的,甚至还有永元父亲拍的照片。照相馆有多小,就有多大。在照片上显得脑袋有点大的女孩,试图用新做的头发来进行遮掩;一些早熟的小学生拿着女子学校的集体照片,像是挑选珍宝一样要求把自己喜欢的女同学的照片放大,甚至为了争夺一个共同心仪的名字而发生了小小的冲突;以及一位老奶奶独自来照死后预备在灵位前摆放的遗照,她反复的微笑着,仿佛要把一生中最美丽的瞬间凝结在一刻。

谁也不知道,为什么会偏偏在这个时候相遇,而也许这就是命运的安排。永元的店里来了德琳相遇。似乎那种若有若无的爱情一直都在空中飘着,只要伸手去抓,它就是属于你的,而两个人却又都是那么的小心谨慎。

德琳并都不知道永元的生命已经接近尾声,她只知道这个“狡猾”但不会撒谎的中年人已经30岁了,而且还蹩脚地骗她说他已经有两个孩子。但是对这个平凡的“骗子”,德琳却有一种莫名其妙的爱意。也许真的并不是为了什么,仅仅是因为永元的微笑的嘴角上带着八月盛夏里阳光透过玻璃的味道。


《八月照相馆》

而在那个八月,他和她,总是能遇见的。他和她,最浪漫的事,是共同走过一场淋漓的暴雨,伞是德琳撑着,很自然的倒向永元一边,德琳的衣服一下就湿透了半边,而永元也竭力的把伞向德琳这边让,雨水也挂染了他的大半边身子,后来,永元接过了德琳手中的伞,又变换了两下姿势,才最终相拥着一同走过。

他和她,最近的距离,是共同走过一条半明半暗的街,永元说,我给你讲一个故事吧,是一个鬼故事:“从前我当兵的时候去执勤,突然嗅到一股臭味,我就问和我一起值班的人,是你放的屁吗?他反问,是你放的吧?原来是有一个很爱放屁的年轻人,在我们执勤的地方自杀过。”听着这个有点恐怖而又有点好笑的故事,德琳却显得很紧张,挎着他的臂膀,就那样走过了那条半明半暗的街。

永元是微笑着的,带着几分的羞涩与温暖。在取景框中倒悬的景象里,完成那一张张饱满的生命画面,一个个平凡而动人的闪光时刻。他也知道他是不能爱她的,他只能拍下她的样子,然后摆在橱窗里,静静的,就像是用画笔完成的风景。在黑白灰的背后,岁月的灰烬已经变成了奢侈的装饰,剩下的却永远是那种带着莫名的幸福的微笑。

在这样的微笑下,这一切的情愫底下,埋藏着多么柔情的伤感,就埋藏了多么柔情的绝望。

他的内心也会感到寒冷,害怕。在一个暴雨倾盆的深夜,他悄悄的睡到父亲的身边,就像一个小孩子。在一个买醉的夜晚,永元突然对很久没联络的死党说:我就快要死了,你再不请我喝酒就没机会了。死党笑着说:你是开玩笑吧?哈哈,好吧,我请你喝酒还不成吗?他仿佛已经把什么都交代清楚了,永元教不会年迈的父亲如何使用录影机,他只好把使用录影机和冲洗机的方法一笔一划整整齐齐的写下来,这样,至少在没有他的日子里,父亲可以继续看录影带和经营照相馆。姐姐曾问病中的永元还有什么放不下的,永元靠在墙边,他只是淡淡地说了一句:“没什么放不下的。”可是,真的是这样吗?

最后,当没有明天的永元隔着那块透明的玻璃,用手掌的温度来烫暖那个远处的身影时,那种静悄悄的爱,是多么的让人心疼。这样克制而对方不可知的情感,该带走多少的遗憾与幸福呢?


《八月照相馆》

这不是一部有着大起大落的片子,平淡得一如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但它不琐碎,也不拖沓,只是简单,简单得足以让人感动。在2004年3月20日的夜晚,看一场1998年的老电影。有多少次曾看过这部电影的海报,女孩坐在沙发上,仰着头,一缕电风扇的微风轻轻吹起她的发丝,男人就那样温暖的笑着。李碧华说,爱从何而来。凉风不知不觉的令窗帘悸动,温柔而锋利。如此而已。永元离开以后的那个冬天,德琳又来到了照相馆,她一定是读到了永元写给她的那最后也是唯一的一封信吧。因为她的脸上浮现出一丝无奈的微笑,仿佛已经原谅了永元的不辞而别。就这样吧,也许这样是最好。我们不用选择再淋一次滂沱的大雨,或者隔着玻璃,遥遥相望。就这样吧,也许这样最好。我们走过一条长长的街道,我带走我的哀愁,也请你不要把我的微笑遗忘。就这样吧,也许这样最好。至少我们中的一个人还会拥有回忆,回忆在这个夏天,回忆和你在一起。

就这样吧,也许本该这样。谢谢你,能和你一起走过这个八月,真好。影片的最后,她走出了镜头,而画面则定格在了那间小小的照相馆上。他用一种很平和的声音说:“爱情的感觉会褪色,一如老照片,但你长留我心,永远美丽,直至我生命的最后一刻。谢谢你,再会。

沈银河八月照相馆_《八月照相馆》 -影片内核

死亡对于艺术作品来说一直是永恒的主题,其实死亡对于每个人来说更是一生无法摆脱的宿命与阴影,每个人从第一次知道自己注定是要死去的那一天起,就开始活在一个巨大的无奈的自欺欺人的谎言当中,《八月照相馆》


《八月照相馆》

为我们浓缩了一个笼罩阴影的人生,让我们每个人再一次不得不直面这一残酷的现实,一个知道自己时日已不多的年轻人,一个知道自己时日不多同时又刚巧碰到一段久违的就在眼前的爱情的年轻人,如何面对。

残酷似乎在所难免,但作为小津安二郎的踏实影迷,年轻的导演许秦浩精确地把握住了小津影片中的贯有的沉默着的力量。没有呼天抢地的喊叫,没有撕心裂肺的痛哭,更没有振臂高呼的抗争,只有“顺其自然的微笑的隐忍与等待待”……一切都含蓄而平静,这应该是这位年轻的韩国导演所承继的东方文化精神与东方影像精神之精髓所在,“沉默的力量”与“微笑的力量”让影片无论从影像风格还是叙事特征都渗透出真挚的感情,使唤自然光效透出一种前所未有的新感知,使这部影片在当时的韩国电影界引起不小的震动,并被称为是开创的韩国电影的新时代。

《八月照相馆》的叙事有它独有的特色。叙事视角是指影片对故事内容进行观察和讲述的角度,集中表现为叙述人称。《八月照相馆》一开始就有永元的独白,由此似乎是以第一人称进行叙述。可这样的独白在片中只有很少的几句,随着情节的推进,叙述人变成了全知全能的第三人称,如影片后半部分永元被送进医院后对于德琳的叙述。

叙事视角集中表现为叙述人称,却并非完全由叙述人称决定。事实上,自始至终完全由一种人称来进行叙事的影片并不多见,而多是依据叙事的需要,在各种人称之间变换。对于叙事视角,叙述人称只是一个表面的量上的标尺;要确定一部影片真正的叙事视角,需要从质上来衡量,即影片的叙事在整体上是站在谁的立场上来展开的。由此无疑地,《八月照相馆》真正的叙事立足点是永元。这关键而明显地表现在一点:永元患有重病而且濒临死亡,这是整个故事的大环境,没有了这个大环境,永元与德琳的爱情故事将沦为平常而结局也将完全不一样,那故事就失去了意义;可影片在视角选择上的聪明之处在于,让女主人公德琳对这一大环境一无所知,而且将这一原则坚持到最后--直至故事结束,德琳仍不知道她爱着的那个人已经永远地离去。由于这一叙事角度的巧妙设置,一个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爱情故事变得凄然而美丽;而结局的无穷韵味也由此生成。这是影片最重要而且效果最好的叙事策略。


《八月照相馆》

对于这部影片不得不提到的还有就是两位演员的出色表演,《八月照片馆》这种类型的文艺片,剧本都是第一位的,演员是第二位重要的, 导演十分有眼力,他挑选了韩石圭和沈银河这两位在韩国电影界都非常难得的人物,他们在性情处事风格等很多方面惊人的相似,他们都是从不乱签片约,而且都十分的低调,也许他们从来没有把自己当作艺人,他们仅仅把自己作为表演专业人士,尤其是韩石圭他每次拿到剧本,别的事情一概抛于脑后,全力以赴地研究故事情节及剧中人物。镜头如拍的不称心,就不厌其烦地反复重拍,直到满意为止。虽然有时搞得剧组人员精疲力尽,可影片一旦上演,大家就都会明白他的坚持了。同时他还对自己管理很严格,是一位很少随便客串娱乐节目。

在《八月照相馆》中,几乎可以说是韩石圭成就了这部影片,他完全没有表演痕迹的表演,让观众一步一步地被他的微笑所打动,与姐姐一起吃西瓜吐西瓜籽,与父亲一起看电视,教父亲如何用录像机,一张一张字条地写照片打印机说明,写一封永远不会寄出的信,对前女友无望的等待,对德琳默默地远望,一切的一切都安静从容,看过这部影片很久之后,你可能会不怎么记得两个主人公的对白,但你一定不会忘记两个人安静微笑。导演的细节设计让本在前景处的死亡退到了后景,韩石圭的表演粉碎了“好人有好报”的预言,让好人的善良变得孱弱,让后景处的不可避免的死亡变得无所不能,但也许正是这一切,才使照片,使记忆,使牵挂、使两个普通人默默爱情,默默的生死变得刻骨、珍贵与催人泪下。

沈银河八月照相馆_《八月照相馆》 -影片背景

据说该片的大多数主创人员都是出生在八月,片名《八月照相馆》因此而来。《八月照相馆》这样的剧本与文艺片的影片风格,在电影制作层次丰富的韩国,一样面临着无法投到资金的困难,大部分的电影公司在看到这个剧


《八月照相馆》

本之后,都认定这部电影不会成功,但这部电影终于拍了出来,可以看出制片公司的魄力,特别是作为监制的Tcha Sung Jai是一位大胆并独具慧眼的制片人。

《八月照相馆》中饰演正源的韩国男演员韩石圭一直是韩国票房收入的保证,他被称为是韩国的"周润发",确实从这部片子中可窥见他的高超的演技,每个细微动作都处理的很到位。他的长相并不漂亮,但他却象安全、温馨的邻家大哥哥一样,受到各个层面的观众们的欢迎,从1995年起,他从电视界完全地投身于电影事业,并一发而不可收拾。他是对自己要求很严格的演员,他严格地挑选剧本:从黑社会的流氓到高位的身份和人物以及不见名传的最为普通的小人物,等各种角色展示着他高超的演技。

《八月照相馆》中饰演德琳的沈银河,是韩国为数不多的能以素面现人的女演员。不是很漂亮,却能看见其内心的感情积淀,是位不可多得的自然女演员。非常可惜的是,2000年她就淡出了演艺圈,并于2005年10月,与大学教授池尚昱举行了盛大的婚礼,从些嫁入豪门并宣布彻底退出演艺圈,在2006年3月生下了一位小公主,尽管各方面对她的复出传闻很多,尽管至今在评选观众最喜欢的女星时,她还是名列前茅,但现实是她似乎去意已定。

《八月照相馆》的摄影指导柳英杰(Yong-kill Yoo)先生拍完本片后就去世了,使得本片中所笼罩的死亡意境也多了一份宿命感悲剧的色彩。

沈银河八月照相馆_《八月照相馆》 -导演介绍

许秦豪1963年出生于韩国全州。韩国延世大学哲学系毕业,韩国电影学院研究生。1993年协助拍摄《我要去小岛》,并从此踏入影视圈;合作编写了韩国《美少年》(1995)和《孤独的火花》(2000)。许秦豪独立执导的第一部影片是《八月照相馆》 (1998),该片使他一举成为韩国九十年代最佳导演。其后执导的《春逝》和《外出》均以唯美伤感的情调奠定一线导演的实力。

沈银河八月照相馆_《八月照相馆》 -编剧介绍

吴尚奥导演1963年生于韩国首尔,首尔大学美术学院的雕塑科毕业,最初是在朴光洙导演的《星光岛》导演组里工作,此后还参加过《绿鱼》、《八月照相馆》、《李在守之乱》等片的剧本创作,2000年吴尚奥自编自导的处女作《双生警贼》展现出不俗的导演功力。该片讲述的是一对哥哥是警察而弟弟是黑帮分子的双胞胎,弟弟死后哥哥一人返回家乡的故事,刻画一味地讲义气和暴力横流的男性世界,充满悲壮美和血腥震撼的影像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沈银河八月照相馆_《八月照相馆》 -幕后制作

《八月照相馆》的故事灵感来源于韩国已故歌手金光硕一张表情安详温暖的遗照,讲述了一个已经收到死亡宣告


《八月照相馆》

的男子温暖而美丽的故事,用一种淡淡哀伤的情调道出了乐观平和的生活哲理――当死亡不可避免地降临,那么微笑面对,超越心中的裂痕。该片也是90年代韩国电影崛起初期不可忽视的一部作品。

该片和之前引起轰动的《伤心街角恋人》、《信》都被视作不可多得的爱情片,但《八月照相馆》似乎没有像前两部作品那样在韩国获得应该有的强烈认可,不能不说是一种小遗憾。影片超越了传统情感片的陈旧模式,而是尽显许秦豪导演本人的创作风格。

作为当时的新锐导演,许秦豪摒弃一贯的情感片叙事套路,为影片营造了一种“此处无声胜有声”的内敛含蓄氛围,将一个与“死亡”息息相关的故事讲述得温馨而美好。

影片上映后票房表现不俗,这部首尔观影人数达到44万人次的作品被戛纳电影节影评人周刊称为“用东方世界温和角度重新审视了‘死亡’这一残酷的主题”。

沈银河八月照相馆_《八月照相馆》 -精彩对白

我明白,爱情的感觉会褪色,一如老照片,但你却会长留我心,永远美丽,直到我生命的最后一刻。

沈银河八月照相馆_《八月照相馆》 -媒体评价

《八月照相馆》也是男星韩石圭的第六部作品,自从处女作一炮而红后便奠定了其不可撼动的首席的男演员的地位。在新锐导演许秦豪这部新派言情剧中,韩石圭以洗练、内敛的演技征服了观众和评论家,好评如潮。女演员沈银


《八月照相馆》河也是当时韩国顶尖女演员。由于当时电影拍摄时间和电视剧撞期,险些无法出演该片。后来,电视剧拍摄延期一个月,沈银河顺利出演本片女主角。影片在国内上映后观影如潮,99年更在日本掀起热潮,男主角韩石奎的磁性声线和沈银河的温婉美貌令日本影迷趋之若鹜,招募到粉丝无数。2005年,日本导演长崎俊一更将本片改编为日本版本。
电影采用一贯的“克制美学”进行叙事,获得一致好评。摄影方面没有任何花俏的技法,而是遵从宁静的长镜头,和固定镜头,片中甚至没有说明男主人公的病因。影片最后长达17分钟的画面没有任何台词和音响处理,只是保留着背景音乐,营造出一种余味犹存的感觉。本片也是韩国摄像大师刘英吉最后一部作品,在结束本片拍摄后,着手准备新作的过程中去世。
导演许秦豪本人一项崇尚台湾导演侯孝贤及日本大师小津安二郎的叙事风格,于是在自己这部长片处女作中进行个性化临摹,向尊崇的电影大师致敬。这是近年来极为少有的一部优秀影片。这部影片的主创人员都是1963年出生,都是8月份的生日,《八月圣诞节》的片名因此而得。值得一提的是,这是导演的处女作,而正是部处女作电影,无论是在剧本创作、导演手法还是演员表演等各方面整体地显现出,成熟、细腻与大家手笔的从容不迫。

沈银河八月照相馆_《八月照相馆》 -荣誉

本片获奖情况:获1998年女观众评选最佳韩国电电影奖、最受欢迎男演员奖(韩石圭)
获1998年韩国映评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摄影、最佳女演员奖
获1998年第19届青龙映画奖大奖、女演员奖
获1998年第34届白象艺术大奖新人导演奖、女演员奖
获1998年第22届黄金摄影奖新人导演奖
获1999年第36届大钟奖评委特别奖等多项国内及国际电影大奖。

沈银河八月照相馆_《八月照相馆》 -影评

我明白爱情终究会褪色,一如老照片,但你却长留我心,永远美丽,直到生命最后一刻,谢谢你,再见!

――douban评论

ipz127剧情梗概 《八月照相馆》 《八月照相馆》-剧情梗概,《八月照相馆》-演员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3430103/94338.html

更多阅读

声明:《ipz127剧情梗概 《八月照相馆》 《八月照相馆》-剧情梗概,《八月照相馆》-演员》为网友笑看昨天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