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特里克.莫迪亚诺 帕特里克・莫迪亚诺 帕特里克・莫迪亚诺-人物经历,帕特里克・莫

帕特里克・莫迪亚诺(Patrick Modiano 1945― ),法国小说家,1945年7月30日出生在法国的布洛涅-比扬古,是法国评论界一致公认的当今法国最有才华的作家之一。莫迪亚诺的作品探索和研究当今人的存在及其与周围环境、现实的关系。前期小说大都以神秘的父亲和二次大战的环境为主题,运用大量的回忆、想象,把现实和虚构结合起来,描写并未经历过的故事。2014年10月9日19时,获得2014年诺贝尔文学奖, 获奖原因为帕特里克・莫迪亚诺的作品“唤起了对最不可捉摸的人类命运的记忆” 他的作品捕捉到了二战法国被占领期间普通人的生活。其代表作有《暗店街》、《八月的星期天》等。

帕特里克莫迪亚诺_帕特里克・莫迪亚诺 -人物经历


帕特里克・莫迪亚诺

帕特里克・莫迪亚诺于1945年7月30日出生于法

国巴黎西南郊布洛涅-比扬古的一个富商家庭。父亲是犹太人,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从事走私活动,战后在金融界工作,母亲为比利时籍演员。父母经常不在家的成长环境让他与哥哥吕迪相依为命,不幸的是,吕迪在10岁时患病去世,这宣告了他孩提时代的结束,而他因此心里一直存在着明显的怀旧情节。

莫迪亚诺自幼喜爱文学,十岁写诗,十四五岁便对小说创作表现出浓厚的兴趣。1965年他在巴黎亨利四世中学毕业,后入巴黎索邦大学学习,一年后辍学,专事文学创作。1968年莫迪亚诺发表处女作《星形广场》,该小说于当年获罗歇・尼米埃奖。1969年,他的作品《夜巡》获钻石笔尖奖,《环城大道》于1972年获法兰西学院小说大奖。1974年他与名导演路易・马尔合作创作电影剧本《拉孔布・吕西安》,它搬上银幕后摘得奥斯卡金像奖。1975年他的作品《凄凉的别墅》获书商奖,《暗店街》于1978年获龚古尔文学奖。


帕特里克・莫迪亚诺

进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之后,莫迪亚诺创作的主题有所变化,由“追寻自我”到揭示人类的渺小性和荒诞性,《青春狂想曲》(1981),《往事如烟》(1985)和《八月的星期天》(1986)显示出了作者这一阶段的创作倾向。在九十年代,他的创作基本上都是发展他原来作品中的一些寓意,

代表作品有:《结婚旅行》(1990)。《来自遗忘的深处》(1996)和《陌生的人们》(1999)。在1984年和1996年,莫迪亚诺因他全部作品分别获得彼埃尔・摩纳哥基金会奖和法国国家文学大奖,这是法国文坛对他辛勤耕耘成果的肯定。莫迪亚诺发表的小说《夜半撞车》(2003)还获得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和中国外国文学学会联袂主办的“21世纪年度最佳外国小说(2003)”,

这表明他的作品受到中国和外国文学界的关注。此外,他还创作了多部童话,其中《戴眼镜的小姑娘》最为引人关注。他还曾与著名导演路易・马勒(Loui Malle)合编剧本《拉孔布・吕西安》(1974),根据该剧本改编的同名电影获得奥斯卡金像奖。

2010年他获得了法兰西学会颁发的表彰其终身成就的奇诺・德尔杜卡世界奖。

2014年10月9日19时,获得2014年诺贝尔文学奖,

帕特里克・莫迪亚诺的作品“唤醒了对最不可捉摸的人类命运的记忆”,他的作品捕捉到了二战法国被占领期间普通人的生活。(for the art of memory with which he has evoked the most ungraspable human destinies and uncovered the life-world of the occupation)。

帕特里克莫迪亚诺_帕特里克・莫迪亚诺 -感情生活

1970年9月12日,帕特里克・莫迪亚诺与多米尼克・哉荷福斯(Dominique Zerhfuss)结婚。2003年10月6日,多米尼克・哉荷福斯在接受杂志采访,回忆当时的情景时说:“我们结婚那天,给我留下的灾难性的记忆。天下着雨。我们的傧相是特里克・莫迪亚诺青少年时代的老师雷蒙・格诺和我父亲的朋友马尔豪(Malraux)。他们两个在激烈地争论着关于让・杜布菲(Jean Dubuffet)的话题,我们就像是在看一场网球赛。再说呢,有意思的是,我们应该留一些当时场景的照片,可是当时唯一有照相机的人,又忘记带胶卷,我们当时留下的唯一一张照片还是在雨伞下的背影。”他们婚后生了两个女儿吉娜( Zina )(1974年)和马丽 (Marie)(1978年)。

帕特里克莫迪亚诺_帕特里克・莫迪亚诺 -代表作品

文学作品

《星形广场》(La Place del'étoile) (1968)

《夜巡》(La Ronde de nuit) (1969)

《环城大道》(Les Boulevardsde ceinture)(1972)

《拉孔布・吕西安》(LacombeLucien)(1974)

《凄凉的别墅》(Villa triste) (1975)

《家庭手册》(Livret defamille) (1977)


《暗店街》

《暗店街》(Rue desboutiques obscures) (1978)

《青春》(Une Jeunesse) (1981)

《记忆的小路》(Memory Lane )(1981, 由PierreLe-Tan配图)

《如此勇敢的男孩们》(De sibraves gar?ons) (1982)

《消失了的街区》(QuartierPerdu) (1984)

《八月的星期天》(Dimanchesd'ao?t) (1986)

《戴眼镜的女孩》(CatherineCertitude) (1988) (由Sempé插图)

《缓刑》(Remise de Peine) (1988)

《儿童更衣室》(Vestiaire del'enfance) (1989)

《蜜月》(Voyage de noces)(1990)

《废墟中的鲜花》(Fleurs deRuine) (1991)

《春季之犬》(Chien deprintemps) (1993)

《走出黑暗》(Du plus loinde l'oubli)

《多哈・布慧德》(Dora Bruder) (1997)

《陌生的女子们》(Desinconnues) (1999)

《小首饰》(La Petite Bijou) (2001)

《夜半撞车》(Accidentnocturne) (2003)

《家谱》(Un pedigree) (2004)

《青春咖啡馆》(Dans le café de lajeunesse perdue) (2007)

《地平线》(L'Horizon) (2010)

电影剧本

根据小说改编

《青春》(Une jeunesse) (根据同名小说改编,由Moshé Mizrahi执导), 1983

《伊翁娜的香水》(Le parfum d’Yvonne) (根据小说《凄凉的别墅》改编)由Patrice Leconte执导, 1994

原创剧本

《拉孔布・吕西安》(LacombeLucien) (与路易・马勒共同创作), 1973

《旅途愉快》(Bon Voyage) (与Jean-Paul Rappeneau共同创作), 2003

帕特里克莫迪亚诺_帕特里克・莫迪亚诺 -写作特点

莫迪亚诺1968年发表的处女作《星形广场》就是这一社会现实的反映,该作品获罗歇・尼半埃奖,后又获费内翁奖。他还写有《夜晚巡逻队》、《环城大道》、《家庭手册》、《凄凉的别墅》和《暗店街》等等作品,并与路易・马勒共同创作过电影剧本《拉贡勤・吕西安》。其中《环城大道》和《暗店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分别荣膺法国两项享誉最高的文学奖:法兰西学院小说大奖和龚古尔文学奖。从此莫迪亚诺成为一名不负众望的著名小说家,他的每一部作品的出版在法国均引起巨大反响。他被人称为是“新寓言”派代表作家,对这派作家作品的探索和研究当今人的存在及其与周围环境、现实的关系,莫迪亚诺在许多作品中都反映了这方面的内容。他的作品文笔纯正、完美、锋利、自制,语言简明流畅、优美稳健、诙谐幽默、富有寓意。

海滩人

帕特里克・莫迪亚诺是当代法国文坛上极具独创性的作家,在他发表的一系列作品中,出现的总是同样类型的人物“海滩人”,因此“海滩人”形象是理解莫迪亚诺作品的关键,在莫迪亚诺迄今为止四十年的创作生涯中,他总是致力于表现同样类型的人物海滩人,他笔下的人物在某种程度上都是“海滩人”形象的缩影。通过对该类型人物的分析,我们发现失去自我是“海滩人”形象最重要的特征,这一点也与莫迪亚诺试图解决身份危机的创作动机相吻合。正是从此点出发,莫迪亚诺通常会选犹太人、无国籍者、飘荡的流浪者作为他文本的主人公。这些人物都在现实中找不到自己的根、附着处和立足点,处于漂浮的状态"同时,莫迪亚诺把他自己从战争中支取到的象征性压力投射到他笔下的“海滩人”身上,因此他们都背负着沉重的内在和外在压力,在处处充满危机的环境中痛苦挣扎,为自己的命运和处境焦虑不已。莫迪亚诺通过采用追寻的叙述模式,表现“海滩人”孜孜不倦的追寻。尽管他们的追寻都以失败而告终,但都没有放弃自己的目标,正是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显示出了后现代社会中个体的生机与活力。

片段式叙述法

莫迪亚诺在创作中往往会打破时空的界限,以追寻为主线,把支离破碎的回忆片段揉和在现时的叙述中,以片段撑起文本的内容和结构,如《暗店街》就是由47个片段组合而成的。这些片段有主人公的亲身经历,有从其它地方得到的调查报告,有朋友之间的通信,也有主人公回忆起来的过往生活的图景。片段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相对独立,既自成一篇又围绕同一个主题,共同构成了整部小说的结构。《夜半撞车》也是由一些片段组合而成的小说,它以文本的主人公“我”寻找肇事车辆的车主雅克琳娜・博塞尔让为主线,串联起“我”早年生活的片段。由于“我”向他伸手要钱而把我扭送到警察局的父亲、“我”曾倾心的女孩埃莱娜、博维埃尔博士主持的讨论会、童年时被轧死的狗、幼年时的居所等画面犹如潮水一般涌向“我”的脑海。从这些片段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少年时的颠簸、青年时的穷困和成年时的浑浑噩噩。不但上述这两部作品,莫迪亚诺的小说都既没有具体的情节,也没有明确的答案,更没有蕴含道德内容的价值评判,他只是借助片段,以虚构和臆想的手法,在读者面前营造出一个令人迷乱、困惑的虚实相间、现实与往昔交错的世界"事实上,莫迪亚诺也正是想用这样的手法来揭示当代人所面临的支离破碎的社会现实。

帕特里克莫迪亚诺_帕特里克・莫迪亚诺 -人物评价


帕特里克・莫迪亚诺

帕特里克・莫迪亚诺已发表了近20部

小说,帕特里克・莫迪亚诺是当今仍活跃于法国文坛并深受读者喜爱的著名作家之一,法国评论界一致公认的当今法国最有才华的作家之一。

虽然莫迪亚诺的名字对大部分人来说尚属陌生,但已故中国作家王小波生前曾对莫迪亚诺推崇备至,曾将其比肩卡尔维诺、君特・格拉斯、玛格丽特・杜拉斯,认为他是现代小说的最高成就者之一。

帕特里克.莫迪亚诺 帕特里克・莫迪亚诺 帕特里克・莫迪亚诺-人物经历,帕特里克・莫

颁奖官员称:“诺奖获得者帕特里克・莫迪亚诺作品的三个关键词是:记忆、身份、历史。他的书大都与记忆有关,读者可以穿过时间与自己相遇。他大部分的作品都只有30-50页左右,语言也非常好懂,可以下午读一本,晚上再读一本。推荐该作者的一部作品是《Missing Person》。”

邱华栋:莫迪亚诺是一个特别好的作家。他在中国的影响也挺大。他跟2008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克莱齐奥是齐名的,他们和另外一个法国作家乔治・佩雷克合称为“法国当代作家三杰。”

帕特里克莫迪亚诺_帕特里克・莫迪亚诺 -获奖


诺奖官网公布2014文学奖得主

《星形广

场》(1968)――尼米埃奖与费内翁奖

《夜巡》(1969)――钻石笔尖奖

《环城大道》(1972)――法兰西学院小说奖

《暗店街》(1978)――法国龚古尔文学奖

2014年10月9日,《暗店街》、《八月的星期天》――2014年诺贝尔文学奖

2015年1月1日被法国政府授予法国荣誉军团勋章。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3440103/97686.html

更多阅读

《艾诺迪亚4》修改为无限钻石 艾诺迪亚3无限钻石

《艾诺迪亚4》修改为无限钻石——简介本次教程用的是烧饼修改器的联合搜索功能,本教程是从进入游戏到修改游戏的完整教程。按照步骤一步步操作就可以了。《艾诺迪亚4》修改为无限钻石——工具/原料烧饼修改器手机需要ROOT《艾诺迪

《艾诺迪亚4》:任务剧情攻略

在《艾诺迪亚4》中,主角卢森(被许多粉丝爱称为Loser)也已经成长为一位翩翩青年。同时游戏的画质比起以前也有很大提高,十足是一款值得期待的RPG大作。《艾诺迪亚4》:任务剧情攻略——步骤/方法《艾诺迪亚4》:任务剧情攻略 1、游戏从我们

尼克-迪亚兹NickDiaz :赛后退役宣言视频及翻译

在昨天UFC143与卡洛斯-康迪特(Carlos Condit)的比赛结束后,输了比赛的尼克-迪亚兹(NickDiaz)在接受采访让所有拳迷都吃惊的宣布了他将就此退役。 希望他说的只是一时的气话,以下为采访的视频及尼克-迪亚兹(NickDiaz)部分的翻译。

声明:《帕特里克.莫迪亚诺 帕特里克・莫迪亚诺 帕特里克・莫迪亚诺-人物经历,帕特里克・莫》为网友萤火虫不发光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