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协同创新计划 2011协同创新中心 2011协同创新中心-计划简介,2011协同创新中心

2011协同创新中心_2011协同创新中心 -计划简介

教育部“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简称“2011计划”),建立一批“2011协同创新中心”,加快高校机制体制改革,转变高校创新方式,集聚和培养一批拔尖创新人才,产出一批重大标志性成果,充分发挥高等教育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重要结合点的独特作用,在国家创新发展中做出更大的贡献。
按照“2011计划”的目标,未来,国内一批高校将从重大前瞻性科学问题、行业产业共性技术问题、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关键问题以及文化传承创新的突出问题出发,充分发挥高校多学科、多功能的综合优势,联合国内外各类创新力量,建立一批协同创新平台,形成“多元、融合、动态、持续”的协同创新模式与机制,培养大批拔尖创新人才,逐步成为具有国际重大影响的学术高地、行业产业共性技术的研发基地和区域创新发展的引领阵地,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2011协同创新中心_2011协同创新中心 -实施细则


“2011计划”自2012年启动实施,四年为一个周期。教育部、财政部每年组织一次“2011协同创新中心”的申报认定,通过认定的中心建设运行满四年后,教育部、财政部将委托第三方评估。
教育部将于(2012年)4月24日正式发布“2011计划”的实施方案,并开展“2011协同创新中心”的认定申请工作。中央财政设立专项资金,对批准认定的“2011协同创新中心”,给予引导性或奖励性支持。

2011协同创新中心_2011协同创新中心 -类型划分


“2011协同创新中心”分为面向科学前沿、面向文化传承创新、面向行业产业和面向区域发展四种类型。
(1)面向科学前沿的协同创新中心,以自然科学为主体,以世界一流为目标,通过高校与高校、科研院所以及国际知名学术机构的强强联合,成为代表我国本领域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水平与能力的学术高地。
(2)面向文化传承创新的协同创新中心,以哲学社会科学为主体,通过高校与高校、科研院所、政府部门、行业产业以及国际学术机构的强强联合,成为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主力阵营。
(3)面向行业产业的协同创新中心,以工程技术学科为主体,以培育战略新兴产业和改造传统产业为重点,通过高校与高校、科研院所,特别是与大型骨干企业的强强联合,成为支撑我国行业产业发展的核心共性技术研发和转移的重要基地。
(4)面向区域发展的协同创新中心,以地方政府为主导,以切实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为重点,通过推动省内外高校与当地支柱产业中重点企业或产业化基地的深度融合,成为促进区域创新发展的引领阵地。

2011协同创新中心_2011协同创新中心 -申报要求


方向选择符合国际科技前沿和国家、地方、行业等重点发展规划,牵头高校具有明显优势和组织协同创新能力与公认力。┅模式选取合理,协同创新体组建成熟,各方任务明确,职责清晰,形成了良好的协同创新氛围。联合牵头的单位原则上不超过三个,参与单位数量不限。┅牵头高校在该方向的主体学科须为国家重点学科,并有运行良好的国家级和教育部科研平台。┅围绕协同创新方向,已经聚集了一批国内外优秀团队,具备解决重大需求的能力和水平,建立了相应的人才聘用和管理制度,形成了合理的人员流动机制┅已具有较强资源汇聚能力,已形成了各类创新要素的有效整合,相关部门、地方、企业、高校等方面的支撑落实到位。┅前期培育效果明显,成效显著,相关改革工作进展顺利,改革计划全面系统,措施切实可行。

2011协同创新中心_2011协同创新中心 -评审要求

2011协同创新计划 2011协同创新中心 2011协同创新中心-计划简介,2011协同创新中心

面向科学前沿的协同创新项目方向:符合国际发展趋势,具有一定特色与优势。单位:牵头高校主体学科进入ESI前1%行列,并拥有国家重点研究基础;协同创新体系能够代表该方向国内最高水平,并具备冲击世界一流的基础和能力。队伍:已经吸引和集聚了一批国内外一流的人才与团队,人才队伍结构合理,牵头负责人具有较高的声望和影响力。基础:开展了相关机制体制改革,有较充足的科研任务,在科研平台、中心用房、仪器设备等方面有良好的条件和保障。

2011协同创新中心_2011协同创新中心 -通过名单

2011计划第一批名单(共17所)


黑体字高校为牵头高校,其他为共建高校及集团。
一、面向行业产业类
中心名称

主要单位
宇航科学与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哈尔滨工业大学、中航科技集团
先进航空发动机协同创新中心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航工业集团
有色金属先进结构材料与制造协同创新中心
中南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铝业公司、中国商飞公司
轨道交通安全协同创新中心
北京交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中南大学
钢铁共性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北京科技大学、东北大学
高端制造装备协同创新中心
西安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
二、面向区域发展类
中原经济区小麦玉米两熟高产高效协同创新中心
河南农业大学、河南工业大学、河南省农科院
绿色制药协同创新中心
浙江工业大学、浙江大学、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药物制剂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浙江省医学科学院、浙江省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
先进生物与化学制造协同创新中心
南京工业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南京邮电大学、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纳米科技协同创新中心
苏州大学、苏州工业园区
三、面向科学前沿类
量子物质科学协同创新中心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科院物理所
生物治疗协同创新中心

四川大学、清华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南开大学
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前沿协同创新中心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京大学、中科院上海技物所、中科院半导体所、国防科技大学
天津化学化工协同创新中心
天津大学、南开大学
四、面向文化传承创新类
中国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
南京大学、中国南海研究院、海军指挥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四川大学

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
中国政法大学、吉林大学、武汉大学
国家领土主权与海洋权益协同创新中心
武汉大学、复旦大学、外交学院、中国政法大学、郑州大学

2012年度“2011计划”专家初审通过名单


(已通过答辩的17个中心名单见上表,此次会议答辩未能通过的协同创新中心,下次认定申报时可不占用牵头高校或地方推荐指标,不参加专家初审,直接进入会议答辩环节。)

(不分先后次序)
一、面向科学前沿类
中心名称
牵头高校
地球空间信息科学协同创新中心
武汉大学
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前沿协同创新中心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量子物质科学协同创新中心
北京大学
人工微结构与量子调控协同创新中心
南京大学
天津化学化工协同创新中心
天津大学
玉米水稻小麦生物学协同创新中心
中国农业大学
生物治疗协同创新中心
四川大学
大陆构造协同创新中心
西北大学
二、面向文化传承创新类
中心名称
牵头高校
社会转型与社会管理协同创新中心
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协同创新中心
南开大学
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
中国政法大学
中国文化“走出去”协同创新中心
北京外国语大学
国家领土主权与海洋权益协同创新中心
武汉大学
中国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
南京大学
三、面向行业产业类
中心名称
牵头高校
有色金属先进结构材料与制造协同创新中心
中南大学
钢铁共性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北京科技大学
宇航科学与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哈尔滨工业大学
先进航空发动机协同创新中心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未来飞行器设计与制造共性基础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西北工业大学
智能型新能源汽车协同创新中心
同济大学
轨道交通安全协同创新中心
北京交通大学
高端制造装备协同创新中心
西安交通大学
煤炭资源化利用发电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浙江大学
食品安全与营养协同创新中心
江南大学
未来媒体网络协同创新中心
上海交通大学
四、面向区域发展类
中心名称
牵头高校
纳米科技协同创新中心
苏州大学
先进生物与化学制造协同创新中心
南京工业大学
广东高端制造装备协同创新中心
华南理工大学
煤的新型高效气化与规模利用协同创新中心
西安交通大学
脑重大疾病防治协同创新中心
首都医科大学
高端医疗影像装备及应用协同创新中心
东北大学
绿色制药协同创新中心
浙江工业大学
中原经济区小麦玉米两熟高产高效协同创新中心
河南农业大学
南方稻田作物多熟制现代化生产协同创新中心
湖南农业大学
生物多样性与云南特色农业协同创新中心
云南农业大学

2011协同创新中心_2011协同创新中心 -建设现状


已经挂牌(已通过初审及已通过答辩名单见上表)的高校自主协同创新中心有:
中心名称
共建单位
科学与社会协同发展研究中心
中国科学院学部,清华大学
气候变化研究中心
中国科学院学部,北京大学
肿瘤学研究协同创新中心
中山大学,复旦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
量子调控研究协同创新中心
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国家清洁能源协同创新中心
南京大学,协鑫集团
生命的化学基础协同创新中心
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等
水污染控制与资源化协同创新中心
南京大学,同济大学,浙江大学,中国宜兴环保科技工业园等
中国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
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海军指挥学院,中国南海研究院,四川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等
太赫兹科学协同创新中心
电子科技大学,南京大学,清华大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协同创新中心
南开大学,南京大学,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
社会转型与社会管理协同创新中心
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社会发展司,国家统计局,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国家人口与计划生育委员会,民政部,国家宗教局等政府部门和中国劳动保障科学研究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部,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国际社会调查组织(ISSP),东亚社会社会调查(EASS),美国芝加哥大学,美国密西根大学社会科学研究院,法国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等国内外科研院所。
紧缺战略矿产资源协同创新中心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南京大学,北京大学,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国土资源部中央地勘基金管理中心
大陆构造协同创新中心
西北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生物医药协同创新中心
中国药科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中科院上海药物所,中国医药集团,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先声药业有限公司,江苏圣和药业有限公司量子物质科学协同创新中心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中华创新药物联合研究中心北京大学、台湾大学、香港大学、澳门大学世界文明与区域研究协同中心北京大学、南开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联合成立。膜分离技术协同创新中心上海交通大学、天津大学未来媒体网络协同创新中心上海交通大学、北京大学、中央电视台、广电总局广科院、广电总局规划院、中国科学院计算所、数字电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上海广播电视台、华为、百度、AVS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拓扑材料科学与技术上海协同创新平台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太空信息工程协同创新中心西安交通大学,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西安分院,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中国西部文化创意产业协同创新研究中心西安交通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高端制造装备协同创新中心西安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天津化学化工协同创新中心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天津现代口岸协同创新中心南开大学、天津市口岸办公室“绿色智慧岛”协同创新中心南开大学、海南大学、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手性科学与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由南开大学牵头,兰州大学、四川大学、中科院化学所等多家院校、科研机构及凯瑞斯德(苏州)公司等企业参加,包含“手性合成化学研究平台”、“手性药物研究平台”和“手性材料合成平台”,主要开展创新性研究,推动科研成果工业应用,促进相关产业加快发展,并力争使该学科实力进入国际前列。先进地面交通创新联盟北京理工大学,东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清华大学,同济大学绿色交通技术产学研协同创新联盟武汉理工大学,长安大学,大连海事大学、重庆交通大学、长沙理工大学长江黄金水道绿色和安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武汉理工大学,河海大学、重庆交通大学、上海海事大学、长沙理工大学生物技术药物研发与成果转化协同创新联盟四川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等生物医用材料2011协同创新中心四川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武汉大学先进磷化工技术与装备协同创新联盟四川大学,厦门大学,清华大学,华东理工大学,武汉工程大学阻燃材料与技术协同创新联盟四川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化工大学、浙江大学、东北林业大学中国燃料电池汽车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同济大学,清华大学,武汉理工大学,重庆大学等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中国政法大学、吉林大学、武汉大学全球治理与国际法治协同创新中心由中国政法大学作为牵头高校,南开大学、武汉大学、厦门大学、对外经贸大学、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和芬兰赫尔辛基大学等国外高校共同建立起来的协同创新中心。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和芬兰赫尔辛基大学等国外高校共同建立起来的协同创新中心。知识经济与法制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北京大学主要粮食作物生物学协同创新中心中国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畜禽健康养殖协同创新中心中国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玉米水稻小麦生物学协同创新中心中国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合肥物质科学技术中心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经济学理论与实践协同创新中心上海财经大学、清华大学、西南财经大学“两型社会”建设协同创新中心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武汉大学、湖南科技大学能源材料化学协同创新中心厦门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钢铁共性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北京科技大学,东北大学,钢铁研究总院水安全与水科学协同创新中心由河海大学、清华大学牵头,协同中国长江三峡集团、中国电力建设集团、长江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委员会、高校、水利科研院所联合建立的面向行业产业的协同创新中心轨道交通安全协同创新中心北京交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中南大学特殊区域公路大通道协同创新中心长安大学,同济大学、大连海事大学、武汉理工大学。雷达技术协同创新中心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国防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电子科技大学、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空军装备研究院、海军装备研究院、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二院、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三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中科院电子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10所、13所、14所、20所、22所、27所、38所、39所、46所、48所、55所、58所马克思主义协同创新中心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中央编译局、中国社会科学院农业高效用水协同创新中心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 武汉大学有机发光显示(OLED)协同创新中心华南理工大学、清华大学、上海大学、东南大学广东高端制造装备协同创新中心华南理工大学、北京化工大学、清华大学中国金融发展与金融安全协同创新中心西南财经大学、国家审计署、中国银监会、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山西煤炭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协同创新中心太原理工大学、中北大学、中科院山西煤化所、焦煤集团、太重煤机等单位无线通信技术协同创新中心东南大学、清华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南京邮电大学、重庆邮电大学。先进土木工程材料协同创新中心东南大学、同济大学、江苏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清华大学、南京工业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理工大学、湖南大学、重庆大学、深圳大学、青岛理工大学、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中国核工业华兴建设有限公司、建华管桩集团有限公司新型建筑工业化协同创新中心由东南大学牵头,协同同济大学、浙江大学、湖南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以及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等15家行业领军企业与研究机构共同组建现代城市交通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由东南大学牵头,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南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宁波大学、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心、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四通智能交通系统集成有限公司、青岛海信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我国城市交通技术研究开发、人才培养的核心优势单位联合组建成立了“现代城市交通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气象灾害预警预报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与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国家气象中心、国家气候中心、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中国人民解放军理工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学院、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四研究所等中国文化“走出去”协同创新中心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罗马大学。中国财政发展2011协同创新中心中央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江西财经大学、东北财经大学、山东财经大学。现代中药协同创新中心天津中医药大学、中国中医科学院、浙江大学。首都世界城市顺畅交通协同创新中心北京工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清华大学、北方工业大学。物联网技术与应用协同创新中心南京邮电大学、东南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邮电大学、中国药科大学。海洋运输绿色与安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大连海事大学、长安大学、长沙理工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海军大连舰艇学院、上海海事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煤炭高效安全开发协同创新中心中国矿业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组建。深海工程与舰船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由哈尔滨工程大学牵头,武汉理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天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江苏科技大学等校协同。海峡两岸文化发展协同创新中心福建师范大学牵头,主要参与单位有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研究局、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福建社会科学院、台湾艺术大学、台湾世新大学、漳州师范学院闽南文化研究院等替代石油路线大型化工过程与装备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华东理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大连理工大学。苏州纳米科技协同创新中心苏州工业园区管委会为主导,苏州大学牵头,中国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东南大学。小麦玉米周年高产高效生产协同创新中心山东农业大学。海外华文教育与中华文化传播协同创新中心华侨大学牵头,暨南大学。中国滨海金融协同创新中心天津财经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南开大学。中国企业“走出去”协同创新中心对外经贸大学牵头,商务部、浙江省义乌市、国家开发银行、联合国贸发会议、联合国工发组织、日内瓦国际贸易与可持续发展中心为协同单位电动汽车与分布式能源协同创新中心合肥工业大学牵头,上海交通大学、武汉大学、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安徽江淮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合肥市人民政府、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澳大利亚迪肯大学等10家单位协同参与。该中心旨在汇聚国内外电动汽车及分布式能源领域的优质资源,构建人才高地、培养创新人才、建设创新平台、形成一流学科、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开发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建设能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解决行业重大关键技术问题的国家级协同创新基地资源化工绿色过程与产品协同创新中心北京化工大学牵头,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参加的“共性技术联合研发中心”。携手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粮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化工集团公司3家龙头企业组建的“资源化工绿色过程与产品协同创新中心”。主要研发领域包括材料结构设计、绿色新工艺开发及化工工艺优化集成等。天津医学表观遗传学协同创新中心天津医科大学、南开大学,依托天津医科大学在医学表观遗传学研究领域的领先优势及其在恶性肿瘤、心脑血管和代谢性疾病的临床优势,南开大学在生命科学、药学等方面的优势,联合北京大学、华大基因有限公司及瑞典卡罗林斯卡分子医学中心(CMM)等研究机构和企业,共同开展科研攻关。湖南数字中医药协同创新中心由湖南中医药大学牵头。该中心依托湖南中医药大学4个国家级平台及基地,中国中医科学院、天津中医药大学、福建中医药大学、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等为参与单位。网络计算与信息处理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国家计算机网络应急技术处理协调中心、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共同建设。先进航空发动机协同创新中心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航工业共同建设。通航时代协同创新中心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航工业集团下属的中航重机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昌平区人民政府、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共同建设。镍钴金属材料创新中心兰州理工大学,金川集团、清华大学、瑞典国家冶金研究所等7家核心成员单位共同建设三峡地区灾害与环境协同创新中心三峡地区灾害与环境协同创新中心由三峡大学等11家高校、科研院所、大型企业和政府机构共同建设。协同创新中心将努力汇聚创新要素资源、形成协同攻关机制,积极构建地质灾害、水工程安全高效运行和生态环境三个协同创新平台,着力解决三峡地区灾害与环境的重大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难题,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建设面向地方和行业重大战略需求的人才培养基地和科学研究中心。民用航空复合材料协同创新中心东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同济大学、上海大学、华东理工大学。纺织产业关键技术协同创新中心东华大学、西南大学、江南大学、浙江理工大学、天津工业大学、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中国恒天集团有限公司、恒力集团有限公司、山东如意科技集团有限公司、鲁泰纺织股份有限公司。工业设计与技术集成国际协同创新中心广东工业大学、芬兰阿尔托大学、美国伊利诺伊理工大学 、香港理工大学、瑞典皇家艺术与设计大学、日本名古屋市立大学、浙江大学、广州毅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奥飞动漫文化股份有限公司有色金属资源综合利用协同创新中心昆明理工大学等工业生态修复及废弃物资源化协同创新中心昆明理工大学等循环经济工程技术协同创新中心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兰州大学、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等精密冷轧板带生产技术区域协同创新中心燕山大学、河北钢铁集团通信系统协同创新中心(通信系统联合实验室)福建师范大学、中国电信福建公司先进生物与化学制造协同创新中心南京工业大学、江苏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南京市人民政府、扬子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中国戏剧文化管理协同创新中心总部设在北京中央戏剧学院,依托国家重点学科――中央戏剧学院戏剧戏曲学的学科优势和研究队伍,广泛协同国内外相关学术机构和业界同仁,致力于对戏剧文化管理等领域的理论发展、产业政策以及管理实践进行研究。海西新型显示器件与集成协同创新中心福州大学牵头,汇聚了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海西研究院等高校及科研院所,冠捷科技集团、TCL集团等知名企业,中心的协同创新研究队伍,主要围绕新型显示核心材料科技创新、新型显示关键器件科技创新、新型显示信息处理科技创新和新型显示系统集成科技创新四个攻关方向,服务于海西区域科技创新。国家领土主权与海洋权益协同创新中心由武汉大学联合复旦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外交学院、郑州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水利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交流中心等单位共同组建的智库将为国家领土主权与海洋权益的维护、保障等提供决策咨询报告和学术理论研究中央文献对外翻译与传播协同创新中心天津外国语大学与中共中央编译局、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南开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四校两部委”强强联合组成的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协同体。模具产业协同创新中心东莞市横沥镇与上海交通大学、广东工业大学等6个单位共建的“东莞市横沥模具产业协同创新中心”在该镇揭牌。该中心将针对东莞模具制造业实际需求,建设10大子中心,覆盖模具检测、设计制造、新材料研发、企业孵化等模具全产业链,将在重点发展的汽车模具制造、模具原材料研发和产业化、模具装备制造业等三大重点领域,实现相关科技成果从创意到商业化生产及产品销售整个过程的全方位服务,力争在“十二五”期末,将横沥打造成为全市乃至珠三角地区转型升级的示范镇区和华南地区模具产业总部基地。洪泽湖生态区现代农业发展协同创新中心该中心由淮阴师范学院牵头,以江苏省环洪泽湖生态农业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等平台的协同建设为基础,联合中科院水生所、南京农业大学等科研力量,联合相关政府部门、企业等共建而成中国职业教育运行机制协同创新中心中国职业教育运行机制协同创新中心是以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牵头,凝聚多方资源组建的产学研用协同育人的战略联盟,探索建立支撑国家和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产业转型升级和行业技术进步的产学研紧密互动、有效协同的运行机制和协同创新平台,从根本上解决好通过怎样的途径和模式来培养复合式、创新型、高素质、高技能人才这一核心问题光伏科学与工程协同创新中心由常州大学、中科院广州能源所、国家太阳能光伏质量检测中心等10余家单位组建。该中心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中心、国家检测中心、国家技术转移中心等国家级平台和江苏省重点实验室,积聚了国内最好的高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和行业组织、地方政府资源,形成了协同创新的新优势,代表了我国光伏教学、科研、生产的国家水平三化协调发展与中原经济区建设协同创新研究中心以河南大学为牵头单位,以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河南省人民政府研究室、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河南省农业厅、河南省对外开放办公室、河南师范大学、日本大学等为参加单位共同组建。中心主要依托航空经济发展研究平台、劳动力流动与城市体系设计创新平台、土地流转与制度变迁创新平台、产业转移与产业集聚创新平台、三化协调发展政策咨询平台、数据分析与政策模拟创新平台等6个平台,开展两方面的研究内容:一是系统研究传统社会转型的一般规律、中原经济区建设中的制度变迁及社会结构的现代化转型等基本问题,二是为中原经济区经济发展与社会转型的基本路径及政策框架体系的顶层设计提供建议。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3440103/98467.html

更多阅读

沣西新城2017年计划 沣西新城微软创新中心明年6月投入运行

      12月20日,西咸新区微软合作项目在沣西新城正式启动。按照双方协议,陕西微软创新中心作为首发项目,于仪式当日率先启动,预计明年6月底揭牌运营。  陕西微软创新中心将成为以领先的微软技术平台为基础,以人才培养、应用孵化和

沣西新城管委会 “微软创新中心”落户沣西新城

     12月4日,陕西省西咸新区与微软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宣布未来三年,将在科技推广、传统企业转型创新、IT人才培养、新创企业扶持以及智慧城市建设等多个领域开展深入合作。通过大力推动工业化和信息化的深度融合,助力陕西经济结

中美航天差距 瀚海中美企业创新中心“牵手”航天基地

     4月22日,西安航天基地国际孵化器与瀚海中美企业创新中心签订跨国孵化合作协议,掀开了航天基地跨国孵化崭新的一页,也意味着航天基地的国际化进程不断加速。  4月22日,西安航天基地国际孵化器与来自美国硅谷的瀚海中美企业创

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 大制造的微创新

     创新是指突破式创新还是微创新?突破性创新与微创新只是相对而言的,微创新是渐进式、逐步的创新,但它是带来突破式创新的前沿。为了讲明白这个问题,我想跟各位分享一个创新模式。如果正在进行的创新接近现有商业模式,在商业和技

声明:《2011协同创新计划 2011协同创新中心 2011协同创新中心-计划简介,2011协同创新中心》为网友我要当女子汉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