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拯民 杨拯民 杨拯民-简介,杨拯民-名字由来

杨拯民(1922-1998),陕西省蒲城县人。著名爱国将领杨虎城长子。1934年在其父创办的尧山中学读书,1938年入延安抗大、马列学院学习。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新中国石油工业的第一代功臣。中共八大代表、第一届全国政协代表、第二至四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五至九届全国政协常委。

杨拯民_杨拯民 -简介


杨拯民杨拯民,原名杨思毅,杨虎城之子,曾任中共米脂县委统战部部长,银城市委书记,关中军分区、延属军分区副司令员,大荔军分区司令员。建国后,历任玉门石油矿务局党委书记、局长,西北石油管理局副局长,陕西省副省长,中共陕西省委书记,天津市副市长。建筑材料工业部副部长,第五、六届全国政协副秘书长。是中共八大代表、第一届全国政协代表、第二至四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五至九届全国政协常委。因病于1998年10月23日凌晨在北京逝世,终年77岁。

杨拯民_杨拯民 -名字由来

读小学的杨拯民开始对自己的名字“拯民”两字的意思有了一点了解,但是又不十分清楚。一次,小拯民放学回到家里,问父亲给他取这个名字的意思是什么?杨虎城摸着儿子头,并告诉他说,孙中山先生有两句名言“拯斯民于水火之中”,“登中国于富强之域”,这两句话我也非常喜欢。杨虎城出于对孙中山先生的敬重,同时也为了表示自己对儿子的殷切希望,于是截取这两句话中“拯民”二字,作为儿子的名字。

杨拯民_杨拯民 -早年经历

杨拯民 杨拯民 杨拯民-简介,杨拯民-名字由来

杨虎城、杨拯民1922年12月15日,杨拯民出生在西安附近的高陵县的通染坊镇,4岁时母亲罗佩兰身染重病去世。自幼失去母爱的杨拯民并不孤苦,他在父亲那里得到了双倍的爱。父亲杨虎城见童年时代的杨拯民体弱多病,便给他请了一位国术师,教他练国术,几年下来,小拯民的身体一天天强壮起来。除此之外,小拯民每天早上在父亲的带领下,还跟着部队战士们一起出操,以此来提高自己的体质。那时的小拯民就受到了时任西安“剿总”的张学良的喜欢。一次,杨拯民随父亲和张学良将军一起乘车去军营训练团视察,开车的是张学良将军,父亲杨虎城坐在张将军旁边,杨拯民坐在后排两位副官中间。此时张学良将军开玩笑说:“小家伙,真乃将门虎子。今天在车中的人算你的官最大,我给你当司机,你父亲和我的副官给你当保镖。哈,你的派头不小呢!”少年时代的杨拯民,在小学读书时就了解到了中国近代史是一部深受帝国主义欺凌的屈辱史。“九一八”事变时,杨拯民听到了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人民进行的血腥屠杀,占领了美丽的东北三省的消息后更是义愤填膺。那时的杨拯民最爱唱的一首歌就是《松花江上》。

杨拯民_杨拯民 -学习经历

1929年至1938年在天津、北平、西安、蒲城等地求学。1935年,14岁的杨拯民不慎摔了一跤,摔成了脑震荡,后引起严重神经衰弱,医生建议他用外出旅行的办法来恢复健康。这年的7月,杨拯民在大夫的陪同下起程去日本。来到日本后,杨拯民看到了日本发达的工业,四通八达的铁路,他非常羡慕,也多么希望自己的祖国能强大起来。在日本,每当他看到日本人在中国人面前那种趾高气扬的样子时,便万分气愤。每当在日本餐馆里吃饭,只要一说你是中国人,吃饭的日本人马上会换个位置。日本人那种瞧不起中国人的神态实在叫杨拯民难受。这些对少年杨拯民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刺激,也使他强烈地意识到落后民族的痛楚。
经历“西安事变”后的年轻杨拯民,就对蒋介石已完全失去信心。为了追求光明,他决心到延安去。1937年参加革命,先后在延安抗日军政大学、马列主义学院、列宁主义研究室和俄语学习班学习。1938年3月,杨拯民怀揣中共中央青委书记冯文彬写给罗瑞卿的介绍信,来到延河之滨,进入“抗大”二大队一队,成为抗大的第四期学员。在这个大熔炉里,杨拯民很快就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随后又进入延安马列主义学院学习。1938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杨拯民_杨拯民 -战争经历

在战争年代,杨拯民主要从事军事工作,也曾当面向周恩来坦陈他对当时延安开展的所谓“抢救运动”的看法,并建议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搞好甄别平反工作。杨拯民还亲自参加了智取华山等战斗,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过重要贡献。1942年5月至1944年9月,先后任米脂县统战部副部长、中共银城市委书记。1944年9月至1946年11月任陕甘宁边区关中军分区和延属军分区副司令员。1947年任骑兵第六师副师长、党委副书记。1948年1月任黄龙军分区副司令员。1949年4月任大荔军分区司令员、地委常委。

杨拯民_杨拯民 -军事才能

作为长期从事军事工作、又是将门出身的杨拯民,那时已具有出色的军事才能。加之他又受过良好的教育,早年又深造于毛泽东等一批领导人亲自授课的抗大,在我党的军事干部中无疑是个佼佼者。新中国成立后,如果他继续留在军中工作,应该说前途无量。然而,杨拯民却要求投身于国家的经济建设之中,主动要求到条件艰苦的甘肃玉门去工作。1950年,时任西北局第二书记的习仲勋是杨拯民的老上级。当杨拯民料理完了父亲的丧事后,就对习仲勋书记说出了他想搞工业的想法,并且就在大西北搞,还指名要到玉门油矿去。
那时,杨拯民才二十七八岁,并且已是正师级干部,文化程度比较高。正好西北野战军筹建空军,想选他去当参谋长,杨拯民却婉言谢绝了。杨拯民成了军队和地方争夺的人才。那时任西北野战军的司令员是彭德怀,他是一个很爱才的人,也希望杨拯民到西北空军工作。可是,杨拯民考虑再三,还是想去玉门搞石油工作。为此,还是习仲勋书记出面,亲自找到彭德怀司令,要求军队支持一下地方工作。这时,杨拯民才如愿以偿。

杨拯民_杨拯民 -石油功臣

解放初期的玉门油矿,是国家重点油矿,也是当时最大的油矿。杨拯民到任后,全力以赴地投入到油矿生产的恢复工作之中。经过几年的努力,杨拯民领导的玉门油矿发展很快,到1957年底,玉门油矿由建国初的年产量十几万吨,发展成为年产100万吨的大油矿。那时的玉门油矿职工达5万人,加上家属达10万人。杨拯民当之无愧成为新中国石油工业的第一代功臣。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3460103/104751.html

更多阅读

唐代帝王书法之唐太宗李世民 唐太宗李世民简介

唐代帝王书法之唐太宗李世民唐太宗(597~649年),陇西成纪(今属甘肃省)人,唐高祖李渊的次子,太宗文皇帝,在位统治时间627~649。二十一岁时劝父亲李渊起兵,统一天下也是武功最大。建国后,李渊立长子建成为皇太子,而世民的功劳、声望、才能远远超

唐朝后宫3 唐太宗李世民为何死不瞑目? 唐太宗李世民简介

文·思文唐太宗贞观二十三年(公元649年),太宗李世民突然染上恶性痢疾,病情急转直下,不过五十出头的唐太宗李世民,看上去已经沧桑的象个老人。眼看着病已垂危,但是他的意识却很清楚,他已经想到了自己不可能好转了,对侍立身边的皇太子李治说

转看电视剧《唐太宗李世民》有感 唐太宗李世民简介

看电视剧《唐太宗李世民》有感  话说有什么样的娘,养什么样的儿子。窦皇后的几个儿子女儿可都是大大的出名啊!不说那流传千古的唐太宗,单说平阳公主,也是一等一的巾帼英雄,再说那隐太子李建成,也是个才能卓绝的人,小儿子李元吉虽说才能

韩一民 韩一民-简介,韩一民-成就

韩一民,四十六岁,安徽省美术家协会漫画艺术委员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民主促进会安徽省委委员,中国民主促进会合肥市驻会副主委.   八荣八耻漫画_韩一民 -简介韩一民,四十六岁,安徽省美术家协会漫画艺术委员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民

金明民 金明民 金明民-简介,金明民-经历

金明民于1972年10月8日出生,韩国演员。金明民金明民_金明民 -简介性别:男出生:1972年10月8日职业:影视演员学历:首尔艺术大学-演技系 毕业身高:178CM体重:70Kg宗教:基督教家庭:2001年与李景美结婚金明民_金明民 -经历电视:KBS比花美丽(2004年)

声明:《杨拯民 杨拯民 杨拯民-简介,杨拯民-名字由来》为网友多情先生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