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八则教案 论语八则课堂教案,《论语八则》教学实录

《论语八则》课堂实录

徐杰 执教

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论语八则》,预习的时候,同学们都到阅览室查阅了一些孔子的故事,我想请同学们讲讲与孔子有关的一些小故事。

生:有一次,颜回在路上看见有人买布。卖布的人讲:“三八二十四,你为什么只给我二十三?”买布的人讲:“三八二十三,你为什么问我要二十四?”颜回跟买布讲:“三八就是二十四,你应该把钱给他。”买布人讲,他只相信孔夫子的话,如果孔子讲三八二十四的话,他就把自己的头给颜回。于是,他们找孔子评理,孔子说:“三八是二十三。”事后,颜回问孔子:“你为什么说三八是二十三呢?”孔子说:“因为生命比钱更重要。”

师:孔子是一个非常宽厚仁爱的人。

生:春秋时代,孔子有一个学生在国外,赎回了很多在外当奴隶的人,没有去国库报账。别人知道这个事情后,都说这个学生品德高尚。孔子知道这件事后,却责怪学生。他说:“你如今这么做,以后别人去外国,就不会赎人回来了。因为赎人回来后再去国库报账,别人就会在他们背后议论纷纷。你这样做是好的,但是也影响了更多人被赎回来,所以这样做是错的。”

师:把仁爱的雨露撒到更广阔的地方。

生:有一个人掉到水里了,孔子的学生去救人,人家答谢他,给了他一头牛作为回报,他接受了。别人知道这件事后,在背后议论,说:“只是救一个人,为什么还要这么多回报啊?”孔子知道这件事后赞扬这个学生说:“你救人得到了这么多回报,这是你应得的。这样可以使更多人愿意去救人,使更多人可以被救。”

师:推己及人,是一种境界。同学们,通过这些小故事,我们感受到了一个宽厚、仁爱的孔子,课文里又是怎样来介绍孔子的呢。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屏幕显示: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师:请把课本打开,请一位同学读课文,其他同学听他读,并且就这三个方面进行点评。

(屏幕显示: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读对语气)

(学生个体读课文)

师:你觉得他读得怎么样?

生:我觉得“学而时习之,不亦说(shuō)乎”语气没有读出来。

师:其他同学纠正你了,“不亦说(yuè)乎”为什么读yuè?

生:同“悦”。

师:请你把这个字音先做一个记号。然后继续说说,应该读什么样的语气?

生:反问的语气。

师:你范读一下。

生:有朋自远方来……人不知而不wēn,不亦君子乎?

论语八则教案 论语八则课堂教案,《论语八则》教学实录

生(杂然):愠(yùn)。

师:又有一个地方读错了,赶紧做记号,以后预习工作要更细心。我们一起把这个句子读一遍,读出反问的语气。

(学生齐读)

生:我觉得他没有读出重读、轻读和快慢的节奏。而且他的音调都是一种调子,没有其他的感觉。

师:请你就某一句话为例具体说一说。

生:我就举“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这句话为例。本意是温习旧的知识可以学到新的知识。可是他没有读出那种感觉――还是那种旧的知识,没有给人感觉他获得了新的知识。

师:你的意思是说:“温故而知新”,读到“知新”的时候要有一种怡然自得的味道,这个时候语气就应该舒缓一点。是吗?

生:是的。

师:我们一起来把这句话读一遍,读出自得的味道。

(学生齐读)

师:在朗读这个环节,同学们都意识到了要注意重音和语气,这样,我们的朗读就有了文言的味道。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文言文中的字词。(屏幕显示:说 愠 罔 )第一个就是刚才有同学读错的字,这个字我们把它读成yùn ,同学们都已经纠正过了;这个“愠”的意思是什么?

生:恼恨、怨恨。

师:有一个词叫“愠怒”(板书:愠怒),它就是指因怨恨而生气、发怒。第三个生字读wǎng,这个“罔”字,我们祖先在造这个字的时候是这样写的,大家看一看(板书:甲骨文“罔”)像什么?

生:网

师:把一个人吊到网里,这个人就没有着落了,所以后来这个字就变化为这个“罔”,因此,这个字在书写的时候上面不能空,它的外形还保留着“网”的外形,这个“罔”的意思是迷惑而无所得。

师:刚才我们把这个“说”读作“悦”,这种现象在文言当中称为什么?

生:通假字。

师:在这八则《论语》中,通假字还不止这一个呢,还有哪些通假字?

生:第四则“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中“知”通“智”。

师:“知”通“智”,解释为“智慧”。

生:第四则“由,诲女知之乎!”中的“汝”。

师:课文注解有,请圈点。老师再补充一个通假字,同学们看一下第六则,“默而识之”。这个字读“zhi”,它通这个字(板书: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3460103/106694.html

更多阅读

如何构建数学高效课堂 论构建历史高效课堂

     在初中阶段,历史属于非主要课程,学校在教学安排中基本不安排自习课程和课外辅导时间。但是,学生对大量历史事件的发生时间、地点、人物、背景、过程需要记忆,而记忆量的增大必将给学生带来沉重的学习负担。学生全面掌握初中阶

小学体育教案课后反思 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反思

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反思一:小学体育课教学反思一、利用游戏比赛形式培养健康心态游戏比赛在小学体育教材中占有相当的份量,通过游戏教学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竞争意识、团结合作、热爱集体和遵纪守法等优良品质。而这些优良品质正是

声明:《论语八则教案 论语八则课堂教案,《论语八则》教学实录》为网友恶女通杀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