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原枪声电影 《平原枪声》[长篇小说] 《平原枪声》[长篇小说]-作者介绍,《平

《平原枪声》于1959年由作家出版社出版,讲述的是抗日战争初期,国民党军队不战自退,使日寇很快占领了冀南地区。日寇与当地反动势力相勾结,欺压人民,残害百姓,施用各种手段,妄图扑灭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斗争烈火。面对残酷斗争现实,共产党领导冀南人民,在极端恶劣的条件下,与敌人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在斗争中不断壮大发展自己的队伍,并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平原枪声》

《平原枪声》于1959年由作家出版社出版,讲述的是抗日战争初期,国民党军队不战自退,使日寇很快占领了冀南地区。日寇与当地反动势力相勾结,欺压人民,残害百姓,施用各种手段,妄图扑灭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斗争烈火。面对残酷斗争现实,共产党领导冀南人民,在极端恶劣的条件下,与敌人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在斗争中不断壮大发展自己的队伍,并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平原枪声_《平原枪声》[长篇小说] -作者介绍

李晓明,原名李鸿升。河北省枣强县程杨村人,生于1920年12月。1938年参加了革命工作,并在同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区委书记、县委书记、县游击大队政治委员、分区青年救国会主任、青年营营长、旅宣教科长等等。建国以后,先后任武汉市委党校副校长、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湖北省文化局局长、中央宣传部文化艺术局局长等职,从1956年起,开始进行业余文艺创作。1959年,由作家出版社出版了他的长篇代表作《平原枪声》(与韩安庆合作),小说出版后,受到读者的欢迎与喜爱,60年代,该小说几乎家喻户晓。1978年,给他修订后,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再版了《平原枪声》。1959年,李晓明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65年,作家出版社出版了他的又一部长篇小说《破晓记》,是描写解放战争期间,游击队战斗生活的。1973年,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他的中篇小说《追穷寇》, 反映了1950年新区的剿匪斗争。

韩安庆(1932-1967),1948年参加革命工作,曾在武汉市总工会、中共武昌区委等单位工作。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破晓记》(合作),短篇小说《老青年》、《送行》等。

平原枪声电影 《平原枪声》[长篇小说] 《平原枪声》[长篇小说]-作者介绍,《平

平原枪声_《平原枪声》[长篇小说] -版权信息


《平原枪声》[长篇小说]

作者: 李晓明,韩安庆 著

出 版 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5-1-1

字数: 390000

页数: 494

开本: 32

纸张: 胶版纸

I S B N : 9787020048946

包装: 平装

定价:¥25.00

平原枪声_《平原枪声》[长篇小说] -简介


《平原枪声》[长篇小说]

《平原枪声》是李晓明和韩安庆的合著,1959年作家出版社初版,也属于“红色经典”了。52克凸版纸,跟同时代出版的图书一样,纸张有些糙,泛黑,但柔韧性并不差。

那时候的封面用纸一律是60克胶版,在设计方面少有的素雅:上方是明黄底色,手写书名,下方一丛树林,两三人影,四五茅屋,这样的构图在抗战题材的作品中是不多见的。

那个时代流行着高尔基的一句话:最难的是开始,就是第一句话,如同在音乐上一样,全曲的音调都是它给予的……《平原枪声》的作者显然受了这一观念的影响,所以使用了一个悬念性开头:老槐树上吊着一个人。写完这句话之后,暂且不说吊着的这人是谁,笔头一转,却说起:这老槐树长在肖家镇的南街口,谁也说不上有多少年代了。这是典型的中国传统小说的“岔法”,这样的写作技巧在这部书中比比皆是。

小说以冀中地区的抗日斗争为故事背景,塑造了马英这么一个民族英雄形象,与其他抗战题材的小说不同的是,《平原枪声》更多的笔墨用在我党联合各方力量,组成抗日统一战线。这本书给我们记忆深刻的除了马英之外,还有一些反面人物,比如杨百顺,那时候叫杨百顺这个外号的人非常之多,当然是贬义的。

书中的马英的真实原型正是李晓明自己,他原来就是县大队的队长,在衡水一带打游击。

小说中,有一个大财主大汉奸苏金荣,她的十七岁的女儿苏建梅虽三言两语的描写,却如水墨点染成功地勾勒出一个背叛自己家庭的女性革命者的形象,头发剪得短短的,腰里扎一条宽宽的皮带,鲜活亦新颖。《平原枪声》几乎影响了一代人,那时候不知道这本书的青年人怕是很少很少。现在提起来,也是记忆犹新,最近又被改编成电视剧上映,但不敢看,怕玷污了自己美好的印象,这样的体验实在太多了。

平原枪声_《平原枪声》[长篇小说] -内容概要


《平原枪声》[长篇小说]

抗战爆发了。国民党军队节节败退,冀甫平原上,地主大户组建的会道门互相械斗,散兵游勇组织民军,草头王自封司令,而老百姓则人心惶惶。共产党员马英回到了家乡肖家镇。一进镇,就见树上吊着一人,这人是白吉会的陈宝义,他被红枪会的王二虎捉来,此时,王二虎就想杀死陈宝义。马英见状,立即上前制止,他让众人倾听北边传来的隆隆炮声。“战火已烧到家门口了,我们在干什么?互相残杀,杀自己的同胞,这不是给日本鬼子帮忙吗……”马英趁机向群众宣传共产党的抗日主张,驳斥了无赖杨百顺对共产党的诬蔑。在场群众心服口服。不过,要放人须会长苏金荣同意,马英去找苏金荣。马、苏两家曾是仇人,苏金荣强奸过马英的姐姐并害死了马英的父亲。为了抗日大业,马英去与苏金荣打交道,并迫使苏金荣放掉了陈宝义。自古会会长王金兰想与苏金荣和好,在民军头目刘中正那儿相见。王金兰表示要干掉马英,苏金荣才转怒为喜。当夜,一个姑娘匆匆赶到马家报信,她正是苏金荣的侄女苏建梅。由于建梅及时报信,马英才免遭王金兰的毒手。日本人越打越近了,马英加紧组建抗日力量,老孟、建梅全参加了抗日工作,向群众宣传抗日救国的道理。建梅的哥哥建才也想参加抗日,他先投了刘中正的民军,可是,他又失望地离去了。因为民军四处横行,抢掠百姓财物,官兵全是大烟鬼,比土匪都不如。苏建才在妹妹动员下,找到马英参加了游击队。

小说通过形形色色的人物形象和迂回曲折的故事情节,真实地反映了抗日战争时期冀南人民怎样在极端恶劣的条件下战胜了敌人的“铁壁合围”等种种毒计,不断发展,壮大自己的队伍,并终至取得最后胜利;反映了中国人民的优秀儿女怎样地在和阴险毒辣的日寇、汉奸进行着艰苦的斗争,并在这斗争的烈火中经受着严峻的锻炼和考验。

平原枪声_《平原枪声》[长篇小说] -作品鉴赏


《平原枪声》[长篇小说]

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是共产党人涎身而出,发动群众,组织群众,在敌后开展武装斗争,并使人民武装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不会打仗到善于打仗,从零敲碎打到与日寇正面交锋,打大仗硬仗,直至最终消灭敌人,驱走入侵者,实现民族解放,这便是该书所表现的思想。为了更好地表现这一思想,小说中塑造了马英这一形象。作为共产党人,他身负重任,在日寇铁蹄即将踏上故土之际,他回到家乡,白手起家,发动群众,武装群众,准备在敌后开展斗争。而这个时候,又有国民党军队的节节败退,又有地主和流氓散兵打着抗日旗号组建的武装,他们置民族生死而不顾,趁机勒索掠夺民众。只有共产党,才一心一意为争取抗战胜利而斗争。当日寇蹂躏着马英家乡的时候,那些地主武装和流氓武装摇身一变,又成了侵略者的帮凶。与此同时,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也开始了长期的艰苦卓绝的反侵略斗争。从游击队诞生时起,直到发展壮大,经历了多少艰难曲折?

从十余个人,三两条枪,直到发展至上百人,从敌人手中夺取了机枪小炮,这其中又涌现了多少可歌可泣的民族英雄?作为抗日武装的领导人,马英也在战火中成长起来,成为有勇有谋的指挥员。他时刻记着自己身负的重任,为民族大业,他可以置家仇不顾,与仇人苏金荣谈判。在被敌人抓入壮丁训练所后,他依然不忘发动群众,为日后的斗争创造条件,发展抗日积极分子。在游击队里,他时刻以共产党员的应有表现,影响并带动战士们。在与敌人进行战斗的时候,他又格外勇敢与机智,有了这样的指挥员,抗日队伍才能不断成长壮大,最后,使侵略者葬身于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面临生死考验时,他沉着冷静勇敢顽强。面对挫折,他满怀信心,毫不气馁。

面对战友牺牲,他化悲痛为力量,加倍向敌人讨还血债。于是,他领导的县大队,便夺取了一个又一个胜利,而且,一次胜利比一次胜利大,一次胜利比一次胜利更鼓舞人心。在反侵略战争中,我党领导的抗日队伍经受住了战斗考验,无数祖国儿女为赢得民族自由而血洒疆场。他们有的牺牲在抗战最艰苦的时刻,如政委杜平;有的被俘之后至死不变节,表现了中华民族英雄气概,如女干部苏建梅;也有的在胜利前夕死在战斗中,如老孟。他们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在这支队伍中,更有无数斗士在炮火中成长起来,成为抗日精英。如王二虎、赵振江、郑敬之等人。他们有的由普通农民,最终成为抗日干部,有的则在敌伪内部,每天与魔鬼打交道,为抗战胜利而工作。

其中王二虎勇猛豪爽,对敌人有刻骨仇恨,在战斗中出生入死,面不改色,他是一个铁打的硬汉,然而,却有几分鲁莽。而赵振江,有一身好本事,枪法百发百中,武艺高强,并且他沉着冷静,智勇兼备,是抗日队伍中难得的人才。郑敬之则沉稳老练,他每天都面临着危险,稍一疏忽,就有可能牺牲,然而,凭着他的机智,却能一次次化险为夷,他同样为抗日的胜利,做出了贡献。当然,抗日队伍离不开人民群众的支持,小说的作者并没忘记这一点。

常云秀父女、侯老奎等人,都对抗日做出了贡献,有的还为抗战胜利献出了生命。与这些抗日英雄相比,那些侵略者,还有那些汉奸走狗的无耻嘴脸却暴露无遗。中村的凶恶与狡诈,苏金荣阴险,刘中正的无耻,杨百顺的可恶,都令人痛恨不已。

特别是汉奸们,他们为虎做伥,杀害自己同胞,甚至连老婆都送给了日本人。当然,他们最终逃脱不了人民的惩罚。《平原枪声》在写作方法上通俗易懂,没有太多的心理描写,依传统手法,情节呈单线发展,语言也比较大众化。

平原枪声_《平原枪声》[长篇小说] -编辑推荐

新中国成立至一九六六年,是中国长篇小说创作出版的一个高潮期。十余年间,有大批作品问世,其中数十部影响广泛,极一时之盛。这些作品坚持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和原则,以满腔热忱和质朴的表现方法,讴歌了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及社会主义建设等不同历史时期中国人民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和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代表了那一时期中国长篇小说创作的最高成就,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们以特有的魅力,影响了几代读者,经历了时间的淘洗,流传至今。

平原枪声_《平原枪声》[长篇小说] -参考资料

[1]四亿书库http://www.4ebook.cn/soft_info/5937.html

[2] 搜狐http://shanquan2008.blog.sohu.com/94305410.html

[3] 网易http://news.163.com/07/0418/08/3CBN5851000120GU.html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3520103/123938.html

更多阅读

电影《双胞胎弟弟》 小小志的双胞胎弟弟

2010年5月12日,电影《双胞胎弟弟》(曾用名《十七岁漫长夏》)正式在永兴县投入实拍。为将这部文艺故事片打造成精品力作,问鼎国内、国际大奖,剧组从制片人、导演到演员,组织了实力强大的阵容,傅为、吴祖云、冯国庆、王嘉、碰碰胡……一连串

影评 :评张国荣电影《阿飞正传》

无根的痛楚世界上有一种鸟是没有脚的它只能够一直飞呀飞飞累了就睡在风里这种鸟一辈子才下第一次那就是在它死的时候。---电影《阿飞正传》在香港电影史上,《

电影《饥饿游戏》观后感 饥饿游戏观后感英文

有幸享受一次精神盛宴,观看了电影《饥饿游戏》。一种心血来潮的激情,促使我写了这篇观后感。 电影《饥饿游戏》(TheHunger Games)改编自美国作家苏珊·柯林斯(SuzanneCollins)的青少年科幻小说《饥饿游戏》三部曲小说。《饥饿游戏》讲述

有史以来明星最多的电影——《建国大业》 建国大业的明星

基本资料:电影《建国大业》基本信息  导演:韩三平 黄建新  摄影指导:赵晓时  美术指导:赵 京  化妆指导:王希钟  录音指导:王dan戎  制片主任:高成生 陆国强出品:  中国电影集团公司  电影频道节目制作中心  香港寰亚电

声明:《平原枪声电影 《平原枪声》[长篇小说] 《平原枪声》[长篇小说]-作者介绍,《平》为网友爺創造神話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