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巢起义 黄巢起义 黄巢起义-概述,黄巢起义-过程

黄巢起义指的是干符五年(公元878年)至中和四年(公元884年)由冤句(今山东菏泽市西南)人黄巢领导的反抗唐朝政府黑暗腐朽残酷统治的农民起义运动,是王仙芝起义的后续。是唐末民变中,历时最久,遍及最大,影响最深远的一场战争。黄巢之乱祸延大唐半壁江山,导致唐末国力大衰。 从公元859年的裘甫发动浙东叛乱开始,到公元884年黄巢之乱被平定而结束,历时25年,农民军席卷了现在的山东、河南、两江、闽浙、两广、两湖、陕西等十二行省,沉重地打击了唐朝的统治,加速了唐朝的灭亡。 从公元七世纪初隋末农民战争之后,至公元十四世纪中叶元末农民战争以前,在这长达七个多世纪的历史时期中,农民起义此起彼伏,从未间断,然而真正具有农民战争规模的却只有唐末农民大起义。它是这一时期中阶级斗争的高潮和顶峰。这次农民战争爆发在中国封建社会前后期发展的转折阶段。

黄巢起义_黄巢起义 -概述

黄巢起义

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场相当重要的农民起义运动,是对王仙芝起义的延续,是唐代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起义,直接打击了唐朝政府的腐朽统治,冲击了最高统治者,加速了唐朝的灭亡。

背景

黄巢出身盐商家庭,善于骑射,粗通笔墨,少有诗才,"黄巢五岁侍翁,父为菊花连句,翁思索未至,巢


黄巢起义作战地图

黄巢起义作战地图

随口应曰:'堪于百花为总首,自然天赐赫黄衣。'巢父怪,欲击巢。乃翁曰:'孙能诗,但未知轻重,可令再赋一篇。'巢应之曰:'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宋・张端义《贵耳集・卷下》) ,但成年后却屡试不第。王仙芝起义前一年,关东发生了大旱,官吏强迫百姓缴租税,服差役,百姓走投无路,聚集黄巢周围,与唐廷官吏进行过多次武装冲突。干符二年(公元875年),王仙芝、尚让等在长垣(今河南长垣东北)起兵。黄巢在冤句(今山东菏泽市西南)与子侄黄揆和黄恩邺等八人起兵,响应王仙芝。

黄巢起义_黄巢起义 -过程

起兵反唐

黄巢起义 黄巢起义 黄巢起义-概述,黄巢起义-过程

黄巢

黄巢军最初东攻沂州(今山东临沂)不克;转攻山东、河南等地,攻占阳翟(今河南禹县)、郏城(今河南郏县)等八县;进逼汝州(治今河南临汝)。

干符三年九月,攻克汝州,杀唐将董汉勋,俘汝州刺史王镣,直指东都洛阳。王镣是宰相王铎堂弟,王镣为王仙芝写信给蕲州刺史裴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3520103/124088.html

更多阅读

四川成都青羊宫 四川青羊宫茶室

  青羊宫位于风景优美,文物古迹众多的成都市西南郊,侧倚锦江,是中国著名的道教宫观。唐代名玄中观。公元880年黄巢起义军攻破长安,唐僖宗仓皇逃到成都,曾驻观内。后来即下诏改观名为青羊宫。相传唐时有两位皇帝曾驾临此宫。青羊宫地处原青

史说新语:800戍卒哗变导致大唐帝国的灭亡?

2014/06/17 11:37:25,史林拍案史家有评论“唐亡于黄巢,而祸基于桂林”,大唐王朝因为黄巢起义而灭亡,而黄巢农民起义的源头又是桂林戍卒起义,庞勋正是桂林戍卒的首领。庞勋兵变,最初的缘由不过是一群边关戍卒渴望回归故乡,最后却变成波及大

五代十国(公元907年-公元960年) 公元960年

唐末,籓镇之祸、宦官之乱、黄巢起义和朋党之争令光辉灿烂的唐帝国终告崩溃。起而代之的是中国继春秋战国,三国,南北朝的另一次大分裂时期。自唐末朱全忠篡唐自立后,在中国中原地区相继出现了五个朝代和割据西蜀、江南、岭南和河东的十

客家人历史 为什么客家人那么穷

客家人的形成是个历史过程。其时间由五代至宋元之间共经四百余年(公元907—1368)。据移民史家和方言专家研究,认为客家先民大规模南迁,应在唐中期的安史之乱(公元775年),许多客家先民渡江南下到了赣州地区。民系的形成和民族的形成大致相同

声明:《黄巢起义 黄巢起义 黄巢起义-概述,黄巢起义-过程》为网友伪善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