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骨髓瘤流行病学 多发性骨髓瘤 多发性骨髓瘤-简介,多发性骨髓瘤-流行病学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 MM, myeloma, plasma cell myeloma, or as Kahler's disease )是一种浆细胞不正常增生,致使侵犯骨髓的一种恶性肿瘤。为发生于B淋巴细胞的恶性浆细胞病。好发于中老年,但近年发病率有增高及发病年龄有提前趋势。本病误诊率很高,患者可因发热、尿改变、腰腿痛被误诊为呼吸系统感染、肾炎、骨病而延误病情。在诊治中应予足够重视。多发性骨髓瘤常伴有多发性溶骨性损害、高钙血症、贫血、肾脏损害。由于正常免疫球蛋白的生成受抑,因此容易出现各种细菌性感染。发病率估计为2~3/10万,男女比例为1.6:1,大多患者年龄>40岁。

多发性骨髓瘤诊断_多发性骨髓瘤 -简介


多发性骨髓瘤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myeloma,MM)是恶性浆细胞病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又称骨髓瘤、浆细胞骨髓瘤或Kahler病。直到1889年经Kahler详细报告病例后,多发性骨髓瘤才普遍为人们所了解和承认。多发性骨髓瘤的特征是单克隆浆细胞恶性增殖并分泌大量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发病率估计为2~3/10万,男女比例为1.6:1,大多患者年龄>40岁,黑人患者是白人的2倍。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myeloma,MM,myeloma,plasmacellmyeloma,orasKahler'sdisease)是一种浆细胞不正常增生,致使侵犯骨髓的一种恶性肿瘤。
B细胞是一种免疫细胞,在骨髓中成熟为浆细胞,具有分泌抗体,对抗外来的病毒和细菌的能力。当浆细胞发生癌病变,其会复制产生许多恶性的浆细胞,被称为骨髓癌细胞(Myelomacell),骨髓癌细胞倾向聚集在骨髓内或在骨头外侧两端的坚硬部份,会侵犯多处骨头,形成多个癌块,造成多发性肿瘤的问题,即称为“多发性骨髓瘤”。有时候只聚集在一根骨头上,形成单一肿块或肿瘤,会被称为单一浆细胞瘤(SolitaryPlasmacytoma)。恶性骨髓瘤产生时,会引发蚀骨细胞活化,伴随着骨骼外部的硬骨被破坏,引发骨骼疼痛的症状。

多发性骨髓瘤诊断_多发性骨髓瘤 -流行病学

多发性骨髓瘤流行病学 多发性骨髓瘤 多发性骨髓瘤-简介,多发性骨髓瘤-流行病学
2004年在美国共有15,270个诊断病例,其中有11,070死亡,全球发生率为十万分之四。
多发性骨髓瘤在台湾是第三常见的血癌。依行政院卫生署国民健康局台湾癌症登记小组统计分析:2006年,多发性骨髓瘤的新增病人数有377人(男性:226人,女性:151人),发生个案数占全部恶性肿瘤发生个案数的0.51%。大约200个癌症患者中,有一位是多发性骨髓瘤的病友。男、女患者的比例约1.5:1。 台大医院以传统化疗治疗属发性骨髓瘤患者的平均存活时间为28个月,7.3%可存活十年以上。
多发性骨髓瘤好发于6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并不是短时间产生临床症状的,其病情通常是渐进式的,且症状不明显,大部份病人是因疼痛,尤其是下背痛或骨折就医而被发现。
多发性骨髓瘤的发生原因不明,推测和环境的化学物质、家族遗传和肥胖有关。

多发性骨髓瘤诊断_多发性骨髓瘤 -症状


多发性骨髓瘤持续性的无法解释的骨骼疼痛(特别是在背部或胸廓),肾功能衰竭,反复发生细菌性感染(特别是肺炎球菌性肺炎)是最常出现的症状。病理性骨折和椎骨压缩常见,后者可能导致脊髓受压迫和截瘫。由于在肾小管广泛管型形成,肾小管上皮细胞萎缩和间质纤维化而发生肾衰(骨髓瘤肾病)。有些病人以贫血,伴乏力和疲劳为主,少数病人有高粘滞综合征。淋巴结和肝脾肿大不常见。

多发性骨髓瘤诊断_多发性骨髓瘤 -病因及发病机制

病因不明。在骨髓瘤患者培养的树突状细胞中,发现了与卡波西肉瘤相关的疱疹病毒,这提示两者存在一定的联系。该病毒编码的白介素-6(IL-6)的同系物。人类IL-6可促进骨髓瘤生长,同时刺激骨的重吸收。此种特殊的细胞来源尚不明了。通过免疫球蛋白的基因序列和细胞表面标志分析提示为后生发中心细胞恶性变而来。

多发性骨髓瘤诊断_多发性骨髓瘤 -诊断标准

主要标准

①组织活检证明有浆细胞瘤或骨髓涂片检查:浆细胞>30%,常伴有形态改变。
②单克隆免疫球蛋白(M蛋白):IgG>35g/L,IgA>20g/L,IgM>15g/L,IgD>2g/L,IgE>2g/L,尿中单克隆K或λ轻链>1g/24小时,并排除淀粉样变。

次要标准


多发性骨髓瘤①骨髓检查:浆细胞10%~30%。
②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或其片段的存在,但低于上述标准。
③X线检查有溶骨性损害和(或)广泛骨质疏松。
④正常免疫球蛋白量降低:IgM<0.5g/L,IgA<1.0g/L,IgG<6.0g/L。
凡满足下列任一条件者可诊断为MM:
主要标准第1项+第2项;或第1项主要标准+次要标准②③④中之一;
或第2项主要标准+次要标准①③④中之一;
或次要标准①②+次要标准③④中之一。

多发性骨髓瘤诊断_多发性骨髓瘤 -检查

1.血象:血红蛋白减少。呈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白细胞。血小板早期正常。晚期减少。分类可见幼粒。幼红细胞。红细胞呈缗钱状排列。
2.骨髓象:增生活跃。浆细胞占15%以上。并有形态异常的骨髓瘤细胞。其余各系细胞大致正常。因病变常呈局灶性。故应多次。多部位穿刺检查。
3.血免疫球蛋白测定:IgG>35g/L;IgA>20g/L;IgD>2.0g/L;IgE>2.0g/L;IgM>15g/L。
4.尿本-周蛋白测定:>1.0g/24h。
5.骨X线片。CT或同位素扫描:可发现多部位穿凿样溶骨性病变或广泛性骨质疏松。
6.其它:血沉增快;血钙增高;肾功能衰竭时:尿素氮。肌酐增高。

多发性骨髓瘤诊断_多发性骨髓瘤 -危害


多发性骨髓瘤1、骨损害:多发性骨髓瘤随病情发展可有骨关节、腰背疼痛、颅骨、胸肋骨瘤形成,以胸肋、锁骨连接处发生串珠样结节及溶骨性钻凿样或鼠咬状圆形骨质缺损为特征,可出现病理性骨折、截瘫、肋间及坐骨神经痛等。
2、肾脏损害:多发性骨髓瘤可损害肾脏而造成蛋白尿、肾小管病、肾病综合征、尿毒症等。
3、血液异常: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如出现血液粘稠度增高可引起头晕、头痛、视力障碍、胸闷、眩晕、出血等症状。
4、感染:多发性骨髓瘤的患者抵抗力较低,容易合并各种感染,如肺部、泌尿系感染等。

多发性骨髓瘤诊断_多发性骨髓瘤 -并发症

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是多发性骨髓瘤的重要并发症之一。也是诊断上的重要线索。它可发生在多发性骨髓瘤的任何阶段。
其次可以出现感染。肾功能衰竭。全身衰竭或内脏出血等并发症。甚至因并发症导致死亡。

多发性骨髓瘤诊断_多发性骨髓瘤 -治疗方法

净血再生免疫疗法是一种纯中医的血液病治疗方法,通过纯中医药对患者的身体进行调理。利用“净血、再生、免疫”等方法来对患者的疾病进行治疗,达到祛除血液毒素,再生免疫细胞,理气活血,增强身体免疫力的目的。让血液病的治疗更安全,更有效。降低了患者治疗疾病的风险,是治疗血液病的最佳方法。而在国际血液病诊疗技术交流大会上,来自国际的专家学者也点评:净血再生免疫疗法是一种全面,系统性的,带有中国特色的治疗方法,它采用国际倡导的个性化治疗体系,避免了千人一方的情况出现,开辟了血液病治疗的新篇章。净血再生免疫疗法是由北京德胜门中医院权威血液病专家张广蕊领衔研发的血液病特色疗法,该疗法根据传统中医理论,调整患者阴阳平衡,扶正祛邪,补虚泻实,从而达到临床治疗的目的。随着临床上不断的完善和总结,目前已经成为了带有中国特色的血液病治疗方法,并且受到了国际权威机构的认可。疗法的三大特点:

多发性骨髓瘤净血:中医有云:热消血自合,湿去卫气安。脾胃健则五脏安。净血再生免疫疗法就是通过对患者采用燥湿祛湿,清热净血的原则来进行治疗,首先通过中医药调理,组建合成免疫细胞,增强血液功能,改善气血循环。提高白细胞吞噬病毒的能力。然后通过特有的中药配方对患者的气血进行滋补,改善患者体内的血液环境系统,早期对疾病能够有一个很好的掌控。
再生:经过第一阶段的净血治疗,患者病情得到有效控制,这个时候再通过净血再生免疫疗法对患者脏腑造血器官进行恢复和治疗。通过针灸,理疗等方法对关键穴位的刺激,加快药物的吸收,促进中医药性对病理细胞进行治疗,将病理细胞逆转为正常细胞。从而使再生的血液逐步替换患病血液,达到消融的目的。
免疫:提高机体免疫是中医的一大特色,后期通过净血再生免疫疗法的中医温补,不仅促进了患者的身体机能的快速恢复,还能加强免疫,激发增进骨髓的造血功能,修复病变组织。同时权威专家辅佐采用食疗,理疗,敷贴等多元素康复疗法,全面恢复患者的正常生理功能,提高患者的气血循环和机体免疫力,抵抗血液疾病的复发。

多发性骨髓瘤诊断_多发性骨髓瘤 -护理

疼痛护理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被迫体位,骨骼疼痛,应给予关心,向病人解释疼痛的原因,遵医嘱给予止痛药,及时有效的止痛。骨质疏松时限制运动量,不能用猛劲;骨折时某些部位需要制动。

躯体移动障碍

患者因骨质疏松、胸腰椎破坏性压缩、压迫骨髓导致瘫痪,病人采取被动体位长时间卧床时,一定要做好受压部位按摩,防止褥疮和血栓的发生;也要注意生活护理,协助病人洗漱、进食、大小便、个人卫生、打电话与朋友、家人联系等。

预防感染

患者长期卧床易引起坠积性肺炎,给予拍背、更换卧位。嘱患者深呼吸,保持室内空气新鲜,经常对室内消毒,保持清洁。每日3餐后做口腔护理,清除口腔内食物残渣,预防口腔感染。患者发热后,给予物理降温,温水擦浴。嘱其多饮水,必要时给予消炎痛栓治疗。

骨折护理


多发性骨髓瘤夹板固定观察末梢血运良好,局部无破溃,嘱其适当活动。为防止骨折,病人睡硬板床,忌用弹性床。

排便护理

长期卧床,胃肠蠕动慢,床上排便不适应,排便比较困难,所以要定时排便,保持良好的排便习惯。

心理护理

患者长期卧床,被受折磨,出现焦虑、失眠、忧郁、易怒、孤独、怕被家人丢弃。家人和医护人员应主动与患者接触,倍加关爱和照顾,消除陌生感、孤独感,经常与患者沟通,使其保持良好心理状态。

多发性骨髓瘤诊断_多发性骨髓瘤 -预防

本病的发生与环境。饮食等因素有关。故预防本病发生。增强病人的体质。积极治疗慢性疾患。避免射线及化学毒物的接触。对于疾病的防治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应避免与致癌因素接触。若有接触史或病状可疑者。应定期体检。争取早期发现及时治疗。患者宜参加适当的经常性活动。以减少脱钙。注意个人卫生。防止感染。尤其要注意口腔粘膜和皮肤的清洁。防止感冒。
中医方法宜注意调理情志。防止七情太过。从而保持气血和畅。阴阳平衡。预防疾病的发生。患病之后。保持乐观情绪。性情勿大怒。勿大悲伤。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是战胜疾病的重要一环。注意身体锻炼。顺四时而调形体。可采取气功。太极拳等方法。以增强体质。预防疾病发生。或配合本病治疗。注意起居有常。劳逸有度。适寒温。避虚邪。尤宜节房事。以防肾精暗耗。宜禁烟酒。注意饮食调养。忌暴饮暴食。饮食偏嗜。避免辛辣肥甘厚味之品。既病之后。可对症选用补血。壮骨和减轻脾肿大的食品。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3550103/135350.html

更多阅读

SO2的危害及其流行病学与毒理学研究 毒理学研究方法

刘玉香太原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太原 030024摘要:二氧化硫(SO2)是大气中最常见的污染物之一。SO2的大量排放使城市空气污染不断加重,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大量的流行病学研究表明SO2不仅可以引起呼吸系统疾病,而

多发性骨髓瘤的辨证治疗 多发性骨髓瘤治疗

一、概述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myeloma,简称MM)是骨髓内浆细胞异常增生的一种恶性肿瘤。由于骨髓中有大量的异常浆细胞增殖,引起溶骨性破坏,又因血清中出现大量的异常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尿中出现本周氏蛋白,引起肾功能的损害,贫血、免疫功能

多发性骨髓瘤吃什么好? 多发性骨髓瘤生存期

俗话说的好,祸从口出,病从口入,不少人得病和饮食习惯有关系,虽说多发性骨髓瘤的发作和患者的饮食习惯关系不大,但是当多发性骨髓瘤发作之后,患者却需要从饮食方面进行全面的自我护理才好。对于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来说,注意做好相关的饮食护理

浅谈骨髓瘤骨病的诊断 多发性骨髓瘤诊断标准

X线平片、CT、磁共振(RMI)、放射性核素扫描(ECT)、正电子成像术(PET),是诊断骨髓瘤骨病的主要手段。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90%以上存在骨损害,主要表现为骨痛、溶骨性病变、弥漫性骨质疏松、高钙血症和病理性骨折。溶骨性病变最常累及的部位

声明:《多发性骨髓瘤流行病学 多发性骨髓瘤 多发性骨髓瘤-简介,多发性骨髓瘤-流行病学》为网友酷炫老祖宗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