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香积寺诗眼 过香积寺

过香积寺 王维

过香积寺诗眼 过香积寺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注解
1、薄暮两句:因寺旁空潭而想到毒龙的故事;安禅:指心安然入于清寂宁静之境;毒龙:这里是机心妄想的意思。

译文
早闻香积寺盛名,却不知在此山中;
入山数里,登上了高入云天的山峰。
这儿古木参天,根本没有行人路径;
深山中,何处传来隐隐约约的寺钟。
俯听危石的流泉,轻轻地抽泣哽咽;
山高林密不透日影,松荫寒气犹浓。
日已将暮,我伫立在空寂的清潭边,
有如禅定身心安然,一切邪念皆空。

赏析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3560103/137829.html

更多阅读

古诗词赏析方法 诗词中句子的赏析方法

2011-12-26 09:20提问者:匿名 | 浏览次数:15183次赏析方法,角度,等我来帮他解答2011-12-26 10:18满意回答古诗词鉴赏方法:一、品味富于表现力的“诗眼”或“题眼”。如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

诗歌鉴赏知识点 边塞诗意象

表1考点说明考点一: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1、古代诗歌的形象(人物形象、物象、意象)2、语言(炼字、诗眼、语言风格)3、表达技巧(表达方式、修辞方法、表现手法、行文结构)考点二、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1

蜀相教案 拟行路难其四教案

【教学目的】①了解杜甫对“蜀相”诸葛亮的仰慕和惋惜之情,了解杜甫忧国忧民的现实主义精神。②进一步掌握诗歌鉴赏的要领;③初步掌握怀古诗的表现手法。【教学重点】①由“辨读”到“情读”②律诗中“起、承、转、合”四联的结

《琵琶行》理解性默写 赤壁赋情景式默写

1、《琵琶行》描写琵琶女不愿出场但又盛情难却的矛盾心情的句子: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诗中将琵琶女的命运与诗人的身世联系起来的句子(也是诗眼、主旨句)是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诗中有四处描写月亮作衬托的诗句,

第8节:巧教古诗触类旁通(2)

系列专题:《诗意的教育:凭什么让学生爱上你》  例析:《枫桥夜泊》的教学设计思路 第一步,明确主旨,寻找"诗眼"。在这首诗中,"愁"是主旨,是接下来进行 知识拓展的核心。"愁眠"是诗眼,即全诗都围绕着"愁眠"进行写意与抒情。   第二步,设计

声明:《过香积寺诗眼 过香积寺》为网友雨阿橙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