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蚕到死丝方尽的理解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李商隐

春蚕到死丝方尽的理解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出自晚唐诗人李商隐的《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赏析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一句更是因为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借用春蚕到死才停止吐丝,蜡烛烧尽时才停止流泪,来比喻男女之间的爱情至死不渝,成为一曲悲壮的千古绝唱。近日,因教学上的需要,笔者查阅了一些资料,发现有的赏析文章进而把这句话理解成在写“别后相思”。例如,苏教版新课程实验教科书《语文》教学参考书上说,“颔联(指这句话)写别后相思,以两个生动的比喻表白自己对所爱的人至死不渝的深情……这里的‘丝’和思念的‘思’谐音”。另外,在网络上流传甚广的是一篇署名郝世峰的文章(国际在线),不但强调“丝”与“思”的谐音,来说明“春蚕到死丝方尽”在写“思念”(文中的意思就是“别后思念”),而且,在赏析“蜡炬成灰泪始干”时,还借唐朝以前的诗句“思君如明烛,中宵空自煎”(王融《自君之出矣》)和“思君如夜烛,煎泪几千行”(陈叔达《思君如夜烛》),来证明“蜡烛燃泪”是在比喻“思念之痛的煎熬”。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3560103/138116.html

更多阅读

爱与责任演讲稿 关于爱与责任的演讲稿

三尺讲台:爱与责任的交融有人把我们喻为到死丝方尽的春蚕,有人把我们比作传播知识的天使,有人把我们颂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更有人称我们的事业为“蓝天底下最光辉的事业”。太多的溢美之辞背后,三尺讲台依然是个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岗位:

春蚕到死丝方尽 李商隐春蚕到死丝方尽

春蚕到死丝方尽我国蚕业生产已经有四千多年的历史。早在二千年前,我国用蚕丝生产的精美丝绸,就源源不断地输到许多国家,因而人们把我国称为“丝国”。蚕丝是一种高级纤维,蚕就是生产这种高级纤维的昆虫。它的一生,要经过卵、幼虫、蛹和

声明:《春蚕到死丝方尽的理解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为网友绿妒轻裙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