额济纳胡杨林简介 额济纳河 额济纳河-名称,额济纳河-简介

额济纳河古称弱水或姜谷水等。黑河是我国第二大内陆河,发源于青海省祁连山东麓,干流全长821公里,流域面积14.29万平方公里(其中干流水系11.6万平方公里)。莺落峡以上为上游,河道长303公里,流域面积1万平方公里,平均降水量350毫升,植被较好,是黑河流域的产粮区。莺落峡至正义峡为中游,河长185公里,流域面积2.56万平方公里,年平均降水量140毫米,以张掖地区为核心的人工灌溉绿洲面积较大,是甘肃省的主要粮食产区。正义峡至额济纳旗的东西居延海为下游,河长333公里,流域面积8.04万平方公里,年均降水量47毫米,是黑河流域生态保护和治理的重点地区。

额济纳_额济纳河 -名称

额济纳河

额济纳_额济纳河 -简介


“额济纳”为党项语“亦集乃”的音转,意为黑水或黑河。但清末学者何秋涛在为清张穆所著的《蒙
古游牧记》作注时,曾引徐星伯先生所云,认为“额济纳为蒙古语,意幽隐也“。额济纳河古称弱水或姜谷水等。
额济纳旗胡杨林

黑河是我国第二大内陆河,发源于青海省祁连山东麓,干流全长821公里,流域面积14.29万平方公里(其中干流水系11.6万平方公里)。莺落峡以上为上游,河道长303公里,流域面积1万平方公里,平均降水量350毫升,植被较好,是黑河流域的产粮区。莺落峡至正义峡为中游,河长185公里,流域面积2.56万平方公里,年平均降水量140毫米,以张掖地区为核心的人工灌溉绿洲面积较大,是甘肃省的主要粮食产区。正义峡至额济纳旗的东西居延海为下游,河长333公里,流域面积8.04万平方公里,年均降水量47毫米,是黑河流域生态保护和治理的重点地区。

额济纳_额济纳河 -额济纳河历史

额济纳河在史籍中多有记载,而今人所编《额济纳旗志》中亦有这样的记载:”额济纳河在旗境流程250公里,河宽平均在150米左右,正常水位在1.5米左右,平均流量在200―300立方米/秒之间,由南向北在三角绿洲上又分支19条….余波注入东(苏泊淖尔)、西(噶顺淖尔)居延海和京斯图湖。黑河进入额济纳旗流程约270公里。在狼心山分为东、西两条河,东西河总长分别为179公里和177公里,北流途中,又分为19条支岔,最后流入居延海。东西居延海相距80公里,形成额济纳三角洲。额济纳三角洲历史上曾经是水草丰美、驼羊成群的绿洲。古时的额济纳河水量丰沛,流域内水草丰美,宜农宜牧,是巴丹吉林沙漠边缘的一片绿洲,为巴丹吉林沙漠和大戈壁之间的狭长通道,是河西走廊“丝绸之路”去漠北的必经之路,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历朝历代统治者多于此设立城塞,以保卫这里的安全和控制权。汉代曾于此建立居延塞,设立居延都尉守卫额济纳河流域;隋、唐时期,突厥控制这一带后,于此放牧;宋时期,西夏建立了黑水城,这里一度成为西夏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蒙古汗国进攻西夏时,多次从这里进军;元代于此设于了亦集乃路,并在北元时期(明朝初年)为争夺这一流域的控制权与明军多次血战。一直到20世纪50年代,黑河水四季长流,源源不断,居延海碧波荡漾。

额济纳_额济纳河 -谁来拯救额济纳绿洲

20世纪60年代以来,由于上游植被破坏严重,雪线上升;中游地区过度垦荒,种粮,大力发展人工绿洲,农业灌溉占用了大量的水资源,挤占了下游生态用水,导致进入额济纳的水量从60年代的每年平均10.5亿立方米减少到现在的每年3亿立方米左右,下游河道断流时间从100天延长到200天,地下水位下降,水质变差,草场退化、沙化。根据卫星影像资料分析,从20世纪80年代,绿洲面积从6900平方公里减少到现在的3328平方公里,天然林大幅度减少,特别是胡杨这一世界珍稀树种,从20世纪50年代的75万亩减少到现在的34万亩。土地沙漠化面积增加了462平方公里,年平均增长23.1平方公里。1961年和1992年西居延海和东居延海先后干涸,使原本就十分脆弱的额济纳生态环境雪上加霜。

2000年1―4月,我国北方地区连续发生8次沙尘暴天气,沙尘危及西北、华北、东北乃至华东等地,危害总面积约200万平方公里。强沙尘暴从何处而起,沙尘源在哪里?这些问题引起了国家领导的关注。2000年5月12日,由中央电视台摄制的《沙起额济纳》专题片在中央电视台播放。人们对居延地区生态恶化及其对外的影响感到震惊。国务院指示水利部门治理黑河,实施分水方案以拯救居延绿洲。水利部着手实施”97“分水方案,2000年下泄水头到达额济纳旗。黑河流域历史上第一次实现跨省区调水成功。2001年,根据国务院的指示精神,水利部在《黑河流域水资源问题及其对策》的基础上,编制出《黑河流域近期治理工程规划》,于2001年7月呈报给国务院,同年8月3日,国务院即以国函(2001)86号文批复了《黑河流域近期治理工程规划》。2002年4月20日,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在郑州召开黑河工程项目审查会,根据《黑河流域近期治理工程规划》,提出了《黑河工程与非工程措施三年实施方案》,得到了水利部的批。

额济纳_额济纳河 -“居延大粮仓”化为乌有

抢救额济纳绿洲,遏止生态环境恶化,更关系到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国防稳固。2002年7月和9月黑河水量在统一调度和科学管理上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黑河两次分水,流入额济纳绿洲有3亿多立方米水,干涸10年之久的东居延海流入了4000多万立方米水,水面已扩展到23.5平方公里,随着黑河分水工程的实施,上游来水量的增多,干旱多年的额济纳绿洲得到了有效的灌溉,部分濒临死亡的胡杨、怪柳重新焕发出生机,消失多年的甘草、苦豆子和芦苇等植物又开始复苏,草场植被覆盖席和植物种类明显增加。

额济纳绿洲,又称居延绿洲,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阿拉善盟额济纳旗境内,由发源于祁连山中段的黑河(进入内蒙古境内后称额济纳河)河水浇灌而成,总面积达11.46万平方公里,比3个台湾省的面积还大些。历史上,这里林木茂盛、水草丰美。汉代曾在此驻兵屯垦,开辟了大面积农田,使之一度拥有“居延大粮仓”的美称。西夏在汉代城廓遗址上建起了著名的黑城,成为古丝绸之路上的交通枢纽。13世纪初,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由甘州城前往元大都拜见忽必烈时途经此地,看到的是“水源充足,松林茂密,野驴和各种野兽经常出没其间”。直到20世纪40年代,额济纳河末端的居延海(湖)仍有300多平方公里的水面。

1936年夏天,著名记者范长江千里迢迢来到额济纳采访蒙古王府。他在《忆西蒙》一文中写道,谁也料想不到,额济纳有这样多的森林。额济纳河清澈见底,河岸有高大的沙山,有树木,有深草,骆驼和羊群自然地羼来羼去,看不见人在照料。这里的梧桐(胡杨)林,完全在原始状态中,生长的疏密,完全没有人工支配,道路是没有开辟的,只是随着森林里的人迹和兽迹走。在梧桐稠密的地方,日光透不到地上来,四望都是阴森。森林有些巨藤式的树枝,穿错在阴暗的林间,有些像巨蟒……“这是南美亚玛逊河的上游,这是未开发的非洲刚果腹地。”

然而60多年后的今天,范长江笔下清澈见底的额济纳河已经彻底干涸,茂密无比的森林正一片片地干枯死亡。据林业部门的统计数字,仅最近10余年间,额济纳绿洲就有80万棵胡杨、江柳等天然树木因干旱风沙而消失,5000多万亩草场沙化,其中75%已变成无法利用的荒滩沙地,一批批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的农牧民不得不举家搬迁,沦为“生态难民”。

1993年以来,每年春季由此腾起的被称为“环境杀手”的沙尘暴,黑旋风一般席卷河西走廊后,直逼宁夏平原,然后进入华北乃至华东。由于常年干旱、风沙导致的草场沙化、森林消失、可食性饲草大量减少,使原本林茂粮丰畜旺的千里沃野,如今粮食大幅度减产甚至绝收。额济纳河的干涸,导致地下水位下降,沿河1500多眼筒井已有1020眼干枯。11.46万平方公里土地上的1.5万居民正面临着被恶化了的生态环境逼上绝路的危险。

额济纳_额济纳河 -沙尘暴为何从这里腾起

过去,祁连山脉的冰雪融化之后,经甘肃省境内的黑河,源源不断地下泄到额济纳河及其末端的居延海(湖),河水甘霖般滋润着额济纳绿洲,使得这里生命繁茂。正像史书记载的那样,酒泉以北金塔、鼎新各县之后,中有一段荒瘠地,过此直至居延海,南北长三四百里,皆为肥沃地带,水草丰美,森林畅茂。

然而,由于地处上游的甘肃省工农业生产用水量不断加大,自60年代以来,先后在上游的黑河干流上建起了莺落峡、草滩庄等水利枢纽工程及大大小小十几座水库、塘坝,甚至近几年为开发旅游项目而修建了大型水上公园,使得额济纳河的水源急骤减少。据资料显示,20世纪40年代,每年下泄到额济纳河的水量为12至13亿立方米,到了80年代,减少到不足5亿立方米,进入90年代后的第二年,再也没有一滴水下泄了,随之而来的是曾有数百万亩水面的居延海(湖)也彻底干涸了。

没有了水源,自然生态圈遭到了破坏,原本降雨量就少的额济纳地区变得异常干旱,年降雨量不足蒸发量的千分之一。加之西伯利亚气流的常年劲吹,流沙泛起,额济纳河在短短的几年间便成了一条沙沟,沿河两岸的胡杨、红柳等老龄树开始枯死,草原逐年沙化成戈壁荒滩,阻挡巴丹吉林沙漠北移的耐干旱植物梭梭林,也大面积死亡,沙进人退的局面日趋严重,一遇西伯利亚强气流,沙尘随风而起,“环境杀手”四处狂奔,生命被逼向了死亡的边缘。

额济纳_额济纳河 -生态问题无界限

拯救额济纳绿洲的呼声已经引起了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1995年7月,由7个部委的11名专家学者组成的调研组,亲临额济纳考察生态环境问题。调研组沿额济纳河流域进行实地考察,当他们站在已经干涸并沙化了的居延海(湖)中心时,纷纷感叹因断绝水源造成生态环境极度恶化的严重后果。之后,调研组又沿额济纳河溯流而上,深入到甘肃省有关地区进行了调研。他们认为,额济纳地区的生态环境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如不采取紧急拯救措施,后果不堪设想。眼下,拯救额济纳地区生态环境最重要的问题是解决水源合理分配,没有水,一切都是空谈。同年11月,经过对调研材料的认真研究,中科院7名院士联名写出《关于拯救额济纳绿洲的紧急呼吁》,建议尽快组建黑河―额济纳河流域管理机构,统一管理、合理分配上、中、下游水量,确保每年下泄到额济纳河段水量9.5亿立方米。此后,有关专家学者通过对分析沙尘暴的形成与环境关系后认为,源起于额济纳地区的沙尘暴与河水量有直接关系。他们在提出的报告中说,额济纳河年有水量8亿立方米是生态保证值,5亿立方米为特强沙尘暴预警值。由此可见,只有解决水源问题,才是额济纳绿洲得以延续的保证,才能扼住沙尘暴这个“环境杀手”。然而,一晃又是五六年过去了,由于方方面面的复杂原因,上下游的水源问题至今仍然未能解决。

额济纳胡杨林简介 额济纳河 额济纳河-名称,额济纳河-简介

有识之士早已指出,环境问题是人类共同面对的问题,无国界、地界之分。额济纳绿洲环境遭到破坏,同样证明了这个道理。今年春季以来,远至北京甚至济南等地一次次扬起的沙尘暴,还不能引起我们的高度警惕吗?

今天,当我们站在西部大开发全局的角度看待这个问题时,应该说更容易统一这样的认识:实施西部开发,需要上下左右各行各业的通力协作。而额济纳绿洲要再度充满绿色和生命,需要的也正是这种通

额济纳_额济纳河 -额济纳河的怪树

生命的较量――额旗额济纳河岸的胡杨
额济纳胡杨林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额济纳旗境内,地外巴丹吉林沙漠,额济纳河两岸,分布着我国目前最为壮观的胡杨林,总面积8万多亩,集沙漠、戈壁、草原湖泊、胡杨林于一体,拥有神奇的自然景观和独特的人文景观。每年秋月,当第一场秋霜,大片的胡杨树叶由绿变黄,一眼望去,阳光下金色的树叶衬着湛蓝的天空于风中婆娑起舞,那强烈的反差,鲜明的影调,亮丽的色彩,足以令任何语言文字显得苍白无力。


胡杨

额济纳_额济纳河 -相关信息



额济纳河是内蒙古自治区西部阿拉善高原荒漠区内流河,古称弱水、张掖河、羌谷水、黑水。“额济纳”为西夏语,意思是黑水,元代则翻译为“亦集乃”。但清末学者何秋涛在为清张穆所著的《蒙古游牧记》作注时,曾引徐星伯先生所云,认为“额济纳为蒙古语,意幽隐也“。额济纳河发源于青海省祁连山山麓,由祁连山积雪融水汇集成河,又有雨水和泉水作为补充,河长约250公里,呈南北流向,弯曲度小。上游有黑河和临水在鼎新汇合后向北流入内蒙古境内后称之为额济纳河,向北流至狼心山分为东河(又名纳林高勒)和西河(又名穆林高勒),最后注入东居延泽(又名索果诺尔)和西居延泽(嘎顺诺尔)。东河下游有昂茨河、古尔本汗立河、哈拉素海河、达西敖包河、纳林河等5条支流。西侧有穆林高勒、赛汗高勒、乌兰艾立格高勒、克列图高勒和巴嘎高勒等5条支流,以多口形式汇入居延海。

古时的额济纳河水量丰沛,流域内水草丰美,宜农宜牧,是巴丹吉林沙漠边缘的一片绿洲,为巴丹吉林沙漠和大戈壁之间的狭长通道,是河西走廊“丝绸之路”去漠北的必经之路,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历朝历代统治者多于此设立城塞,以保卫这里的安全和控制权。汉代曾于此建立居延塞,设立居延都尉守卫额济纳河流域;隋、唐时期,突厥控制这一带后,于此放牧;宋朝时期,西夏建立了黑水城,这里一度成为西夏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蒙古汗国进攻西夏时,多次从这里进军;元代于此设于了亦集乃路,并在北元时期(明朝初年)为争夺这一流域的控制权与明军多次血战。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3570103/140470.html

更多阅读

梵高的《星空》 梵高 星空下的罗纳河

星夜,即夜间的意思。1889年荷兰后印象派画家文森特·梵高于在圣雷米的一家精神病院里创作的一幅著名油画《Desterrennacht》(荷兰语),也被译为《星夜》或《星月夜》。该油画被广泛认为是其代表作之一,现藏于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具体介

电影"额尔古纳河右岸" 额尔古纳河右岸

从上海去了内蒙古呼伦贝尔参加拍电影“额尔古纳河右岸”,体验了白天气温零下10度,晚上达到零下20度的世界。哎呀真冻死我了。上衣穿了6件也都没用。而且拍摄第一天在雪上摔倒肋骨也受伤,上马下马的时候,像大自然审讯室被拷问的感觉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 额尔古纳河右岸 pdf

《额尔古纳河右岸》终于读完了,不愧是荣获第七届茅盾文学奖的作品,让人感觉磅礴大气,酣畅淋漓,就象一曲叩人心扉的命运交响曲,时而轻柔舒缓,如置身于月明风清或鸟语花香的原野,时而激昂震撼,如观悬崖飞瀑或惊涛拍岸般,有着动人心魄的艺术之美

声明:《额济纳胡杨林简介 额济纳河 额济纳河-名称,额济纳河-简介》为网友老爷子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