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胜糕介绍 定胜糕 定胜糕-简要介绍,定胜糕-食材介绍

定胜糕,汉族美食,属于杭州菜系,具有春季养生调理、术后调理的功效。有甜味,色呈淡红,松软清香,入口甜糯。制作方法是将配置好的米粉放进特制的印版里,中间再放入红豆沙,蒸少许时间就可以了。糕点比较软,有点松,带甜甜的豆沙味。传说是南宋时百姓为韩家军出征鼓舞将士而特制的,糕上有“定胜”两字,后就被称“定胜糕”。图案有半桃、牵牛、梅花、线板、棱台、五星等形状。

定胜糕_定胜糕 -简要介绍

定胜糕,杭州菜,适合于春季养生调理,术后调理。

定胜糕_定胜糕 -食材介绍

主料:粳米(600克) 糯米粉(400克)

调料:红曲(5克) 白砂糖(200克)

定胜糕_定胜糕 -制作工艺


定胜糕

1.将粳米粉,糯米粉放入盛器,加红曲粉,白糖和少量清水

拌匀,让其涨发1小时。

2.将米粉放入定胜糕模型内,摁实,面上用刀刮平,上笼用旺火蒸20分钟,至糕面结拢成熟取出,翻扣在案板上即成。

在唐代,常熟百姓为使一两一个的糕点做大,既吉利,也讨官员欢心,后来想出了一个极好的办法:

用梨木雕刻成各种各样的花朵和树叶模样的容器,正好装下一两湿米粉,拌米粉的水里掺上各种花卉和菜蔬的汁液,有红的、有黄的、有绿的;容器口大底小,容易倒出;图案有半桃、牵牛、梅花、线板、棱台、五星,等等形状。倒出后上蒸笼一蒸,乘热盖上红印,取名为“鼎盛糕”。(见下[定胜糕的传说])

定胜糕_定胜糕 -定胜糕做法

食材


定胜糕

粗糯米粉3000克,粗粳米粉2000克,绵白糖2500克,干豆沙1750克,糖板油丁1500克,玫瑰酱500克,松子仁150克,红袖米粉25克。

做法

1、将粗糯米粉、粗粳米粉一同放入木桶内拌匀,中间扒窝,放入绵白糖、红籼米粉拌匀后静置8小时,过筛后拌入玫瑰酱待用。

2、在糕模内垫入一块小竹板,先向糕模里撒上一层糕粉,放入干豆沙、糖板油丁,再铺满糕粉,刮平,撒上松子仁即成。

3、在蒸锅里放入清水烧沸,将焖桶放于锅上,将糕模放入桶中,蒸制30分钟。待蒸至焖桶中热气透足、糕坯成熟时,取出糕模将糕坯倒出即成。

定胜糕_定胜糕 -菜品口感

口味:甜味

色呈淡红,松软清香,入口甜糯。

定胜糕_定胜糕 -食谱营养

粳米:粳米能提高人体免疫功能,促进血液循环,从而减少高血压的机会;粳米能预防糖尿病、脚气病、老年斑和便秘等疾病;粳米米糠层的粗纤维分子,有助胃肠蠕动,对胃病、便秘、痔疮等疗效很好。

糯米粉:糯米含有蛋白质、脂肪、糖类、钙、磷、铁、维生素B1、维生索B2、烟酸及淀粉等,营养丰富,为温补强壮食品;具有补中益气,健脾养胃,止虚汗之功效,对脾胃虚寒,食欲不佳,腹胀腹泻有一定缓解作用;糯米有收涩作用,对尿频,盗汗有较好的食疗效果。

定胜糕_定胜糕 -食谱相克

粳米:粳米不宜与马肉、蜂蜜同食;不可与苍耳同食,否则会导致心痛。

定胜糕_定胜糕 -营养成分

・热量 (4250.00千卡)

・蛋白质 (75.40克)

・脂肪 (7.60克)

・碳水化合物 (970.60克)


南宋定胜糕

・膳食纤维 (6.80克)

・硫胺素 (1.40毫克)

・核黄素 (0.64毫克)

・尼克酸 (17.00毫克)

・维生素E (11.22毫克)

・钙 (210.00毫克)

・磷 (1194.00毫克)

・钾 (1140.00毫克)

・钠 (21.20毫克)

・镁 (406.00毫克)

・铁 (14.00毫克)

定胜糕介绍 定胜糕 定胜糕-简要介绍,定胜糕-食材介绍

・锌 (14.98毫克)

・硒 (25.84微克)

・铜 (2.22毫克)

・锰 (210.34毫克)

定胜糕_定胜糕 -历史文化

常熟地方有一种形状像元宝的大众糕点,叫定胜糕,民间每逢迎亲乔迁,现在还保留着送定胜糕的习惯,表示吉祥喜庆。

定胜糕传说一

据老辈里讲,在唐代,常熟城里的官府规定,市上的糕点要计量,一升箩米做十个,约合一两一个,叫做“定升糕”。

常熟百姓为使一两一个的糕点做大,既吉利,也讨官员欢心,后来想出了一个极好的办法:用梨木雕刻成各种各样的花朵和树叶模样的容器,正好装下一两湿米粉,拌米粉的水里掺上各种花卉和菜蔬的汁液,有红的、有黄的、有绿的,容器口大底小,容易倒出,图案有半桃、牵牛、梅花、线板、棱台、五星,等等形状。倒出后上蒸笼一蒸,乘热盖上红印,取名为“鼎盛糕”。

到了明朝,打仗的事儿越来越多,老百姓就把“鼎盛糕”送给当兵的壮丁作为干粮,取名为“定胜糕”。

从“定升糕”到“鼎盛糕”,再到“定胜糕”,虽然音调没有变,意义是渐变的。据说,有一段时间还有将“定升糕”和“高升爆竹”送给官员的事,意思是“肯定高升”。

定胜糕传说二

相传宋朝建炎年间,金兀术进犯临安,被杭州军民像打野狗一样打得立不住脚,心急火燎地从临安退到了平江,闯进了苏州城。

当时,南宋名将韩世忠正在松江一带驻防,听说金兵朝北撤退,立即和夫人梁红玉带领八千人马,埋伏在太湖岸边,狙击金兵北退。金兀术没想到在大湖遇上了韩世忠,吃了一记闷棍,心里非常恼怒,忙求来救兵和韩世忠大战。这一仗足足打了七七四十九天,打得天昏地转,连太湖君也吓得退避三舍。

常言道:“一人难挡四手,四手还怕人多。”韩家军虽然英勇善战,可八千人马哪能抗击十万金兵。要胜金兀术,须有个良计妙策。为这事,韩世忠日日夜夜在寻思,弄得茶饭无心,眼睛熬得通红。一天深夜,侍卫来报,说是夫人请见。韩世忠抬起头来,只见夫人梁红玉端着一盆糕点,恭恭敬敬地跑进来说道:“将军,苏州百姓又送来了几箩甜糕,慰劳士兵。这一盆糕点,他们说一定要请你品尝,这是他们的一点点心意。”

韩世忠接过一看,这糕点式样很别致,两头大,中间细,蛮像个定样。便伸手取过一块,一掰,只见糕里有张纸条,上面写着四句话:“敌营像定榫,头大细腰身,当中一斩断,两头勿成形。”韩世忠很稀奇,连忙招呼夫人过来,夫人一看说:“老百姓真是知道将军的心事,你看,这四句话不是明明告诉我们金军的阵势吗,老百姓摸得清,看得明,真是个好消息!”

韩世忠高兴他说:“是呀,我这几天正在探索敌情,还没摸出名堂来,可老百姓已将金贼的阵势给我弄清楚了。照这样看来,我马上出兵先把金兵齐腰斩断,让他们首尾不能相顾,阵脚大乱,然后乘机追杀,乱中取胜。”

于是,韩世忠连夜调兵遣将,像一把飞刀,直向敌营拦腰杀去。顿时,金军军心大乱,众金兵像掐了头的苍蝇,南北两头,只顾自己夺路逃命。一路逃到镇江附近的黄天荡时,被早已赶到的梁红玉的精兵迎头一阵痛打,死伤大半;一路在太湖里遇上了风暴,溺死无数。

太湖一仗,韩家军大获全胜,苏州百姓送的定样糕,立了大功。因为定榫和定胜谐音,韩世忠就把这糕名为“定胜糕”。又因为定胜糕三字有大吉大利,高高兴兴的意思,所以后来苏州人常常喜欢把定胜糕作为喜庆和节日赠送亲友的礼物。这个习俗,一直传到现在。

定胜糕传说三

北宋时,杨家将们出征,百姓于是自发地准备了吃的喝的为军士送行。将士吃了一种糕点后,感觉美味异常,既可就酒,又可果腹,就问百姓这个糕是什么,百姓希望杨家将们可以旗开得胜,于是就说它叫定胜糕。杨家将听后士气大增,满怀信心地出战去了。宋室南迁后,定胜糕也跟着传到了如今的杭州。

定胜糕_定胜糕 -相关故事

常熟地方有一种形状像元宝的大众糕点,叫定胜糕,民间每逢迎亲乔迁,现在还保留着送定胜糕的习惯,表示吉祥喜庆。说起它的来历,还与太平军有关呢。

那一年,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的部队浩浩荡荡向常熟进发,一路上开仓放粮,救济穷人。却说有个卖点心的王老伯,小本经营,因官府搜刮、地痞敲竹杠,本来生意已经做不下去,幸亏来了太平军,分了粮,保住了他苦心经营的一点家业,又做起糕点来了。他一边干活,一边拉开嗓门,唱起歌颂太平军的歌:“太平军真正好,专为穷人来撑腰,太平军一到,穷人拿元宝”正如王老伯唱的那样,自从太平军来到常熟城后,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老百姓安居乐业,再也没有搜刮民脂民膏的贪官,地痞也不敢横行霸道了。

转眼到了清朝同治皇帝登基那年,清军从江南大营出动,要大举进攻驻守常熟的太平军。为防御清军进攻,太平军在虞山东岭修筑军事设施,据说照诸葛亮石阵的八卦图,全部用黄石垒起,工程浩大。至今常熟山上留有遗址,称太平天国石营。当时老百姓纷纷箪食壶浆,去犒劳太平军。这消息被王老伯知道后,心里想:太平军对自己恩重如山,如今清妖来犯,一场血战在前,我该拿什么来表达心意呢?他和家人一商量,决定连夜做糕点,第二天挑去慰问。

全家都忙碌起来,连几岁的小儿子也在旁边帮忙,胡乱捏起糕来,说:“爹,把这个也送给太平军叔叔。”王老伯一看,见儿子捏的糕两头大,中间小,像个元宝,猛然想起山歌里唱的词儿,说道:“好好,太平军一到,穷人拿元宝。我看今天就改改样子,就做这个元宝糕吧!”于是,全家人忙了整整一宵,做了几千个元宝糕。天蒙蒙亮,王老伯就挑起担子往石营跑。到了工地,歇下担子,一看石营好大气派,黄石垒起的天然屏障,借山势蜿蜒伸展,把军营封得严严实实,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几千军士挑灯夜战好多天了,内部工程已经竣工,正在外围忙碌着。王老伯元宝糕成双成对地送到军士手中。大家吃着这奇形怪状的糕,香喷喷、甜津津的,实在好吃,正想问这是什么糕,王老伯却不见了。

原来,王老伯出于好奇,一溜烟跑进了石营,想看个究竟,殊不知这是军事秘密,何况里面七转八弯,像个迷魂阵,外人进得去,出不来。王老伯在里面转悠了一会,哪里走得出来,急得满头大汗。他急中生智,又拉开嗓门唱起来:“太平军真正好,专为穷人来撑腰,太平军一到,穷人拿元宝。”这歌声飘出石营,终于被军士听到了,赶紧进去把他领出来。事关重大,有老百姓闯进了石营,军士禀报了将官,将官又逐级禀报到苏州忠王府。忠王李秀成明察秋毫,认为王老伯一片拥军心意,只是误闯石营,不必问罪。驻守常熟的太平军又设酒为王老伯压惊,席间大家都说王老伯唱歌唱得好,还邀请他到太平军戏楼去表演呢!太平军戏楼旧址在常熟城紫金街底、辛峰巷燕园东侧灵公殿内,咸丰十年(1860)太平军占领常熟,在灵公殿整修了楼,在此演出戏剧,鼓舞官兵,而王老伯是唯一到戏楼演出的常熟人。

那么,这元宝糕怎么又叫定胜糕了呢?还有一段故事呢。后来,清兵果然大肆进攻常熟,太平军退守石营,清兵久攻不下,便想找个了解石营地形的人,有个地痞出卖了王老伯,说只有他进了石营,必然知晓内情。清兵把王老伯抓起来,要他说出石营真实情况。王老伯一句话也不说。清兵把他吊起来拷打,打得死去活来,王老伯就是咬紧牙关不说话。最后,清兵在与太平军决战前,对王老伯说:“只要你说一句官兵胜、长毛败,就饶你不死。”(长毛,是清朝廷诬蔑太平军的话)王老伯突然开了口,大声说:“太平军定胜,清妖必败!”清兵恼羞成怒,杀害了王老伯。这次决战,太平军果然打了大胜仗,清兵败北,抱头鼠窜而去。为了纪念王老伯,大家把这种元宝形状的糕称为定胜糕。

[定胜糕的传说]

这糕啊!据老辈里讲,在唐代,常熟城里的官府规定,市上的糕点要计量,一升箩米做十个,约合一两一个,叫做“定升糕”。

常熟百姓为使一两一个的糕点做大,既吉利,也讨官员欢心,后来想出了一个极好的办法:用梨木雕刻成各种各样的花朵和树叶模样的容器,正好装下一两湿米粉,拌米粉的水里掺上各种花卉和菜蔬的汁液,有红的、有黄的、有绿的,容器口大底小,容易倒出,图案有半桃、牵牛、梅花、线板、棱台、五星,等等形状。倒出后上蒸笼一蒸,乘热盖上红印,取名为“鼎盛糕”。

到了明朝,打仗的事儿越来越多,老百姓就把“鼎盛糕”送给当兵的壮丁作为干粮,取名为“定胜糕”。

从“定升糕”到“鼎盛糕”,再到“定胜糕”,虽然音调没有变,意义是渐变的。据说,有一段时间还有将“定升糕”和“高升爆竹”送给官员的事,意思是“肯定高升”。信不信由你!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3590103/146747.html

更多阅读

浅谈六度——禅定一 一个最殊胜的禅定修法

禅定,六度中的第五度,也就是说马上就要到达彼岸,得到圆满光明的自性。禅定,又名三昧,“念佛三昧,三昧之王”,指“心一境性”,让混乱思绪平静下来,外禅内定,专注一境。在《君友会佛教大辞典》中阐述了禅定的重要意义:由凡人成佛的整个过程,起关键

纳帕澜郡 130平米~简欧~三居室 纳帕澜郡

小区名称:纳帕澜郡工程户型:三室两厅二卫工程面积:130平米居住人口:4口人设计风格:现代简欧风格工程造价:62000类 别:公寓设计理念:本设计根据业主需求、喜好与设计师对整个小区风格的把控,设计风格定为现代简欧。它的设计风格其实是经过改

英文合同的结构与条款 fidic合同条款 中英文

1.前言一份标准英文合同通常可以分为前言(Preamble)、正文(Habendum)、附录(Schedule)及证明部分即结束词(Attestation)四大部分组成。前言(Preamble)由“Parties”及“Recitals”两部分组成。“Parties”为必备条款,在很多时候称为“commen

第66节:胜兵?败兵?胜负已定

系列专题:《回归中的商业反思:孙子兵法说什么》  胜兵?败兵?胜负已定  高人谁都想当,可怎么做才能做高人,到达胜于易胜呢?不着急,孙圣人接下来给了答案:做胜兵,不要做败兵!这就有了本篇的第三组概念--胜兵和败兵。  原文说"故善战者,立于

声明:《定胜糕介绍 定胜糕 定胜糕-简要介绍,定胜糕-食材介绍》为网友京华倦客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