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历史,中国特色社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对现阶段纲领的概括。要求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本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一方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走社会主义道路;另一方面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不照抄、照搬别国经验、模式,走适合中国特点的道路,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把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着丰富的科学内涵和强大的生命力。这条道路是自鸦片战争以来先进的中国人、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尤其是先进的中国共产党人以民族独立自由和国家繁荣富强为己任,在几个世纪的探索中,历尽曲折,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征途中找到的唯一正确的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_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历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共产党依据毛泽东倡导的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原则,总结长期探索所积累的经验,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实践,深刻地认识到建设中国社会主义的规律,在十二大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科学论断。党的十三大、十四大和十五大对这一论断形成了一系列科学观点,制定了一系列具体政策、措施。

主要内容:

(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以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二)中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必须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轨道上来;

(三)建设社会主义有一个很长的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集中力量实现现代化;

(四)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对外开放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要条件;

(五)使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依法治国,改革和完善国家的政治体制和领导体制;

(六)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与坚持改革开放两个基本点要互相结合,缺一不可;

(七)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八)改善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加强民族团结:用“一国两制”来解决国家统一问题;执政党的党风问题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

(九)反对帝国主义、霸权主义、殖民主义、种族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_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根本宗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对现阶段纲领的概括。要求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本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一方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走社会主义道路;另一方面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不照抄、照搬别国经验、模式,走适合中国特点的道路,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把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_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基本原则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第一,科学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哲学。它把“改变世界”、使“世界革命化”视为根本任务,它是实践基础上科学性和革命性相统一的不断发展的哲学。马克思把生产力视为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最终动力,“在整个世界史观上实现了变革”。这样一来,科学社会主义本身就有着要摒弃一切脱离实际的主观和唯心的任何成分的要求。任何脱离实际的成分都不会在这样的社会主义中找到生存的空间。

第二,科学社会主义认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而绝非贫穷、平均主义和两极分化。

第三,科学社会主义以人民为物质实现的力量源泉,以工人阶级为其阶级基础,以无产阶级政党为领导者。

第四,科学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形成以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条件的“自由人的联合体”。

第五,科学社会主义认为社会主义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不断完善的社会,而绝非一成不变的。

第六,科学社会主义追求社会的公平与正义,追求民主与法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_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发展创新

十七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共产党依据毛泽东倡导的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原则,总结长期探索所积累的经验,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实践,深刻地认识到建设中国社会主义的规律,在十二大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科学论断以来,中共十三大、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都始终强调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连续5次党代会的政治报告标题中,均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字样。其中,十七大报告题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十六大报告题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十五大报告题为《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十四大报告题为《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十三大报告题为《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十七大报告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十八大

胡锦涛代表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报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胡锦涛指出,道路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一以贯之的接力探索中,我们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这是2000多名代表、8200多万党员、13亿中国人民矢志不渝的历史抉择。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十八大报告向党内外、国内外简明鲜明的庄严宣示。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报告最鲜明的特色,是贯穿报告始终的一条红线。中国共产党最大的贡献在于,30多年前选择了改革开放之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全党要坚定这样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十八大报告中再次告诫全党‘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不折腾,首先就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样一个根本问题上不折腾。”郭光文代表说,我们成功走出的道路,说明人类文明的道路,不止一种模式,而是有多种途径。

胡锦涛强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必须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必须坚持推进改革开放,必须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必须坚持促进社会和谐,必须坚持和平发展,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代表们一致认为,这八条,具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长远指导性,将是未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永葆生命力的源泉。

“过去30多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我国今天和未来的发展也必须继续依靠改革开放。”那顺孟和代表说,停滞和倒退都没有出路。郭广银代表认为,新一轮改革,一定是在突破“老路”和防止“邪路”中找到最佳结合点、最佳突破口,从而向改革的“深水区”推进。其中,如何突破利益集团设置的重重障碍和阻力,将成为新一轮改革的最主要目标,也是最大的难点。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国情研究中心主任胡鞍钢代表说,过去30多年,中国的成功有三个关键词:改革、开放、创新。而坚持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还要不断增加三方面的因素:现代化因素,社会主义因素,中国文化因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是中国发展进步之路,关键在于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根据时代条件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这就是十八大报告中所说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代特色,就是要更加注重高扬时代旋律,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紧贴时代脉搏、顺应时代潮流、吸纳时代精华,从而具有远大美好的前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_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特色

从理论层面来看,就是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从实践层面上来看,就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进行的卓有成效的探索。从制度层面来看,就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领域已经形成并且不断完善着的一系列制度、体制和机制。

从发展经验上来说,至少包括以下这些方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历史,中国特色社会

(一)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二)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贯彻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四)坚持以人为本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五)坚持改革开放,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六)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实行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等多种分配方式;

(七)坚持共产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相统一,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八)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九)追求公平与正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十)坚持“一国两制”、和平统一,以高超的民族智慧坚决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国家统一和主权完整;

(十一)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和谐世界的构建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着丰富的科学内涵和强大的生命力。这条道路是自鸦片战争以来先进的中国人、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尤其是先进的中国共产党人以民族独立自由和国家繁荣富强为己任,在几个世纪的探索中,历尽曲折,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征途中找到的唯一正确的道路。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4000103/148364.html

更多阅读

包心鉴: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站在时代的高度,作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战略部署,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进一步指明了方向。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一个突出特点是从中国特

毛概论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方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深深浅22摘要:生态文明是伴随着生态环境危机而产生,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也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重要组成部分。人民群众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力量源泉,要和谐发展,促进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要依靠科学技术和科

第四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十八大报告指出一定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胡锦涛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中的“特色”体现在它是一条先进文化的发展道路,着重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

声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历史,中国特色社会》为网友寂寞花火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