艰苦奋斗精神的内涵 艰苦奋斗 艰苦奋斗-内涵,艰苦奋斗-概述

“艰苦奋斗”是我们党在长期的革命、建设过程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也是我们党的政治本色。在思想开放、理念更新、生活多样化的时代,坚持艰苦奋斗的政治本色,意味着保持一种生活准则,一种工作作风,一种利益观念,一种精神状态,乃至追求一种高尚的奋斗目标和人类共同的价值方向。

艰苦奋斗的意思_艰苦奋斗 -内涵


艰苦奋斗“艰苦奋斗”主要是指在艰难困苦的条件下奋发努力,昂扬斗志。新形势下,解析“艰苦奋斗”,它远远超出了外在的口号和形式。在思想开放、理念更新、生活多样化的时代,坚持艰苦奋斗的政治本色,意味着保持一种生活准则,一种工作作风,一种利益观念,一种精神状态,乃至追求一种高尚的奋斗目标和人类共同的价值方向。

艰苦奋斗的意思_艰苦奋斗 -概述

艰苦奋斗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是党团结和带领人民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强大精神力量。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历来都十分重视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并将其作为一贯的治党、治国、治军的重要原则贯穿始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追寻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大力弘扬艰苦奋斗精神的思想发展轨迹,永远高扬艰苦奋斗的旗帜不动摇,对于全党、全社会自觉抵御各种腐朽思想侵蚀、保持党和国家政权永不变质、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无疑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早在建国前夕,毛泽东同志就针对党执政后可能出现的问题郑重指出:“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这一点现在就必须向党内讲明白,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向全党发出了“两个务必”的号召。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同志根据当时我国的具体国情,特别是刚刚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新的社会条件,进一步阐述了艰苦奋斗的思想:其一, 将艰苦奋斗与党和国家的各项工作紧密联系,提出“勤俭建国”的重要建设原则,强调厉行节约、反对奢侈浪费。其二,将艰苦奋斗作为教育全党和全国人民牢固树立正确思想认识的重要内容,提高广大党员群众对于继续保持艰苦奋斗重要意义的认识,在全党、全社会形成了勤俭办一切事情的良好氛围。其三,将艰苦奋斗作为党的建设特别是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内容,作为克服个人主义和不良作风的有力武器,并将其统一到切实关心群众生活、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各项工作之中。

历史证明,毛泽东同志所号召并倡导的艰苦奋斗精神,作为毛泽东思想的重要内容,对于激励全党、全国人民积极投身我国革命和建设事业,克服困难、不懈奋斗,产生了十分巨大的作用。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背景条件下,邓小平同志再次强调了大力弘扬艰苦奋斗精神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发展了毛泽东思想的有关内容,构成了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形成了自身的时代特色。

其一,尊重国情,强调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一样,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精神也是一个长期的历史性的过程,是贯穿于这一漫长历史阶段始终的,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下去。邓小平同志指出:“中国搞四个现代化,要老老实实地艰苦创业。我们穷,底子薄,教育、科学、文化都落后,这就决定了我们还要有一个艰苦奋斗的过程”。“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们不能不提倡和实行艰苦创业”。其二,针对一些党员群众思想上存在的问题,着重强调了党员领导干部在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精神过程中的先锋模范作用,逐步建立起了领导带头,党员动手,全社会共同行动的有效实施机制,更好地推动了党的自身建设和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其三,根据新时期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复杂原因和党风廉政建设的新任务、新要求,邓小平同志明确提出将发扬艰苦奋斗精神与新形势下的反腐败工作紧密联系,坚持节俭与治理相结合,大力提倡艰苦创业精神,使广大党员自觉树立起克服消极腐败现象的牢固堤防。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紧紧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工作大局,正确分析新时期、新环境和面临的新情况、新任务,在全面继承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发展了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内容,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并在这一重要思想的指引下,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对于在新时期继续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的理论认识,做出了一系列科学判断和重要论述。

其一,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江泽明同志再次重申了继续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的重大意义,明确指出“艰苦奋斗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必须继续发扬光大”,并且提出了“牢记‘两个务必’,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要要求。其二,加深了对于艰苦奋斗精神根本性问题的认识。江泽民同志深刻指出:“对于共产党员和各级领导干部来说,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说到底是牢固树立和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问题。只有从根本上解决世界观、人生观问题,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党的艰苦奋斗的好传统才能在自己的思想上和作风上真正扎根”。其三,突出强调了广大党员和各级干部特别是高级领导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对于在少数干部中滋长的追求享受、贪图安逸现象的严重危害性进行了更为深刻具体的阐发。其四,在深刻总结历史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将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精神的重要性提升到了国家富强、民族发展的重要高度,增强了全党、全社会对于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认识。其五,在全党、全社会大力提倡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并将党的作风建设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将现代思想道德文化与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结合。

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的重要论述,深刻反映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体现了我们党对于不断加强自身建设特别是作风建设的高度重视和与时俱进的精神风貌。

二○○二年末,刚刚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锦涛同志在西柏坡学习考察时再次强调,全党同志要重温毛泽东同志关于“两个务必”的重要论述,重温邓小平同志、江泽民同志关于全党和全国人民要长期艰苦奋斗的重要论述,在新的形势下坚持做到“两个务必”。这对于我们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完成十六大确定的各项任务,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重要的意义,向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始终不渝地坚持做到“两个务必”提出了“四点希望”,为全党、全社会继续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明确了要求,指明了方向。

艰苦奋斗精神总是与辉煌成就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奋斗就会有艰辛,艰辛孕育着新的发展。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上,全体共产党员特别是党的领导干部只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全党和全社会大力弘扬艰苦奋斗作风,永远高扬艰苦奋斗旗帜,我们的党就一定能够更加坚强,就一定能够经受各种风险考验,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不断由胜利推向新的胜利!

艰苦奋斗的意思_艰苦奋斗 -现实意义

艰苦奋斗精神的内涵 艰苦奋斗 艰苦奋斗-内涵,艰苦奋斗-概述


从世界观、价值追求以及政治修养等高度来审视“大兴艰苦奋斗之风”,既是新形势下面对新条件、破解新困苦、解决新难题的需要,也是端正党风、清理政风、重塑民风的必然要求。就目前而言,“大兴艰苦奋斗之风”的意义和作用,至少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是遏制奢靡享乐之风的需要。现实中,面对多样化的物质、思想及生活观念,人们在回归和满足“人本”利益与需求的同时,那些过犹不及的个人主义、消费主义以及享乐之风也呈泛滥之势。尤其是一些党员干部,不仅宗旨意识在淡化,诱惑面前松懈化,而且物欲、私欲不断膨胀,以至于在“体面”、享乐的追求中,不知不觉把自己混入了浮夸、腐败、奢靡堕落的队伍。因此,务必艰苦奋斗,既是党员干部寻回自己政治本色的需要,也是以身作则带政风促民风的需要。

其二,是引导民众追求健康生活的需要。健康的生活应是多种需求的均衡满足,生活水平的提高,意味着我们应该吃好穿好,而不必恪守传统的“缝缝补补”,但决不代表衣食可以无度。事实上,就人们的心理健康而言,当下人们精神需求中的缺失状态,或许更值得我们研究,我们不仅要关注人们物质脱贫,更应关注人们的精神脱贫,因为,物欲膨胀助长的将不仅是不正之风的蔓延,它也极易导致精神的颓靡。所以,“大兴艰苦奋斗之风”,既是我们面对新的物质、精神困苦的需要,也是我们如何继续奋发努力、斗志昂扬的需要。

其三,是放眼人类整体利益的需要。人类虽有无穷的探索能力,但迄今为止,我们还必须承认人类只有一个地球,空间有限、资源有限,财富也有限。所以,任何时候、任何条件下,我们都没有理由奢侈浪费,更不能竭泽而渔。即便为了拉动内需、搞活经济、倡导消费,那也脱离不了有余不尽、量入为出、细水长流的原则,只有健康的、理性的消费,才是亲社会的消费,否则便是对人类共有资源的破坏,甚至是对后人的犯罪。因此,我们学习和保持艰苦奋斗,这既是人类的高贵与理性所在,也是人类整体利益的要求。

其四,是纯洁党性、保持党的政治优势的需要。党的政治优势历来得益于对党的宗旨的贯彻和落实。现实中,虽然我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但仍未达到让全体人民都衣食无忧的水平,还有许多百姓缺乏相应的社会保障,甚至仍有一部分群众不得不挣扎在贫困线上。如果我们自以为日子好过了,便以接待为理、学习为由或以发展为借口,轻易让一餐饭、一趟差旅、一次办公装修,就花掉相当于老百姓一年、几年甚至一辈子都挣不来的生活费用,那何谈老百姓的拥护和爱戴呢?失掉民心,党将无以为存。所以,只要人民还有艰难困苦,我们就没有理由不艰苦奋斗。

艰苦奋斗的意思_艰苦奋斗 -树立和弘扬


艰苦奋斗作为我党的传家宝传承至今,得益于它不朽的精神价值和崇高理念。所以,我们树立“艰苦奋斗之风”,是把它视为我们拒腐防变的堤防、清正廉洁的保证、坚守大众情怀的誓言以及献身人类幸福事业的决心。只有让“艰苦奋斗之风”真正成为高风亮节的时代潮流、恒久不变的党政风气,我党才能永葆生命的青春,也才能获得永续的政治资本和财富。为此,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要从思想教育上提升党员干部的政治修养,使之重新认识艰苦奋斗的时代意义和价值内涵。

其次,应从制度层面上以艰苦奋斗为原则,制定和规范党政公务财政支出与消费的细则与条例,严禁公款超标接待、陪同、差旅以及购置、赠送物品等奢华行为的出现。

再次,可从组织生活中引导广大党员树立健康的社交观、礼仪观、消费观等,使之学会既能充分享受生活水平的提升,又能科学理性地对待物质需求的满足,同时,还能看到合理消费中的精神价值与社会意义,并以此带动群众形成健康生活的理念和风尚。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4010103/153219.html

更多阅读

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 大学生加入微商的软文

摘要:在十六大会议精神指引下,阐明了艰苦奋斗精神的时代内涵,分析了当代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淡薄的表现及其原因,并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了新形势下培养当代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的途径与方法。江泽民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

奥林匹克精神 奥林匹克精神的内涵是

华商报专栏-----------俄罗斯滑雪运动员加法罗夫在冬奥会上的运气显然不算太好,比赛开始没有多久,就摔坏了滑雪板。加法 罗夫后来向媒体表示,自己已经打算,走也要走完全程。这个时候,在一旁观战的加拿大教练沃兹沃斯拿着滑雪板冲上

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 民族精神的内容有几个

1、民族精神的内涵民族精神是以一个民族为主体的。《中国大百科全书》中把"民族"定义为:"人们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形成的共有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及表现于共同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共同语言、共

延安精神的主要内容 延安精神是什么

第一节对延安精神几种不同的概括和表述  延安精神,内容丰富,博大精深。对延安精神的理解,由浅入深,与时俱进。着眼历史,立足现实,从一个层面到多个层面,从一个方位到多个方位,从一个视角到多个视角,各抒己见,众说纷纭。长期以来,无论理论界

声明:《艰苦奋斗精神的内涵 艰苦奋斗 艰苦奋斗-内涵,艰苦奋斗-概述》为网友血染刀下人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