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美术作品鉴赏 明四家 明四家-明四家,明四家-作品鉴赏

明四家(吴门四家)是指沈周、文征明、唐寅和仇英四位著名的明代画家。由于他们均为南直隶苏州府人,活跃于苏州(别称“吴门”)地区,所以又称为“吴门四杰”或“天门四杰”。吴门四家中的沈周与文征明,是吴派文人画最突出的代表,他们的绘画创作以山水为主,无论淡雅的青绿,还是沉雄、文秀的水墨,大多描写江南风光和文人园林。“吴门四家”中的唐寅与仇英分别代表吴门四家中的另外两种类型。唐寅修养广博,诗书画俱佳,号称“江南第一才子”。他阅历较广,入世较深,故题材范围宽广,古今皆能,不拘一格;仇英文化修养不博,专画传统题材,但摹古功底深厚,尤擅长工笔重彩人物与青绿山水,作风严谨不拘。

明四家_明四家 -明四家

他们都在江苏苏州从事绘画活动。因苏州古为吴地,故又称、沈、文、唐、仇为“吴门四家”。四人中沈周、文征明都擅长画山水,上承北京山水画的传统;唐寅山水、人物都很擅长,他们南宋院体为法;仇英以人工笔人物、青绿山水见称。四人各有所长,先后齐名。但除沈周、文征明有师承关系外,唐寅、仇英各有内格。因此“吴门四家”(“明四家”)只是明代四位成就很高四位不同风格的大家,两并非一个画派之称。

沈周,江苏吴县人,出身于书画世家,具有多方面的艺术才能,善画山水人物,长卷《沧州趣图》是他晚年的杰作。

文征明,长洲人,画家兼学者。能画人物、花鸟、山水,以细笔画山水的作品最佳。

唐寅,也就是唐伯虎,苏州人,才艺过人。

仇英,太仓人,漆工出身,是人物、山水画高手,被称为异才。

明四家_明四家 -作品鉴赏


明四家

著名的“明四家”沈周、文征明、唐寅和仇英,存世作品很多,明代除董其昌之外,他们是作品中存有真伪问题最多的画家。因四位画家的具体情况不同,也导致了他们的作品在鉴定上的复杂性,以至于有些作品至今还难辨真伪。本文拟在总结归纳鉴定专家们意见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体会,对“明四家”的书画鉴定作概要性的陈述。从鉴定法出发首先介绍每位画家的总体风格,以及在艺术历程上早、中、晚期画风的变化,这是鉴定作品真伪主要依据的重要方面,惟明确该画家各个时期“样板”作品的特点,才能对作品比较、分析,最后达到辨真伪、明是非的目的。其次,通过具体的实例,来分析不同赝品的作伪情况。

沈周简介

沈周(1427-1509年),字启南,号石田,晚号白石翁,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世代隐居吴门。其绘画题材广泛,山水、人物、花鸟皆能,尤以山水画的创作最负盛名。他的山水画在表现形式上呈“细”、“粗”两种面貌,其主要艺术特色是:笔墨上,既汲取宋院体和明浙派的硬度和力感,下笔刚劲有力,运用比较整饬的山石轮廓线条和斫拂式的短笔皴法,同时又保留元人的含蓄笔致,如较多的中锋用笔和松秀的干皴,于凝重中显浑厚;墨色受吴镇的影响,酣畅淋漓,又注意浓淡变化,故磅礴而又苍润。这种笔墨形式,苍中带秀,刚中有柔,既改变了元人的“软中带硬”,加强了笔道的“骨梁”作用,又避免了浙派的过分外露而流于一味霸悍。构图造境方面,无论繁复和简略,都强调山川恢阔的“势”,一改元人空寂之境;又着意于朴实的“质”,于“拙中寓巧”,有别于浙派的刻意雕琢。故其山水境界,平淡、质朴、宏阔。

沈周绘画的艺术风格

(一)沈周绘画的艺术风格

外国美术作品鉴赏 明四家 明四家-明四家,明四家-作品鉴赏

沈周山水画还呈现出早、中、晚期的变化。文献记载40岁前是他艺术创作的早期,但从传世作品推断,他的早期应在45岁以前。沈周的父亲恒吉、伯父贞吉均善画,他早年承受家学,兼师杜琼,故深受“元四家”的影响,尤主宗王蒙,并上追董、巨画风。景色繁复,笔法细密,山石作披麻兼牛毛皴。文献记载其书法早期学馆阁体的代表书家沈度、沈粲的墨迹,字体端庄平整而秀丽。

沈周山水画早期的代表作有《溪山秋色图》轴(南京博物院藏),41岁作,其远景的山石仿董、巨,近景的树石仿倪云林。笔法为工细锐利的中锋行笔,款题为娟秀工整的馆阁体。《庐山高图》轴(台北故宫博物院藏),41岁作,早期始拓为大幅之精品,主宗王蒙笔意,构图缜密繁复,笔致精细。《魏园雅集图》轴(辽宁省博物馆藏),43岁作,以董、巨画风为主,夹以黄公望式的平台,浓墨点苔取法王蒙,披麻皴中见粗犷,重力度,风格已渐由细变粗,是沈周典型的转变期作品。中期约45至60岁之间,因他58岁时始用“白石翁”号,并在画上钤此印。此时期画法博取宋元诸家所长,并更着意于黄公望,注重笔墨变化的层次感和艺术表达语言的丰富性,风格逐渐由细变粗,终形成粗笔风貌,创作出大量的优秀作品。沈周山水画中期的代表作有《东庄图》册(南京博物院藏),虽无年款,然圆润劲健的用笔,明丽清雅的设色,以及景致构图虽趋简单,但以双勾法绘的夹叶树木细部仍很精微等画法,已显示出由细变粗、由繁趋简的过渡面貌,故属中年杰作。《虞山三桧图》卷(南京博物院藏),58岁作,为水墨粗笔画法,但树的形体结构仍勾画得很细。《西山纪游图》卷(上海博物馆藏)约60岁作,本图是融合诸家集大成之作,山石造型以董、巨为主;苔点法王蒙;树木宗倪云林,显呈出“粗沈”的本色面貌。晚期即60岁以后,汲取吴镇画法,笔墨疏简苍劲,格调雄健宏阔。沈周山水画晚期的代表作有《仿倪山水图》轴(上海博物馆藏),63岁作,仿倪的笔法已得心应手,把倪画中的山水意境表现得淋漓尽致。《千人石夜游图》卷(辽宁省博物馆藏),67岁作,为典型的“粗沈”面貌,景致疏简,淡墨渲染,浓墨点苔,色调层次变化丰富,且运用整饬式勾线,斫拂式短笔皴,画风雄劲而浑厚。《京口送行图》卷(上海博物馆藏),71岁作,亦属粗简苍劲的本色画风。

沈周的伪本辨识

(二)沈周的伪本辨识

沈周伪品很多,不少是同时代人造假,还有一些是代笔。对此,史籍有不少记载,祝允明说沈周伪品的情况是:“其后赝幅益多,片缣朝出,午已见副本;有不十日到处有之,凡十余本者。”又詹景凤《东图玄览编》记顾从义条云:文征明买得沈周一幅山水,是沈周称得意之笔,谓八百文钱购得的,感到很便宜。顾欲向文求得此画,文不忍割爱。顾便辞别了文而到专诸巷,以七百文钱买得相同一幅,顾又返回问文征明,文说他也是从那个人手中买到的。这段故事说明明代很多人都学德高望重的沈周的画,且艺术水平很高,时代气息又相同,故很难辨别真伪,连他的学生文征明也会以假当真。又沈周仁厚待人的本性,也造成了鉴定上的一定难度,王鏊云:“先生高致绝人,而和易近物……或作赝作求题以售,亦乐然应之。”据徐邦达先生考证,造假人有王涞、沈周子沈云鸿,但此两人的真迹未见,故无法分辨作伪者是谁。区别沈周作品真伪的要点有三条: 1.笔法是否苍中带秀,刚中带柔;墨色是否浓而不浊,工能中具文雅之态。 2.早、中期画大都柔润细紧,但肉不没骨,仍略见方峻、尖利;晚期以粗简画风为多,笔墨老劲清苍,露骨而不致瘦薄。伪本则用笔刚狠粗霸,墨色浓浊可厌。 3.沈周书法,早年学沈度、沈粲,近馆阁体书风,端整秀丽;四五十岁尚带圆润;50多岁转学黄山谷,结体瘦长欹侧,用笔遒劲,而仿本有“伸手挂足”之弊。

沈周流传作品中的伪本实例

(三)沈周流传作品中的伪本实例

1.《观物之生图》册堂(日本)藏,《辛夷墨菜图》页,将此与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沈周的真迹,现已裱成卷的《辛夷墨菜图》相比较,虽然画面与吴宽的题都很相似,但细比之下,《观物之生图》册中的白菜,其水墨层次少变化,辛夷枝干的用笔也过分地外露,少含蓄之致。可见,此为临摹本,故宫所藏为真迹。

2.《庐山高图》轴北京文物公司藏,为与沈周同时代人作伪,全图布局、结体、题跋都极相似,惟用笔稍弱,墨色层次不够丰富,笔触有不连贯处,瀑布勾线尤欠功力。

3.《石湖归棹图》卷芝加哥艺术博物馆(美国)藏,据题跋年款“成化二年”,时沈周40岁,应宗王蒙画风。然观此画已带晚年疏简之笔,尤其坡石、板桥、屋宇,已用整饬式线条,画法也较板滞,艺术水平不够。款字亦显典型的黄山谷书体。而沈周早年应是学沈度、沈粲的馆阁体。故此作当为伪本,年款与书画风格不符。

4.《山溪客话图》轴无锡市博物馆藏,亦属年款与画风不符类。此图自题“盖作于天顺间也”,从自题所着年款“成化丙午”上推30年,该画应作于天顺元年,时沈周31岁,是现存作品中所知年月最早的作品,即“予始学弄水墨”之作。然而观作品画风,却近似沈周中晚期的粗笔画,无早年学王蒙、董源、巨然的痕迹。另查此段题跋的内容,实为陈焯《湘营斋寓赏编》卷六着录的《沈启南支硎图》题跋,此图现藏天津艺术博物馆,是主宗董、巨画风之作。故此图的题跋无疑为后添,再查画幅右侧有“周志”两字墨款,此图或当此人所作,学沈周而有所区别。

5.《游西山图》卷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沈周创作过好几幅《游西山图》,如52岁所作《游西山图》卷,60岁左右作的《西山记游图》卷(上海博物馆藏)、《西山云霭图》卷等。52岁的《游西山图》卷,款云“成化戊戌夏五月沈周造”。后幅有吴宽的题书“游西山记”。此图亦署款“成化戊戌夏五月沈周”。后幅无吴宽的题书,且画法也显板、软、碎。沈周不可能在同年同月画两张《游西山图》,可见此为伪本。

6.《山水图》册徐悲鸿纪念馆藏,十二开,署款“弘治三年”,沈周64岁,正是他形成“粗沈”风格,功力最精深时期。然观此册,画、款均差,款字尤其不好,画风也不像,笔墨粗硬有霸气,当为伪造本无疑。

7.《茅亭静潭图》轴徐悲鸿纪念馆藏,此画无年款,从字体看近似五六十岁作,然画风又非这时期的,用笔外露,繁复而刻板,亦属于伪造本。

8.《瓶花图》轴天津艺术博物馆藏,据题跋说作于“丙午”年,沈周60岁之际,花鸟画风格已趋写意的时期,而此画为工笔勾勒,工细却又纤弱,瓶的晕染更少见,与沈氏画风不相类同,故亦当属伪造本。

9.《桂花书屋图》轴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此图无年款,画风属“细沈”,画的水平较高,款字也不错,以前一直当真迹。据刘九庵先生鉴定,首先是从吴宽的题字上看出破绽,署款“吴宽”之“宽”字,真迹作“”,此作连笔“艹”;核对钤印“启南”之“南”不对;又“原博”之“博”也不对;再观画法,已带有文派之法,笔墨过于精细,故此作水平虽高,也是一件旧仿本。

10.《落花诗书画》卷南京博物院藏,此图作“粗沈”风格,也是一件水平较高的仿本,因未见原作,故具体破绽尚未看出。由此也可看出,沈周有些临仿本已达到很高水平,真伪难辨。

文征明简介

文征明(1470-1559年)初名壁,后以字行,又改字征仲,号衡山居士,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嘉靖初曾任翰林院待诏,不久辞归。工诗文书画。绘画擅长山水、人物、兰竹、花卉等。山水画画风呈粗、细两种面貌,粗笔源自沈周、吴镇,兼取赵孟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4030103/156599.html

更多阅读

明四家——好文 明四家都有谁

“明四家”是指明代中期最负盛名的四大画家: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因他们均系苏州一带人,艺术活动与绘画创作主要在苏州地区,而苏州自古别称吴门,故画史上又称他们为“吴门四家”。一 明四家的涵义  明代二百七十余年,名画

要建立起外国小说阅读鉴赏的新观念一 外国诗歌鉴赏辞典

要建立起外国小说阅读鉴赏的新观念(初稿之一)人教版选修教材《外国小说欣赏》浙江慈溪中学 黄孟轲这段时间(从7月31日到8月12日)受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指派一直在湖北宜昌、荆州、荆门、天门、仙桃、潜江等地给湖北的高中语文老师讲人教

850部外国文学作品在线阅读 外国文学作品选pdf

外国文学作品一个真正的女人-非凡的埃玛(巴巴拉·泰勒·布雷德福)大班(詹姆士·克莱尔本)孔雀庄园(维多利亚·霍尔特)一个艺妓的回忆(阿瑟·高顿)韦罗妮卡决定去死(保罗科埃略)爱之翼(丹尼尔·斯蒂尔)纽约老大(马里奥)拒绝作证(马里奥·普佐)汉城故事

学前儿童美术作品欣赏可分为哪几个阶段 练太极分为哪几个阶段

学前儿童美术作品欣赏的指导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一.描述阶段的指导:主要是让幼儿有独自欣赏的时间,并能畅所欲言。二.形势分析阶段的指导:主要是帮幼儿积累一定的形式美的知识,引导幼儿边体验边讨论。三.解释阶段的指导:主要是指导幼儿从整

声明:《外国美术作品鉴赏 明四家 明四家-明四家,明四家-作品鉴赏》为网友薄荷冰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