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大气层 地球大气层 地球大气层-简介,地球大气层-外大气层

在地球引力作用下,大量气体聚集在地球 周围,形成数千公里的大气层 。气体密度随离地面高度的增加而变得愈来愈稀薄。探空火箭在3000公里高空仍发现有稀薄大气,有人认为,大气层的上界可能延伸到离地面6400公里左右。据科学家估算,大气质量约6000万亿吨,差不多占地球总质量的百万分之一。按照大气层的各种气体体积分数分类,其主要成分包括:氮78%、氧21%、氩0.93%、二氧化碳0.03%、氖0.0018%,此外还有水汽和尘埃等。自地表起垂直向上,大气层通常分为5层:对流层 、平流层 、中间层 、热层 和外逸层 。

地球大气层_地球大气层 -简介


地球大气层

大气层又叫大气圈,地球就被这一层很厚的大气层包围着。大气层的成分主要有氮气,占78.1%;氧气占20.9%;氢气占0.93%;还有少量的二氧化碳、稀有气体(氦气、氖气、氩气、氪气、氙气氡气)和水蒸汽。大气层的空气密度随高度而减小,越高空气越稀薄。大气层的厚度大约在1000千米以上,但没有明显的界限。整个大气层随高度不同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和散逸层,再上面就是星际空间了。


地球大气层

对流层在大气层的最低层,紧靠地球表面,其厚度大约为10至20千米。对流层的大气受地球影响较大,云、雾、雨等现象都发生在这一层内,水蒸气也几乎都在这一层内存在。这一层的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大约每升高1000米,温度下降5~6℃。动、植物的生存,人类的绝大部分活动,也在这一层内。因为这一层的空气对流很明显,故称对流层。对流层以上是平流层,大约距地球表面20至50千米。平流层的空气比较稳定,大气是平稳流动的,故称为平流层。在平流层内水蒸气和尘埃很少,并且在30千米以下是同温层,其温度在-55℃左右。平流层以上是中间层,大约距地球表面50至85千米,这里的空气已经很稀薄,突出的特征是气温防高度增加而迅速降低,空气的垂直对流强烈。中间层以上是暖层,大约距地球表面100至800千米。暖层最突出的特征是当太阳光照射时,太阳光中的紫外线被该层中的氧原子大量吸收,因此温度升高,故称暖层。散逸层在暖层之上,为带电粒子所组成。


地球大气层

除此之外,还有两个特殊的层,即臭氧层和电离层。臭氧层距地面20至30千米,实际介于对流层和平流层之间。这一层主要是由于氧分子受太阳光的紫外线的光化作用造成的,使氧分子变成了臭氧。电离层很厚,大约距地球表面80千米以上。电离层是高空中的气体,被太阳光的紫外线照射,电离成带电荷的正离子和负离子及部分自由电子形成的。电离层对电磁波影响很大,我们可以利用电磁短波能被电离层反射回地面的特点,来实现电磁波的远距离通讯。

地球大气层_地球大气层 -外大气层


地球大气层

根据各层大气的不同特点(如温度、成分及电离程度等),从地面开始依次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电离层)和外大气层。

接近地球表面的一层大气层,空气的移动是以上升气流和下降气流为主的对流运动,叫做“对流层”。它的厚度不一, 其厚度在地球两极上空为8公里,在赤道上空为17公里,是大气中最稠密的一层。大气中的水气几乎都集中于 此,是展示风云变幻的“大舞台”:刮风、下雨、降雪等天气现象都是发生在对流层内。

对流层上面,直到高于海平面50公里这一层,气流主要表现为水平方向运动,对流现象减弱,这一大气层叫做“平流层”,又称“同温层”。这里基本上没有水气,晴朗无云,很少发生天气变化,适于飞机航行。在20~30公里高处,氧分子在紫外线作用下,形成臭氧层,像一道屏障保护着地球上的生物免受太阳高能粒子的袭击。

平流层以上,到离地球表面85公里,叫做“中间层”,又称“散逸层”。中间层以上,到离地球表面500公里,叫做“热层”。在这两层内,经常会出现许多有趣的天文现象,如极光、流星等。人类还借助于热层,实现短波无线电通信,使远隔重洋的人们相互沟通信息,因为热层的大气因受太阳辐射,温度较高,气体分子或原子大量电离,复合机率又少,形成电离层,能导电,反射无线电短波。


地球大气层

热层顶以上是外大气层,延伸至距地球表面1000公里处。这里的温度很高,可达数千度;大气已极其稀薄,其密度为海平面处的一亿亿分之一。

大气层有多厚,这的确是一个很吸引人的问题。人类经过不懈地探索和追求,对大气层的认识越来越清晰了。整个大气层可以分成几个层。

从地面到10~12千米以内的这一层空气,它是大气层最底下的一层,叫做对流层。主要的天气现象,如云、雨、雪、雹等都发生在这一层里。

在对流层的上面,直到大约50千米高的这一层,叫做平流层。平流层里的空气比对流层稀薄得多了,那里的水汽和尘埃的含量非常少,所以很少有天气现象了。

从平流层以上到80千米这一层,有人称它为中间层,这一层内温度随高度降低。

在80千米以上,到500千米左右这一层的空间,叫做热层,这一层内温度很高,昼夜变化很大。


地球大气层

从地面以上大约50千米开始,到大约1000千米高的这一层,叫做电离层。美丽的极光就出现在电离层中。

在离地面500千米以上的叫外大气层,也叫磁力层,它是大气层的最外层,是大气层向星际空间过渡的区域,外面没有什么明显的边界。在通常情况下,上部界限在地磁极附近较低,近磁赤道上空在向太阳一侧,约有9~10个地球半径高,换句话说,大约有65000千米高。在这里空气极其稀薄。

通常把1000千米之内,即电离层之内作为大气的高度,即大气层厚1000千米

地球大气层_地球大气层 -对流层

12km左右(赤道地区18~19km,极地地区8~10km)

贴近地面的最低层,是大气中最活跃、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一层。我们常见的风雨雷电等天气现象就发生在这一层。该层中温度随高度的升高逐渐降低。

地球大气层_地球大气层 -平流层

在对流层的上面,直到大约50千米高的这一层,叫做平流层。平流层里的空气比对流层稀薄得多了,那里的水汽和尘埃的含量非常少,所以很少有天气现象了。

从平流层以上到80千米这一层,有人称它为中间层,这一层内温度随高度降低。

地球大气层_地球大气层 -中间层

80km左右

地球大气层 地球大气层 地球大气层-简介,地球大气层-外大气层

大气层的中间层,进入大气的流星体大部分在中间层燃尽。该层温度随高度的升高逐渐降低。

地球大气层_地球大气层 -热层


地球大气层

在80千米以上,到500千米左右这一层的空间,叫做热层,这一层内温度很高,昼夜变化很大。

从地面以上大约50千米开始,到大约1000千米高的这一层,叫做电离层。美丽的极光就出现在电离层中。

在离地面500千米以上的叫外大气层,也叫磁力层,它是大气层的最外层,是大气层向星际空间过渡的区域,外面没有什么明显的边界。在通常情况下,上部界限在地磁极附近较低,近磁赤道上空在向太阳一侧,约有9~10个地球半径高,换句话说,大约有65000千米高。在这里空气极其稀薄。

通常把1000千米之内,即电离层之内作为大气的高度,即大气层厚1000千米.

地球大气层_地球大气层 -作用


地球大气层

大气是指包围在地球表面并随地球旋转的空气层。它不仅是维持生物因中生命所必需的,而且参与地球表面的各种过程,如水循环、化学和物理风化、陆地上和海洋中的光合作用及腐败作用等,各种波动、流动和海洋化学也都与大气活动有关。

地表大气平均压力为1个大气压,相当于每平方厘米地球表面包围1034g空气。地球总表面积为510100934平方公里,所以大气总质量约为5.2×1015吨,相当于地球质量的10-6倍。大气随高度的增加而逐渐稀薄,50%的质量集中在30km以下的范围内。高度100km以上,空气的质量仅是整个大气圈质量的百万分之一。

按气温垂直分布对大气分层(热分层),可以分为以下几层:

(一)对流层


地球大气层

对流层是大气的最低层,其厚度随纬度和季节而变化。在赤道附近为16-18km;在中纬度地区为l0-12km,两极附近为8-9km。夏季较厚,冬季较薄。

这一层的显着特点:―是气温随高度升高而递减,大约每上升100 m,温度降低0.6。C。内于贴近地面的空气受地面发射出来的热量的影响而膨胀上升,上面冷空气下降,故在垂直方向上形成强烈的对流,对流层也正是因此而得名;二是密度大,大气总质量的3/4以上集中在此层。在对流层中,因受地表的影响不同,又可分为两层。在l-2km以下,受地表的机械、热力作用强烈,通称摩擦层,或边界层,亦称低层大气,排人大气的污染物绝大部分活动在此层。在1-2公里以上,受地表影响变小,称为自由大气层,主要天气过程如雨、雪、雹的形成均出现在此层。对流层和人类的关系最密切。

(二)平流层

从对流层顶到约50km的大气层为平流层。在平流层下层,即30―35knl以下,温度随高度降低变化较小,气温趋于稳定,所以又称同温层。在30―35km以上,温度随高度升高而升高。

平流层的特点:一是空气没有对流运动,平流运动占显着优势;二是空气比下层稀薄得多,水汽、尘埃的含量甚微,很少出现天气现象;三是在高约15―35km范围内,有厚约20km的―层臭氧层,因臭氧具有吸收太阳光短波紫外线的能力,故使平流层的温度升高。

(三)中间层

从平流层顶到80km高度称为中间层。这一层空气更为稀薄,温度随高度增加而降低。


地球大气层

(四)热层

从80km到约500km称为热层。这一层温度随高度增加而迅速增加,层内温度很高,昼夜变化很大,热层下部尚有少量的水分存在,因此偶尔会出现银白并微带青色的夜光云。

(五)逃逸层

热层以上的大气层称为逃逸层。这层空气在太阳紫外线和宇宙射线的作用下,大部分分子发生电离;使质子的含量大大超过中性氢原子的含量。逃逸层空气极为稀薄,其密度几乎与太空密度相同,故又常称为外大气层。由于空气受地心引力极小,气体及微粒可以从这层飞出地球致力场进入太空。逃逸层是地球大气的最外层,该层的上界在哪里还没有一致的看法。实际上地球大气与星际空间并没有截然的界限。逃逸层的温度随高度增加而略有增加。

如果大气层消失,地球水份将会一夜之间化为乌有,生命便会枯竭,地球就会跟月球、火星一样,只剩下一块岩石。

因为有了大气层,锁住了氧气的泄漏;因为有了大气层,将流星陨石阻挡在大气层外或将它们烧毁在大气层中。所以,世界万物因气而生,因气而命,因气而形,因气而动。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4050103/162837.html

更多阅读

地球帝国2秘籍 精 地球帝国1秘籍

地球帝国2秘籍 精——简介地球帝国2分为中文版和英文版。由于版本上会有不同所以开启秘籍的方式也略有不同。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是修改版或者非正版(盗版和破解修改版)秘籍开启不正常的情况可以两种秘籍都尝试一下。地球帝国2秘籍 精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地球自转的地理3个意义

地球自转决定昼夜交替,并使地表各种过程具有昼夜节奏。? ?? 地球不透明,任何时候太阳都只能照射地球的一半,使地表产生昼和夜的区别。如果地球只有公转而没有自转,那么昼夜更替周期将不是一日而是一年。在这种情况下,与地表热量平衡

PSP游戏《BEN10:地球保卫者》流程攻略

序言:  BEN10作为美国卡通网络的独自制作的动画,倍受美国男孩喜欢,成为美国的男孩中间是最受欢迎的作品之一。如今D3 publisher of America(D3PA)将BEN10改编成游戏,在今秋10月登陆各大机种,游戏的内容新颖独特,采用当今最流行的卡通渲染

地球探赜索隐录:岩浆与火成岩

地球探赜索隐录:地质学思想史(第九章)作者:(澳)奥尔德罗伊德 译者:杨静一2006,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DavidRoger Oldroyd. Thinking about the Earth:A History of Ideas inGeology.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声明:《地球大气层 地球大气层 地球大气层-简介,地球大气层-外大气层》为网友惜你如命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