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筋鱼 玉筋鱼-简介,玉筋鱼-习性

玉筋鱼(学名:Ammodytes personatus)为玉筋鱼科玉筋鱼属的鱼类,俗名面条鱼。又名沙里钻,近海砂泥附近小型鱼类,最大体长约可达30公分,广泛分布于世界三大洋的寒带到热带域。玉筋鱼又称银针鱼,俗称面条鱼。鱼纲,玉筋鱼科。体细长,稍扁,成鱼长约10厘米,呈青灰色或乳白色,半透明,口大,有犬齿;背鳍长,无腹鳍。栖息于近海沙底,常潜伏于沙内。分布于渤海、黄海沿岸。为北方重要经济鱼类之一。主产于小长山岛以北有大长山岛一喧海域。渔期在5-6月之间。表层水温升高后,潜入沙底,捕食停止。

玉筋鱼_玉筋鱼 -简介


玉筋鱼

玉筋鱼,又称银针鱼,俗称面条鱼、砂里钻。

鱼纲,玉筋鱼科。体细长,稍扁,成鱼长约10厘米,呈青灰色或乳白色,半透明,口大,有犬齿;背鳍长,无腹鳍。

玉筋鱼栖息于近海沙底,常潜伏于沙内。分布于渤海、黄海沿岸。也是我国北方重要经济鱼类之一。其渔期在5-6月之间。表层水温升高后,玉筋鱼会潜入沙底,捕食停止。

玉筋鱼_玉筋鱼 -习性

玉筋鱼的体积延长体长10-30厘米,体重10-50克,呈圆柱形。头长。口大,端位;下颌突出于上颌;上下颌齿细而呈绒毛状,或无齿;锄骨及腭骨均无齿。鳃盖膜分离,不与喉峡部相连;具假鳃。体被小型圆鳞或无;侧线完全。背鳍单一,基底长,具软条40-69;臀鳍基底较短,软条14-36;腹鳍小或退化,喉位;尾鳍亦小,浅分叉。

玉筋鱼在全世界计5属约18种(Nelson,1994),台湾纪录1属2种(台湾鱼类资科库,2002)。近海砂泥底附近的小型鱼类,亦常出现于内湾或河口区。最大体长约可达30公分。通常聚集成群的游动觅食或隐于砂泥底里。肉食性。广泛分布于世界三大洋的寒带到热带域。

玉筋鱼_玉筋鱼 -其它

日本福岛县第一核电站泄漏的高浓度辐射水流入海洋,给海鲜市场敲响警钟。2011年4月5日,日水产部门首次检验出一批从茨城县北部渔场(该渔场距离福岛第一核电站70公里)打捞的玉筋鱼(sandlance,日本叫konago,俗称面条鱼),每公斤含放射性碘137浓度4080贝克勒尔。此外,也在这些鱼身上验出447贝克勒尔的铯,略低于所设的安全标准值500贝克勒尔。

玉筋鱼_玉筋鱼 -分布

黄渤海产量最多

中国鱼类学家、已故中科院海洋所研究员成庆泰博士在其《山东鱼类志》中对面条鱼有以下的描述:

面条鱼,学名玉筋鱼,体长65-90mm,属于冷温性小鱼,分布在北太平洋以及我国的黄渤海区域,生活在海水的中上层,有钻沙的习性,以浮游生物为食。每年春天海水温度5-9℃时,游向近海产卵,卵沉到水底发育。黄渤海鱼汛期从4月初到7月下旬。当秋天水温降到8℃以下时,游向深海越冬。面条鱼味美产量较高,有一定的经济价值。

玉筋鱼是一种具有细长身躯的小型鱼类,每天成群地游泳,夜晚感到危险时,便躲入沙地中,下颌比上颌厚,并且有突起,可作为挖掘沙地的铁铲,当水温在20℃以上时,昼夜都躲在沙地中睡觉。

玉筋鱼_玉筋鱼 -分类



玉筋鱼Ammodytespersonatus,属于鲈形目Perciformes,玉筋鱼科Ammodytidae,玉筋鱼属Ammodytes[1]
编号:8088
拉丁目名:PERCIFORMES

玉筋鱼 玉筋鱼-简介,玉筋鱼-习性

中文目名:鲈形目
中文科名:玉筋鱼科
拉丁科名:Ammodytidae
中文属名:玉筋鱼属
拉丁属名:Ammodytes
拉丁种名:personatus
定名人:Girard
年代:1856
中文名:玉筋鱼[2]
原始文献:Proc.Acad.Nat.Sci.Phila.:137
模式产地:CapeFlattery
俗名:面条鱼
生境:近海沙底地区,喜钻游沙内
国内分布:黄海,渤海
资料来源:黄渤海鱼类调查报告:177-178.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4050103/162840.html

更多阅读

历代玉鱼鉴赏 古代双鱼佩鉴别

一、新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的玉鱼数量不多,仅长江下游太湖流域的良渚文化文化和西辽河流域的红山文化有零星发现。良渚文化的鱼形玉器:浙江余杭反山22号墓出土的玉鱼,玉质沁为黄白色,圆雕鱼形,造型生动,横截面呈椭圆形,圆眼,鱼尾部分叉,腹下有

北京市杨氏太极拳教学安排! 杨氏太极拳老六路教学

北京市通州区杨氏太极拳第六代传人周鶤开展的实战太极拳培训课程,在多次整理和修改后,今天再次以新面貌亮相新通州,不仅在课程安排上更系统化、科学化,就是在教学内容上也有了新的突破和变化。周鶤,北京通州区人。系吴图南太极功系、吴氏

声明:《玉筋鱼 玉筋鱼-简介,玉筋鱼-习性》为网友自娱自乐自己过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