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桑比克海峡 莫桑比克海峡 莫桑比克海峡-海峡概况,莫桑比克海峡-历史

莫桑比克海峡(Mozambique Channel)世界最长的海峡。位于非洲大陆东南岸和马达加斯加岛之间,海峡宽深、呈东北西南向,长1670公里,平均宽450公里,中部最窄处386公里。大部水深2000多米,最深处3533米。岸线平直,有赞比西河注入。海峡多岛屿与珊瑚礁。主要有科摩罗群岛和欧罗巴岛等。海峡是南大西洋和印度洋间的航运要道,沿岸主要港口有科摩罗的莫罗尼,莫桑比克的纳卡拉、马达加斯加的马任加等。

莫桑比克海峡 莫桑比克海峡 莫桑比克海峡-海峡概况,莫桑比克海峡-历史

莫桑比克海峡_莫桑比克海峡 -海峡概况


莫桑比克海峡莫桑比克海峡是西印度洋的一条水道,东为马达加斯加岛,西为莫桑比克。科摩罗群岛(ComoroArchipelago)横列海峡北端,印度礁和欧罗巴岛位於海峡南口。为东非重要航道,两岸港口有马任加(Majunga)、图莱亚尔(Tulear)、马普托(Maputo)、莫桑比克和贝拉(Beira)。莫桑比克洋流经此。

莫桑比克海峡全长1670公里,呈东北斜向西南走向。海峡两端宽中间窄,平均宽度为450公里,北端最宽处达到960公里,中部最窄处为386公里。峡内大部分水深在2000米以上,在北端与南端超过3,000米,中部约2,400米,最大深度超过3500米,深度仅次于德雷克海峡和巴士海峡。峡内海水表面年平均温度在20摄氏度以上,炎热多雨,夏季时有因气流交汇而产生的飓风。由于水深峡阔,巨型轮船可终年通航。海峡盛产龙虾、对虾和海参,并以其肉质鲜嫩肥美而享誉世界市场。有莫桑比克暖流南下,气候湿热。多珊瑚礁。赞比西河从西岸注入。南大西洋同印度洋间航运要道。两岸有贝拉、马普托、马任加等港口。

莫桑比克海峡_莫桑比克海峡 -历史


莫桑比克海峡

由于重要的地理位置,莫桑比克海峡历来为殖民者所垂涎。

从十六世纪起,葡萄牙、荷兰、法国、英国先后染指该地区,之后,莫桑比克和马达加斯加沦为葡萄牙和法国的殖民地。为了扩大殖民利益,葡法两国分别在莫桑比克和马达加斯加修建了大量港口,包括东岸马达加斯加的马任加、图莱亚尔,西岸莫桑比克的马普托、莫桑比克城、贝拉、克利马内等。其中,莫桑比克城更是有着悠久的历史,作为地理大发现和新航路发现时期的古老港口,它曾经在海上交通史上起过重要的作用。从该港口出发,铁路与非洲内陆的铁路网相连接,可以横贯非洲大陆南部,直抵安哥拉位于大西洋岸边的港口。这不仅使得莫桑比克海峡成为沟通印度洋及大西洋最便捷的交通要道,而且也使海峡地区成为殖民者向东非和亚洲侵略扩张的基地。

为了获得独立,海峡地区的人民进行了几个世纪英勇顽强的斗争,马达加斯加于1960年6月26日宣告独立,莫桑比克人民共和国于1975年6月25日正式宣告成立,海峡北端的科摩罗群岛也于1975年7月6日正式独立,海峡地区逐渐摆脱了殖民统治。

莫桑比克海峡_莫桑比克海峡 -气候

海峡属热带气候,位于南印度洋副热带高压脊和赤道低压之间,受东南信风控制,并受北印度洋季风影响。南部全年盛行东南信风,风力稳定,月平均风速在6米/秒以上。北部,12~2月,受北印度洋冬季季风影响,盛行东北风,月平均风速为5~6米/秒;3月和11月,风向多变,风力较小;但7~8月可达7~8米/秒。海峡终年少大风,6级(10.8~13.8米/秒)以上大风频率不到10%,8级(17.2~20.7米/秒)大风频率仅1%。12~3月有热带气旋过境,但为数甚少。气温北高南低,2月分别为28C和27℃,8月为25℃和22℃。气温年较差南大(5℃以上)北小(不到4℃)。年降水量,北多南少。东北岸的马任加为1553毫米,海峡南部的尤罗帕岛为553毫米。西岸的克利马内为3000毫米,马普托为750毫米。降水量1~2月最多,约占全年总降水量的30%,8~11月最少。

海流主要受莫桑比克海流控制,该海流源于南赤道流,流到非洲大陆东岸后转向南,并沿莫桑比克海岸南下,流速为51~67厘米/秒。南赤道流的另一分支,从马达加斯加东岸南下,过了圣马里角后转向西,又分为两支:主流与莫桑比克海流相汇合,成为厄古勒斯海流;另一支流沿海峡中轴北上,流速为36~57厘米/秒,到海峡北口,又与南赤道流-莫桑比克海流汇合,形成逆时针方向环流。12~6月,这支北上海流,在马达加斯加西岸形成一系列逆流,成为季节性的马达加斯加西沿岸流。由于莫桑比克海流的存在,海峡表层,终年有一高温水舌沿大陆海岸由东北伸向西南。月平均水温,2~3月最高,大部分水域在28℃以上;8月最低,由南向北,约在22~25℃之间。水温的垂直结构有明显的层化现象,温跃层随季节而变。4月,跃层深度为50~200米,温度梯度为0.1℃/米;到10月,深度增至400~700米,梯度减弱为0.02℃/米。海峡中部受两岸径流的影响,表层盐度较低,约35.1~35.4。深层以200米层为最高,南端可达35.6以上。因而,在50~100米层出现较强的密度跃层。透明度中部较大,达40米。南北两端较小,各为25米和35米。

潮汐属正规半日潮。潮差南北两端较小,东西两岸较大。大潮潮差,南北两端均3米左右,东岸的马任加和西岸的莫桑比克分别为5.2和4.8米。平均海平面以南半球的夏、秋季最高、冬季最低,振幅约8~10厘米。

莫桑比克海峡_莫桑比克海峡 -海峡地形


莫桑比克海峡

海峡两岸地形复杂。马达加斯加岛的西北岸为基岩海岸,蜿蜒曲折,穿插着珊瑚礁和火山岛。莫桑比克北部海岸,为犬齿形侵蚀海岸。由此往南,海峡两岸都为沙质冲积海岸,发育着沙洲和河口三角洲。唯独赞比西河口两侧,为红树林海岸。

海峡两侧陆架狭窄,陆坡陡峭。海底由戴维海岭、莫桑比克海盆、马达加斯加边缘台地和科摩罗海盆组成。戴维海岭纵贯海峡中部。海岭的西南面为莫桑比克海盆,因有戴维海岭的屏障,海盆北部沉积物较厚,南部则较浅。海峡底部的沉积物随地形而不同。东西两侧陆架以沙为主,从陆架往外到2000米等深线处,以粉沙为主,中部2000米以上的深海主要为粉沙质粘土。

莫桑比克海峡_莫桑比克海峡 -自然资源

浮游植物的主要种类是硅藻,以努贝西岛附近为最多。其次是甲藻和颗石藻,后者多分布于海峡的南北两端。浮游动物的生物量,7~9月一般不超过10毫升/米(以0~200米垂直网每平方米计算),10~11月海峡中部和西北部为10~20毫升/米。主要种类有挠足类和端足类甲壳动物、磷虾、有壳翼足类和腹足类软体动物。底栖生物的生物量,北部多于南部,各为15~20和3~5克/米。莫桑比克海峡全为远洋性鱼类渔场,东北部为近岸鱼类渔场。金枪鱼产量为印度洋最高产区之一。

在赞比西河口附近陆架上,表层沉积物含3%的重矿物,砂矿中含1.4%的低质钛。马达加斯加的西岸中部和西南近海还有磷盐岩和石油。

莫桑比克海峡_莫桑比克海峡 -交通地位

莫桑比克海峡是从南大西洋到印度洋的海上交通要道,波斯湾的石油有很大一部分要通过这里运往欧洲、北美,战略地位十分重要。特别是苏伊士运河开凿之前,它更是欧洲大陆经大西洋、好望角、印度洋到东方去的必经之路。早在10世纪以前,阿拉伯人就经过莫桑比克海峡,来到莫桑比克地区建立据点,进行贸易。13世纪,海峡地区曾经建立过经济、文化相当发达的马卡兰加帝国。明初郑和下西洋也曾到过莫桑比克海峡。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4050103/163160.html

更多阅读

火车坐渡轮通过琼州海峡 火车过琼州海峡

从大陆到海南岛,可以乘坐火车,火车要通过广东省雷州半岛和海南岛之间的琼州海峡。琼州海峡是我国三大海峡之一,呈东西向延伸,长约80公里,最宽处直线距离33.5公里,最窄处18公里,平均水深44米,最大深度114米。琼州海峡与渤海海峡、台湾海峡比

天乐测绘网协办海峡两岸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颁奖 天乐测绘

8月2日,2015海峡两岸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圆满结束,由省科协、省科技厅、省文明办等主办,科学大众杂志社、台湾中华创意发展协会,天乐测绘网等承办。天乐测绘网作为协办单位中唯一的网络媒体,由运营总监郑玉涛代表网站全程参与了此次活动。

闽侯县南通镇海峡蔬菜批发市场 海峡蔬菜批发市场

旅游记事(70-51)厦门游记——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海峡蔬菜批发市场陆文彬2013年10月23日大概14时40分许乘车离开福州的三坊七巷景区,15时32分回到我们第一天入住的闽侯县南通镇马腾村“金悦商务酒店”。放好行旅后,人家说,附近就有很大

声明:《莫桑比克海峡 莫桑比克海峡 莫桑比克海峡-海峡概况,莫桑比克海峡-历史》为网友火的信仰叫梦想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