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忠实作品 陈忠实 陈忠实-人物介绍,陈忠实-发表作品

陈忠实,男,汉族,1942年8月出生,陕西西安人,1966年2月入党,1962年9月参加工作,高中学历,文学创作一级。现任中国作协第五届全委会委员,陕西省作协主席、党组成员。1993年以长篇小说《白鹿原》一举成名,获第四届茅盾文学奖。一个厚积薄发的作家,1993年以长篇小说《白鹿原》一举成名,该作品集家庭史民族史于一体,以厚重的历史感和复杂的人物形象而在同类作品中脱颖而出,成为当代文学中不可多得的杰作之一。

陈忠实简介_陈忠实 -人物介绍

1942年出生于西安霸桥区。中共党员。国家一级作家。现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陕西作家协会主席、党组成员,

陈忠实作品 陈忠实 陈忠实-人物介绍,陈忠实-发表作品

陈忠实(点击查看更多)省文史研究馆馆员,省政协常委。曾任中国共产党第十三、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2005年荣获陕西省首届红旗人物。

陈忠实青少年时期就喜欢读书,热爱文学艺术。早在初中二年级时,就在作文本上写下了平生第一篇短篇小说《桃园风波》。高中二年级时,在西安市三十四中学组织了《新芽》文学社。先后担任过农村中小学教师,从事过基层文化工作,于1965年初发表散文处女作《夜过流沙河》1979年《信任》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1982年出版了第一本短篇小说集《乡村》。1992年报告文学《渭北高原,关于一个人的记忆》获1990――1991年全国报告文学奖。

陈忠实创作的长篇小说《白鹿原》,集家庭史民族史于一体,以厚重的历史感、丰富的文化意蕴和复杂的人物形象而在同类作品中脱颖而出,成为当代文学中不可多得的杰作之一,被著名学者范曾誉为“陈忠实先生所著白鹿原,一代奇书也。方之欧西,虽巴尔扎克、斯坦达尔,未肯轻让。”,西方学者评价说 “由作品的深度和小说的技巧来看,《白鹿原》肯定是大陆当代最好的小说之一,比之那些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小说并不逊色。”,获得1998年第四届茅盾文学奖。

迄今,已出版的作品有《陈忠实文集》7卷、《陈忠实小说自选集》3卷、散文集《生命之雨》、《家之脉》和《原下集》等7种。有的作品本翻译成英、日、韩、越等国文字出版,其中《白鹿原》已被改编成秦腔、连环画、雕塑等多种艺术形式,话剧、电视连续剧、电影正在筹备中。

2005年10月,陈忠实先生受聘西安工业学院教授、人文学院名誉院长,同时在西安工业学院成立陈忠实当代文学研究中心,并担任主任。

陈忠实简介_陈忠实 -发表作品

第一次发表作品是1965年的春天,发表第一篇散文《夜过流沙河》,在《西安晚报》文艺副刊上。拿到报纸之后


陈忠实非常兴奋,我当时做民办教师,报纸就放在我的抽屉里,上完一节课下来,抽屉拉开把报纸拿出来看一看,怎么看铅印的“陈忠实”那三个字都跟我钢笔写的不一样。(笑)这篇散文的发表在我追求文学的历程中,我把它说成是自信第一次战胜了自卑。因为从初中不自觉的喜欢上文学到后来自觉的追求文学,这时候最折磨人的也就是关于天才。因为从一爱上文学我就知道,搞文学创作需要天才,天生之才呀。那么自己究竟有没有这个是无法验证的。当然也在想如果我追求二十年没有任何成果,二十年证明我不具备文学创作哪怕一丁点天才的时候,人生的失落就可能很难承受。所以有无天才,具备不具备文学创作的素质,就成为经常在思想上折磨你的东西。当然这篇散文的发表并不能证明我就具备文学创作的天才,但它最基本的,让我感到自信的一件就是我可以向这个世界发言,用文字,哪怕很短,而只要我继续努力,我就可以继续向世界发言。它的意义就在这。

陈忠实简介_陈忠实 -作品集

散文


《毛茸茸的酸杏儿》《轱辘子客》《送你一束山楂花》《马罗大叔》


陈忠实
《鬼秧子乐》

现代小说


《最后一次收获》《夭折》《四妹子》
《白鹿原》《乡村》《土地诗篇》《初夏》
《康家小院》《灯笼》《害羞》《桥》
《到老白杨树背后去》《两个朋友》《夜之随想曲》《失重》
《蓝袍先生》《丁字路口》《初夏时节》《珍珠》
《土地――母亲》《旅伴》《田园》《绿地》
《蚕儿》《霞光灿烂的早晨》《征服》

陈忠实简介_陈忠实 -《白鹿原》的创作

如果要在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长篇小说中选一部作品作为标志和高峰之作,陈忠实的《白鹿原》当之无愧。这部小说不仅把陈忠实推到了中国长篇小说的最高荣誉――茅盾文学奖的领奖台上,也让他成为当今中国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

塞翁失马,安知非福

1942年,陈忠实出生在陕西省西安市白鹿原南坡的一个小村子里,父母亲都是地道的农民。1955年,靠卖树为生


陈忠实的父亲实在无力承担两个儿子的学费,只得让当弟弟的陈忠实先休学一年,供大儿子考上师范学校后再做打算。可是大家都没想到,这一决定从此改变了陈忠实的命运。

1962年,陈忠实20岁时高中毕业。“大跃进”造成的大饥荒和经济严重困难迫使高等学校大大减少了招生名额,成绩在班上前三名的他名落孙山,这次打击粉碎了陈忠实从大学中文系学生到职业作家的绚丽规划,并将他抛掷回出生和成长的黄土高原。然而,也正是这40年的农村生活,为《白鹿原》的诞生提供了丰富生动的真实素材,根植了坚实厚重的文化底蕴。

当个农民又如何?

高考结束后,陈忠实经历了青春岁月中最痛苦的两个月,少年陈忠实进入了六神无主的失重状态。沉默寡言的父亲的一句“考不上大学,再弄个精神病怎么办?当个农民又如何,天底下多少农民不都活着嘛”惊醒梦中人,在无情的现实面前,20岁的陈忠实选择了到村小学当老师。

进不了大学,他就通过自学来完成当作家的理想,大量的阅读和造句练习为他的写作打下了扎实的根基,在老屋颜色晦暗的墙上,陈忠实写下了他的座右铭――不问收获,但问耕耘。如今站在中国当前文学创作制高点上的陈忠实回眸过往岁月,他深切感受到,他在农村的岁月,其实对他以后的创作起了决定性的影响,他对中国农民、对中国农村的理解和了解,正是那些年完成的。

淡泊名利搬回乡下

早在《白鹿原》写成之前,陈忠实已经是陕西颇有名气的作家,1982年,陈忠实调入陕西省作家协会,正式成为一名专业作家。当时,陈忠实又做了一个不同凡响的决定,他搬回了乡下的老家。“我想找一个能使人静下来的地方,跟文坛能够相对保持若即若离的关系。要接受文坛的新的信息,而不要受到一些是是非非的影响。”身份的改变和渐渐崭露头角的声名,对陈忠实来说,只改变了一样东西―――“就是捆桌子腿的绳子。我无非就是把它换成了一条更结实的绳。”陈忠实的“无非”里,有壮志满心的豪情,更有淡泊功利的平和。

陈忠实简介_陈忠实 -社会反响

《白鹿原》一出世,评论界欢呼,新闻界惊叹,读者争相购阅,一时“洛阳纸贵”。其畅销和广受海内外读者赞赏欢迎的程度,可谓中国当代文学作品中所罕见。迄今人文社的累计印数( 含修订本、精装本和“茅盾文学奖获奖书系”) 已达六十六万一千册,此外还收入他的“小说自选集”和“文集”,海外则有香港天地图书公司版、台湾新锐出版社版和韩文版、日文版先后面世。

《白鹿原》面世后确实出现了好评如潮,畅销不衰,一时“洛阳纸贵”的盛况,却也一直有不同的争论、批评乃


陈忠实至粗暴的压制。然而,牡丹终究是牡丹。尽管它本身还存在某些不足,但那些非科学的批评、压制,却无损于牡丹的价值、华贵和富丽。它先是荣获陕西第二届“双五”文学奖最佳作品奖和第二届“炎黄杯”人民文学奖。后来,略加修订的《白鹿原》又在一九九七年十二月十九日荣获中国长篇小说的最高荣誉――第四届茅盾文学奖。一九九八年四月二十日,它的作者终于登上了北京人民大会堂的颁奖台。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4050103/163821.html

更多阅读

黄光裕与陈晓:谁是国美的敌人

“疾风知劲草,危难显忠诚”,“陈晓阴谋窃取公司的控制权”,“企图变‘国美电器’为‘美国电器’”……借助互联网,黄光裕方面8月18日凌晨发布了对国美员工的公开信《为了我们国美更好的明天》,谴责陈晓种种“负义”、“不忠”行为。而由

汉王陈友谅后裔 石达开

六百年来,陈友谅为了推翻蒙古人的残暴统治,恢复汉室天下,组织了轰轰烈烈的红巾军起义,直至建立大汉王朝,尽管最终失败,但他的英雄事迹一直广为流传。当时很多陈姓人受到陈友谅的牵连,被朱元璋以陈友谅后人之名而追杀,不得不改名换姓,到处躲藏

陈少林副教授不打人还能干什么? 陈少林 打人

陈少林副教授不打人还能干什么?作者:麻醉科普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1a440a0100yr0j.html据报道,4月23日,武汉大学法学院副教授陈少林对同院的女教授林莉红大打出手,据林教授学生及多名老师介绍,陈打人原因是“没能评上教授职

陈德人:云计算下,电子商务的第三次浪潮来临

11月28日消息,一年一度的“第二届中国网络广告行业大会暨青年网络创业论坛”在“中国电子商务之都”杭州拉开帷幕。本届大会以“融合、创新、超越、共享”为主题,为期一天,吸引了数百人参会,在有着“会议服务专家”的萧山休博园-第一

声明:《陈忠实作品 陈忠实 陈忠实-人物介绍,陈忠实-发表作品》为网友爱笑的男生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