庖丁解牛中的成语 庖丁解牛 庖丁解牛-成语解释,庖丁解牛-成语解构

庖丁解牛,我国古代成语,是出自庄子《南华经》中的一则寓言,庖丁(厨师)为魏惠王杀牛,并借机讲述道家养生的道理。比喻经过反复实践,掌握了事物的客观规律,做事得心应手,运用自如。原文摘录: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

庖丁解牛中的成语 庖丁解牛 庖丁解牛-成语解释,庖丁解牛-成语解构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4060103/165233.html

更多阅读

论语中的成语 论语中的成语及出处

注:一、《成》是《汉语成语词典》的简称,西北师范大学中文系词典编写组编撰,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书号ISBN 7-5320-0163-6/H.3;《新成》是《新汉语成语词典》的简称,主编征溶 冠峰,南京教育出版社出版,书号ISBN7-305-03066-X/H.200。二、共录

《论语》中的成语 孔子的故事

《论语》中的成语学而篇第一【学而时习之】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不亦乐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犯上作乱】 “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巧言令色】 “巧言令色,鲜矣仁!”【一日三省】曾子曰:‘吾日三

论语中的成语及解释 论语中的成语

论语中的成语1、任重道远:任:负担;道:路途。担子很重,路很远。比喻责任重大,要经历长期的奋斗。出处:《论语·泰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示例:人民教师肩负着培养祖国建设接班人的重担。

声明:《庖丁解牛中的成语 庖丁解牛 庖丁解牛-成语解释,庖丁解牛-成语解构》为网友最后的执着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