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女诗人薛涛 薛涛[唐代诗人] 薛涛[唐代诗人]-人物简介,薛涛[唐代诗人]-人物

薛涛(约768~831年),唐代女诗人、名妓。字洪度,一作宏度。长安(今陕西西安)人。生于大历五年,卒于大和六年。薛涛的父亲薛郧在朝廷当官,学识渊博,把这个唯一的女儿视为掌上明珠,从小就教她读书、写诗。薛涛八岁那年,薛郧在庭院里的梧桐树下歇凉,他忽有所悟,吟诵道:“庭除一古桐,耸干入云中。”薛涛头都没抬,随口续上了父亲薛勋的诗:“枝迎南北鸟,叶送往来风。”那一年,薛涛不过八九岁。她天分很高,让父亲又喜又忧。后定居浣花溪。知音律,工诗词。创“薛涛笺”。薛涛正式集子叫《锦江集》,共五卷,诗五百余首,惜未流传下来。后世各家所本的明本《薛涛诗》一卷,是从《万首唐人绝句》等选本拼凑起来的。

薛涛_薛涛[唐代诗人] -人物简介


薛涛雕像薛涛,768~832,字洪度,唐朝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人,生于大历五年,卒于大和六年。幼年随父郧流寓成都,八九岁能诗,父死家贫,十六岁遂堕入乐籍,脱乐籍后终身未嫁。后定居浣花溪。知音律,工诗词。创“薛涛笺”。薛涛正式集子叫《锦江集》,共五卷,诗五百余首,惜未流传下来。后世各家所本的明本《薛涛诗》一卷,是从《万首唐人绝句》等选本拼凑起来的。涛于晚岁迁入城内西北隅之碧鸡坊,创吟诗楼,栖息其上。父亲薛郧曾在蜀地作官,父亲死后薛涛居于成都,与当时名士元稹、牛僧孺、张籍、白居易、令狐楚、刘禹锡、张祜、段文昌有往来,与元稹交情最笃,死后段文昌为其撰写墓志铭。在其住处,成都现存有望江楼公园,内有薛涛纪念馆、薛涛井。
成都望江楼公园薛涛纪念馆相传薛涛容貌美丽,天资聪颖,并且精通音乐。其著有《锦江集》5卷,但已散佚。《全唐诗》中有其诗1卷。后人张蓬舟编有《薛涛诗笺》。薛涛又是发明家,有薛涛笺传世,所谓的薛涛笺以胭脂木浸泡捣拌成浆,加上云母粉,渗入井水,制成粉红色的纸张,纸张风干后有松花纹路,世谓“南华经、相如赋、班固文、马迁史、薛涛笺、右军帖、少陵诗、达摩画、屈子离骚”,乃古今绝艺。

薛涛_薛涛[唐代诗人] -人物生平


薛涛画像薛涛幼时即显过人天赋,八岁能诗,其父曾以“咏梧桐”为题,吟了两句诗:“庭除一古桐,耸干入云中”;薛涛应声即对:“枝迎南北鸟,叶送往来风”。薛涛的对句似乎预示了她一生的命运。十四岁时,薛郧逝世,薛涛与母亲裴氏相依为命,迫于生计,薛涛凭自已过人的美貌及精诗文、通音律的才情开始在欢乐场上侍酒赋诗、弹唱娱客,被称为“诗伎”。

唐德宗时,朝廷拜中书令韦皋为剑南节度使,统略西南,韦皋是一位能诗善文的儒雅官员,他听说薛涛诗才出众,而且还是官宦之后,就破格把乐伎身份的她召到帅府侍宴赋诗,薛涛遂成为成都著名营伎(供镇守各地的军事武官娱乐所用的乐伎)。一年后,韦皋惜薛涛之才,准备奏请朝廷让薛涛担任校书郎官职,后虽未付诸现实,但“女校书”之名已不胫而走,同时也被世人称为“扫眉才子”。后来,韦皋因镇边有功而受封为南康郡王,离开了成都。继任剑南节度使的李德裕,同样非常欣赏薛涛之才,在薛涛的有生之年,剑南节度使总共换过了十一位,而每一位都对她十分青睐和敬重,她的地位已远远地超过了一般的绝色红伎。

当时与薛涛交往的名流才子甚多,如白居易、牛僧儒、令狐楚、辈庆、张籍、杜牧、刘禹锡、张祜等,都与薛涛有诗文酬唱,但真正让薛涛动了深情的却是元稹,薛涛初见元稹时已四十二岁,比元稹大十一岁,当时元稹任监察御史,于唐宪宗元和四年春天奉朝命出使蜀地,两人在蜀地共度了一年。晚年,薛涛在成都远郊筑起吟诗楼,隐居其中,直至唐文宗太和五年逝世,时年六十二岁。当时的剑南节度使段文昌为她亲手题写了墓志铭,并在她的墓碑上刻上“西川女校书薛涛洪度之墓”。

薛涛_薛涛[唐代诗人] -主要作品

在唐代女诗人中,薛涛和李冶、鱼玄机最为著名。薛涛的诗,不仅如世所传诵的《送友人》、《题竹郎庙》等篇,以清词丽句见长,还有一些具有思想深度的关怀现实的作品。在封建时代妇女,特别是象她这一类型妇女中,是不可多得的。她曾到过接近吐蕃的松州,有《罚赴边有怀上韦令公》诗,其第一首说:“闻说边城苦,而今到始知。羞将门下曲,唱与陇头儿。”对防守边疆士兵的艰苦生活寄以深切同情。

薛涛《池上双凫》
双栖绿池上,朝暮共飞还;
更忙将趋日,同心莲叶间。

诗中浓情蜜意,还有“朝暮共飞还,同心莲叶间”的表白,大有和元稹双宿双栖的想头,想来在情深意密的时候薛涛是想过嫁给元稹的。不过好景不长,一年以后元稹离开四川。那时薛涛已经四十六岁,芳华已至秋暮,元稹又是一个放纵多情的人,薛涛就静静地了断了这场情缘。聪明如她,是明白她和元稹之间的关系的。露水情缘,朝生暮死,何必恩恩怨怨反复纠缠?
“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纵被无情弃,不能羞。”韦庄词中女子如是说。可叹痴情女子太多,像薛涛这样能够斩断情缘,反而更显得珍重。我所喜欢薛涛的也正是这一点:聪明冷静。身虽为妓,心洁如冰雪,花容月貌不减清烈。
韦皋发怒,一纸贬书送到她面前。薛涛忽然醒悟自己玩得过火了,再怎么声名远播也是他捧出来的。那些王公子弟,再怎么赞美留恋,数日之后,也是绝尘而去的事。真正和自己朝夕相对,能够掌握自己生死的,是这个叫韦皋的男人。
心中的悲戚涌上来,小小的波折让她看清楚自己的处境和身份。艳名是虚名,才名是虚名,觥筹交错,男欢女爱都是假的,唯一真实的是――她是一个妓女,需要依靠别人的慈悲怜悯才可以立足于世。聪明非常的薛涛,冷静地收敛起自己的悲切,那是无谓的。没有一个人的悲伤可以感动上苍,除非她有力量扭转乾坤。薛涛在赶赴松州的途中写下了十首著名的离别诗,差人送给韦皋。这十首“十离诗”是这样写的
《犬离主》
驯扰朱门四五年,毛香足净主人怜。
无端咬著亲情客,不得红丝毯上眠。
《笔离手》
越管宣毫始称情,红笺纸上撒花琼。
都缘用久锋头尽,不得羲之手里擎。
《马离厩》
雪耳红毛浅碧蹄,追风曾到日东西。
为惊玉貌郎君坠,不得华轩更一嘶。
《鹦鹉离笼》
陇西独自一孤身,飞去飞来上锦茵。
都缘出语无方便,不得笼中再唤人。
《燕离巢》
出入朱门未忍抛,主人常爱语交交。
衔泥秽污珊瑚枕,不得梁间更垒巢。
《珠离掌》
皎洁圆明内外通,清光似照水晶宫。
只缘一点玷相秽,不得终宵在掌中。
《鱼离池》
跳跃深池四五秋,常摇朱尾弄纶钩。
无端摆断芙蓉朵,不得清波更一游。
《鹰离鞲》
爪利如锋眼似铃,平原捉兔称高情。
无端窜向青云外,不得君王臂上擎。
《竹离亭》
蓊郁新栽四五行,常将劲节负秋霜。
《镜离台》
铸泻黄金镜始开,初生三五月徘徊。
为遭无限尘蒙蔽,不得华堂上玉台。这十首诗是用犬、笔、马、鹦鹉、燕、珠、鱼、鹰、竹、镜来比自己,而把韦皋比作是自己所依靠着的主、手、厩、笼、巢、掌、池、臂、亭、台。只因为犬咬亲情客、笔锋消磨尽、名驹惊玉郎、鹦鹉乱开腔、燕泥汗香枕、明珠有微瑕、鱼戏折芙蓉、鹰窜入青云、竹笋钻破墙、镜面被尘封,所以引起主人的不快而厌弃。
《柳絮咏》
二月杨花轻复微,春风摇荡惹人衣。
他家本是无情物,一向南飞又北飞。
《送友人》
水国蒹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苍苍。
谁言千里自今夕,离梦杳如关塞长。
李白有首诗《赠薛校书》:
“我有吴越曲,无人知此音。
姑苏成蔓草,麋鹿空悲吟。
未夸观涛作,空郁钓鳌心。
举手谢东海,虚行归故林。”
薛涛八岁时,与父亲咏梧桐,父亲口占“庭除一古铜,耸干立云中”让涛续诗,薛涛开口便道“枝迎南北鸟,叶送往来风”父亲听了,除了讶异她的才华,更觉得这是不祥之兆,女儿今后恐怕会沦为一个迎来送往的风尘女子。薛涛后来果然成了官妓。

薛涛_薛涛[唐代诗人] -爱情故事

薛涛是个奇女子,数十年间,剑南节度使共换了十一位,每一位都被她的绝色与才华所吸引。她迤逦妍逸的传奇人生经历,透露出她过人的智慧和独善其身的秉性。虽然身为乐伎,她的机智和才华仍获得了同时代诗人们的爱慕与肯定。
薛涛四十二岁时,她第一次全心全意地爱上了一个男人,那就是诗人元稹。两人虽然地位、年龄悬殊,但他们却在一起度过了一年极其美好的时光,建立了非常深刻的恋情。
那是元和四年(809)三月,在司空严绶的撮合下,薛涛在梓州结识了当时任东川监察御史的元稹,很快就爱上了这位比自己小十一岁、却又名满天下的风流才子。这时的元稹新科未久,政治上尚能刚正不阿,他久慕薛涛之名,常悄悒于怀抱,这次,他主动申请监察东川,正是为会薛涛而来。一见面,薛涛走笔作《四友赞》,赞砚、笔、墨、纸云:“磨润色先生之腹,濡藏锋都尉之头。引书媒而黯黯,入文亩以休休。”使这位“贞元巨杰”大为惊服。
起初薛涛不过是以职业性的心态与姿容来应付元稹,可就在他们第一次倾谈时,薛涛突然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震撼与激情,她暗暗告诉自己,这个男人就是她梦寐以求的人!于是一切都顾不上了,满腔积郁已久的热情,一股脑地奔泄出来,两人同时融化在爱的热流中。
薛涛虽为风尘女子,但她以前都是属于那种卖艺不卖身的高级诗妓,周旋于蜂蝶中,却一直洁身自好。而这次一切都不同了,与元稹见面的当天夜里,她就把自己毫无保留地献给了心爱的人;第二天清早起来,还真情所致地作了一首“池上双鸟”诗:
双栖绿池上,朝暮共飞还;
更忙将趋日,同心莲叶间。
这首诗俨然就是一个柔情万种的痴心女子,在向心上人诉说对生活的向往,奏响追求挚情的心曲。在薛涛身上,可以说谁也没能象元稹这样真正享受到她内心深处的恋情。对此,多情公子元稹也尽能领略,深为薛涛那绮丽的情意而沉醉,当时他留下的一首诗就记载了这样的情事:
诗篇调态人皆有,细腻风光我独知;
月夜咏花怜暗淡,雨期题柳为歌欹。
此后两人就开始了同居,直到第二年二月,元稹完成了蜀地的任务,离开成都返回京都时,两人不得不挥泪分手。到这时为止,他们已在一起度过了一年如胶似漆的亲密时日。元稹在离开成都时,薛涛写了一首《送友人》诗:
“水国蒹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苍苍。
谁言千里自今夕,离梦杳如关塞长。”
这首送别诗,表现出诗人对爱情的执著。分别在“月寒”、“夜有霜”的深秋季节,本来就教人伤怀,可诗人偏说“谁言千里自今夕”,反伤感之意而安慰对方,其伤感之深沉可见一斑。
元稹离开成都后,薛涛对他的思念是刻骨铭心的,她相信元稹说过要回成都见她的话,不惜以全部身心等待与心上人再度相逢。在长庆元年(821),元稹入翰林时,薛涛寄去自创的“深红小笺”,元稹在笺上作《寄赠薛涛》七律一首,托人捎来给薛涛。诗曰:
锦江滑腻峨嵋秀,生出文君与薛涛;
言语巧似鹦鹉舌,文章分得凤凰毛。
纷纷辞客多停笔,个个公侯欲梦刀;
别后相思隔烟水,葛蒲花发五云高。

元稹对薛涛的才情念念不忘,暗自称奇,同时也直抒相思心意,可见他对成都那一年缠绵岁月还是颇寄真情的。薛涛也写了《寄旧诗与元微之》,其中有“长教碧玉深藏处,总向红笺写自随”的表白。
当时与薛涛交往的名流才子甚多,如白居易、牛僧儒、令狐楚、辈庆、张籍、杜牧、刘禹锡、张祜等,都与薛涛有诗文酬唱,但牵动她内心深情的却只有元稹一个。元稹离开蜀中后,薛涛朝思暮想,就象一个丈夫远出的空闺女子一样,等出满怀的与渴盼,汇成了流传后世的名诗──“锦江春望”四首:

其一:
花开不同赏,花落不同悲;
欲问相思处,花开花落时。
其二:
揽革结同心,将以遗知音;
春愁正断绝,春鸟复哀吟。
其三:
风花日将老,佳期犹渺渺;
不结同心人,空结同心草。
其四:
那堪花满枝,翻作两相思;
玉簪垂朝镜,春风知不知。

起初还只是揪心的相思和期盼,期望情人重续旧欢的时日;可是春去春归,音信渐渺,薛涛越盼越失望,她甚至望着天上的云彩、江畔的垂柳、院中的春花,都幻化成元稹的形象,与它们诉说离情之苦。她的一首“咏牡丹”,就是以牡丹拟人,在夜深露重中与盛开的花儿细诉衷情。诗云:
去年零落暮春时,泪湿红笺怨别离;
常恐便同巫峡散,因何重有武陵期。
传情每问馨香得,不语还应彼此知;
只欲栏边安枕席,夜深同花说相思。

可是“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的元稹实际是一个负心汉,薛涛在锦江畔刻骨铭心地思念着情郎,元稹却又到浙西与年轻貌美的刘采春热恋得如火如荼。风尘才女薛涛毕竟只是他生命中的一支小插曲,他又何曾想过与她相伴终身呢!
元稹和薛涛的一段感情,最后却终于因为元稹不过视薛涛只是无数个和他诗酒共乐的乐伎之一,在他去了扬州之后便中断了这份感情的联络,对于薛涛而言,使她终身在等待,也许元稹说过要回成都见她的话,也许薛涛在等的不单单是个元稹了。她作为一个看惯了欢乐虚情场中一切是是而非的绝顶聪明的女诗人,自然知道一张薄薄的桃色笺纸,如何能够挽留得住那些被酒色痴迷的褪色了的真情。薛涛退隐之后,一直在溪水边制作她精致的粉笺,孤独地老去,不知道那份寂寞是不是还在现在的溪边飘荡。
唐宋是中国文化的鼎盛时期,唐宋的五位才女是历代才女中的代表,她们的文学成就相行之下也是最高的。在我查找翻阅她们的生平和作品的过程中,我的内心跌宕起伏,沉浸在他们悲剧的人生和悲情的文字里不能自已。这五位才女中,就有三位――李冶、薛涛、鱼玄机,是被世人视为娼妓的女冠(女道士),另外的两位,李清照和朱淑真,一个虽拥有过幸福的婚姻生活,但偏遭国破家亡的变故,人近中年历经磨难饱经忧患;一个更为不幸,下嫁给一个庸碌无才的俗吏,枉有一腔诗情无人能解。人生的不幸、身世的沧桑,使她们声声哽咽、字字血泪、哀鸣遍地、悲愤满腔。文字抒发出了她们心中的愁苦和悲怨。

然而在当时人们是不屑于欣赏这类“闺阁文字”的,她们的文字除有限的几首得以流传,大多都在岁月的风中飘逝贻尽了。前几日购得一套《唐诗宋词元曲大全》,其中女性的作品仅收录了李清照之词。细细品位众才女之作,的确有着必然的局限性。清代的才女梁孟昭在《寄弟》中曾感慨道:“我辈闺阁诗,较文人墨客为难,诗人肆意山水,阅历既多,指斥事情,涌言无忌,故其发之声歌,多奇杰浩博之气;至闺阁则不然,足不逾阃阁,见不出乡邦,纵有所得,亦须有体,言辞放达,则伤大雅……”封建的伦理道德观念,卑微的社会地位,注定了女子视野的局限和思想的收敛,言辞放达则被视为“出格”、“无德”甚至“淫荡”。她们只能用细腻的笔致含蓄婉约委曲达意地凄楚哀鸣,一波三折地释放内心的压抑。

就是这样的哀怨段肠之音,却是古代女性最直接的思想和最真实的情感,它是一部血泪凝结的妇女灵魂史,深刻悲婉地展现了历史重压下的女子艰难挣扎、悲呛呼喊!她们隽秀的才华,横溢的诗情,如一颗不太显眼却依旧明澈的星子,装点着广袤的艺术星空,在历史的长河中沉淀下不可磨灭、凄艳绝美的一页!

薛涛_薛涛[唐代诗人] -始乱终弃

写下“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这一名句的是才子元稹。是以元稹为原型的《莺莺传》,与王实甫改写的才子佳人大团圆的喜剧不同,这是一出元稹始乱终弃的悲剧,更让人不齿的是,元稹还在文章里为自己开脱。他说莺莺是尤物,不祸害自己,定祸害别人。我只有克服自己的感情,跟她断绝关系。

莺莺并没有挽救自己注定成灰的爱情,她知道自己一着不慎,满盘皆输,不该抱枕而去,以至再不能光明正大做人妻,但她没有露出恨意,甚至去信,嘱元稹好好生活,不用牵挂她。

这是一种悲凉的清醒,她愿赌服输,另嫁他人,终身不再见张生,她看着自己的爱情成了废墟,掩埋了这些,淡出了。倒是元稹还很无耻地追忆着,因为这个女子没有纠缠他,很安静地走开了。有一些类似于张爱玲对胡兰成的态度。

无论是封建社会的唐朝,还是公元2003年的今天,同居对于女子始终弊大于益,除非一开始就不想要结果,否则,最好还是不要在没有任何保障的情况下,与一个男子演绎现代版《西厢记》。

薛涛_薛涛[唐代诗人] -纪念地点

唐代女诗人薛涛 薛涛[唐代诗人] 薛涛[唐代诗人]-人物简介,薛涛[唐代诗人]-人物

薛涛井

崇丽阁南面的薛涛井,是明代蜀藩王仿制薛涛笺处。“薛涛井”三字,是清康熙六年,成都知府翼应熊手书。据说薛涛用这里一口古井的水制作了一种红色的小笺,其色彩绚丽且又精致,唐著名诗人韦庄还曾向她乞求呢。
薛涛塑像位于园中幽篁深处,1984年建成。塑像高3米,由汉白玉雕成,四周碧水环绕、地面绿草如茵。薛涛墓1994年10月恢复修建。由墓碑、墓体、墓基平台组成,墓碑上题有“唐女校书薛洪度墓”。墓四周由青砖砌成矮墙围护,配置有草坪、小桃花、翠竹。读竹苑1995年始建,为公园的品种竹区。苑内翠竹丛丛,叠石配景,汉白玉石碑上刻有薛涛和历史名人咏竹画竹的佳作,构成一幅幅的竹石图景,寓意深邃。

薛涛笺

薛涛在闲雅之余,常把乐山特产的胭脂木浸泡捣拌成浆,加上云母粉,渗入玉津井的水,制成粉红色的特殊纸张,纸面上呈现出不规则的松花纹路,煞是清雅别致,她便用这种纸来誊写自己作的诗,有时也送些诗笺给友人,人们把这种纸笺称为“松花笺”或“薛涛笺”。唐人喜用彩笺题诗或书写小简,其实都是学了薛涛的样。

薛涛酒

居人汲井为酒,名薛涛酒,甚美。但是,薛涛制笺系自所谓薛涛井取水之说,明代始尔,斯已谬矣。清初忽有用薛涛井水酿酒之事,自更与涛无关。但已吟咏不绝,皆附丽而已。

薛涛坟

薛涛坟在今成都市东郊、望江楼公园东、锦江之滨,四川大学校园内。晚唐郑谷(字守愚)《蜀中》三首之三云:“渚远江清碧簟纹,小桃花绕薛涛坟。朱桥直指金门路,粉堞高连玉垒云。窗下断琴翘凤足,波中濯锦散鸥群。子规夜夜啼巴蜀,不并吴乡楚国闻”,其中“小桃”者,上元前后(正月)即著花,状如垂丝海棠,非桃树开花在季春也。

纪念馆

薛涛纪念馆正式开放,60米长壁画薛涛一生尽收眼底。小家碧玉的庭院、错落有致的诗廊、惟妙惟肖的的壁画……昨日,成都市首个用现代手法打造的以女性为主题的历史博物馆――望江公园薛涛纪念馆正式对外开放。
纪念馆的大门以唐代朱门的模样打造而成,两扇朱门中间是一个红色的牌坊,牌坊上挂着由著名书法家马识途先生亲笔题写的“薛涛纪念馆”门牌,显得气势恢宏。整个薛涛纪念馆就是一座庭院。进入博物馆,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用玻璃和石柱构建而成的以薛涛《洪度集》而命名的洪度诗廊。在诗廊的8根石柱上,刻满了《洪度集》中收录的92首诗歌的诗名;在玻璃铺设的诗廊地面上,有6幅唐代团花图案。
总长60米的精致壁画,构成了薛涛纪念馆的主线,也是纪念馆特别推荐的“亮点工程”。据纪念馆总设计周炯焱介绍,薛涛纪念馆打破了传统手法,采用壁画的形式来反映主人的一生,这在全市博物馆中还算首次。馆内的壁画颜色鲜明亮丽,分成了泪别长安、才女望春、芳菲世界、边搂壮歌、众望所归、诗魂长存等6个主题,记录了薛涛一生中6个重要的时期。在每一个人生主题中,都穿插有一首薛涛的诗词。在博物馆内,还有复制的“薛涛笺”、张大千等著名画家所画的薛涛画像等陈列品。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4060103/167028.html

更多阅读

原创 快乐成都——望江楼上望江流 望江楼 望江流的下联

自从人类发明了钟表,就把时间保留在记忆里……自从人类发明了火车,就把空间凝缩在时间里……自从人类发明了上帝,就把记忆抛洒在历史里……曾经年幼成才女,望江楼上望江绿。满目翠竹波光印,难寻儿时江边雨。 快乐不倒翁有感啦望江

读陈散原伤薛次申诗 伤心的诗句

读陈散原伤薛次申诗­­——“此后溪桥候明月,一披蕭卷一酸心”陈散原先生名三立,字伯严,号散原(因其父所置“崝庐”所在的南昌西山又叫散原山,其父亡后,三立因山为号),清末、民国时期著名诗人。当世即名震神州,民国诗坛点将,曾位居

国外女性诗人小档案 国外女诗人

【国外女性诗人小档案】[希腊]萨福 Sappho (約610——580B.C.)她是一页空白,那就是我们对她所确知的全部。不同时代不同性别不同的心理共同臆造编织出“萨福”的形象,然而正如田晓菲老师所批评的那样,“萨福”和萨福的诗,没有什么关系

98岁的日本当代女诗人柴田丰的诗选 98岁老中医的养生粥

朋友送来一个帖子,是日本当代传奇女诗人柴田丰的诗选,她的诗清新隽永,优雅易读,颇有点现代泰戈尔的味道。我慢慢的读着,心里不禁充满温情和欢乐,浪漫不是年轻人的专利,从九十多岁的老人眼里,我看到的是烂漫的鲜花,浓浓的温情,和平凡生命的乐趣

声明:《唐代女诗人薛涛 薛涛[唐代诗人] 薛涛[唐代诗人]-人物简介,薛涛[唐代诗人]-人物》为网友单身成瘾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