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的分类 基本特征 生地黄 生地黄-基本简介,生地黄-分类特征

生地黄,别名:地黄、生地、地髓、原生地、干生地、苄、芑、牛奶子、婆婆奶,拉丁文名:Rehmannia glutinosa (Gaetn.) Libosch. ex Fisch. et Mey.玄参科、地黄属植物,地黄的块根,多年生直立草本。喜温和气候及阳光充足之地,怕积水,为清热凉血药。用于温热病热入营血,身热口干、舌绛或红等症状,有清热生津滋阴,养血的功效。中国各地均有生产。生地黄为玄参科植物地黄的块根。又名地髓(《本经》),原生地(《本草正义》),干生地(《中药志》)。原植物地黄又名:苄(《尔雅》),芑(《别录》),牛奶子(《本草衍义》),婆婆奶(《救荒本草》),狗奶子(《植物名实图考》),山烟、山白菜、酒壶花、甜酒棵、蜜罐棵。有滋阴清热,凉血补血的功效。(鲜地黄:清热凉血,生津润燥。)

地黄根_生地黄 -基本简介

生地黄为玄参科植物地黄的块根。又名地髓(《本经》),原生地(《本草正义》),干生地(《中药志》)。原植物地黄又名:苄(《尔雅》),芑(《别录》),牛奶子(《本草衍义》),婆婆奶(《救荒本草》),狗奶子(《植物名实图考》),山烟、山白菜、酒壶花、甜酒棵、蜜罐棵。有滋阴清热,凉血补血的功效。(鲜地黄:清热凉血,生津润燥。)可到大有恒中药材库查询最新价格。

地黄根_生地黄 -分类特征

【分 类】:双子叶植物纲 Angiosperm

菊亚纲 Asterales

玄参目 Scrophulariales

玄参科 Scrophulariacease双子叶植物药科

地黄根_生地黄 -形态特征


生地叶

体高12-30厘米,密被灰白色多细胞长柔毛和腺毛。根茎肉质,鲜时黄色,

在栽培条件下,直径可达5.5厘米,茎紫红色。叶通常在茎基部集成莲座状,向上则强烈缩小成苞片,或逐渐缩小而在茎上互生;叶片卵形至长椭圆形,上面绿色,下面略带紫色或成紫红色,长2-13厘米,宽1-6厘米,边缘具不规则圆齿或钝锯齿以至牙齿;基部渐狭成柄,叶脉在上面凹陷,下面隆起。花具长0.5-3厘米之梗,梗细弱,弯曲而后上升,在茎顶部略排列成总状花序,或几全部单生叶腋而分散在茎上;萼长1-1.5厘米,密被多细胞长柔毛和白色长毛,具10条隆起的脉;萼齿5枚,矩圆状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抑或多少三角形,长0.5-0.6厘米,宽0.2-0.4厘米,稀前方2枚各又开裂而使萼齿总数达7枚之多;花冠长3-4.5厘米;花冠筒多少弓曲,外面紫红色,被多细胞长柔毛;花冠裂片,5枚,

先端钝或微凹,内面黄紫色,外面紫红色,两面均被多细胞长柔毛,长5-7毫米,宽4-10毫米;雄蕊4枚;药室矩圆形,长2.5毫米,宽1.5毫米,基部叉开,而使两药室常排成一直线,子房幼时2室,老时因隔膜撕裂而成一室,无毛;花柱顶部扩大成2枚片状柱头。蒴果卵形至长卵形,长1-1.5厘米。花果期4-7月。

多年生直立草本。株高10-30cm,全体密被白色长腺毛,根肉质。叶基生成丛,倒卵状披针形,基部渐狭成柄,边缘有不整齐钝齿,叶面皱缩,下面略带紫色。花茎由叶丛抽出,花序总状;萼5浅裂;茎紫红色。也多基生,莲座状,卵形至长椭圆形,边缘锯齿。总状花序顶生,花萼筒状,萼齿5枚,花冠紫红色,长约4cm,2唇形,裂片5枚,两面被毛,花期4-5月,果期7~8月。蒴果卵形至长卵形,种子细小。


生地黄

性状鉴别 呈不规则团块或长圆形,

中间膨大,两端稍细,长6-12cm,真径3-6cm,有的细长条状,稍扁而扭曲。表面灰黑色或棕灰色,极皱缩,具不规则的横曲纹。体重,质较软韧,断面灰黑色、棕黑色或乌黑色,微有光泽,具粘性。气微,味微甜。以块大、体重、断面乌黑油润、味甘者为佳。

显微鉴别 根横切面:木栓层为数列木栓细胞。皮层薄壁细胞排列疏松;散有多数分泌细胞,含橘黄色油滴;偶有石细胞,韧皮部分泌细胞较少。形成层成环。木射线宽广;导管稀疏,呈放射状排列。

散文的分类 基本特征 生地黄 生地黄-基本简介,生地黄-分类特征

地黄根_生地黄 -生长习性

喜温和气候及阳光充足之地,怕积水,忌连作,其块根在25-28℃时增长迅速。

生于海拔50-1100米之砂质壤土、荒山坡、山脚、墙边、路旁等处。

地黄根_生地黄 -中药属性

入药部位

为双子叶植物药玄参科植物地黄或怀庆地黄的根。

性味归经

味甘;苦;微寒。归心经;肝经;肾经。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15g,大剂量可用至30g;赤可熬膏或入丸、散;或浸润后捣绞汁饮。外用:适量,捣敷。

禁/宜人群

脾虚泄泻、胃虚食少、胸膈多痰者慎服。

炮制方法

干地黄:用水稍泡,洗净泥砂杂质,捞出焖润,

生地黄:切片晒干或烘干。

生地黄炭:取洗净的干地黄,置煅锅内装八成满,上面复盖一锅,两锅接缝处用黄泥封固,上压重物,用文武火缎至贴在盖锅底上的白纸显焦黄色为度,挡住火门,待凉后,取出;或将干地黄置锅内直接炒炭亦可。

地理分布

分布于辽宁、河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甘肃、内蒙古、江苏、湖北等省区。它原产于中国北京、天津、河南、河北、辽宁、山东、浙江、江苏、安徽、山西、陕西、内蒙古、湖南、湖北、四川等地均有分布,主产地河南、辽宁、河北、山东、浙江。朝鲜、日本也有。

地黄根_生地黄 -栽培技术

国内各地及国外均有栽培。

栽培准备

地黄喜温和稍微有点湿润的气候,喜光、喜肥、忌积水, 载培时宜选择土层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粘土地根茎瘦细、质量差,不宜重茬,连作要在三年以上,前茬作物忌萝卜,油料等。

种植方法


地黄

亳州地区以根茎繁殖为主,秋季采挖时,选指头粗细的种根沙埋贮存,

到来年开春后大地化冻,施足基肥,整平土地,将种根截成3至5厘米的小段,以行株距30×30厘米开穴,每穴大根时放一段,小根放两段,撒少许草木灰(石灰亦可)复土6厘米,15--20℃时10天可出苗,一般亩用种量40至50公斤。苗高5厘米时,结合除草,间苗,每穴留一棵,如有缺苗断垅者可补载,亩留基本苗4000至6000株,土地肥活者,可适当稀些,贫瘠土地可稍稠些,8000到1万也行。试松土、深中耕、苗旁浅松土,垅间深中耕,植株封行后,不宜中耕松土,要施以追肥,以稀人粪尿为主,亩用硫酸铵20公斤,饼肥50公斤,分两次施用,第一次在立夏前后,第二次在处署前后,因处署前后地下根茎正在膨大,所以施肥要及时,施肥后,如遇天气干旱,要急时浇水。切忌大水灌漫,不然要烂根,影响产量,夏季雨水较多,在植株封行前要结合松土培根,以免根部积水。如发生抽苔现象,要及早去苔除蕾,促使养分集中于地下根茎生长,如管理得当,亩产鲜地黄2000--5000公斤。

采收及加工


生地黄

秋季10月份,地上叶片逐渐枯黄,

选晴天挖出根茎,抖净泥土,除掉须根。如用鲜地黄,即可沙埋贮存待用。干地黄生晒、火烘均可,边烘晒边发汗,至根块无硬心,质地柔软为止。熟地制法:将生地黄洗净凉干,泡入黄酒中,约3至5天,然后放锅内加清水烘煮,每百斤鲜生地用黄酒10斤,清水30斤,待酒味浸入地黄(一般需2至3小时),然后捞出地黄稍凉后放太阳下曝晒,直至干燥即为熟地,一般折干率30%左右。如遇阴雨天不能晒则用急火快烘,边烘边将地黄块茎压扁,小心切勿压烂,以防浆汁外溢,影响产量,降低药材质量。压时要轻,切忌独压,一次压不好,最好要隔一段时间再压,三次五次均可,以后慢慢干燥。因生地含糖性较高,干的程度以手摸不粘、干硬为主,否则为湿货。切记勿用硫磺熏蒸。

采收储藏

秋季采挖,一般10~11月间,采挖根茎,除去芦头、茎叶、须根,洗净泥土,即为鲜地黄。鲜地黄直接置焙床上缓缓烘焙,须经常翻动,至内部逐渐干燥而颜色变黑,根烘焙至八成干,全身柔软,外皮变硬时即可取出,捏成团状,为生地黄;生地加黄酒蒸至黑润,为熟地黄。亦可用晒干法。

常见病害

地黄的病害主要有叶斑病、轮纹病,发病前要用代森锌或波尔多液叶面喷施2至3次,退菌特800倍液灌根一次,蚜虫、红蜘蛛、蛴螬等可按常规方法防治。

地黄根_生地黄 -药用价值

根茎药用。

药材鉴定


生地黄-中药材

呈不规则的圆形或长圆形块状,长6~12厘米,

直径3~6厘米;表面灰棕色或灰黑色,全体皱缩不平,具不规则的横曲纹;细小的多为长条状,稍扁而扭曲;质柔软,干后则坚实,体重,不易折断,断面平坦,紫黑色或乌黑色而光亮,显油润,具粘性;气微香,味微甜。以肥大、体重、断面乌黑油润者为佳。主产河南、浙江、河北、陕西、甘肃、湖南、湖北、四川,山西等地亦产,以河南所产者最为著名。河南栽培者,称怀庆地黄Behmannia glutinosa Libosch。F。 Hueichingenis (Chao et Schih) Hsiao,其主要特点为植株较大;根茎较肥大,呈块状、圆形或纺锤形;花不密集于茎顶,成稀疏的总状花序。

加工炮制


生地黄

干地黄:用水稍泡,洗净泥砂杂质,捞出焖润,

切片晒干或烘干。生地黄炭:取洗净的干地黄,置煅锅内装八成满,上面复盖一锅,两锅接缝处用黄泥封固,上压重物,用文武火缎至贴在盖锅底上的白纸显焦黄色为度,挡住火门,待凉后,取出;或将干地黄置锅内直接炒炭亦可。《纲目》:“《本经》所谓干地黄者,即生地之干者也,其法取地黄一百斤,择肥者六十斤,洗净,晒令微皱,以拣下者洗净,木臼中捣绞汁尽,投酒再捣,取汁拌前地黄,日中晒干或火焙干用。”

功效:清热生津滋阴,养血。

主治

治阴虚发热,消渴,吐血,衄血,血崩,月经不调,胎动不安,阴伤便秘。

性味:甘苦,凉。

史料记载

①《本经》:“味甘;寒。”

②《别录》“苦,无毒。”

入心、肝、肾经。

①李杲:、入手、足少阴,手、足厥阴。”

②《汤液本草》:“入手太阳、少阴经。”

③《雷公炮制药性解》:“入心、肝、脾、肺四经。”


地黄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25克,大剂

50~100克,熬膏或入丸、散。外用:捣敷。

用药忌宜:

脾虚泄泻、胃虚食少、胸膈多痰者慎服。

①《雷公炮炙论》:“勿令犯铜铁器,令人肾消并白髭发,损荣卫也。”

②《本草经集注》:“得麦门冬,清酒良,恶贝母,畏芜荑。”

③《品汇精要》:“忌萝卜、葱白、韭白、薤白。”

④《医学入门》:“中寒有痞、易泄者禁。”

药用功效


地黄粥

鲜地黄清热生津,凉后,止血;用于热风伤阴、

舌绛烦渴、发斑发疹、吐血、衄血、咽喉肿痛。生地黄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用于热病烦渴、发斑发疹、阴虚内热、吐血、衄血、糖尿病、传染性肝炎。

食疗价值

1.清热凉血。该品味甘苦、性寒而入血分,能清营血分之热而凉血。用于温热病之高热、口渴、舌红绛,处方如清营汤。另外,该品通过凉血尚有止血之功效,可用于血热的各种出血症。

2.养阴生津。该品质润多液能养阴,味甘性寒能生津,有养阴润燥生津作用。用于温热病后期、邪热伤津者。另外,取该品滋阴清热作用,常用于治疗阴虚火旺的口干口渴、头晕目眩,处方如六味地黄丸。消渴病属热盛伤津者亦可用生地治疗。

主要成分


地黄

地黄根茎中含有β-谷甾醇(β- Sitosterol)、甘露醇(Mannitol)及少量豆甾醇(Stigmasterol)、微量的菜油甾醇(Campesterol)。亦含地黄素(Rehmannin)、梓醇(Catalpol)、二氢梓醇(Dihydrocatalpol)、乙酰梓醇(Acetylcatalpol)、单密力特甙(Danmelittoside)、密力特甙(Melittoside)、去羟栀子甙(Geniposide)、筋骨草甙(Ajugoside)、胡萝卜甙(Daucosterol)、1-乙基-β-D-半乳糖甙(1-Ethyl-β-D-galactoside)、地黄甙(Rehmannioside)A、B、C、D等环烯醚萜、单萜和甙类。亦含有机酸类, 如: 苯甲酸(Benzoic acid)、苯乙酸(Caprylic acid)、3-甲氧基-4-羟基苯甲酸(3-Methoxy-4-hydroxybenzoic acid)、肉桂酸(Cin- namic acid)、油酸(Oleic acid)、亚油酸(Linoleic acid)、棕榈酸(Palmitic acid)、硬脂酸(Stearic acid)、辛酸(Caprylic acid)、

壬酸(Nonanoic acid)、癸酸(Decanoic acid)、十二烷酸(Lauric acid)、十四烷酸(Tetradecanoic acid)、十五烷酸(Pentadecanoic acid)、十七烷酸(Heptadecanoic acid)、十九烷酸(Nonadecanoic acid)、二十烷酸(Eicosanoic acid)、二十一烷酸(Heneicosanoic acid)、二十二烷酸(Docosanic acid)等。

尚含有水苏糖(Stachyose)、葡萄糖(Glucose)、蔗糖(Sucrose)、果糖(Fructose)、棉子糖(Raffi- nose)、甘露三糖(Mannotriose)、毛蕊花糖(Verbas- cose)、半乳糖(Galactose)以及维生素A类物质。

鲜地黄中含有20多种氨基酸,其中以精氨酸含量最高;干地黄中有15种氨基酸,其中丙氨酸含量最高。地黄中还含有铁、锌、锰、铬等20多种微量元素。

药理作用

1.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a.对心脏的作用: 实验证明:生地黄流浸膏对蛙心的收缩力有显着增强作用,对衰弱的心脏更显着, 但大剂量能使正常蛙心中毒,大白鼠静脉注射地黄的乙醇提取物、水提取物,对心脏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使心跳变慢甚至停止。因此,大剂量使用地黄时应注意对心脏的毒性。


地黄

b.对血压的影响:大鼠腹腔注射怀地黄水、醇、醚提取液,结果表明:水提取液对急性实验性高血压有明显降压作用, 而醇、醚提取液对高血压无明显影响,对寒冷(室温23℃)情况下的血压则有稳定作用。地黄浸膏静脉注射于家兔和狗可使血压上升。蟾蜍后腿灌流时, 中等浓度使血管收缩,高浓度则使血管扩张。给麻醉犬及兔静脉注射怀庆地黄的醇提取液可使血压下降。实验证明:六味地黄汤对大白鼠实验性

肾性高血压有明显的降血压、改善肾功能、降低病死率的作用。

2.对血液的作用地黄乙醇提取物所得的黄色针状结晶能缩短兔凝血时间, 而其水煎剂的作用不明显。实验证明:生地黄、熟地黄、生地炭、熟地炭的水煎剂都能明显缩短凝血时间,相互之间也无显着性差异。

对九种不同的生地黄和熟地黄进行的 DIC 作用研究证明, 中国产熟地黄其中一种有抗凝血酶作用,两种有激活纤溶系统的作用, 能明显对抗凝血酶和内毒素诱发大白鼠DIC 的发生,但均无血小板凝集作用。

地黄既有止血作用, 又有抗凝血作用,其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100%的生地注射液给大鼠腹腔注射, 每天 1ml,连续6天, 能使接受60钴照射所致的血小板损害减轻,回升加快。


地黄

3.对血糖的影响地黄对血糖的作用有待进一步研究。煎剂、浸剂或醇浸膏给家兔灌胃或注射后, 能降低正常血糖和由肾上腺素、氯化胺引起的高血糖。曾有报道,兔皮下注射地黄醇浸膏溶液2g/kg 或灌胃4g/kg均可使血糖下降。注射给药比较明显, 给药后4小时血糖降至最低水平。肌注地黄醇浸膏溶液20g,也可抑制和预防肾上腺素所致的兔血糖升高。单味生地降血糖作用比葛根显着;八味地黄丸的降血糖作用并不强于单味地黄。有人报道八味地黄汤对四氧嘧啶引起的大鼠高血糖有降低作用。另有报道

地黄水或醇浸出物仅降低正常兔血糖, 而对肾上腺素所致的高血糖无效。

但也有相反报道,用地黄的醇浸膏、煎剂、水浸剂等对家兔进行实验, 未观察到地黄的降血糖作用。

4.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怀地黄有明显镇静作用,其作用部位可能在大脑皮层。其水提取液可抑制小鼠的自主活动, 并能加强阈下催眠剂量戊巴比妥钠和硫喷妥钠的催眠作用,同时也能对抗安钠咖的兴奋作用, 但不能对抗硝酸士的宁和戊四氮所致的惊厥作用。地黄的镇静作用有利于缓解高血压病人的症状,明显改善高血压病人引起的失眠,有效率达 94%。有人认为地黄的镇静成分主要为水溶物,口服地黄水煎浸膏剂、醇浸剂或腹腔注射 10g/kg 均能对戊巴比妥钠的催眠效应产生协同作用。

5.抗炎、抗过敏作用地黄煎剂灌胃对大白鼠甲醛性关节炎和蛋清性关节炎有明显的对抗作用,并能抑制松节油皮下注射引起的肉芽肿和组胺引起的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增加。地黄水提取液对组胺引起的血管通透性增加和醋酸引起的小鼠腹膜炎有明显抑制作用,对蛋清所致急性炎症也有抗炎作用, 而地黄的醇及醚提取液则无抗炎作用。

有报道认为,干地黄水提取物能显着增加外周血液中的T淋巴细胞,干地黄醇提取物能明显促进抗SRPC抗体-溶血素生成, 减少外周血液T淋巴细胞,熟地黄水提取物则无此作用。


地黄

6.抗真菌作用地黄水浸剂对须疮癣菌、石膏样小芽胞癣菌、羊毛状小芽胞癣菌

及奥杜盎小芽胞癣菌等多种真菌的生长有抑制作用。

7.对内分泌的影响地黄具有对抗地塞米松对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的抑制作用, 并能促进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合成。临床观察发现,地黄与糖皮质激素合用可减少激素引起的阴虚阳亢的副作用。生地与地塞米松合用, 能使家兔皮质酮浓度逐渐上升,但病理学观察则显示其对兔的垂体和肾上腺皮质形态学未见明显改变, 从而提示生地能减轻由糖皮质激素对兔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功能和形态的影响。动物实验表明: 地黄能对抗连续服用地塞米松后血浆皮质酮浓度下降,并能防止肾上腺皮质萎缩。地黄煎剂灌胃能显着降低大白鼠肾上腺维生素 C 的含量。

8.抗肿瘤作用六味地黄汤能明显对抗N-亚硝基氨酸乙酯诱发小鼠前胃鳞状上皮细胞癌(类似人的食管癌)的作用。一般认为, 地黄的抗肿瘤作用与增加免疫功能有关,地黄具有促进机体淋巴母细胞的转化、增加 T 淋巴细胞数量的作用, 并能增强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功能,特别对免疫功能低下者作用更加的明显。

9.其他作用有报道麻醉犬静脉注射地黄浸膏后, 单位时间内尿量有增加,利尿原理可能与其强心和扩张血管等作用有关;但亦有报道, 地黄水煎浸膏和醇浸膏对大鼠的利尿作用未能被证实。

地黄根_生地黄 -考证出处

【考 证】出自《神农本草经》;


生地黄

①《纲目》:“今人惟以怀庆地黄为上,亦各处随时兴废不同尔,地黄初生塌地,叶如山白菜而毛涩,叶面深青色,又似小芥叶而颇厚,不叉丫,叶中撺茎,上有细毛,茎梢开小筒子花,红黄色,结实如小麦粒,根长三、四寸,细如手指,皮赤黄色,如羊蹄根及葫萝卜根,曝干乃黑。生食作土气,俗呼其苗为婆婆奶。古人种子,今惟种根。王?《山居录》云,地黄嫩苗摘其旁叶作菜,甚益人。《本草》以二月、八月采根,殊未穷物性,八月残叶犹在,叶中精气,未尽归根,二月新苗已生,根中精气已滋于叶,不如正月、九月采者殊好,又与蒸曝相宜。”

②《本草乘雅半偈》:种植地黄之后,其土便苦,次年止可种牛膝,再二年可种山药,足十年上味转甜,始可复种地黄,否则味苦形瘦,不堪药也。”

地黄根_生地黄 -膳食营养

营养概述

该品为玄参科植物地黄的干燥块根。秋季采挖,除去芦头、须根,为鲜生地;根烘熔至八成干,并内部变黑,捏成团状,为生地黄。生地黄干燥块根呈不规则的团块或长圆形,中间膨大,长6至12厘米,直径3至6厘米,有的细小长条状而扭曲。表面棕黑色或灰黑色,极皱缩,具不规则的横曲纹。体重,质软而韧,不易折断,断面棕黑色或乌黑色,有光泽,具粘性,无臭,味微甜。以块大,体重,断面乌黑色者为佳。

该品勿令犯铜器,令人肾消并白髭发,损荣卫。

生地黄补充信息:

根据炮制方法的不同分为生地黄、炒生地黄、生地典炭,炮制后贮干燥容器内,置阴凉干燥处。

生地黄适合人群:

脾虚泄泻胃寒食少、胸膈有痰者慎服。

生地黄食疗作用:

味甘、苦,性微寒。归心、肝、肾经。质润降泄。

1.清热凉血。该品味甘苦、性寒而入血分,能清营血分之热而凉血。用于温热病之高热、口渴、舌红绛,处方如清营汤。另外,该品通过凉血尚有止血之功效,可用于血热的各种出血症。

2.养阴生津。该品质润多液能养阴,味甘性寒能生津,有养阴润燥生津作用。用于温热病后期、邪热伤津者。另外,取该品滋阴清热作用,常用于治疗阴虚火旺的口干口渴、头晕目眩,处方如六味地黄丸。消渴病属热盛伤津者亦可用生地治疗。

生地甘寒质润,既善凉血泻热,又善养阴生津。凡血分有热及诸脏津伤阴不足者,均为常用之品。

生地黄食物相克:

该品与萝卜葱白、韭白、薤白相克。

生地黄做法指导:

凡温热病后期,余热未尽,津液耗伤,口干舌燥,夜热早凉者,可与青蒿、鳖甲、知母等配伍;凡温病血热发斑者,可与牡丹皮、白芍、犀角(水牛角代)配伍;凡心阴不足,心火偏亢,惊悸怔忡,心烦不眠者,可与黄莲、朱砂等相配。

食疗价值


生地黄

玄参科草本植物地黄的根。产于河南、河北、内蒙古及东北。秋季采挖。洗净生用或干燥用,称生地黄,或简称生地;鲜者也称鲜地黄,干者又称干地黄。[性能]味甘、苦,性寒。能养阴生津,清热凉血。

[参考]含β-谷甾醇、地黄素、甘露醇、梓醇、生物碱、葡萄糖、蔗糖、维生素A类物质、氨基酸。

能促进凝血、升高外周白细胞;能强心、利尿、升高血压;能保护肝脏,降低血糖;有增强免疫功能、抗辐射损伤和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

[用途]用于热伤津液,口渴咽干,或大便干结;消渴病,口干多饮;血热妄行,吐血、衄血、便血、崩漏;温热病,口舌干,舌绛红。

[用法]一日15~30g。煎汤,煎膏滋,浸酒,入菜肴。

[注意]少食腹胀,便溏,舌苔腻者不宜用。

[附方]

1、增液汤:生地、玄参、麦冬各15g。煎汤饮。

源于《温病条辨》。本方三者共用,以养阴生津而润肠。用于热伤津液,口渴咽干,便秘。

2、琼玉膏:生地100g,党参15g,茯苓30g,蜂蜜适量。将三药煎取浓汁,加入约等量的炼蜜,再煎沸即成。每次食1~2匙。

源于《本草纲目》。本方用生地养阴生津,党参补气润燥,茯苓益脾补虚。用于气虚阴伤,咽干口燥,咳嗽咯血。党参,原方为人参,故全方也能益气养心、抗衰老,用于失眠健忘、早衰白发。

附:


生地黄

《神农本草经》:“久服,轻身、不老。”《食疗本草》:“以少蜜煎,或浸食之,或煎汤,或入酒饮,并妙。生则寒,主齿痛,唾血,折伤。叶可以羹。”

《饮膳正要》:“补精髓,壮筋骨,和血气,延年益寿。黄精膏(五两) 地黄膏(三两) 天门冬膏(一两) 牛骨头内取油(二两) 上件,将黄精膏、地黄膏、天门冬膏与牛骨油一同不住手用银匙搅,令冷定和匀成膏。每日空心温酒调一匙头。”

《圣惠方》:“口干心躁。熟地黄五两,水三盏,煎一盏半,分三服,一日尽。”

《食物训练与糖尿病康复》:(聂文涛)个人临床体会:生地黄对人体有多种作用。用生地黄治疗消渴是依据先健康然后血糖平稳的主张。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4070103/169890.html

更多阅读

茶叶的分类和品种基本知识 茶叶基本知识

时间:2013-09-23 11:35来源:z.xiziwang.net 作者:lin695781402不知道大家对于茶叶的基本知识了解的多不多呢?还不怎么了解的朋友让小编给您介绍下。茶叶茶叶基本知识一、 茶叶的分类1、以色泽(或制作工艺)分类:茶类名 制作特色 代表产

试论滑稽越剧的基本特征和发展方向 滑稽越剧方卿见姑

试论滑稽越剧的基本特征和发展方向伊 亮越剧已经进入了新百年,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如何在继承优秀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从而推动越剧艺术科学发展,已经成为杭州越剧人努力思索、探索、求索的重大课题和多方实践。近几

证据的分类审查与认定基本原则 证据的审查判断

证据的分类审查与认定基本原则1、广义的非法证据排除原则2、最佳证据(原始证据优先)原则3、意见证据原则:证人的猜测性、评论性、推断性的证言,不能作为证据使用,但根据一般生活经验判断符合事实的除外。4、有限的直接言词证据原则一

日本社会、文化的基本特征 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是

日本社会、文化的基本特征(日) 加藤周一 著辰雨石译人们常说,与中国和西方相比较,抑或与其他社会相比较,日本的文化与社会、或日本人的行动方式、或被看做其基础的日本人的意识结构,这些东西都具有一种特征。即别处肯定没有、唯独在日

招贴的分类、特征和功能 招贴设计的分类

招贴的分类、特征和功能一、招贴的分类1、社会公共招贴①社会政治招贴:包括政党、社会团体某种观念的宣传与活动,政府部门制定的政策方针的宣传以及重大政治活动。②社会公益招贴:包括社会公德、社会福利、环境保护、劳动保护、交

声明:《散文的分类 基本特征 生地黄 生地黄-基本简介,生地黄-分类特征》为网友吻你一遍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