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县行政区划图 荣县 荣县-基本概况,荣县-行政区划

荣县位于四川南部,地跨东经104°03’03"-104°40’15",北纬29°08’41"--29°38’26"。东邻自贡市,西接乐山市,南连宜宾市,北靠眉山市仁寿县、内江市威远县,地处长江上游、沱江、岷江水系之间的低山丘陵区,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有煤、陶土、天然气、岩盐等矿产。工业以机械、建材、盐化工、食品、能源为主,是国家商品粮,优质柑桔和瘦肉型猪生产基地县,是四川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模范县、文化先进县和旅游大县。荣县历史悠久,古为黄帝之子青阳玄嚣的封国,晋末置县,宋代称荣德县,明代称荣县至今。荣县更是人杰地灵,早在南宋时,爱国诗人陆游曾摄政荣州,盛赞荣县“其民简朴士甚良,千里郁为诗书乡”。清末民国有四川“五老七贤”之一,词人、诗人、书法家赵熙,其书法誉为“荣县赵字”,有《香宋词》流传。到了近代,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教育家、语言文字学家吴玉章和思想家、民主共和倡导者赵艺西等人领导的“荣县独立”运动震惊全国,并建立了第一个脱离清王朝的县政权,称之为“辛亥首义”,孙中山曾赞“首义实先天下”。

荣县行政区划图 荣县 荣县-基本概况,荣县-行政区划
荣县位于四川省南部,属自贡市管辖,距市区38km,毗邻内江、宜宾、乐山市,地处长江上游沱江、岷江水系的低山丘陵地带,面积1598平方公里,人口70万。

荣县_荣县 -基本概况

荣县历史悠久,古为黄帝之子青阳玄嚣的封国,晋末置县,宋代称荣德县,明代称荣县至今。荣县更是人杰地灵,早在南宋时,爱国诗人陆游曾摄政荣州,盛赞荣县“其民简朴士甚良,千里郁为诗书乡”。特别是到了近代,我国老一辈无阶级革命家、教育家、语言文字学家吴玉章等人领导的“荣县独立”运动震惊全国,并建立了第一个脱离清王朝的县政权,“首义实先天下”。

荣县自然条件优越,资源丰富,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森林覆盖率24%,土壤肥沃,光、热、水、土等自然资源组合协调,生物种类繁多,农副产品丰富,盛产粮食、生猪、水禽、柑桔、茶叶、蚕茧、花生、油菜、木本油料、药材、木材等,有可开发量为2.1万千瓦的水能,53亿吨岩盐,300亿立方米天然气,0.4亿吨天然卤水、气田
荣县水,5亿吨优质石灰石,4亿吨高岭石粘土,10万吨优质钙基膨润土,0.5亿吨石英砂等工业资源。工农业资源及配套的组合优势,具有发展综合商品农业和建设工业大中型骨干项目的优势条件,开发前景广阔。

荣县是省级风景名胜区,有人文景观32处,自然景观20处,其中省级5处,市级2处,城东0.5公里有全国第二大佛――荣县大佛,城北1.5公里有储量5800万立方米的双溪水库(双溪湖风景区),城西南40公里有杪椤自然保护区,城东18公里有吴玉章先生的故居。目前,我县拥有星级旅游涉外宾馆、旅游定点单位、国内旅行社;旅游产品有获全国金奖的“龙都香茗”特种茉莉花茶,旭水大曲等,名优果品,天府花生,光明粉丝等质优价廉,畅销各地。

改革开放以来,工业已形成制盐、食品、建材、化工、机械、能源、经纺七大工业体系,建成全国商品粮基地县、瘦肉型猪基地县、优质柑桔基地县、优质茶叶生产基地,进入全国500个粮棉大县,西部百强县,全国产肉量100强县,部分产品荣获国优、省优称号。现正大力发展名酒、名茶,独特风味肉食品和建材、压力容器等。

荣县城区面积8.5平方公里,有常住人口10余万人,城区建设美观规范,水、电、气设施齐全,目前日供水能力3.5万吨,现正按照“美化、绿化、亮化、净化”方针,开展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同时,新城建设也正在按照既定的目标有条不紊地进行。

荣县_荣县 -行政区划


荣县荣县辖21个镇、6个乡:旭阳镇、双石镇、望佳镇、鼎新镇、乐德镇、过水镇、古文镇、河口镇、新桥镇、正紫镇、度佳镇、东佳镇、长山镇、保华镇、留佳镇、来牟镇、双古镇、观山镇、高山镇、东兴镇、铁厂镇、金花乡、雷音乡、古佳乡、于佳乡、复兴乡、墨林乡。

荣县_荣县 -历史沿革

荣县县名,最开始是在明太祖洪武九年(1376),因为降荣州而名荣县。境内山有荣德、荣梨、荣隐、荣陵;水有荣川。荣也就是梧桐,古代时县境内的梧桐树多,是“荣”名的来源。
旧传西周时,荣县境为荣公封国。因宁公佐武王有天下,名列十臣,有盛德留周,赐土于此。从唐太宗贞观六年(632)起,隶属荣州,名冶官县。嘉庆《大清一统志》:“盖以其有铁山,出铁置冶而名也。隋误诒曰咨,冶咨字相类,《通典》、《旧唐书》、《新唐书》之《地理志》,又误咨为资,则去本字远。赖有《元和郡县图志》之言,始知其沿误之因。”东晋起名冶官,唐代名资官。


荣县

隋开皇十年(590),设大牢镇,开皇十三年改镇为县,因而又叫大牢县。玄宗天宝元年(742)年改名应灵,有应灵山、应灵水而名。
旭川县,唐太宗贞观元年(627),分大牢县地置旭川县,因县有盐井号旭井而名。
荣德县,宋英宗治平四年(1067),因旭字与神宗名同,避讳,因为境内有荣德山,因此改旭川县为荣德县。

荣县县名,最开始是在明太祖洪武九年(1376),因为降荣州而名荣县。境内山有荣德、荣梨、荣隐、荣陵;水有荣川。荣也就是梧桐,古代时县境内的梧桐树多,是“荣”名的来源。

民国二年(1913年),实行以道统县,荣县属上川南道(次年改称建昌道)。
民国十七年(1928年)废道复省,荣县隶属四川省。

1978年荣县划归自贡市行政区划之内。
2005年6月15日,国务院批准(国函[2005]52号)批准调整自贡市部分行政区划:将荣县的龙潭镇、桥头镇、五宝镇、莲花镇、成佳镇、白庙镇、章佳乡、牛尾乡划归贡井区管辖。调整后,面积1598.97平方千米,人口691751人。

荣县_荣县 -地理气候

荣县境内地层区划属扬子区,四川盆地分区,威远地层小区。位于川中台隆、资威背斜西南段,属四川中台坳川南台凸的一部分。


荣县

荣县地形由丘陵、低山、平坝及沟谷组成,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海拔多介于350―450米之间。最低288米,最高901米。地貌分区特征较明显,由北向南波状起伏,北部多为低山高丘地形,中部多为低丘、中丘、缓丘地形;南部多为中丘、高丘地形,平坝主要分布在沿河两岸。
荣县多山。据清代《荣县志》记载,境内有名之山即有近百座之多。其中,最著名的有凤鸣山、清富山、莲宇山、桂林山、天庆山、大佛山、龙头山、耸云山、瓜瓢山等。南宋大诗人陆游初到荣县时,曾在《到荣州境》一诗中写道:“一起一伏黄茅冈,崔嵬破邱狐兔藏。炯炯寒日清无光,单车终日行羊肠”。
瓜瓢山在荣县城西五十里。这里山峦起伏,云雾缥缈。远观高山与深谷相连,奇峰同绝壁比肩;近看青松林立,杂树葱郁,芳草萋萋,山花烂漫。即使炎夏季节,空气依然湿润清新,令人如入仙境,心旷神怡。瓜瓢山共有十余座山峰,主峰瓜瓢峰海拔746米,山峦面积700多亩。

荣县位于四川盆地西南,毗邻内江市、宜宾、乐山市,县境内长度6公里以上的河流共有80条(其中较大的有4条),总长1086公里,属沱江水系的有旭水河、中溪河、威远河三个流域,面积796.3平方公里;属岷江水系的有沙溪河、越溪河,芒溪河三个流域,面积1161平方公里。

荣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特点是气候温和,无霜期长,降雨充沛,时空分布不均,大陆性季风气候明显,四季分明。春季气温回升快、变化大、不稳定,常有冷空气活动,冷暖无常;夏季高温高湿,天气炎热,降雨集中,旱涝交错,偶有冰雹;秋季降温快、多绵雨、少日照;冬季温暖、多阴天、寡日照、少雨雪、多雾、有霜冻。
多年平均温度为17.8℃,以八月份最热,月平均26.7℃,一月最冷,月平均7.3℃,历年稳定通过12℃平均初日是3月22日,通过20℃平均终日是9月23日。多年平均日照时数1201.4小时,日照率27%,太阳辐射能量85.36千卡/平方厘米。据县气象局四十年资料:多年降水量为1012.9毫米,年平均降水日数142天。降雨在地区和生长季节分布上,山区多,低丘平坝少,西北部多,东南部少,大春多,小春少。

荣县_荣县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荣县生态环境良好,土地资源丰富,基本能满足农、林、牧、副、渔用地的需求。全县有耕地面积83.9万亩,人均耕地1.1亩。县境内地貌以丘陵为主,兼有一部份低山和少数平坝。海拔高度多介于320-450米之间。土壤成土母质中以中生代侏罗系和白垩系紫色砂泥岩为主,除少数冷沙黄泥外,其它棕紫泥土、灰棕紫泥土、红紫泥土、红棕紫泥土、暗紫泥土占全县总面积的90%。根据普查资料,荣县土壤有水稻土、紫色土、冲积土、黄壤土4个大类、9个亚类、60个土种,并经1097个土样化验分析,PH值在5.5-8之间,微酸性土壤占耕地面积的15.2%,中性土壤占32.8%,微碱性土壤占52%。

盐矿

县内有固休盐矿两处,即威西岩盐矿、高山岩盐矿;天然卤水分布广泛;气田水主要分布在东兴、墨林的威西气田和白庙乡境内。
威西岩盐矿,位于县西北。矿体呈层状,赋存于中三迭系雷口坡组第1、3区段间的一套石灰岩中的硬石膏岩内,产状平缓,倾角30o―5o,埋深800米―1800米,呈单斜层状产出,厚度一般10―20米,氯化钠含量>=95%。盐矿在县内分布面积201.88平方公里。矿层埋深700―1100米。岩盐矿石储量55亿吨,其中岩盐储量53亿吨。
高山盐矿位于城东7.5公里,面积1.09平方公里。累计厚度2.5―4.4米,埋深1300―1400米,氯化钠含量>90%,储量186万吨。

天然卤水和气田水

卤水资源分布广泛,矿化度高。伴生成分布的钾、溴、碘、硼等含量达到综合利用的工业指标。威西气田的气田水日产量达到2000立方米。伴生的钾、铷、铯、锂、碘、溴、硼、钡等多种有益元素达到工业生产品位要求。

石灰岩矿

石灰岩矿县境内储量2.35亿吨。
威远背斜核部石灰岩矿邻居含矿层平均厚度120米,矿石氯化钙平均含量>51%。威远背斜东南石灰岩矿矿层稳定,点厚度10―12米,氯化钙平均含量>46%。

高岭子粘土矿

矿体藏于侏罗系中下统自流井组珍珠冲段,平均厚度约60米。地质量储量4亿吨以上。

长石石、英砂岩

岩石分布在墨林、东兴、保华等地,地质储量为5000吨

膨润土矿

矿体厚度0.1―1.4米,C级储量是5.6万吨,D级储量7.1万吨。

可燃性有机岩矿

全县煤矿均属烟煤。原煤灰份在10―36%之间,一般20%左右,含硫含量0.6―2.1%。发热量4000―7000大卡/公斤。地质存储量7000万吨,工业储量是4000万吨。

天然气

探明储量300亿立方米,甲烷含量>95%。发热量为8000大卡/立方米。

荣县_荣县 -经济概况

荣县自然条件优越,资源丰富,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森林覆盖率24%,土壤肥沃,光、热、水、土等自然资源组合协调,生物种类繁多,农副产品丰富,盛产粮食、生猪、水禽、柑桔、茶叶、蚕茧、花生、油菜、木本油料、药材、木材等,有可开发量为2.1万千瓦的水能,53亿吨岩盐,300亿立方米天然气,0.4亿吨天然卤水、气田水,5亿吨优质石灰石,4亿吨高岭石粘土,10万吨优质钙基膨润土,0.5亿吨石英砂等工业资源。工农业资源及配套的组合优势,具有发展综合商品农业和建设工业大中型骨干项目的优势条件,开发前景广阔。


荣县


改革开放以来,工业已形成制盐、食品、建材、化工、机械、能源、经纺七大工业体系,建成全国商品粮基地县、瘦肉型猪基地县、优质柑桔基地县、优质茶叶生产基地,进入全国500个粮棉大县,西部百强县,全国产肉量100强县,部分产品荣获国优、省优称号。现正大力发展名酒、名茶,独特风味肉食品和建材、压力容器等产业。

2003年全县完成国内生产总值36.32亿元,比上年增长11%;限额以上工业企业产值7.41亿元,比上年增长25.7%,增加值2.13亿元,比上年增长29.9%;农业总产值21.82亿元,比上年增长6.6%;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1346万元,比上年增长9.3%,实现一般预算支出31383万元,比上年增长15.4%;城乡居民储蓄存款25亿元,比上年增长18.9%,金融机构各项贷款10.6亿元,比年初增长6.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67亿元,比上年增长15.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82亿元,比上年增长23.3%;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2305元,比上年增加141元;招商引资实现2.8亿元;符合政策生育率达到95.43%,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52‰。

荣县_荣县 -旅游景区

荣县大佛


荣县大佛

荣县城东0.5公里有全国第二大佛――荣县大佛,大佛寺内半山之上,有一尊巍峨的石刻如来坐佛佛像,世称荣县大佛。大佛依山崖凿成,通高36.67米,头长8.76米,肩宽12.67米,膝高12米,脚宽3.5米,其头部长8.76米,肩宽12.67米,脚宽3.5米。是一尊如来佛像,仅次于乐山弥勒大佛,为中国第二石刻大佛。

清末蜀中大名士赵熙(荣县人)登临大佛寺,感慨万千,赋诗道:“金像巍巍入太清,元丰元佑八年成。荣州不让嘉州好,只少陵云风水声。废台文献久无征,宋代题诗屋几层。冷眼看穿司马氏,山中一笑即孙登。”,并挥毫书写“大佛寺”山门匾额,至今沿用,字体劲健秀美,与大佛寺相得益彰。

荣县大佛开凿于北宋元丰八年(公元1085年),完工于公元1092年,历时八年始完工。大佛的头顶上方有一道石条卷拱护罩,上刻“大开觉路”四字;崖顶上还有砖阁一座,远看像在戴在大佛头顶上的宝冠。大佛凿刻完工后,即修有殿宇保护,根据《古今图书集成》记载,时有“架殿十层,高四十七丈,阔十五丈”、“旧时寺门、抵今溪岸”。可见当时的恢宏气势,其后几毁几修,现存的殿宇为清代嘉庆、道光年间所建。1988年重建的大佛护身楼,是仿木仿古重檐歇山式建筑,既保护了大佛,又具游览价值,逐层登楼近瞻佛容慈颜,从上到下尽观大佛伟岸雄姿,鸟瞰荣城风貌,眺望远山近峦。

双溪湖风景旅游区

双溪湖风景旅游区,位于荣县城北1.5公里。因地处东川、寿水两溪交汇处而得名。双溪湖是一座集农业灌溉、城镇供水、防洪、旅游、发电及种养殖业等多功能综合效益于一体的人工湖。湖区集雨面积80.25平方公里,工程征地面积5195.75亩(其中:工程占地788.78亩,淹没土地3504.03亩,管护及其他占地902.94亩),总库容5800万立方米,兴利库容4380万立方米;控制灌面21.6万亩,年城镇供水量500――2000万立方米。水库的建成可将荣县城的防洪能力由5年一遇的标准提高到20年一遇。

建造历史

双溪湖曾历经三上三下的曲折历程,八九年十月又第四次复工,主体工程于九O年八月十日开工,九二年六月底完成大坝填筑,九五年六月枢纽工程全面竣工,九六年二月五日工程正式验收移交管理,验收评定为优良工程,枢纽工程竣工财物支出为7436.83万元。双溪湖区历来是荣州文化胜地,这里是北宋名士王庠故地,石龟山下的双溪书阁乃王庠所建“横溪阁”旧址。历代文人墨客如黄庭坚、陆游等都曾来此游历、访古,写下了“其民简朴士甚良,千里郁为诗书乡”等赞美诗词。清末翰林、诗人、书画家赵熙生长于此。无产阶级革命家吴玉章曾在此接见地下党和爱国志士,从事革命活动。双溪书阁也以依山环水的优美风光和丰厚的文化底蕴成为荣州八景之一。

主要特色

双溪湖建成以后,坝上“双溪水库”四个遒劲、雄浑的大字,为原国防部长张爱萍将军题写,并凭借碧水青山,开辟了多姿多彩的旅游项目,使双溪湖成为荣县规模宏大。风光秀丽的旅游胜地。双溪湖旅游风景区,以湖光山色清幽秀美为特色,湖面壮阔,烟波浩渺,湖水清澈,碧绿如茵。四周群山环抱,峰峦蜿蜓起伏,碧水青山,波光峦影,构成一幅秀丽的山水图画,淌洋其间,令人心醉神迷,双溪湖以猗旎的自然风光和精巧的人工景点,成为荣县最有特色的旅游胜地,湖区内有宾馆、山庄、茶舍、竹楼、娱乐城、游乐园、游泳池、钓鱼场等。或豪华、或典雅、或依山、或傍水,各具特色、星散分布,把秀美的湖光山色妆点得更加亮丽,更加富有魅力。是商务洽谈,旅游观光,度假休闲的理想场所。双溪湖以大坝为中轴,现有四大旅游景区:文化商业景区:位于大坝东岸,依山傍水,视野开阔,主要包括塔式建筑涵翠楼,具仿古特色的三星级宾馆――金冠宾馆、傣家竹楼建筑群――望湖村,以及琳琅满目的商业小区和幽雅别致的农家乐等,居位适中,设施齐全,绿荫处处,花草遍野。岿然耸立湖岸的翠楼,飞檐叠阁,装饰华美,登楼远眺,远山近水尽收眼底,是观赏湖光山色的好地方。石龟山景区:位于大坝西岸,山岩叠嶂,林木苍翠。黄桷兰林、桃林、松林已初具规模。春日桃杏花开,如火如霞,散步林中,如入桃源仙境。沿山错落分布的云水山庄、花果山度假村和水帘洞休闲庄,豪华气派,别具风情,那挺拔的峰峦,葱郁的林木,烂熳的山花,鸣唱的飞鸟,更令游人流涟忘返。蒙泉水上游乐景区:位于大坝西岸湖边。这里荟萃古式建筑岚湖宾馆,傣式建筑竹楼茶社和观光游览船艇为一体,是旅游观光的好去处。由此登舟游湖,或泛舟嬉水,饱览湖山秀色;或破浪乘风,体味水上神韵,都令人襟怀博大,心旷神怡。游乐天地景区:位于大坝下方,设有儿童游乐园、游泳池、紫馨园、钓鱼场等,项目繁多,设施先进,是游乐怡情,强身健体的极好去处。双溪湖是自贡地区潜力巨大的旅游资源,我们将在保护青山绿水,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逐步开发“书阁寻踪”、“龟峰环秀”、”碧水泛舟”、“山庄烟柳”、“蓝桥翠壁”、“石门访古”、“客舍松风”、“激流探险”、“东湾鱼趣”、“双桥险壑”等旅游景点。我们相信,未来的双溪湖将是山更青、水更美、树更绿、花更艳,这颗川南大地上的旅游明珠,将以更加秀丽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文化内涵,笑迎八方游客。

桫椤谷

位于荣县西南48公里的金花乡境内,占地10平方公里,是古代造山运动形成的巨大漏斗型深谷,四川省人民政府命名为“桫椤自然保护区”。桫椤谷内有四方井、桫椤湖、银盘山、老深沟四大景区。集桫椤、天然瀑布、湖泊、钟乳石、蕨类植物、原始丛林于一体。有“昔日恐龙粮仓”,今朝“桫椤氧吧”之美誉。俨然一座天然的植物乐园。令人注目的是谷内现已开发出2万余株位列国家八大一级保护植物之冠的桫椤。

桫椤是一种十分珍奇的植物,是远古恐龙的主要食物,它的出现距今约三亿多年,比恐龙的出现还早一亿五千多万年。恐龙灭绝,桫椤独存,故桫椤又有“活化石”之称。桫椤谷分布的桫椤是我国迄今发现最为密集、高大、壮观的地区。

除以上外还有其他地方值得一观,如:花龙沟、吕仙崖、牛头寨、狮子寨、五龙寺等等。

荣县_荣县 -荣县名景

旅游资源县境内旅游景点较多,既有自然景观,又有人文景观。主要景点有世界第二大佛(第一大释迦牟尼佛)荣县大佛、吴玉章故居、双溪湖风景区、高石梯森林公园、桫椤谷、花龙沟。正着力打造佛文化游和休闲度假游两大重点品牌。

荣县大佛

荣县城东0.5公里有全国第二大佛――荣县大佛,大佛寺内半山之上,有一尊巍峨的石刻如来坐佛佛像,世称荣县大佛。大佛依山崖凿成,通高36.67米,头长8.76米,肩宽12.67米,膝高12米,脚宽3.5米,其头部长8.76米,肩宽12.67米,脚宽3.5米。是一尊如来佛像,仅次于乐山弥勒大佛,为中国第二石刻大佛。

双溪湖

双溪湖风景旅游区,位于荣县城北1.5公里。因地处东川、寿水两溪交汇处而得名。双溪湖是一座集农业灌溉、城镇供水、防洪、旅游、发电及种养殖业等多功能综合效益于一体的人工湖。湖区集雨面积80.25平方公里,工程征地面积5195.75亩(其中:工程占地788.78亩,淹没土地3504.03亩,管护及其他占地902.94亩),总库容5800万立方米,兴利库容4380万立方米;控制灌面21.6万亩,年城镇供水量500――2000万立方米。水库的建成可将荣县城的防洪能力由5年一遇的标准提高到20年一遇。

白塔

镇南塔,俗称白塔,巍然屹立欲城南500米的龙头山巅。位于四川省自贡市荣县荣州路82、84、86号龙头崖内。
镇南塔建于宋代,保存基本完好。塔为砖石仿宋结构。外观近似密檐塔,实际为楼阁式塔。塔基为方形须弥座基,高2米,每边长7.8米。塔身四方形,外表塑有罗汉、寺庙、匾哦之类。外看诗十一层,层层上收,各层均开窗。塔内五层,有实心柱。66级踏道绕实心柱盘旋至顶,底层有拱门,装饰着仿木的斗拱12朵。塔顶呈覆盆。塔体通高21.6米。

高石梯

四川省自贡市荣县铁厂镇高石梯森林公园总面积182.13公顷,一九九三年被省林业厅审定为省级森林公园。公园地貌特,巨石、奇峰、沟谷、山溪形成了典型的川南区低山地貌的自然景观。高石梯自然风景区早在清光绪33年被基督教会华西教区作为外国人在四川的四大避暑胜地之一。

九霄顶

天鹅抱蛋九霄顶系最高峰,也是旅游中点,群山不抱,重峦迭嶂,有大小山峰30余个,远望九霄顶像,一朵菌菇,又像一只撒翅伏臣,正在孵蛋的天鹅,俗称“天鹅抱蛋”。在顶峰半岩坡边,曾挖出“天鹅蛋”卵石,大小不等;大如箩筐,小似橄榄球。“天鹅”正面,有一座红石岩,侧视其形酷似一只“癞格宝”,正“蛙视耽耽”地,面向“天鹅”,欲伺机偷吃“天鹅蛋”。

双狮拜象

高石梯北端的“老林口”,树木繁茂,地势险要,山形奇特。其中有两座山形似狮子,一座像笑罗汉一座像大象。远看,有如笑罗汉领着两头狮子,朝向大象顶礼膜拜,称“双狮拜象”。

石笋凌空

“鹅公颈”下有一人凿洞,穿越而过是一条山沟,两边悬崖峭壁,山高势险,沿沟梯田,颇有“洞外桃源”之感。沟底,一峰矗立,刺向蓝天,人称石笋山,沟名“石笋沟”。相传大象以笋为食,石笋应象而生。石笋上有一株红杜鹃,春末夏初,红艳如火,极为壮观。

杨泗岩

与石笋沟隔沟相望,半崖上凿洞穴四室,壁嵌有清代碑刻六块,乡民立杆点天灯的残痕犹在。传说从峨眉山飞来一尊木质神像,名杨泗,能征善战。乡民为保地方安宁,凿洞建庙,安放杨泗将军神像,故名“杨泗岩”。一条羊肠石级,全靠脚蹬手爬才能进入岩洞。

白云寺

白云寺又名瓜瓢山,瓜瓢山为岷江与沱江的分水岭,海拔745米,紧挨305省道,与真武山遥遥相望。瓜瓢山山峰十一座,座座是佛山。据说山上有一个洞,足有里多路长,形似瓜瓢,此洞故名瓜瓢洞,此山因叫瓜瓢山。洞中有20座完整的佛像,当地善男信女,每逢初一、十五,便到洞中朝觐,焚香烧纸,顶礼膜拜,山背后便冒出缕缕青烟,弥漫山间,恍若仙境。真是灵气相通,人有诚心,佛有感应。

花龙沟

花龙沟竹海位于四川省自贡市荣县长山镇八行村,北与铁厂镇芭茅村连界,西与高石梯森林公园相接,东连双龙水库。出荣县城沿荣竹路向西行,到五通农场处沿小公路北行,一路上阳光明媚,鸟语花香,满目苍翠,即可流连于田园风光之美,不知不觉来到了“双龙水库”大坝前,沿水库往里走,它的尾水处便连接着郁郁葱葱的花龙沟竹海。

醒悟寺

醒悟寺位于四川省自贡市荣县长山镇得胜村8组境内的真武山,因山上供奉有道教真武祖师神像而得名。山虽只有数十米高,方圆也不过数十亩,然而因座落在地势开阔的五通坝上,所以显出几分巍然。真武山距离县城约26公里,荣竹路从旁穿过,交通便利。山上建有寺庙,取名醒悟寺,是县政府民宗办准予登记的宗教活动场所,寺庙住持法号克戒。

荣县_荣县 -荣县名人

吴玉章

吴玉章(1878--1966),原名永珊,字树人,双石镇蔡家堰人。清光绪二十九年三月(1903)东渡日本留学。在日留学期间,他积极参加进步学生运动,并接受了孙中山的民主主义思想,1906年3月加入同盟会。1910年回国,先后参加了广州起义和四川的保路运动,9月25日,吴玉章主张自理县政,宣布荣县独立,随后赴内江。内江独立后,任行政部长,12月2日赴重庆,主持军事裁判会,巩固了蜀军政府。
袁世凯称帝后参加“二次革命”,失败后于1913年流亡法国。他被除孙中山称作是“一位对革命忠贞不屈的老同志。”1922年8月,吴玉章任成都高等师范学校校长,1925年2月被杨森解除职务,后被通缉,纵是如此,他还是回了一趟故乡“二大”召开,他当选为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次年3月,当选为中央常委和政治委员,兼中常委秘书。大革命失败后,参加南昌起义,任革命委员会兼秘书长。
1927年10月前往苏联,先后入莫斯科中山大学等五所学校学习和工作,积极研究中国汉字的变化和发展趋势,撰写了《中国新文字的新文法》、《中国文字的源流及其改革的方案》。“七七”事变后,他在巴黎为抗日民族战争积极鼓吹。
1938年10月,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吴玉章被选为中央委员,此前后多次回到家乡,宣传抗日救国的道理。1939年11月去陕甘宁边区,先后任鲁迅艺术学院院长、延安大学校长等职。在他六十寿辰宴会上,毛泽东代表党中央诵读祝词:“你是中国革命最先进最觉悟的老战士。”“你对党对人民解放事业的忠诚……将永远成为共产党人和革命青年的模范,你的事业就是中国革命和人类解放的事业。”毛主席在亲临祝酒时还说:“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奋斗几十年如一日,这才是最难最难的啊!”
1949年,参加开国大典,年底,吴玉章任中国人民大学校长,还担任国务院文字改革委员会主任、全国教育工会主席等职,历任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和常务委员,1966年12月12日于北京病逝,享年88岁。在纪念吴老诞辰110周年大会上,国家主席杨尚昆为吴玉章故居书写横匾,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为吴玉章雕像题字:“我国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教育家、历史学家和语言文字学家。”2001年,吴老骨灰从北京八宝山运回荣县蔡家堰安放,全国政协常务副主席叶选平参加了安放仪式。

赵熙

赵熙(1867――1948),字尧生,号香宋,又署雪王龛。清同治六年(1867)九月生于荣县城北郊宋家坝。赵家世代务农。光绪十七年,赵熙乡试中举人。光绪十八年进京殿试为二甲第五十三名进士,朝考列二等,授翰林院庶吉士。光绪二十年,赵熙二次入京,应保和殿大考,名列一等,授翰林院国史馆编修。
赵熙一生勤学,读书不倦。家有藏书数千卷,多精心评点,今成都草堂藏有赵评点杜诗四部。其文章骈散俱精,以散文为多,尚存有成都草堂、峨眉山、乐山乌龙诸寺碑文。赵诗学古最精,运用最活,兼擅古体与律、绝,龙精五律。赵熙博学多才,抱负远大,却无法在当世施展,就寄情于山水之间。曾五去夔巫,一登嵩山,一游西湖,五游峨眉,共宜“为诗载蜀山蜀水之青碧而出也。”一生作诗3000余首,解放初郭沫若自任部分印费,在上海倡印《香宋诗前集》上下册,录诗1300余首。四川又出版《香宋诗钞》,录诗500首。《香宋词》313首,则于民国7年(1918)即刻版印行。人谓“香宋词人,禀过人之资,运灵奇之笔,刻画山水,备极隽妙,追踪白石,而生新过之”,可谓知言。
赵熙书法,字体秀逸挺拔,融诸家为一体,时人称“荣县赵字”。民国2年(1913),成都少城公园建立“辛亥秋保路死事纪念碑”,赵为书写碑名于西南。偶亦作画,喜山水小品,颇富诗情。
民国8年,赵熙主持修纂《荣县志》,任总纂。该志共十七篇,附图表数种。
民国《荣县志》行文严谨得体,反映了荣县社会实际,并加以标点断句,事为创举,被誉为巴蜀名志而获得广泛赞誉,为荣县的文化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

龙鸣剑

龙鸣剑(1877―1911年)四川荣县五宝镇人,字顾山,化名雪眉。
1906年(清光绪三十二年)入成都优级师范学堂,因反对奴化教育而受到斥退,旋去京再赴日本留学,在东京学法政,同期加入同盟会。1908年回国赴云南组织反清武装起义。1909年由滇返川,投身四川保路运动。因长期转战而积劳成疾,1911年11月病逝于宜宾乡间,遗有《雪眉诗集》。
龙鸣剑亲历了同盟会的前期斗争阶段,走过了四川保路斗争的大部分战斗历程,在革命的几个紧要关头皆身居要位,建下丰功!“他是辛亥革命真正的英雄。”(吴玉章语)
1907年龙鸣剑奉同盟会之命回国赴滇。1909年初返回四川。旋即被推为四川省咨议局议员,利用合法地位与清廷进行斗争。与此同时,他在成都四圣祠街创办了法政学堂,利用办学身份及偏僻之校址等有利条件,从事革命活动。广泛联络四川会党并发展同盟会员。即在此时期,龙鸣剑与川西、川南会党首领秦载赓、张达三、罗子舟等相识,发展他们为同盟会员,成为莫逆之交和手足同志。
1911年8月,由龙鸣剑、王天杰、秦载赓等人筹划,召开了著名的资州(今资中)罗泉井会议,川中主要党人和会党首领到会,做出在川举行武装起义的决定,并落实了各项具体措施和任务分工。“成都血案”发生当天,龙鸣剑作“水电报”,将消息发往锦江下游各州、府、县,尔后,他昼夜兼程赴川南率民军进攻成都,在成都外围与清军激战。不久,东路民军组建,秦载赓、王天杰分任正、副统帅,龙鸣剑任参谋长,在广阔的川西、川南大地上马不停蹄、人不离鞍地与清军奋战,其威声震巴蜀,战绩憾清廷。
荣县独立后,龙鸣剑提出“捣叙救荣”之计,并亲自领兵牵制清军。11月初,闻秦载赓在井研被杀,口吐鲜血,从此卧床不起。后谣言说荣县失守,龙鸣剑写下绝命诗:槛边极目望三荣,黑黯愁云四野生;不识同群还在否,可怜我哭不成声!不久,龙鸣剑在行军途中病逝于宜宾乡下。临终前仍不忘反清大业,弥留之际仍为民军运筹献策,他下葬之后,各乡群众有万余人为其送行。龙鸣剑之志虽不能达到,但他的精神却会永远长存。

王天杰

王天杰字子骧,荣县王家坝(现旭阳镇菠萝村)人,出生于光绪四年(1888)一富户家庭。辛亥年五宝起义,攻成都,组建东路民军,后被推为副统领,故后人又称其为“王二统”。1913年,讨袁(世凯)失败被害,时年25岁。
1906年,18岁的王天杰还在读书时即由谢奉琦、丁厚扶等人介绍加入了同盟会,积极投入到革命活动之中。“成都血案”发生的前后,王天杰先后动员其父、岳父支持革命,筹到大量枪支和款项。随后进攻成都,途中在华阳与清军遭遇,后因装备悬殊,补充缺乏,在成都南郊秦皇寺战斗中失利。
1911年9月25日,王天杰和吴玉章等人在荣县城内的学衙门召开各界人士大会,由王天杰主持,吴玉章宣布荣县独立,成立军政府。由蒲洵掌县政,刘念谟掌军政,王勋甫掌财政,赵叔尧掌邮政。荣县由此成为四川省东南路民军反清武装斗争的中心。对这一历史事实,孙中山亦给予了高度评价。
荣县独立后,清王朝立即调兵进行围攻。为保卫革命成果,王天杰率起义军向外发展。东路民军攻下威远县城,成立军政府。攻下南溪,宣布独立。王天杰率兵进攻贡井清巡防军,清军败走自流井,后退入成都。王天杰等各部进入自流井。王天杰令范燮、范模率领民军一千余人进入富顺县城。
成都“大汉四川军政府”同重庆“蜀军政府”合并后,友人劝王天杰屯兵成渝,以观天下之变,王不从;尹昌衡、张培爵二都督以他功高名盛,“共拟电报中央授为陆军中将”,王亦坚持不受,单人独骑回到荣县,贱价出售家中积谷获数千金,以遣散所部五千余人解甲归田。民国成立后,王天杰曾一度出任四川省议会议员。
1913年8月4日,驻在重庆的川军第五师师长熊克武和杨庶堪、但懋辛等通电讨袁。当时王天杰旧病复发,吐血后卧床不起,但还是立即与团总龚郁文商议响应,集聚人马300多人,王天杰任川南招讨使大统领。四川都督胡景伊闻讯急调三个营的兵力前来镇压。两军激战于城西白石铺,随后民军撤退,向重庆方向前进。行至永川时被同志军的叛徒周骏包围。王天杰只身前往永川见他的把兄弟一师师长周骏,要求周收容其部下,以便资遣回家,其余一切由他个人负责。此时,周骏不顾旧义,一心卖友邀功,不但拒不接见,反而将王天杰扣留起来。阴历8月18晚将王天杰杀害于永川城下。
民国三十年,荣县建王烈士祠,于右任留诗纪念。解放后,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王天杰为烈士。1999年7月,荣县人民政府决定重建双溪书阁烈士陵园,王天杰遗骨遂安放于此。

谢奉琦

谢奉琦(1882―1908),字能力,荣县贡井乡人(1939年建自贡市,贡井划归自贡)人。幼年就读于私塾,光绪二十八年入富顺炳文书院,后转入贡井旭川书院。光绪三十年,辞别结婚三年的妻子刘仲仪,到成都东游预备学校攻读日语,以务东渡日本留学,控求求国求民之道。
谢奉琦到了日本东京后,考入成城学校,与吴玉章等同学。后入早稻田大学学习理化,并积极投入反美爱国运动。1905年,他由孙中山、黄兴等为主盟人,加入了同盟会。1906年,谢回到四川,积极进行发动军事起义的准备工作。数月之内,十余次往返于成、渝、泸、叙等地,设立革命机关,宣传革命大义,联络会党,运动新军。
1908年,谢奉琦、熊克武等商议发动叙府起义,失败,死难者200多人,谢遭到通缉。1909,谢回到贡井,亲友劝其外出避祸,被拒绝,结果被叛徒汪蔚然率捕吏诱捕。捕吏认为谢有飞檐走壁之功,用铁链穿透他的颈下左锁骨,断其脚盘,经富顺、泸州押往叙府。3月27日,从容就义。
1912年3月18日,蜀军政府公布谢奉琦为四川死义烈士。孙中山以谢奉琦“在蜀运动起义”“功在民国不小”,追赠为陆军中将,谥左将军。

但懋辛

但懋辛(1884―1965),字怒刚,生于复兴场方家冲。1903年去日本东京入东斌学校求学,亲聆孙中山教诲。1905年加入同盟会,选为评议部议员。参加方州起义受伤被捕,经营救出狱,后回川参加重庆起义,先后任蜀军政府参谋总长、中路总指挥、川南总司令等职。
1913年8月,任川讨袁军总司令兼前敌指挥官。护国运动时,任护国军四川招讨军司令部参谋长兼前敌指挥官。护国战争胜利后,他同熊克武参加孙中山发动的护法斗争。1918年代理四川省长,次年,任第一军军长。
“四、一二”政变后,但懋辛退出政坛。抗日战争爆发后,先后任南京军事委员会参议和重庆国民参政会参政员。解放战争时期,任四川第二行政区立法委员,在重庆创办中国公学,联络民主人士反对蒋介石发动反共反人民内战。解放初期,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和西南行政委员会委员兼司法部长,当选为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省人民代表和省政协一、二、三届副主席。
但懋辛生前工书法,擅长碑书,重庆沧白路“张培爵烈士纪念碑”、南温泉的“飞泉”等均是但懋辛的手笔。

谷醒华

谷醒华(1890―1963),又名武乡,生于古文场。1908年入成都优级师范学校。1915年至1922年任荣县中学教务主任、校长,实行民主办校、教学育人的教育方针。1924年初,同赖君奇、张植如等创办私立旭阳中学任校长。
1929―1932年,谷醒华任川军二十四军一师师长张志和部秘书,驻防江津,后任江津县长。在任期间勤劳朴素,廉洁奉公,被称为“布衣县长”。1937年,谷醒华继任成才协进中学校长,聘请张秀熟、沙丁、苏爱吾等为教师,鼓励学生参加抗日求亡运动和民主进步活动,输送学生去延安参加革命等,人们称赞该校是“成都的延安陕北公学”。1944年春,谷醒华在成都参加中国民主同盟。次年回县,筹建民盟组织。1946年2月,民盟荣县区分部委员会在鼎新成立。从这一年到1950年,谷醒华一直任民盟四川省支部委员。
解放后,谷醒华任民盟川南支部临工会驻会委员,并任西南军政委员会文教委员会委员和川南行署委员等。1951年,应吴玉章约,任教中国人民大学,著有《古代汉语语言语法研究》等。

罗文谟

罗文谟(1902-1951年),字静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4090103/174614.html

更多阅读

辽宁省乡镇行政区划图_坤舆任我行 辽宁省海洋功能区划图

好久没上博客了,最近比较忙。毕业的事,考研的事。还好经过两个月奋斗,终于把辽宁省乡镇行政区划图做出来了! 一开始本打算用CorelDRAW12全程制作,但当线描完后,发现CorelDRAW图文件出了问题,无法继续保存新的修改,于是改用画图版继续完成。

中国行政区划图 瓜州县 瓜州县-基本概况,瓜州县-行政区划

瓜州县隶属甘肃省酒泉市,地处甘肃省河西走廊西端,东连石油城玉门市,西接敦煌市,南北与肃北蒙古族自治县毗邻,西北与新疆哈密市相接,自古以来就是东进西出的交通枢纽,古丝绸之路的商贾重镇。瓜州县境东西长185公里,南北宽220公里,面积2.41万平

富平县行政区划图 富平县 富平县-概况,富平县-行政区划

富平县位于陕西省中部,关中平原和陕北高原的过渡地带。属渭南市所管辖。因取“富庶太平”之意而得名,是华夏文明极为重要的发祥地之一,早在人类文明尚处蒙昧的远古时代,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黄帝就曾采首阳之铜铸鼎于县南荆山之巅,当大禹统

佳县行政区划图 佳县 佳县-建置沿革,佳县-行政区划

金元明清四朝称葭州,民国改为葭县,1964年9月改称佳县。位于陕西省东北部黄河中游西岸,榆林市东南部,毛乌素沙地的东南缘。东与山西临县隔黄河相望,西同米脂县接壤,南同吴堡县山水相连,北同神木县相毗邻,西南依绥德县,西北靠榆阳区。辖20个乡

声明:《荣县行政区划图 荣县 荣县-基本概况,荣县-行政区划》为网友崇光芒万丈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