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乐器简介 体鸣乐器 体鸣乐器-简介,体鸣乐器-钲

体鸣乐器现代乐器分类法中的一大类乐器。这类乐器以一定形状的发声物质为声源体,在自由状态下(不予变形或附加张力等)受激发声,无其他媒介振动体。概述 体鸣乐器主要包括打击乐器类中除鼓外的其他乐器;还包括传统分类法未能列入的一些乐器,如口簧、散扎(非洲)、八音盒、玻璃琴等。此外,还包括一些常用作乐器的生产和生活器具,如缶、水盏(中国古代)、乐杵(中国台湾省)、乐杯(欧美)和贾尔达伦格乐碗(印度)等。还包括仿声器或效果器,如乐砧、橇铃和蹄声壳等。

体鸣乐器_体鸣乐器 -简介


体鸣乐器

大金,又称大铜锣。满族、朝鲜族敲击体鸣乐器。流行于辽宁、吉林、黑龙江等省,尤以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最为盛行。

清代已在宫廷和民间较为流行,是清代宫廷御前仪仗乐器之一,据《清朝文献通考》记载,卤簿乐制中的大铜锣有四件。

大金铜制,外形似锅,锣面平坦无脐,近边部呈坡形,锣边较宽,并向背面收束。锣面直径35厘米、锣边宽8.5厘米、背口直径30厘米,锣边一侧钻孔系绳。

中国民族乐器简介 体鸣乐器 体鸣乐器-简介,体鸣乐器-钲

演奏时,左手提锣绳,右手执棰头包布的木棰击奏。木棰长21厘米、直径3厘米、棰头直径5厘米。音色洪亮、宽厚。可演奏锣心、锣边音,沿锣边有碎点、正点、边点等奏法。常与小金、大锣、大鼓等乐器合奏,或为朝鲜戏、民间演唱、地方戏等伴奏。

体鸣乐器_体鸣乐器 -钲


体鸣乐器

击奏体鸣乐器。中国古代打击乐器。铜制。

古代的钲有两种形制,其一指殷周时代的“铙”(与现在所称的铙钹不同), 《说文》 :“钲,铙也,似铃,柄中,上下通。”其实当时的钲与铙在形制上有所不同。

钲用于军事,见后汉李尤《钲铭》 :“申严号令,誓饬师旅;以肃纪律,万众是听”;其二系指古代传自南方民族的锣形乐器,唐杜佑《通典》云:“钲……有如大

铜叠,悬而击之,以节鼓,呼曰钲。”宋陈《乐书》也记载钲是来自南方的乐器。泰国、缅甸、印度尼西亚等国均有编钲。钲也用于仪仗乐队。《明会典・大驾卤簿》:“金钲四面,铜质、竹匡,用红梗系钲于匡。钲径九寸五分。”这种用于鼓吹乐的钲,悬挂在双龙架上,形如铜锣,以木槌敲击发音。

体鸣乐器_体鸣乐器 -连厢棍


体鸣乐器

连厢棍,又称花棍、金钱棍、霸王鞭。是满、蒙古、彝、白、苗、土家、汉等族摇击体鸣乐器。流行于全国各地,尤以我国北方、云南和中南一带盛行。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4090103/176456.html

更多阅读

中国五大民族自治区简介 五大民族自治区

中国五大民族自治区简介一、五大民族自治区的来龙去脉民国初期,就像孙中山所说的,并不是以单一的“中华民族”来统合国家,而是以当时可以知道的最大、最著名的“汉满蒙回藏”诸族协同的“五族共和”为标语的。就任临时大总统的孙中山

民族乐器介绍(图片) 中国民族乐器图片

吹管类的:笛子,箫,唢呐,笙,葫芦丝,巴乌等等笛子:笛子管乐器,用竹子制成,上面有一排供吹气、蒙笛膜和调节发音的孔,横着吹奏。也叫横笛。吹奏乐器。早在汉代已出现竹制笛,汉代笛多为七孔。如广西贵县罗泊湾一号墓出土西汉初年竹笛,用两节

中国民族乐器有哪些、新疆等少数民族乐器介绍 少数民族乐器

中国民族乐器有哪些吹奏乐器包括:笙、芦笙、笛子、管子、巴乌、唢呐、箫、埙、葫芦丝弹拨乐器包括:箜篌、阮、古琴、古筝、琵琶、柳琴、秦琴、月琴,扬琴拉奏乐器包括:艾捷克、马头琴、二胡、中胡、高胡、四胡、京胡、板胡、擂琴三弦打击

中国古代乐器之尺八的流派和日本发展后的代表作品 尺八 流派

尺八尺八,中国古乐器名。竹制,外切口,五孔(前四后一),属边棱振动气鸣吹管乐器,以管长一尺八寸而得名,其音色苍凉辽阔,又能表现空灵、恬静的意境。尺八自唐代传至日本,融入日本本土的尺八,最先是以佛教法器为传播途径。所以,尺八的音乐是和佛

声明:《中国民族乐器简介 体鸣乐器 体鸣乐器-简介,体鸣乐器-钲》为网友梦与她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