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伦春自治旗 自治旗 自治旗-概念,自治旗-鄂伦春自治旗

自治旗为中国内蒙古自治区特有的民族自治地区,行政地位相当于旗,为县级行政区。自治旗水资源丰富,地表水资源总量96.5亿立方米,占全市的35.5%。自治旗南部为宜农区,平均年产粮食2亿公斤,是内蒙古自治区重点粮食生产基地,主要农作物有大豆、杂豆、油菜、土豆等。自治旗地处大兴安岭山地西北坡,处于大兴安岭山地向呼伦贝尔平原的过渡地段,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自治旗草原东南部,距旗所在地150公里处,有与举世闻名的法国维希矿泉相媲美的维纳河矿泉,是观光旅游疗养胜地。

自治旗_自治旗 -概念

简介

在内蒙古实现统一的民族区域自治的过程中,按照中国共产党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和1949年的《共同纲领》,对区内具备自治条件的其他少数民族实行自治,是进一步推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重要内容。这一措施,既尊重和保障了少数民族自主地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权利,又坚持了各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

截至2004年12月31日,中国境内有三个自治旗,均位于呼伦贝尔市,分别为鄂伦春自治旗、鄂温克族自治旗和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

背景

内蒙古地区由于历史上民族间长期交往迁徙的原因,形成了除蒙古族以外汉族占人口的大多数的状况,并且还在一些地方聚居或杂居着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回、满、朝鲜等少数民族。他们与蒙古族共同开发保卫了我国北部边疆,为这一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鄂温克自治旗

新中国建立后,我党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得到了全面贯彻实施。进入50年代后,在内蒙古进一步推行蒙古族区域自治的情况下,随着党的民族政策的广泛宣传和深入贯彻,自治区内的鄂伦春、鄂温克、达斡尔等几个少数民族也先后提出了认定族源、族称、聚居范围和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要求。


鄂伦春自治旗

根据中央统战部、国家民委对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进行社会调查、做好民族识别工作的有关政策

,内蒙古自治区有关部门组织工作组用了几年的时间,对鄂伦春、鄂温克、达斡尔3个民族的情况做了全面的社会调查。查清楚了他们的族源、民族自称等方面的情况。对他们的民族历史及当时所处的社会发展阶段、经济文化、生活特点作了全面的了解和考证。

在此基础上,先后成立了鄂伦春、鄂温克、达斡尔3个少数民族自治旗。这3个少数民族自治旗的建立,是党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在内蒙古的进一步贯彻落实,有力地增进了自治区内各民族的团结和自治民族内部的团结,实现了这些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自治权利,为他们发展经济、文化、教育等各项事业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自治旗_自治旗 -鄂伦春自治旗

鄂伦春自治旗---兴安岭上的璀璨明珠,成立于1951年,是我国最早成立的民族自治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东北部,总面积59880平方公里,是全市面积最大的旗(市).

行政区划和人口

鄂伦春、鄂温克、达斡尔、蒙古、汉等21个民族的30万人口生活在该旗。旗辖8镇2乡,猎区乡镇4个,猎民村7个。全旗鄂伦春族2050人,其中猎民830人。境内驻有内蒙古大兴安岭森工集团所属6个县处级林业局、大兴安岭农管局及所属6个国营农场、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农工商联合公司及大兴安岭面粉厂,设有黑龙江省大 兴安岭地区、林管局和加格达奇、松岭两区。

自然资源

自治旗是一个有巨大开发潜力的绿色宝库。有林地面积4389万亩,占林地面积的50.16%。活立木蓄积量达2.9亿立方米,是我国木材生产的重要基地之一。广袤的森林里栖息着野生动物150多种,受国家保护的一、二级野生动物30余种。林经济鱼类10余种。林间生长着300多种中草药、蕨菜、黄花菜、柳蒿芽、蘑菇、猴头、黑木耳、红豆、越桔等山产品享誉国内外。自治旗南部为宜农区,平均年产粮食2亿公斤,是内蒙古自治区重点粮食生产基地,主要农作物有大豆、杂豆、油菜、土豆等。

自治旗水资源丰富,地表水资源总量96.5亿立方米,占全市的35.5%。河流总流域面积5.1万平方公里,占全市的20%;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达16.38亿千瓦时,优秀电站坝址20余处,总库容32亿立方米、装机容量25万千瓦、静态投资22.96亿万元的毕拉河口水利枢纽工程是内蒙古自治区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地下水埋藏浅、易成井、水质好、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储量约2亿立方米(指矿化度小于2克/升的浅层淡水),有多处天然的饮用矿泉水开采点。地下矿产资源丰富,探明有开采价值的有煤、金、石灰石、铅锌等10余种。

旅游资源

优美的自然自然景观、独特的鄂伦春民间文化艺术及人类文明遗迹为自治旗增添了绚丽的色彩。主要旅游景点有拓跋鲜卑旧墟石室嘎仙洞、鄂伦春博物馆、达尔滨湖国家森林公园、相思谷原始景区、布苏里军事渡假山庄、兴安森林公园、鄂伦春猎民村及民俗村等。

自治旗_自治旗 -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

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成立于1958年8月15日,是全区三个少数民族自治旗之一。莫旗地处内蒙古东北部,大兴安岭东南麓,嫩江西岸,大兴安岭与松嫩平原交汇地带。东隔嫩江与黑龙江省讷河市、嫩江县相望,西南与黑龙江省甘南县毗邻,北面和西北分别与鄂伦春旗,阿荣旗接壤。位于呼伦贝尔市最东部、大兴安岭东麓中段、嫩江西岸。现有国土面积约1.04万平方公里。全境南北长203.2公里,东西长125公里,北与鄂伦春自治旗接壤,西、南与阿荣旗、黑龙江省甘南县为邻,东与黑龙江省讷河市、嫩江县隔江相望。面积约1.1万平方公里,属中温带大陆性的季风气候,无霜期平均115天,平均气温1.3℃。平均降水量在400―500毫米之间。

行政区划与人口

该旗辖17个乡镇、220个行政村、13个居委会,总人口32万人。全旗总人口314584人,其中非农业人口63627人,非农业人口约占总人口的20.2%。全旗有17个民族,主体民族是达斡尔族,有人口30,497人,占总人口的9%。汉族252619人,占总人口的80.3%;

历史沿革

莫旗在清朝时先后设布特哈总管衙门、布特哈副都统衙门。民国时设布西设治局,1946年设布西旗,后改为莫力达瓦旗,1958年成立了莫力达瓦达翰尔族自治旗。1969年4月1日莫旗划归黑龙江省大新安岭地区,1979年7月1日重新划归内蒙古自治区。

地质地貌

全境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平均海拔400米,旗境最高峰是位于西北部杜拉尔鄂温克民族乡境内的瓦西格奇山,海拔638.3米。有山丘、丘陵、平原三大地貌,为浅山区。境内有大小河流56条,年径流量147.4亿立方米,水能蕴藏量66.6万千瓦,水资源占内蒙的40%。

自然资源

鄂伦春自治旗 自治旗 自治旗-概念,自治旗-鄂伦春自治旗

该旗地域广阔,土地资源丰富,土壤有机质含量高,可开发潜力大,有耕地689万亩,草场330万亩,林地342万亩,大小河流56条,地表水资源总量为144.53亿立方米,约占全区的40%,。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可供人食用的植物30余种,伺用植物200余种,药用植物250多种,用材树木10余种。多种植物具有二种以上经济价值。现查明有经济价值的野生动物93种(不包括两栖、爬行、昆虫等类动物)。兽类基本上属于北极型和林栖型两个生态类型。被列为国家一级二级保护动物的有黑熊、紫貂、驯鹿等。已发现各类矿产11种。

旅游资源

莫旗人文景观独具特色,旅游资源丰富。有风情独特的中国达斡尔民族园、达斡尔民族博物馆、神韵独具的雷击石、历史悠久的金界壕、风景秀丽的莫力达瓦山。莫旗年产大豆15亿斤以上,以县为单位大豆产量居全国之首。素有“大豆之乡”、“曲棍球之乡”、“歌舞之乡”的美誉。

自治旗_自治旗 -鄂温克族自治旗

鄂温克族自治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呼伦贝尔大草原南端,滨洲铁路海拉尔站南侧,东街大兴安岭脊梁为界。地理坐标东经118°48′02″――121°09′25″,北纬47°32′50″――49°15′37″。东与牙克石市接壤,南同扎兰屯市、兴安盟的科右前旗交界,西和新巴尔虎左旗为邻,北邻海拉尔区、陈巴尔虎旗。旗域如下垂的枫叶状,北缘自海拉尔市断桥距南端的伊和高古达山178.75公里,东部界山伊和布德尔距西部辉河流向北湾处173.25公里。全旗土地总面积为19111平方公里。自治旗地处大兴安岭山地西北坡,处于大兴安岭山地向呼伦贝尔平原的过渡地段,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平均海拔高度800――1000米。最高点是东南部山地的伊和高古达山,海拔1706.6米,最低处在伊敏河谷地,海拔602米.自治旗气候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漫长寒冷,夏季温和短促,降水较集中。年平均气温在零下2.4―2.2℃之间,年平均降水量为350毫米左右。全年无霜期平均在100-120天左右。

行政规划和人口

鄂温克族自治旗是鄂温克族实行区域自治的县级自治地方。全旗辖巴彦托海、伊敏河、红花尔基3个镇,辉、伊敏、 巴彦嵯岗、锡尼河东、锡尼河西5个苏木,大雁矿区和巴彦塔拉达斡尔民族乡。巴彦托海镇是旗党政机关驻地,也是全旗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历史沿革

鄂温克族自治旗历史悠久。1958年4月11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委员会向国务院提出“撤消内蒙古自治区索伦旗,成立鄂温克族自治旗”的报告。5月29日,经国务院全体会议第77次会议决定,撤消索伦旗,在原索伦旗的行政区域成立了鄂温克族自治旗。

地质地貌

自治旗可分为三个地貌区,即:大兴安岭中山―低山地貌组合、低山―丘陵地貌组合、残丘―高平原地貌组合。自治旗河流属额尔古纳河水域,海拉尔河水系。旗境内有263条河流,其中河流长度在20公里以上的31条,河流总长度为5397.97公里,河道水面面积约108.8平方公里。自治旗植被的地带性分布与气候热量的空间变异相适应,从大兴安岭顶到西部高平原依次有:森林、森林草原、草原。

自然资源

自治旗土地面积19111平方公里。全旗拥有草原128.9万公顷,占全旗总面积的68.9%;林区面积112公顷,占全旗土地面积的58.9%;全旗降水总量为65.613亿立方米,地表水资源为10.716亿立方米。境内较大的河流有伊敏河、辉河、锡尼河。全旗已探明的煤储量为103.12亿吨以上。野生植物种类繁多,旗内植物有72科284属621种。珍稀植物有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樟子松、兴安柳。还有草原白蘑、花脸蘑、紫蘑、灵芝等菌类植物。旗境内栖息的野兽种类据不完全统计有4个目、14科49种。其中有受国家保护的珍稀动物12种。鸟类资源比较丰富,据记载伊敏河流域鸟类有16个目、34个科140种。

旅游资源

自治旗草原东南部,距旗所在地150公里处,有与举世闻名的法国维希矿泉相媲美的维纳河矿泉,是观光旅游疗养胜地。当前,自治旗旅游业发展的重点放在巴彦胡硕旅游区、红花尔基森林公园、辉河湿地保护区、五泉山旅游区、维纳河疗养院渡假区和旅游产品的开发上。巴彦胡硕旅游区和红花尔基森林公园已被国家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审部门初审评定为2A级和A级。辉河湿地保护区已批准为省(区)级重点自然保护区。


达斡尔族自治旗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4100103/177399.html

更多阅读

回故乡之路---大杨树短暂逗留记 香港逗留签注

远处眺望大杨树街区,楼房鳞次栉比草木郁郁葱葱。和30年前比较,土窝窝不见踪影,乌鸡变凤凰。我爬到北山的制高点俯瞰下面,看上去很美。天气有些隐晦,云朵沉重,可心情倒清爽愉悦,嗅一嗅浸人心脾的草木花香,也不由得感慨中来。这是大杨树街里

中华各民族简介——鄂伦春族 中华上下五千年简介

鄂伦春族概况历史:“鄂伦春”是民族自称,其含义有两种解释,一是“住在山岭上的人们”,二是“使用驯鹿的人们”。新中国成立后,统称为鄂伦春族。人口:鄂伦春族现有人口约0.7万人。分布:鄂伦春族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的鄂伦春自治旗,

鄂温克族自治旗 鄂温克族自治旗政府网

求助编辑百科名片鄂温克族自治旗是中国三个少数民族自治旗之一,是鄂温克民族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地方。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大兴安岭西侧、呼伦贝尔大草原东南部,气候属中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温度在零下2.4度—零上2.2度之间,自治旗以

Earls 全国有多少个省?每个省有多少个市? earls

全国有多少个省?每个省有多少个市?全国县级以上行政区划共设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265个地级市,32个地区,30个自治州,5个盟;808个市辖区,393个县级市,1489个县,116个自治县,49个旗,3个自治旗,2个特区,1个林区。全国民族自治的

@大杨树 杨树蘑菇图片大全

大杨树一、大杨树城镇概况(一)“大杨树”名称由来大杨树镇目前属于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鄂伦春自治旗管辖。大杨树镇位于呼伦贝尔市境内的鄂伦春自治旗东南部,地处东经124° 10 ′—124°40′,北纬49°30′—50°10′之间,它北依大兴安岭林区

声明:《鄂伦春自治旗 自治旗 自治旗-概念,自治旗-鄂伦春自治旗》为网友战撸对面五条狗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