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余镇 乐余镇 乐余镇-概况,乐余镇-交通物流

乐余镇位于江苏省张家港市的东北部,是江苏省重点中心镇之一。乐余镇由原乐余、兆丰、东沙三镇合并而成,是“一城四片区”之一。全镇行政区域面积90.2平方公里,耕地8.2万亩,长江岸线22.5公里。全镇总人口9万人,其中外来人口1.3万人;下辖22个行政村、3个居委会、2个场,共有党委村1个、党总支22个、党支部180个、党员3840人。

张家港乐余镇_乐余镇 -概况

乐余镇镇区面积达5平方公里,辖2个办事处,5个居委会,24个行政村(场),常住人口近9万人。乐余镇辖:社区居委会(乐余、兆丰、东沙);村委会(登全村、东兴村、扶海村、乐西村、乐余村、庙港村、齐心村、双桥村、向群村、永乐村、永利村、闸西村、常丰村、东风村、东联村、东林村、东沙村、红联村、红星村、红闸村、联丰村、庆丰村)。
20世纪末,乐余镇为营造和突出区位优势,着力构建经济发展新平台,相继规划建设机电工业集中区、东沙化工集中区、乐余工业集中区等“三大板块”,在促进全镇工业经济强势发展中发挥了主导集成作用。依托地处江南的优越区位条件,乐余镇大力弘扬“团结拼搏、负重奋进、自加压力、敢于争先”的张家港精神,开创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局面,各项事业都取得了新的成绩。2009年,全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2.2亿元,增长16.9%;全口径财政收入5.5亿元,增长6%;入库税收5亿元,增长6.4%;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3400元,增长12%。

张家港乐余镇_乐余镇 -交通物流

乐余镇位于张家港市东北部,东南靠上海,南接苏州,西邻无锡
乐余镇
,东北依黄金水道长江,新204国道穿境而过,锡张高速入口距镇区仅3公里,10分钟即可达沿江高速,15分钟到达中国唯一的内河港型保税区――张家港保税区,处于上海、苏州、无锡、常州、南通等长三角城市“1小时交通圈”内。

张家港乐余镇_乐余镇 -城市名片

乐余镇还有风筝之乡、汽车之乡、文化之乡、体育之乡、花木之乡的美誉,每年举办的“阅读节”活动已成为乐余靓丽的名片。目前,正着力开发“保存完好且具有75年历史的民国老街”资源,结合新城区建设,不断彰显乐余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城镇品位。

张家港乐余镇_乐余镇 -产业优势

乐余镇 乐余镇 乐余镇-概况,乐余镇-交通物流
2010年,张家港临江绿色产业园正式组建成立,总规划面积21.3平方公里,基本形成了“三大区域、五园一区”的产业发展格局(三大区域:东区、北区以及创新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园;五园一区:新装备园、新材料园、物流园、创新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园、东沙化工园和综合配套区)。机械装备、冶金、化工新材料等工业体系得到有效增强,全镇经济呈现出蓬勃动力。

张家港乐余镇_乐余镇 -经济发展

近年来,乐余镇工业经济发展迅猛,现有工业企业近千家,已初步形成了以汽车及配件、机械、化工、纺织、染整、冶金、电子和轻工等八大行业为主的工业经济发展体系。载体建设不断优化,着力构筑了以发展机械装备、精细化工、新能源材料等为主的“临江绿色产业园”,园内设施齐全、功能完善,为投资商提供了优质、便利的发展环境。随着产业链的不断完善,品牌企业和名牌产业日益增多,乐余镇经济发展质量逐渐优化,先后涌现了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7家,并有多个项目被列入国家和省级火炬计划项目,其中,七洲化工、海狮集团、合成化工等被列入省级名牌产品企业名单,“海狮”和“七洲”商标还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
新镇区建设初具规模,大交通框架基本形成。目前,乐余城镇建设已展现了“南延、东拓、西连”的发展态势,先后投资8000万元新建了乐余人民医院、投资3000万元新建了乐余中心小学、投资1000万元新建了乐余公园、投资800万元新建了乐余中心社区、投资450万元新建了北中心河生态观光走廊等惠民工程,总投资2亿元的中央商贸区、总投资6000万元的乐余中心医院等重点民生项目正按计划推进。
乐余镇还拥有全市唯一保存完好的民国老街,阅读节、艺术节等特色文体活动开展的有声有色,享有“文化之乡”、“体育之乡”、“风筝之乡”等美誉,先后获得全国先进文化镇、国家卫生镇、教育现代化乡镇、新型示范小城镇、全国环境优美乡镇、省农村集体财务规范化管理示范镇等多项荣誉称号。今天的乐余镇,正以“欢歌时代历程,追逐江海潮头”之势,满怀豪情地描绘着一幅孕育希望的未来画卷。

张家港乐余镇_乐余镇 -机电工业集中区

规划面积为8.9平方公里,实际开发面积3.18平方公里,区内道路畅通,用电、用水、通信等设施一应俱全。园区以全国最大的中巴车生产基地之一――江苏牡丹汽车集团和全国最大的洗涤机械生产基地――江苏海狮机械集团为依托,重点发展汽车及其配套件、机械及机械加工、有色金属冶炼及电子产品三大产业。2005年,进区企业221家,销售收入32.5亿元,占全镇工业销售总量的68.3%。其中,以海狮品牌为龙头的洗涤机械及其加工企业有130多家,且大多打出自己的品牌,年销售超6亿元;以华峰电子公司为代表的电子生产企业近20家,年销售超2亿元;以中兴铜业公司为代表的有色金属生产企业有5家,年销售收入达10.59亿元。

张家港乐余镇_乐余镇 -东沙化工集中区

始建于1993年,2002年正式设立,规划面积3.2平方公里,已开发面积1.56平方公里。集中区两面临江,300吨级货船可从长江直达区内。区内基础设施完善,日处理能力1万吨的工业污水集中处理厂、日供水能力15万吨的工业用水厂、1.8万千瓦的热电厂已建成并投入正常运行;投资1000多万元的苏化11万伏的专线已全线开通;投入4700多万元的东福河开挖工程张家港段已全部竣工。预计化工区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将达4亿元。在招商引资方面,园区坚持高起点,把具备循环经济发展条件作为企业入区的前置条件。2005年,苏化集团、苏州合成化工等6家规模型企业已落户区内,东信化工、丰冶铜业等7个项目已批准待建。全区实现年销售收入2.43亿元,完成利税3289万元。
...

张家港乐余镇_乐余镇 -乐余工业集中区

建于2002年,以纺、织、染及后整理加工为特色产业,是全市惟一的纺织品后整理专业区。全区规划面积为3.6平方公里,已开发0.67平方公里。经过几年建设和发展,区内基础设施配套齐全,已有昌兴业、大舜织染、麓德针织等11家企业进驻区内,总投资超过4亿元,预计这些项目达产后可实现销售10多亿元。2005年全区实现销售收入4.43亿元,完成利税724万元。
机电工业集中区、东沙化工集中区、乐余工业集中区构筑的“三大板块”经济工业园正聚放发展强势,为乐余工业经济插上腾飞的翅膀。

张家港乐余镇_乐余镇 -特色基地打造绿色品牌

改革开放以来,乐余镇农业发展迅速,全镇耕地得到大面积改造,基本建成高产稳产良田,路、渠、涵、闸设施配套,农田林网成方,农业机械化、水利化水平得到提升,农业服务体系逐步完善。

农业结构调整取得显著成效

1997年,乐余镇开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由过去种植稻、麦、棉、油等传统作物,逐步转向种植花卉、苗木、果树、蔬菜、药材等高效经济作物,粮经作物的种植面积比例从1986年的80.04∶19.96,发展为2005年的63.38∶36.62。与此同时,畜禽生产、水产品生产也得到了快速发展。2005年,在全镇4133.33公顷的可耕地面积中,共种植各类经济作物1769.6公顷,其中苗木、经济林、果树387.2公顷,蔬菜578.73公顷,药材33.33公顷。年饲养生猪、山羊分别为2.45万头和6.89万头,年上市家禽103万羽;有各类水产养殖面积406公顷,全镇农业结构逐步趋向优化。

发展生态农业取得长足进步

在新的全球经济一体化、农业国际化的宏观背景下,乐余镇深入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优化资源配置,坚持走生态农业之路。2005年,全镇已有乐优绿牌精制米和优粳米被农业部认定为绿色食品;乐优绿牌大米、鸭蛋、青虾、蟹、菊花,皇佐牌越瓜,三凤牌青壳鸡蛋和乡羽牌草鸡被农业部认定为无公害食品。全镇认定的绿色食品生产基地面积2033.33公顷,无公害食品生产基地面积1200公顷,共计3233.33公顷,占全镇可耕地面积的80%以上。

农业投入和扶持力度逐年加大

2005年,乐余镇党委、政府、农工商总公司联合出台《乐余镇2005年农业结构调整奖励、补贴办法》和《乐余镇2005年农业工作目标责任制暨明星专业户奖励办法》,60万元资金用于奖农、补农,150万元资金用于基地设施投入,调动了农民调整农业结构的积极性,有效地提升了全镇农产品的档次。2005年,全镇实现农业总产值2.78亿元,比2003年增8.51%;农田平均每公顷效益达1.48万元,比2003年增102.6%。

张家港乐余镇_乐余镇 -群文荟萃享誉五洲四海

20世纪80年代,乐余镇兆丰文化站把浓郁乡情的歌舞演到中南海,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赞扬,也让名不见经传的江南小镇一举成为名扬四海的“文化之乡”。20年来,乐余镇的群众文化活动一直开展得如火如荼,有声有色。

文艺队伍建设走出新路子

20世纪70年代,兆丰文化站“以工养文”,成功地走出一条通过兴办产业反哺文化事业的道路,此举得到了中宣部、文化部的充分肯定。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兆丰文化站又积极探索“多业助文”的创业新路,除兴办一所颇具规模的艺术职中外,还与山东民族艺术学校联办一所舞蹈培训艺校。这些学校正成为培养艺术人才的摇篮,同时也为业余文艺演出队伍补充了新鲜血液,更为乐余镇的群众文化锦上添花。2004年1月,学校和文化站创作排演的舞蹈《连枷谣》获省“五星工程奖”金奖;2005年创作的《合伞》和《马铃》分获省第四届少儿艺术节金奖和省首届国际民族舞蹈节金奖。面积近8000平方米的镇文化中心已发展成为融文化娱乐、业余教育、科学普及、农民体育和时政宣传“五位一体”的文化阵地。

民间文化培育显示新亮点

制作和放飞风筝在乐余有着悠久的历史。2000年,乐余镇引导这一民间文化健康发展,成功创建风筝之乡。全镇风筝爱好者队伍不断扩大,制作的风筝已达8大类10多个品种,平时经常放风筝的人员达到1000多人。海狮机械集团职工岑国龙酷爱风筝制作,30多年中制作的风筝不计其数。1999年他精心制作了用1999只哨子组成的“喜迎澳门回归”字样的特大型风筝,引起轰动,《解放日报》等多家媒体进行报道,岑国龙也被媒体誉为“江南风筝王”。全镇除了每年举办风筝赛事外,还成立风筝协会,建有风筝陈列馆,风筝文化正以蓬勃生命力扎根于民间,成为盛开在乐余镇的艺术之花。

社区文化成为一道新风景

近年来,乐余镇先后组建了夕阳红艺术团、银辉健身队、文艺轻骑队等多支文艺队伍,经常深入社区演出,推动了全镇群众文化的深入开展。夕阳红艺术团由40多位退休老人组成,创作的节目如《公民道德歌》、《乐余十八好》等都来自百姓生活,使群众在娱乐中受到教育。镇退教协会组织的银辉健身队每天清晨在镇区广场锻炼排演,成为社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他们还多次参加市级老年健身比赛并屡屡获奖。

张家港乐余镇_乐余镇 -城镇建设展现时代风

乐余镇是个具有近百年历史的江南水乡文化名镇,在保护开发好老镇区的同时,努力把乐余建设成一个设施完善、功能齐全、生态良好、环境优美、社会文明的新型乡镇,是乐余历届党委、政府考虑的头等大事。从1986年起,乐余镇先后三次邀请高等院校的专家,高起点、高标准地编制了《乐余镇总体规划文本》、《乐余镇古镇保护规划文本》、《乐余镇环境规划文本》等,使全镇城镇建设在科学规划指导下健康发展。

大投入建设交通道路

根据全镇总体规划,乐余镇于2001年即投入5800万元用于城镇建设,投入之多创历史之最。当年先后完成乐红公路拓宽改造工程、乐兴南路及镇北路延伸工程。此后,又投入2500万元开辟贯通镇域南北的乐余振兴大道,投入800万元拓展延伸乐丰路,完成贯穿新老镇区南北方向的乐中路、乐兴路等若干主干道路。2005年,为加快与市区主干道接轨,又投资3100多万元,将乐兴路和振兴大道南延,接通全市主干道港丰公路,道路主体工程已于12月1日顺利竣工并正式通车。

高标准建设镇区景观

乐余老街历经百年沧桑,是富有沙洲地区民俗特色的一条古街。近年来,乐余镇投巨资对老街保护、修葺和改造,而今展现在人们眼前的是粉墙黛瓦青石路,廊柱排门铺连铺,成为张家港市保护最完好的一条古街。同时,镇上投入近400万元,在镇区建成2.2万平方米的乐余广场,直径12米的喷泉、14盏柱形景观灯走廊、各种雕塑和卵石健身跑道错落有致分布其间。此外,投入1300万元建成设施一流的乐余农贸商城,投入200万元高标准推进镇区亮化工程,投入1000多万元用于镇区绿化,使公共绿地面积扩大到8.9万平方米,主要街道绿化率达100%。

高水平建造现代化住宅小区

2001年,乐余镇根据小城镇总体规划,相继建成建筑面积为1.5万平方米的快乐新村公寓房和别墅工程等一批项目。2004年起,又依托快乐新村小区,建造广场新村、星晨花园,逐步把住宅小区连成一片,使之成为镇区建设的新亮点。2004年8月竣工的广场新村一期工程占地2.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万平方米;广场新村二期工程占地3.73万平方米,建成后与快乐新村相连,成为集物业管理、智能防盗、智能管理于一体的现代化住宅区。2005年,住宅小区建设力度进一步加大,配合新城区和工业区建设拆迁住宅755户,年内完成6万平方米安置房、2.8万平方米商品房的建设,另有3.2万平方米的安置房正在建设之中。全镇正按照向东、向南发展的总体规划,全面启动东城区建设,进一步拉开体现水系特色、生态特色和文化特色的城市新框架,一座充满魅力、洋溢着时代气息的新型集镇正崛起在长江之滨。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4100103/178230.html

更多阅读

靖海镇惠来县靖海镇 概况介绍 惠来县靖海镇客鸟尾

靖海镇  靖海镇地处惠来县东南海隅,距离惠来县城26公里,境内多是山地,镇区背枕丘陵,面向南海。象崮驮古城,固有象城之称,靖江通湖海,固有靖海之名。可谓古之象城,今之靖海。此外,还有卵洲,靖江城和城之别称。  靖海在唐、宋之时,已有渔民居

黄姚镇 黄姚镇-概况,黄姚镇-自然风光

黄姚古镇位于昭平县,地处桂林漓江下游,距桂林200公里,素有“梦境家园”之称。古镇发祥于宋朝开宝年间,全镇方圆3.6平方公里,为典型的喀斯特地貌。镇内山水岩洞多,亭台楼阁多,寺观多,祠堂多,古树多,楹联匾额多。有山必有水,有水必有桥,有桥必有亭

和顺镇 和顺镇-概况,和顺镇-中国第一魅力名镇

云南和顺位于腾冲城西3千米,古名阳温暾村,因有河顺乡流过,改为“和(河)顺”。全乡有1300多户,6000多人,历史文化悠久,以华侨出国历史长、侨属多而成为我省著名的侨乡。和顺自然环境优越,气候温和,花木茂盛,古建筑保存较多,其中有我国著名哲学家

常宁市松柏镇 常宁市松柏镇-概况

松柏镇地处常宁市东北角。始建于1955年,总面积176平方公里。总户数9043户,总人口45352人。赢得了“湘南第一镇”的美誉。松柏镇_常宁市松柏镇 -概况松柏镇始建于1955年,北依湘江,东临舂陵河,北距衡阳市区39公里,南距常宁市区37公里。松

西口镇 西口镇-概况,西口镇-发展

西口镇位于镇安县东南部,东邻米粮镇、东南与茅坪回族镇相接,南与关坪河乡相连,西与青铜关镇接壤,北与高峰镇、张家乡相毗邻;最高海拔1902.6米,最低海拔926.4米。人口密度每平方千米123人。总面积103.4平方千米。全镇辖青树、岭沟、农丰、

声明:《乐余镇 乐余镇 乐余镇-概况,乐余镇-交通物流》为网友羡慕嫉妒恨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